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论文

“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吴吉林1, 张璟珩1, 刘水良2

(吉首大学1.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2.旅游与管理工程学院,湖南张家界427000)

摘 要: 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与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通过文献研究和野外实地调查,对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的开发现状、开发策略、开发模式、开发内容和开发管理机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现有旅游产品以休闲游览类产品为主,缺少具有体验性的产品;(2)开发策略包括适应市场需求、突出地学主题、强化个性形象、展示科普特性和开展体验活动五个方面;(3)开发模式为生态博物馆+自然遗产(地貌知识)旅游体验基地的双轮驱动模式;(4)开发产品主要有地学研究考察、地学知识科普、峡谷探险体验、野外修习实习和生态健康康体等产品;(5)开发管理机制可以参照网络复合型经营管理模式,多方面建构“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经营管理机制。最后,提出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的建议。

关键词: “张家界地貌”; 知识旅游; 开发策略; 开发模式; 开发产品; 开发管理机制

当前,知识旅游的研究成果较少,主要集中于对知识旅游的定义和认识,如认为知识旅游是一种通过不同的途径或手段,获得科学文化知识为目的的旅游活动;有学者则认为知识旅游是一种通过自身努力,并结合其它途径,获得知识的一种旅游形式;另有学者提出知识旅游强调“寓学于游”、“寓教于乐”,是体现旅游的教育功能的新型旅游形式[1];以及有人提出知识旅游仅仅将知识管理理论与知识旅游联系起来[2]。而对于地质公园产品开发有不同的观点,如地质公园的旅游产品设计应充分突出其本质特点,重视产品的市场定位与品牌效应[3];重视开发地质公园的多样性[4];地质公园旅游产品的开发一定要亲民,不要让游客产生距离感,游客才会觉得公园具有亲和力,使得公园得到更为长远的发展[5],同时,认为产品的开发与保护要并进[6]

“张家界地貌”是特征鲜明、规模巨大的独特砂岩地貌类型,位于湖南省张家界市武陵源区内,是云贵高原东北部沿武陵山地的中低山区。地理位置为 29°16′25″~29°24′25″N,110°22′30″~110°41′15″E。“张家界地貌”先后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和首批“世界地质公园”,是我国第一个国家地质公园,首批5A级旅游景区,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和天子山自然保护区组成。“张家界地貌”作长带状,自东东北向西西南延伸,长16.5公里,宽10.5公里,面积约160平方公里。

张家界砂岩地貌自发现以来便引起国内外地貌学家和地质学家的关注,不少学者对该地貌成因、命名由来、特征、形成机理及演化规律等进行了研究[7-10],有关张家界旅游产品研究比较宽泛,多针对于某一方面旅游发展,注重于旅游产品在时间上的演变,探讨其规律及动力机制[11],但对“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的研究较为少见。“张家界地貌”作为世界罕见地貌在保护地质遗迹和科普教育方面担负着重大的责任,探索“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显得尤为重要且迫切。

一、“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与知识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一)“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发展现状

自公园建立以来,在开发建设中对原来张家界林场的基础设施进行了维护,并在园内修建了许多旅游通道,景区内的基础设施,像给排水、供电等设施,都满足了整个景区的需求,且张家界地质公园内外均修建了具有土家风情的酒店、客栈等,具有一定的旅游接待能力。但张家界旅游景区空间分布集聚不均衡,旅游景区间交通网络的通达度不高,景区之间联系不够便利快捷,旅游资源开发差异化不够明显[12]。且现有旅游产品以休闲游览类产品为主,缺少具有体验性的产品。

军校军事英语教学是建立在已有语言基础上的二语教学。教学对象为军校学员,他们已掌握大量以母语形式呈现的军语;经过前期通用英语学习,积累了一定英语词汇。但与通用英语词汇不同,军事英语词汇专业性更强,但是学时更短,学员学习起来难度更大。感觉词汇记忆困难,汉语军语与英语军语匹配困难。因为在利用本族语(中文)进行军事英语词汇教学实践过程中,学员除了会受到通用英语词汇词义的影响之外,还会因为中英两种语言文化差异,存在词语形式与意义在跨语言匹配上的障碍。

