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分析论文_陈永勤

(河南省信阳市妇幼保健院 河南信阳 464000)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对宫颈糜烂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微波进行干预对病情的改善效果。方法:相关数据来自本院2015年-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宫颈糜烂患者60例基线资料,其中30例接受对症宫颈糜烂药物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另30例除药物治疗外联合微波干预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不同干预方案对宫颈糜烂患者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经相关疗效评估判断后,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有2例、6例患者为无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3.3%,80.0%,统计学处理,P<0.05提示有意义;记录患者脱痂期宫颈出血的相关情况,其中组间数据对比后提示观察组更具优越性,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在为宫颈糜烂患者制定治疗干预方案,在常规对症药物基础上与微波干预相结合能够更好对病情发挥更好的改善作用,同时对患者创面愈合也有积极的促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药物;微波;宫颈糜烂

【中图分类号】R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4-0057-02

宫颈糜烂是女性常见的一种妇科疾病,该病患者无论在健康或者生活质量等方面均会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当前对宫颈糜烂患者主要有药物保守治疗、手术治疗等手段,外科手术治疗对患者机体有较大创伤性且部分患者术后可存在宫颈出血量异常、阴道排液量异常等遗留情况,患者接受程度普遍较低。单纯药物治疗需要较长疗程,且在此期间可能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本文主旨在于了解临床对宫颈糜烂患者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微波进行干预对病情的改善效果,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相关数据来自本院2015年—2016年期间收治确诊宫颈糜烂患者60例基线资料。患者年龄在21~44岁范围间,平均年龄(27.6±2.1)岁;患者均有以下典型宫颈糜烂临床症状:阴道存在自觉不适症状、阴道分泌物异常、有脓性粘液/粘稠状粘液白带,程度不一;部分患者分泌物中可发现有血丝、下腹部存在坠痛/微痛。入院后进行细胞学、白带化验等检查,确认非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霉菌滴虫感染患者。此次纳入研究范围患者非妊娠期/哺乳期、无存在凝血功能障碍、无全身系统疾病。30例接受对症宫颈糜烂药物治疗患者设为对照组,另30例除药物治疗外联合微波干预患者设为观察组,经统计学软件计算处理,提示此次研究对象组别在性别、年龄以及病情具体情况等差异并不明显,具备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药物保守方案治疗,主要药物有头孢西丁,给药方式为口服,每次服用剂量2g,每天服用2次,服用间隔12小时;患者相关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后药物更换为阿奇霉素,给药方式为口服,每次服用剂量0.5g,每天1次。

观察组患者除上述药物干预外,联合微波治疗方式。应用微波理疗仪对患者宫颈进行辐射,辐射范围涵盖360°,功率设置在25W~35W范围间,询问患者自觉感受,以有适度温热感以及感觉舒适为宜,每次理疗时间控制为30分钟,1个疗程为10天。完成1个疗程治疗后,间隔10天后再进行1个疗程治疗。

1.3 疗效标准

痊愈标准:疗程后患者典型临床症状如腹部疼痛、分泌物异常、阴道不适等消失,检查后糜烂创面愈合情况良好,白带无异常,子宫颈恢复光滑;显效标准:上述典型宫颈糜烂临床症状在治疗后有明显改善,糜烂创面缩小程度超过80%,白带基本恢复正常,宫颈口有红色肉芽组织;有效标准:疗程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糜烂创面面积缩小50%-79%范围间,白带减少;无效标准:疗程后患者相关典型症状、体征等均未能达到上述相关标准甚至恶化[1]。

1.4 统计学方法

相关基线资料的计数、计量等资料经统计学软件(SPSS 20.0版本)处理,组间检验由χ2和t执行,最终所得结果由均数±标准差与率(%)的形式表示,若提示P<0.05,则判定差异显著,统计学之间有意义。

2.结果

2.1 疗效对比

详情请见下表。

3.讨论

宫颈糜烂在我国妇科临床属于发病率相对较高的疾病,经相关调查[2]结果显示在已婚女性中有占据一半的女性存在不同程度的宫颈糜烂情况,该疾病本身具有反复难愈的临床特点,部分患者由于不够重视,没有到院接受及时科学的治疗干预,最终发展为恶性疾病,而宫颈糜烂前期并无典型临床表现,在确诊出恶性病变时可能已发展为浸润癌,拉低了患者的健康程度以及生活质量。

宫颈糜烂诱发病因和人乳头状病毒感染、单纯胞疹病毒等有所联系。本文所用抗生素药物具备相对广泛的抗菌谱,对侵袭的病菌有令人满意的杀灭效果,但抗生素治疗需要较长疗程,这让单纯抗生素治疗方案存在极大的局限性,长期使用可能导致患者发生病菌耐药性、二次感染等并发症。微波对宫颈糜烂的治疗机制在于通过微波场之下极化分子、生物带电粒子之间的运动,摩擦生热从而扩张宫颈局部组织血管,改善细胞代谢、血液循环并最终取得杀菌抗炎效果。在本文研究数据中可知抗生素药物联合微波对宫颈糜烂治疗效果相对于单纯抗生素治疗效果更令人满意,提示在为宫颈糜烂患者制定治疗干预方案,在常规对症药物基础上与微波干预相结合能够更好对病情发挥更好的改善作用,同时对患者创面愈合也有积极的促进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贺杰.药物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31):145-146.

[2]杜宜兰.药物与宫颈微波手术联合治疗宫颈糜烂患者的临床效果探讨[J].世界中医药,2015(A01):164-164.

论文作者:陈永勤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5

标签:;  ;  ;  ;  ;  ;  ;  ;  

药物联合微波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分析论文_陈永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