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功能、印象及其凝聚力研究论文

高校共青团功能、印象及其凝聚力研究论文

高校共青团功能、印象及其凝聚力研究

顾高菲1,2

(1.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210023;2.南京财经大学 国贸学院,南京210093)

【摘 要】 高校共青团组织有思想引领、组织动员、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四大功能,这四大功能的发挥成效与高校共青团印象正相关,良好的高校共青团印象可以帮助共青团凝聚青年。因此,可通过树立高校共青团功能的发展意识、创新高校共青团服务的原则和方法、亲和高校共青团服务需求等途径提升高校共青团印象,从而增强高校共青团的凝聚力。

【关键词】 高校共青团;印象;功能;凝聚力

近些年来,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的转型和发展,担负着引导青年、培养青年使命的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也面临着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共青团作为党的青年组织而存在,这一政治属性要求团的功能和党的功能对应承接。这导致在有论者看来,共青团组织效能的目标被隐蔽在了党的功能角色之下。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团中央新的领导班子提出要求:共青团要努力增强凝聚力、向心力[1]。在2015年党的群团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要充分当好桥梁,将围绕党的中心、服务国家大局,服务人民作为团的工作生命线[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强调要抓住高校共青团的凝聚力这一重点,拓宽团的工作对青年学生的有效覆盖面,深入关注“脱离青年学生”问题的本质原因,从根本出发,打破高校共青团发展中的定势思维、难点以及机制桎梏[3]

一、高校共青团的功能

在《辞海》中,“功能”指的是 “特定结构的事物”,或“系统在与内部和外部的联系以及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殊性质和能力”[4]。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将引领青年、组织青年、服务青年、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四大方面的创新举措作为评价共青团功能的依据[5]。回观学术界,相关研究大多依据团的章程对其功能进行界定,多从思想引领、组织动员、服务青年、维护青年合法权益四个方面研究共青团的功能[6],这四项共青团的积极功能是得到学界普遍认可的,集中体现了团的组织效能。

(一)高校共青团的思想引领功能

刘云山在团的十七大上概述了共青团思想引领功能:从青年教育出发,在历史的时空维度始终紧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丰富而有深度地开展“我的中国梦”等有深层意义的活动,让当代青年能够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国家建设者、民族的未来[7]。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的讲话中,着重提出从思想上引领青年,培育青年价值取向的重要性,他认为从青年的价值取向就可管中窥豹,呈现出未来社会的取向[8]。相关学术领域对共青团“思想引领”也有多维探讨。有学者认为,思想引领就是立德树人[9]。也有学者认为思想引领是指共青团在思想上、信仰上以及价值观上运用科学方法深层引导青年[10]。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实质上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在思想上、信仰上引导学生,培育青年价值取向,将青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传承者。

随着社会发展与西方思潮的涌入,国内出现了多元思想的融合与冲突,社会自媒体促发了大众参与,尤其是青年学生的参与[11]。根据青年学生极易结合成群体的特点,勒庞认为,当个人置于群体时,个人的理性会降低,互相的暗示以及影响会上升[12]。在这样的情境下,青年更易于丧失判断能力:第一,无法清晰分辨社会思潮是否科学;第二,所谓的“青年亚文化”和蔓延开来的社会思潮有着某种趋同性;第三,社会思潮通过青年熟悉的方式在青年活动的领域蔓延。例如,历史虚无主义将英雄任意娱乐化,用拼凑历史的方式借助电影、游戏等形式设置伦理陷阱,若是缺乏深刻的批判精神和思想准备,青年学生很容易掉入陷阱。回观实际,当今高校的学生群体在思想上确切地表现出与以往学生不同之处。因此,相对应传统的思想引领而言,当今的高校共青团在理念和方式方法上都必须革故鼎新。

(二)高校共青团的组织动员功能

《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共青团工作五年发展纲要》强调要加强组织建设:首先,在动员方式上有所改进,要将组织化与社会化融合于动员中,提升对青年动员能力和水平,增强凝聚和团结青年的有效性以及覆盖面,引领青年为国家的发展贡献才能和智慧[13]。《中国共青团发展报告(2015)》提出“组织青年”的回归,指出共青团需要不断激发调动青年的正能量[14]。其中还明确了高校共青团的角色,要引领团员青年参加社会活动、专业实践、公益活动以及文体活动,使他们从中汲取能量,增长才干[15]