(二)“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分别于1998年、2013年因“城市化将破坏自然界”、“向公众科普地球知识等方面有所不足”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两次黄牌警告。虽然后来公园得到整改,但是有关知识旅游的产品还是欠缺的。现有的知识旅游产品见表1。

2.地学知识科普旅游线路

表1 “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现状

二、“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之后程瀚又多次要钱,郑某都予以拒绝,并且让其妻子给她姐姐打电话说:“我们一共借给程瀚140万元,就当作是给程某某出国留学的费用,不要还了。”郑某如此这般说辞,就是想让程瀚以后不要再向其要钱,希望能够躲避程瀚的骚扰。

来到2018年,我对兰博基尼的好快和好开,认知又更新了,这当然要归功于Urus。上半年,Urus在意大利罗马的全球首试活动中让我了解到,它身为全球首款超级SUV,如果说快是预料之中,那么舒适才是意外惊喜。而这次来到珠海,则是兰博基尼汽车中国首次携旗下全系三个产品系列,举办兰博基尼Esperienza驾驶体验活动。而对我来说,这无疑是进一步认识Huracán Performante和Urus的大好机会。

(一)适应市场需求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旅游需求及旅游产品发生相应的变革,为知识元素引入乃至旅游产品设计奠定了理论前提和现实需求。但是,刚刚兴起的知识型旅游产品能否有效地引入旅游市场中,如何与旅游需求相契合,面向什么样的旅游群体,知识旅游市场容量有多大,这些都需要进一步探究,以提高知识旅游产品的市场需求适应度。

(二) 突出地学主题

地貌旅游作为新兴旅游产品,具有很强的科普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围绕地学主题逐级开发创意展示、创意空间和创意活动产品,围绕相关文化资源在深度和广度上全面拓展产业链,推动当地社区居民、文化和生活的全面融入,积极推进当地民众的自我运营管理是主要策略。“张家界地貌”应强调其地学特殊性,让前来游览的游客不只是合影拍照,还要为游客学习地学知识提供生动直观的天然课堂,引导游客去探究地貌的成因、类型、发育阶段等,丰富他们的地貌知识。

(三)强化群体差异

“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对于不同年龄游客群体应具有不同的体验感知。对于少年群体,知识旅游产品应更注重体验性与趣味性,同时地貌知识需要更通俗易懂,避免过于书面化;面向青年群体,知识旅游产品应更具有刺激性与探险性,适合与朋友一起逍遥自在;而对于中老年群体来说,知识旅游产品需要结合康养、保健等内容进行感受体验。所以,对于不同的年龄层,需要设计不同的知识旅游产品,响应每个年龄层不同的需求。

(四)展示科普特性

“张家界地貌”所处地是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对民众开展地质科普教育是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张家界曾因“向公众科普地球知识”等方面不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给予黄牌警告。随着民众受教育年限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在游乐中学习,寓教于乐,寄知于玩,通过旅游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因此,加大对“张家界地貌”的科普教育,充分展示地貌景观的科普特性,不仅是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的需要,更是世界地质公园和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的需要。

(五)开展体验活动

21世纪以来,越来越多的人旅游追求的是旅游体验,景区要留住客源并拓宽客源,首要是在景区所处的环境以及氛围中制造体验[13]。在体验中获得知识,游客的体验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游客与体验提供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形成的,同时环境以及游客的地方归属感能够影响游客产生亲环境行为[14]。作为体验经济的产物,“体验旅游”正悄然升温。正确引导和规划深度体验旅游,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选择,也是进一步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张家界地貌”作为张家界旅游业的典型名片,发展深度体验旅游非常必要。

三、“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模式

当前,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模式主要有地貌知识传统博物馆模式、地貌知识生态博物馆模式、地貌知识主题馆模式、地貌知识科普条状走廊模式、自然遗产(地貌知识)旅游体验基地模式等,各自理念、特点和适用性均有明显差别(见表2)。

