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根压脉系带固定法在气管切开固定的应用论文_何泽会

(绵阳市中心医院 四川 绵阳 621000)

【摘要】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新固定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方法:我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之间住院且行气管切开的患者156例,随机分成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两组分别对气管切开的固定方法研究,实验组采用海绵系带固定,对照组气管切开采用双根压脉带系带固定。结果:对照组11例发生颈部皮肤破损,实验组3例发生颈部皮肤破损,对照组更换固定带平均时间8分钟,实验组更换固定带平均时间5分钟,两组在更换固定带平均时间,颈部皮肤破损发生方面都有明显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根压脉带系带固定法可有效预防颈部皮肤破损的发生,减少患者的痛苦,减少护士更换固定带的工作量,提高效率。

【关键词】 双根压脉;气管切开;固定;海绵

【中图分类号】R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3-0050-02

气管切开术[1]是在紧急危重情况下建立人工气道的一种方法,具有有效解除呼吸道梗阻、便于吸痰,长时间留置等优点,因此在临床危重患者中应用广泛,但不恰当的气管切开固定[2],会引起颈部皮肤并发症,有研究结果表明布带引起的皮肤损害达到42%[3],因此妥善固定气管套管,避免皮肤损伤,尽可能增加患者的舒适感,减少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成为护理人员一项重要的护理内容。近年来,海绵系带固定法[4]多运用于临床,可是对于长期卧床病人,痰液量多,时间久,容易导致海绵系带污染,潮湿,引起皮肤破损高,感染风险高,护士更换太勤,有的病人甚至于1~2小时就需要更换,如果不更换,就导致病人颈部处于潮湿状态,使颈部皮肤容易受损,同时由于海绵系带不能直接用酒精消毒,潮湿后必须更换,所以护士工作量大。针对这些问题,我院气管切开固定采用了采取双根压脉带新固定法可以有效减少这些风险,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重症医学科2015年1月~2015年12月住院且行气管切开手术156例,选取标准:行气管切开手术时无皮肤损伤和无营养不良患者,年龄32~82岁,平均年龄67.3岁,气管切开置管日21~525天,平均67天,随机分成2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78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性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固定带的松紧均一指为标准。

1.2 方法

1.2.1对照组:选用海绵系带,质地柔软,细密的全棉布料,缝制成中间宽3cm,两端宽1.5cm,系带中间内衬厚0.8,宽3cm,长30cm的医用海绵,制作成总长度为65cm的海绵系带,系带两端外侧缝1.5cm×8cm尼龙母搭袢,穿过气管切开外套固定孔,反折粘贴于系带外套中间部分,平均每天更换一次。

1.2.2实验组:取内径0.5cm,外径0.7cm,长约25cm的压脉带一根,将引导钢丝末端与棉布系带一端打结,将引导钢丝连同棉布系带一起穿过压脉带,松开打结处,撤去引导钢丝,同法制作两根。将一侧系带固定于左侧气管切开外套固定孔上缘,绕颈部后一圈,另一端固定于右侧气管切开外套固定孔的上缘,同种方法做好的另一根系带的一侧系带固定于左侧气管切开外套固定孔下缘,另一端固定于右侧气管切开外套固定孔的上缘,压脉带充满于皮肤接触处,根据颈部大小和水肿程度调节压脉带的长度,压脉带过长可用剪刀减去多于压脉带,注意不要剪断棉布系带,松紧合适后打死结,剪去多于系带,平均每周更换一次。

1.3 观察指标

1.3.1更换固定带平均时间 指平均每患者每天更换固定带所用时间。

1.3.2皮肤损伤率 指行气管切开后使用气管切开固定带区域内皮肤新发生的损伤[5],损伤评价标准按照国际伤口创面评价标准[6]。

两组患者在应用不同固定材料后,每天记录护士更换固定带时间、患者皮肤损伤例数,对更换固定带平均时间和皮肤损伤率进行了对比观察。

1.4 统计学处理

更换固定带平均时间采用t检验,皮肤损伤率采用χ2检验

2.结果

两组患者更换固定带平均时间、皮肤损伤率比较(见表)。

3.讨论

气管切开固定是临床护士开展护理工作的一大难题,气管切开患者的颈部皮肤由于长时间受固定带束缚,血液循环较差,加之患者营养不良,皮肤极易发生损伤感染,给患者带来痛苦,也给护理工作带来困难,从而固定系带的选择攸关重要。

对照组选择海绵系带,由于昏迷病人住院时间长,所以痰液、汗液、血液及口腔分泌物多,极易流出,导致海绵系带污染,潮湿,变硬,极易导致病人颈部皮肤破损,海绵系带变硬污染后必须取下,及时更换,一般每天都要更换一次,有时一天更换多次,才能保持海绵系带干净,不潮湿,护理工作量巨大。

实验组采用双根压脉带系带巧妙的避开这一点,如果痰液和口腔分泌物流出来后,于消毒毛巾擦干,用酒精消毒,可避免解开气管切开外套固定系带,避免了脱管的风险,减少护士的工作量,双根压脉带系带加大了与颈部皮肤的接触面积,减轻了皮肤单位面积上所承受的压力,于是减轻了对颈部皮肤的勒压和摩擦,从而更加减少皮肤的受损情况,增加了病人的舒适度,双根压脉带分别系于气管切开固定孔的上下两缘,更加提高了气管切开的稳定度,防止脱管,双根压脉带系带法固定,平均一周更换一次,不用频繁更换系带,大大减少了护士的工作量,并且双根压脉带固定法不会导致系带打折,增加了病人的颈部的舒适度。

【参考文献】

[1]刘大为.危重病医学[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5:217.

[2]林巧红,范红云.气管切开套管新固定法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中外医学研究,2013,20(11):146-147.

[3]燕纯叔,乐涛,廖光华,等.气管切开外套管固定带方法改良的临床效果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07,34(5):841—842.

[4]王莉,毛沁娜,赵技军.三种气管切开固定带与颈部皮肤损伤关系的观察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4):357-359.

[5]吴娟,施雅兰,崔秋霞,等.改良气管切开外套管的固定带及固定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12):1134-1135.

[6]学军.皮肤性病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3.

论文作者:何泽会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1月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2

标签:;  ;  ;  ;  ;  ;  ;  ;  

双根压脉系带固定法在气管切开固定的应用论文_何泽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