浅析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论文_付玉杰

浅析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论文_付玉杰

河北丰土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050800

摘要:市政道路工程为民众带来便利,解决民众出行问题的同时使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圆满开展。但市政道路工程中的质量问题会对市政道路工程造成较大影响,市市政道路工程质量下降,不仅影响正常运输工作的开展,更使民众对政府部门的工作能力印象受到影响。结合实际展开分析,本文将市政道路工作中较常出现的几类质量问题予以切实分析,寻找问题的同时作出对应解决措施,使问题能够得到有效解决。

关键词: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问题;问题分析;对策研究

市政道路工程属于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分类,道路建设的质量好坏不仅影响正常运输工作的展开,更对民众出行造成实际影响,质量良好的道路工程不仅能够提升市民出行体验,更使政府公信力提升。下文即针对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建议,意在提升道路工程质量,保障民众的生命、财产不受影响,提升各界对于市政道路工程的印象。

1.较为常见的质量通病

1.1 混凝土粗糙、高填土下沉问题

混凝土、高填土为道路桥梁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建设过程中使用混凝土能够保障建筑坚固、抗压性强,但实际建设过程开展中,部分建设人员单纯注重材料性能,忽视市政工程对市容方面的影响[1]。混凝土建设工程完工后,混凝土结构粗糙,虽质量过关,抗压能力较强,但对建筑美观、市容整洁有较大影响,亦为附近活动的民众带来安全隐患,若不慎摔伤易出现问题。高填土则为道路建设工程中应用于道路与快速干道、立交桥等设施的交汇处,使用高填土进行互通匝道填方工序需谨慎控制压实度与防护措施,目前我国此类工程于建设后出现存在道路下沉现象,此类现象对通车造成影响的同时,还存在塌方隐患。

1.2 路面方面常见问题

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路面质量好坏为观察工程质量最为直观的一项因素。无论观察者是否为行业内部人士、是否具有专业知识,皆可一目了然地发现路面存在的问题。现阶段路面多为沥青路面与水泥路面,水泥路面的好坏决定沥青路面质量,影响路面平整度,后续工程开展过程中、工程结束后沥青路面的平整度亦于此有关。首先为水泥路面的短板与开裂问题,此问题多来自于土基强度不足、整体均匀度较差,当温差较大或天气原因出现时,此部分将会产生断板与开裂现象。现象的主要成因为翘曲应力,应控制此类因素。其次为路面不平整造成的问题,路面平整度对市政道路工程的舒适度、使用体验造成影响,主要原因为基层平整度的控制;最后为沥青路面的早期破损问题。早期破损指路面于竣工后出现大面积裂缝、破损等现象,解决问题过程中应注意质量控制。

1.3 预应力方面问题

预应力切实影响道路工程质量。与上文中所述的填土问题类似,若施工场地土质为软土,施工过程中又不加以控制,预应力不足,则较易出现压缩沉降、塌陷等现象。与此同时,桥梁建设工作中的预应力结构孔道压浆不实亦为较常见问题[2]。此类现象若发生后不予以及时解决,将会使车辆经过时由于重力作用对桥梁产生更大的冲击力,影响预算使用期限,使桥梁使用期限缩短,产生较为严重的问题。

2.对应防治措施分析

2.1 实现质量与美观度的共同发展

实现质量与美观度的共同发展,即为注重质量的同时,将道路工程美观度提升。此类措施的原则为保障质量,并在不影响质量的前提上对外形进行修整,使其符合审美角度下的道路工程项目标准,但需要注意的是,若修整外形、提升美观度对质量产生影响,应首先注重质量,即永远将工程质量作为第一原则。针对上文所述的混凝土方面问题,实际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类措施,保障工程质量的同时提升工程美观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首先为模板面的整洁程度,模板整理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条件选择目标,若可选用大模板则使用大模板,减少后续处理工作;与此同时使用清水将模板清理,清理后保障不留积水。拼接过程中注意模板的边界与连接处,保障拼接严丝合缝,同时减少跑模现象的出现。其次为隔离剂的涂刷,隔离剂能够有效防止模板与各类建筑结构间产生反应,影响工程寿命;最后为混凝土密度方面的对应措施,应保障振捣过程中的密实度,杜绝漏振现象出现的同时把握限度,避免过振。