通过以上对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模式的对比和分析,再结合“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发展现状,可以将“张家界地貌”旅游产品开发模式表述为:生态博物馆+自然遗产(地貌知识)旅游体验基地。从“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内部来看,“张家界地貌”的存在需要生态博物馆为其科普观光、研究等价值,推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继而通过经济的发展反过来维护“张家界地貌”。

表2 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模式对比

(一)生态博物馆宣传地貌知识

“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管理的对象不是指的单个旅游产品,而是指在整个“张家界地貌”范畴下的整个知识旅游产品体系。

表3 “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谱系

(二) 自然遗产(地貌知识) 凸显地貌知识旅游价值

借自然遗产(地貌知识) 建造“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体验基地,通过“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体验基地对“张家界地貌”知识进行展示和演化、教育、交流等,并通过旅游业的发展,打造一个具有独特风味的体验性知识旅游区。

四、“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内容

旅游产品体系的开发是一个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15]。针对“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在游客中的产品定位,突出“张家界地貌”的特点,保证“张家界地貌”在市场的竞争力。如今的旅游业,市场为主导因素,所以旅游产品在开发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迎合市场,并塑造特有的产品形象,保证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为“张家界地貌”后续的保护奠定基础,并提高公众的参与性[16]

(一)“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谱系

吸引游客的关键在旅游产品的丰富性。这些产品的多样化、集约化和联系可能对目的地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17]

充分利用地质公园内空气清新、无污染(空气中负离子含量较高,平均含量在11 931个/cm3以上,是呼吸新鲜空气的好地方)等有利因素开发养生保健游。具体的游线有黄河岸养生生态线、金鞭溪生态养生线、琵琶溪生态养生线等。

结合“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的现状、策略及模式等,明确“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谱系的产品类别、产品组成、面向群体和具体产品形式(如表3所示)。

由于在不同阶段,旅游产品的空间分布格局有所不同,旅游产品开发与城镇化及乡村振兴交互影响,贯穿于旅游产品的时空演化过程中[11]。所以在“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过程中,要打造旅游产品特色,塑造旅游产品形象,突出旅游产品特性,从而吸引游客,产生对旅游地的兴趣。“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的开发与一般的旅游产品的开发最大的不同在于它以地貌为提供物,注重旅游科普的功能。因此,“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开发策略的中心就是传递地貌旅游知识。

(二)“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线路

3.养生保健知识旅游线路

1.休闲观光知识旅游线路

这条旅游线路可以有很多,如金鞭溪氧吧峡谷线:金鞭岩—劈山救母—千里相会—水绕四门;老屋场户外休闲线:两面天神—空中田园—阅兵台—六月飘雪—鸳鸯瀑—百鸟朝凤;宝峰湖一日游,黄龙洞一日游等。

由表1可知,“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主要是面向大众市场的游览类产品,以及少部分的知识类产品和其他产品,产品种类不够丰富,缺乏具有体验性的旅游产品。

根据“张家界地貌”形成的平台、方山、峰墙、峰丛、峰林、残林等主要发育阶段设计出不同的地质科普游。如黄石寨方山景观线、袁家界峰丛影视线、香芷溪峰墙丛林线、石家檐峰林景观线、凤栖山台地观赏线等。

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线路开发类型主要分为如下4类:

2018年5月3日,广西召开了2017年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国家反馈问题整改落实工作动员部署视频会议。会议强调各级资金政策专责小组要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会议的有关要求,逐一对照反馈问题进行自查自纠。

4.峡谷探险知识旅游线路

地质公园森林植被茂密,适宜开展野营探险。具体游线有:袁家界户外探险线、南天门丛林冒险线、黄龙泉丛林穿梭线、沙刀沟丛林探险线等。

专家权威系数为熟悉程度和判断系数的平均值,数值越高表示专家对所咨询内容的权威程度越高[3] 。熟悉程度分为很熟悉、熟悉、一般、不熟悉、很不熟悉5级,依次赋值0.9分、0.7分、0.5分、0.3分、0.1分[4];判断系数依据包括实践经验、主观判断、国内外参考文献、理论分析4方面,按大、中、小3个等级分别赋值。经计算,本研究中专家权威系数为0.81,认为有较高权威性。