2.在落实功能发挥层面,将青年学生的长远发展作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创新引领与动员青年的方式,使青年学生真正参与到集体中,在集体发展过程中使自身积极性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共青团功能发挥的效率。以青年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才能发挥出高校共青团的最优功能。

文献[32]在一个全尺寸(直径1.6 m,高度2.85 m)的圆柱状换向流动反应器(填料结构形式为矩鞍环)上开展了一系列试验研究,并使用试验结果对一维数学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

(三)高校共青团的服务青年功能

第二,虽然思想引领和组织动员功能对青年学生来说是功能暂时悬置的“商品”,是青年在成长中逐渐才能体会到的,需要时间积淀才能看到成效,但随着思想引领和组织动员功能的发挥以及时间的积累,也逐渐会在青年中积淀出较好的共青团印象,进而实现青年对共青团的品牌忠诚。因此,共青团也就成就了自己的吸引力和向心力。同时,组织动员是高校共青团为了发挥应有的功能,把青年组织起来并有效实现目标的过程,在组织动员过程中,动员目标和方式若能为青年所接受,就可以实现凝聚青年的作用。

共青团十四大报告中清晰表述:“共青团需有效服务于青年成人。”[21]不少学者认为当前高校共青团工作发展考量的主要因素是青年学生的需要,对于青年学生需要的服务则是共青团改革发展的核心逻辑主线[22]。从国际上来看,政府、社会和市场常常是服务青年的主要力量来源,世界各国大多是基于这三种力量来实现青年服务工作的。我国服务青年的工作也主要依靠市场、政府和社会的共同努力,但全国上下、各行各业,并没有统一的青年服务协调部门,共青团这样的群众组织自然成为服务青年体系中的主体。

(四)高校共青团维护青年学生合法权益的功能

(二)教师通过课题的研究活动,加深教师对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认识,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设计与执行能力,促进教师团队整体的专业发展。

在高校共青团的特殊情境中,青年不可避免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其所在高校共青团产生丰富多彩的知觉印象,在这样的知觉基础上,实现对共青团的感受与思考。因此,青年是在对共青团印象的基础上“处理”来自于共青团吸引的力量,这种力量对于青年感受的强弱或者“吸引力”的效果,是对共青团的意图、信念等本质的推测和判断,这是建立在其先前的印象基础之上的。而依据品牌忠诚度理论[37],共青团功能发挥的成效好不一定能给青年学生留下满意的印象,但是发挥不好一定会造成青年学生的不满意。当然,在青年对高校共青团的印象中,第一印象尤为鲜明、强烈,但却不一定是正确的,越是不确定的印象、越是负面印象,越是可能会被放大,若是形成刻板印象就更难改变。倘若形成对共青团的负面印象,共青团就很难“吸引”到青年。反之,如果能提升共青团印象,也可以为高校共青团的吸引力“加分”。

1993年,维护青年的“根本利益和具体利益”在《中国共青团章程》中第一次被提出。随着共青团在国家和社会中的地位与功能的自我调整,高校共青团的服务功能不断延展,服务内容不断充实,团的凝聚力得到增强[27]。随着高等教育的与时俱进,高校共青团在不断发展和保持自身先进性的同时,以增强自身的吸引力为着力点,引领青年学生自觉将自身的发展规划与国家、民族的发展相融合。与此同时,坚持将维护青年合法权益作为组织发展的使命和衡量标准。

式中:δH为行星架转过的角度,此时,δH=2π/nb,nb行星机构均布行星轮的组数;δR为齿圈转过的角度,此时,δR=0;δS为太阳轮转过的角度,该角度只要满足整数个齿的约束条件δS=2Nπ/ZS,其中N为整数.

