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解数学题欠缺意识之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解数论文,之忧论文,意识论文,教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众所周知,会数学不一定会教数学;但数学功底不深厚的教师一定不会教好数学.一些数学课之所以没有一条核心思想主线,不讲“理”,大都是因为执教者自身的数学素养不高所致.为了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我们中学数学教师应该不断地提高数学素养,不仅要对传统的数学知识有很好地理解和把握,还要能知道一些近、现代数学知识、思想方法,更进一层次,从现代数学的高度和当代科技如计算机对数学的影响的角度审视、指导教学.中学数学教师解答一些背景深刻、表达新颖、设问巧妙、体现现代数学知识、思想、方法的数学题,有益于活跃思维,体验解决难题的酸甜苦辣,拓宽数学知识、方法视野,可以提高数学素养和教学智慧.现就一些数学教师解数学题所欠缺的意识作一些分析,希望能激起些微波纹.
一、质疑意识
二、求真意识
例2 观察下列等式:
三、求简意识
这一在多年跨度内未能稍加改进繁杂解法的事实是值得反思的.
四、批判意识
剖析:由于题目是合情推理的“类比型”,于是一些教师把它作为合情推理题来做,做得很辛苦.为什么解法要套题型,又为什么要根据题目的形式去限定解法?看来,还是批判意识不够强.
解:cos10α=cos(8α+2α)=cos8α·cos2α-sin8α·sin2α,…………………①
cos6α=cos(8α-2α)=cos8α·cos2α+sin8α·sin2α,………………………②
五、创新意识
剖析:对于本题,有些教师受题目中的数列、字母、数的大小、公比等背景的限制,只在数上进行运算.而我们如果能够用数形结合以及整体化思想来指引解决这道题,就显得独树一帜.从几乎没有几何背景的问题中构建出几何模型就有了创新韵味(见图2).
上面列举了数学教师在解答数学题时所欠缺的一些意识,很是让人忧虑.我们需要认识到简单地、独特地、创新地去求解一些高考数学题,想出一些新奇的方法,先发散地想、独立地做,不看参考答案,免得思维懒惰或思路打不开,冒一些合理的风险,允许自己在标新立异求解时犯错误,这不仅是在提高数学教学素养,更新、优化数学认知结构,也是在进一步培养探索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创新意识,提高思辨分析、严谨推理的能力,增加对数学的情感,更是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没有研究,谈何教学创新;教师没有教学创新,谈何有自己的独特见解引领学生创新.目前,学生的创新意识不强、理性思维水平不高,扪心自问,我们教师有一定的责任.时下数学教学“满堂灌”、“广种薄收”现象还很多,教师很少有时间停下来带领学生去想一想、探一探,学生的大脑被教师抛出的题型、解法塞得满满的,几乎没有自由思考空间,这与教师占有解题的思想方法高度不够,运用解题方法不精当有一定关联.
另一方面,我们还应该辩证地认识到,教师极度地喜爱解题,解题水平很高,也可能会把数学教学异化为纯粹解题教学,把解题教学异化成题型教学,把一些学生不易想到的不熟悉的方法当作学生已经驾轻就熟的方法,拔高解题教学起点,削弱解题思路的分析.对于这样的一些问题,我们需要认真地审视、反思、纠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