五、“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管理机制

以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为背景空间,构建生态博物馆,着重于对整个张家界世界地质公园的生态保护,同时借助现有的地质资源以及人文资源,宣传地貌知识,保护现保存完好的地貌知识产品,在现有的人-环境-地貌知识的立体结构上加强每一环的联系。生态博物馆的存在,是作为地貌知识和人类之间的一种媒介,加强了“张家界地貌”和人类之间的交流,更好地宣传了地貌知识。

著名作家严文井说:“寓言是个怪物,当他向你走来的时候,分明是一个故事,生动活泼,而当他转身要离开的时候,却突然变成一个哲理,严肃认真。”寓言中,生动活泼的故事与深刻的道理和谐统一,它的趣为理服务,它的理通过趣来表现。

(3)当A组的金属砂装配调整为:20~30目 (15 g)+40~60目 (35 g)+20~30目(20 g);B组的金属砂装配调整为 20~30目(15 g)+60~80 目 (40 g) +20~30 目 (25 g)时,PE组分与PA6组分在组件中熔体压力差在1 MPa内,且A、B组的组件压力均在11 MPa左右,纺出纤维截面如图3所示,从图3可见初生丝截面皮层PE厚度均匀,芯层PA6圆形较为规整,截面形状良好。喷丝板面无飘丝、粘板等现象发生,纺丝状况稳定。说明组件内两组分熔体压力较为平衡,两组分熔体流动稳定,初生丝截面正常,对后续生产环节无不良影响。

目前我国旅游景区较为普遍采用的开发管理模式有企业型、网络复合型、复合型和自主型等四种模式。

图1 “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管理机制

本文在分析借鉴网络复合型开发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建立“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管理机制,其中动力机制是驱动旅游产品运营的引擎,约束机制是对旅游活动的开展进行监督,以保障产品开发过程的双向反馈的持续循环流动(如图1所示)。

(一)张家界市旅游发展委员会(政府主管部门)

张家界市旅游发展委员会作为“张家界地貌”的直接政府管理部门,在引领“张家界地貌”公园发展方向上有重要作用。张家界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公园招商引资,研究公园正确的发展方向,对公园进行发展规划。在公园建设过程中,保证资金的充足,做好公园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地貌知识旅游发展。

(二)公园管理委员会(政府派出管理机构)

公园管理委员会负责公园的正常运营,包括公园卫生、人员管理等。公园管理委员会要求对公园整体情况有深刻了解,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有好的群众基础,在日常工作中,监督公园内各项工作的运营情况,必要时起到各方面的协调作用。

(三)“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开发工作站

“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开发工作站在张家界市旅游发展委员会和公园管理委员会的直接领导下,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与工作氛围,吸引高层次的知识旅游产品开发专家,协同旅游开发商做好知识旅游产品体系的规划、营销与经营,切实开发出高水平的知识旅游产品。

(四) 旅游开发商

旅游开发商首先是要及时为“张家界地貌”公园知识旅游产品开发提供充足的资金,做好与“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开发工作站在知识旅游产品规划、经营、营销等方面的衔接,寻求张家界市旅游发展委员会的政策支持,配合公园管理委员会开展知识旅游产品的监督。同时,做好与游客的信息反馈与互动。

三、.树干涂药,防治果树的蚜虫、红蜘蛛和介壳虫等。可在距地面2米高的树干上涂抹氧化乐果农药。药液被树木吸收后能运输到树体各部位,害虫一旦取食就会中毒死亡,防效可达85%以上。如果在涂药部位包扎绿色或蓝色的塑料薄膜,药效更好。