3.在互动实践层面,将互动沟通机制引入到高校共青团功能的发挥中来。在高校共青团组织中,青年学生团员是团组织的“形象代言人”,他们个人对高校共青团功能发挥的体验表达,有可能是通过语言,也有可能通过自身的行为实现,这是对高校共青团印象的一种重要的表达形式。高校共青团要在思想引领中关注青年学生对思想引领的体验和评价,在组织动员中增加青年学生覆盖面,关注他们在过程中的体验,在保持主方向不变的前提下为每个成员的发展服务,对于高校共青团组织难以协调的个别青年,及时与之沟通。

二、印象:高校共青团功能影响其凝聚力的机理

凝聚力,一般是指组织内部成员的心理结合力,组织的成员能够为组织目标一同努力的程度[31]。而在关于组织行为学的大部分研究中,组织凝聚力一般用来表示组织成员对组织的向心力,或者说是从心理上认同组织,被组织所吸引而愿意留在组织中的意愿的程度[32]。《吉洛维奇社会心理学》清晰地界定了组织凝聚力:一种能让成员保留在组织内的力量,例如,组织对成员的吸引力,或者成员对组织的向心力[33]。从组织凝聚力的相关分析可见,不同领域对“凝聚力”这一概念的使用和表述虽不完全一样,但相关研究普遍认同,吸引力和向心力实际上构成了凝聚力[34]

印象是一种形象,这种形象是“认知主体”的头脑中有关 “客体”的认知[35]。高校共青团印象即为高校共青团的组织文化形象在青年头脑中的综合印记。和心理学里对印象所述一样[36],高校共青团的印象伴随着复杂的认知过程产生,通过人们所认知到的高校共青团的所有信息综合产生。高校共青团印象是相关客体认知到的有关共青团的整体印象。这种印象一方面受到客体自身的认知体系局限,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高校共青团印象有赖于客体的主观意识而存在的特征。有关认知客体对共青团的印象,反映的是其对共青团组织理念和服务的接纳。

河南现代戏植根于中原文化,源自河南的现实生活,沐浴时代的风雨。改革开放以来的河南现代戏创作必然会呈现出自身的特点。

第一,在高校共青团的四大功能中,如果说维护青年权益和服务青年是共青团为青年直接提供的两大“商品”,二者的成效作用于青年,形成的就是青年对高校共青团的好印象。在共青团的现实工作中,如果能够卓有成效地帮助青年学生建功立业、成就人生,如果能够及时与多方沟通解决青年学生权益受到侵害的问题,那么共青团这一品牌在青年学生群体中就可以形成较优的共青团印象,从而拥有高的组织忠诚度,凝聚力就强。

共青团十四大报告提出为青年做好服务的途径:第一,重视青年思想流向,共享他们的愿景。第二,走进青年的世界,从实际需求出发,真正解决实际问题[18]。共青团十五大将“服务青年”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指向全团工作的关键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要求切实将青年服务好,将他们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提升积极性,激发创造性[19]。共青团十六大提出,共青团要致力于探索更优、更有效服务青年的方式方法[20]

第三,倘若青年学生对共青团组织的忠诚度高,即有好的共青团印象,即便高校共青团组织功能发挥不尽如人意,这部分青年学生对团组织也会更为包容,愿意给团组织成长的时间和空间,对团内出现的问题的承受能力比较强,不会轻易“抛弃”共青团组织。例如,共青团试图在全国推行打造青年学生的统一网络平台,这个构想是好的,全国的青年学生都在同一平台交流,资源共享,愿景确实令人心动。但是在各个高校的实际推广中却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平台的自身程序问题造成青年使用不便、强制要求过多、共享资源不足等,尤其是初期强制推广平台引起很多青年的反感,导致不少青年学生对这一平台的打造失去了信心,他们认为这是“面子工程”而不是真正为了满足青年需求。但也还是有一些学生表示能够理解:“平台在建设期会有各种问题出现,这是正常的,如果平台建成,对于青年学生来说,长期益处还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也很愿意加入平台。”总之,忠诚度和优秀的组织印象可以帮助共青团凝聚青年。也就是说,高校共青团功能发挥的成效能为自身增加魅力进而更好地凝聚青年。