另外,高填土下沉问题亦为解决措施中的重点所在,解决高填土下沉问题,首先需根据材料特性使材料能够切实符合实际发展,如根据材料最大干容重及含水量控制填料压缩系数、根据粘性土特点适当添加材料增加或减少粘度等。除此以外,还应根据实际情况将路面平行层按设计要求进行改造控制,重点在于填土厚度,需按照施工标准进行较为实质性的控制,解决问题的同时使接茬处洪都符合标准,避免超厚带来的后续工程施工影响。针对较为难以实现厚土夯实的部分特殊区应根据实际情况使用对应设备进行分层夯实。若于冬季展开施工工作,应注意温度问题,避免因冬季温度较低导致土层冻实,使填土层密度不均,冬季结束后产生问题。若实际工程开展中存在多种类土样,应根据各类土样的实际标准展开工程,切勿仅凭单一样品的各项参数展开工程建设。

2.2 解决路面问题额对应措施

首先为水泥路面,水泥路面由土基强度造成的问题主要原因来自于翘曲应力,应注重水泥质量,由原材料渠道展开分析,将材料各项参数予以比对,选择最为符合施工要求的材料进行施工,保障材料质量[3]。随后为针对水泥振捣方面所展开的对应措施,振捣过程中应注意特殊部位,如易产生分层离析与密度问题的对应区域,采取特殊区域特殊对待的方式加强或减弱振捣。除此以外,若想切实减少断板、开裂现象,应采用碾压式干硬性混凝土,预留出伸缩缝。

其次为路面平整方面所产生的问题,路面平整度控制过程中应注意由路基开始控制高程与平整度,争取将压实度与路面平整度结合,使路面外观构造与质量构成皆符合标准。最后为沥青路面的破损。防治此类问题的主要措施为注重各项水平均可满足基层、面层需求,符合综合强度的同时注重安全性,避免后续通车过程中出现路面开裂现象;其次为使碾压工程符合标准,碾压过程中注意终压沥青的混合强度、温度,防治横向裂缝产生。若出现裂缝应根据实际补料、减料;最后为将施工地形条件、气候条件进行分析,若相关气候条件中存在对沥青造成影响的条件,应将沥青材料结合当前新式建筑材料进行增强,有效应对各类原因。

2.3 预应力方面问题的解决措施

提升预应力应从如下条件着手解决:首先为灌浆用水泥,应保障水泥质量,全部使用新出厂水泥,保障材料强度,使用硅酸盐水泥,若具备条件应选用425#硅酸盐水泥;其次为灰浆配比度,根据实际配比灰浆,施工前进行多次试验,选择强度符合工程的灰浆配比展开建设;随后为关注工程中注意通道是否畅通,灌注前对孔道实施清晰,避免杂质出现影响质量,随后吹干孔道,保持施工前孔道的干燥;第四点为压浆工程的开展速度。为保障质量,提升工程效率,应缓慢地均匀开展,避免返工现象。开展工作时注意连续进行,以质量为第一原则。

结束语:本文针对市政道路工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将较为常见的问题结合实际分析,最终得出解决方案,并作出对应措施建议,就目前我国道路交通方面展开分析,各单位还需进一步加强道路施工质量,使质量稳定的基础上加强使用体验,使市政工程作为政府工作为民众切实带来便利。

参考文献:

[1]葛成梅.城市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探析[J].甘肃科技纵横,2015,44(4):51-52.

[2]黄国富,陈觅杭,李秉海,等.湿喷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与实体强度检测评定研究现状综述[J].隧道建设(中英文),2018,38(s1):32-36.

[3]张媛,陆津龙,宋婕,等.发达国家建设工程的质量监督管理分析[J].建筑经济,2017,38(2):5-9.

论文作者:付玉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8

标签:;  ;  ;  ;  ;  ;  ;  ;  

浅析市政道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论文_付玉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