(五) 社区居民

“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社区居民占主导地位,以支持“张家界地貌”的发展。根据研究可知,经济影响是社区居民主要感知因素[18]。“张家界地貌”旅游产品的开发需要以社区居民的诉求为准则,引导社区居民参与到旅游开发的过程中,支撑旅游业的发展。通过长久的发展,吸引社区居民更多地参与其中,增加社区居民的经济收入,唤醒社区居民的主人翁意识。

在高中数学变式教学中,对课本习题的变式要有步骤的进行.比如,在讲授完习题“一动圆与圆C1:(x+3)2+y2=1外切,与圆:C2:(x-4)2+ y2=8内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后,可以将该题目变换为:已知圆C1(x+3)2+y2=1与圆C2(x-4)2+ y2=8,若动圆M同时与圆C1圆C2相外切,那么动圆圆心M的运动轨迹应该是什么?

(六) 科研人员

主要包括高校、研究所、社会机构中地质地貌相关研究专家,以及政府主管部门中的专业人士等。这些科研人员需要在“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指导,提高知识旅游产品开发的力度和效度。

六、结论与建议

“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的开发对于张家界市来说,是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本文旨在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以及案例分析等方法,对“张家界地貌”的现状情况进行分析,针对现有问题提出方式方法,构建适合“张家界地貌”的开发模式,以达到对“张家界地貌”的保护。

在本次设计中笔者使用C语言进行编程,在编程过程中使用了模块化设计,方便移植。编译软件使用的是KeilμVision5,该款软件拥有功能强大的仿真调试器,便于检查错误。

(一)主要结论

通过实地考察以及问卷调查等方式,发现现有“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以休闲游览类产品为主,缺少具有体验性的产品,对游客来说缺乏旅游吸引力。针对现状的问题,“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策略可以具体为适应市场需求、突出地学主题、强化个性形象、展示科普特性和开展体验活动等五个方面,提升游客对旅游地的向往度。同时,对“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提出其产品开发模式为生态博物馆+自然遗产(地貌知识)旅游体验基地的双轮驱动模式,更好地为“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提供理论支持。经过一些案例分析,将“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的开发内容确定为地学研究考察产品、地学知识科普产品、峡谷探险体验产品、野外修习实习产品和生态健康康体产品等。最后,提出“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管理模式为网络复合型开发管理模式,建构“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经营管理机制,便于“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后续管理。

(二)主要建议

1.增强“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的通俗性。如何将枯燥的地学知识转换为生动的知识旅游产品,让游客更好地接受知识,是开发“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非常重要的一点。针对此,景区在开发的同时需要多方面挖掘“张家界地貌”知识的趣味性,可制作通俗易懂的动画片,或是利用现有科技水平,制作小游戏等;

将贵铅样品加工成最大边长不超过3mm的样屑,用0.45mm标准筛过筛,样品分为筛上、筛下两部分,分别称量筛上和筛下部分的质量,然后根据筛上和筛下部分的质量计算得到筛上和筛下部分各占样品总量的比例[11]。注意:为保证样品的颗粒大小和均匀性,样品在制备时应得到充分破碎和混匀,同时应防止过热氧化。

2.拓展“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的内涵性。知识旅游现仍是一个小众话题,所谓“知识旅游”绝不仅仅局限于博物馆、植物园,该概念同时也可以应用于各类森林公园等地。所以,公园管理委员会应多加考虑设计知识旅游产品专线,提高知识旅游产品的认知度,注意区别于博物馆、植物园等景点,保证“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的独特性,像是峡谷探险等产品,寓教于乐,丰富“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的内涵;

3.提高“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的普及性。虽然“知识旅游”具有巨大的开发市场,但是公众对于知识旅游仍局限于各类枯燥的知识,这就需要张家界市各级政府联合各类媒体对知识旅游进行多方面宣传,在宣传“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的同时,着重于“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的体验性,多构思相关体验性活动,以吸引更多的人参与知识旅游。

参考文献:

[1]黄正肆.程人位纪念馆旅游开发战略思考[J].黄山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3):105-108.

[2]吴美萍.知识旅游的初步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7(Sup):233-235.

[3]刘慈萱,宋保平.基于游客需求的国家地质公园旅游产品开发探讨——以西安翠华山山崩国家地质公园为例[J].河南科学,2015,33(7):1265-1270.

[4]张玲.基于知识旅游的知识转化研究——以地质公园为例[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0.

[5]范志国,王义龙.基于旅游者需求的旅游地生命周期演化动力机制研究[J].商业研究,2011(10):212-216.

[6]刘晓静,梁留科.国内科普旅游研究进展及启示[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53(3):49-55.

[7]翟辅东,熊绍华.论张家界地貌[J].地域研究与开发,1988,7(4):34-36,64.

[8]陈长明,柳明华,周泽华.试论张家界柱峰砂岩地貌[J].热带地理,1991,11(4):369-377.

[9]吕金波,陈文光,王纯君.张家界砂岩地貌成因分析[J].城市地质,2015,10(4):25-32.

[10]黄林燕,朱诚,孔庆友.试论张家界岩性特征对峰林地貌形成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9(5):484-489.

[11]麻学锋,杨雪.张家界旅游产品开发的空间演化与乡村振兴分析[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3):48-58.

[12]尹华光,鲁芮妍.全域旅游背景下张家界旅游景区的空间结构优化[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38(05):68-72.

[13]林龙飞,胡坤.汝城沙洲村红色旅游创新发展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8(1):22-25.

[14]张茜,杨东旭,李文明.森林公园游客亲环境行为的驱动因素——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8,37(03):103-108,127.

[15]周茜茜,金颖若.小镇旅游发展的旅游产品分析研究[J].怀化学院学报,2014(6):37-38.

[16]许涛,田明中.我国国家地质公园旅游系统研究进展与趋势[J].旅游学刊,2010,25(11):5-6.

[17]Benur A M,Bramwell B.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and product diversification in destinations[J].Tourism Management,2015(50):213-224.

[18]王凯,陈勤昌,李志苗.遗产旅游地居民对生态移民影响感知的历时性研究——以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为例[J].应用生态学报,2018,29(3):997-1005.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Knowledge Tourism Products in Zhangjiajie Landform

WU Ji-lin1, ZHANG Jing-heng1, LIU Shui-liang2
(1.College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 2.School of Tourism and Management Engineering,Jishou University,Zhangjiajie,Hunan 427000)

Abstrac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nd the life cycle of tourism destinations,through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the article conducts research on Zhangjiajie landform knowledge 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status,development strategy, development model, development content and development management mechanism.The results are as follows:(1) The tourist products of Zhangjiajie landform are mainly based on leisure tourism products,lacking of experiential products; (2) Th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Zhangjiajie landform tourism products includes five aspects like adapting to the market demand, highlighting the theme, strengthening the school's image, showing popular characteristics and developing experience activities; (3) The development model is a two-wheel drive mode with ecological museum and natural heritage(landform knowledge) tourism experience base; (4) The main products are related to geological research,landform knowledge popular science,canyon adventure experience,field practice internship and ecological health recreation et al.; (5) The development and management model can refer to network composite management mode,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function separation,to construct the management mechanism of Zhangjiajie landform knowledge tourism products in many aspects.Last,the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on the development of Zhangjiajie landform knowledge tourism products.

Key words: Zhangjiajie landform;knowledge tourism;development strategy;development model;development products;development management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 F590.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9743(2019)07-0068-06

收稿日期: 2019-05-23

基金项目: 湖南省社科基金项目“张家界地貌景观质量评价与知识旅游产品开发研究”(15YBX027)。

作者简介: 吴吉林,1978年生,男,湖南娄底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景观评价、城乡规划;张璟珩,1996年生,女,湖南邵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生态环境与城乡规划;刘水良,1979年生,女,湖南湘潭人,副教授,研究方向:生态旅游、自然地理。

标签:;  ;  ;  ;  ;  ;  ;  ;  ;  

“张家界地貌”知识旅游产品开发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