三、高校共青团凝聚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一)树立高校共青团功能发展意识

从历史变迁来看,高校共青团的功能一直在与时俱进,无论是功能的外在形式还是内在涵义都在不断运动、发展和变化着。在这样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中,青年的发展始终是高校共青团功能变化的矢量轴,与青年互动,为青年服务,凝聚青年成为民族复兴与社会主义建设的力量源泉。要真正发挥人民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从发展意识的树立到实现青年学生个人发展与高校共青团发展目标的契合。

1.在制度建构层面,将青年学生的发展纳入到高校共青团功能的发展体系中。高校共青团的发展就是青年学生的发展。以制度保障高校共青团的角色定位,将青年作为评价主体,体现在高校共青团的考核制度中,提高青年的评价占比。

共青团要实现以党的使命为己任,将青年组织和凝聚起来是第一步[16]。换句话说,“组织青年”在团史上是直接触发共青团建立起来的根本动因,而团结凝聚青年则是对组织青年的深入拓展。基于此,组织动员力可以界定为青年对团凝聚青年参与国家、社会治理以及组织青年实现自我管理的响应程度。在一定的历史视角下,党赋予共青团的角色与任务是在发展变化的,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也是组织动员的一大前提。纵向来看团的发展史,只有实现与外部资源的有机融合、有效对接,内部资源才能内生融合,共青团也才能在完善其自身组织结构中发挥其功能。在新的环境下,共青团必然要转变自身角色,吸纳社会积极力量,开放互助。在日益开放包容的环境下,共青团与社会组织合作共同组织动员青年的机会越来越多,活力和积极性也随之增加,高校共青团与社区、公益组织等主体开展互动合作的频率趋高,内容也富于创新[17]

共青团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共青团必须能真正做到维护青年的权益,代表青年发声,维护好其正当利益,扎扎实实做到服务于青年[23]。正视高校共青团维护学生权益这一功能,还是要回到其历史变迁的历程上。共青团一路走来,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关注青年利益,第二阶段是重视人民利益,第三阶段是再次回归青年利益,呈现出如此的螺旋式上升轨迹[24]。维护青年学生合法权益这一功能的提出,是高校共青团围绕中国共产党的宗旨所兑现的政治承诺。在共青团初建时期,维护青年学生的合法权益是为了动员广大青年学生投身于爱国革命之中,青年学生作为被维护的合法权益的主体的意义主要存在于他们的爱国理想与当时的革命斗争中——即“养成青年学生的革命精神”和实现“青年学生改造社会的理想”[25]。正如田杰所述,这是青年利益得到最大程度实现的时期,与其他时期比较而言,共青团在这方面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26]

近些年来,团员青年的权益意识日渐觉醒,虽然有时维权行为还跟不上当代的维权意识,但是,这已经是青年内在主动和自觉的意识。与此同时,高校共青团在维护青年学生合法权益上的探索也越来越多,很多学校已经制度化、规范化地加以落实。2007年,青少年维权工程启动,相关方案对维权的内容、重点以及措施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28]。2008年,共青团十六大从青年普遍性的维权诉求着眼,要求将法制化、规范化作为维护青年合法权益的准绳[29]。2007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与青少年面对面”等系列活动,标志着共青团在人大和政协中参政议政的力度逐渐加大,共青团与国家相关部门的联系机制得以有效建立,青年的诉求反馈通道得以疏通。在共青团十六届四中全会中第一次将“青年权益代言人”这一角色赋予共青团[30]。在现实生活中,高校共青团与青年学生的关系紧密程度,是能够明显反映以及影响到其凝聚力的。在新时期,青年学生群体对于国家建设和社会稳定越来越重要,高校共青团作为青年学生的群众团体,更应突出坚定维护青年学生合法权益的功能。只有这样,高校共青团才能团结凝聚青年学生,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培养坚实的青年基础。

(二)亲和青年学生服务需求

1.亲和服务需求,增强服务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要全方位了解和分析高校青年的诉求,并立足于诉求,以有层次、有效果的主动服务替代被动应付,在切实服务中积极主动回应广大青年,重获共青团组织对青年引导的主动权。

2.结合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形势及青年学生的实际需求,高校共青团组织要不断搭建和创新服务平台,在思想引领中满足青年的精神文化需要,在组织动员中服务青年的成长成才需求,在服务中赢得青年。例如,可通过建立二级学院“青年之声”、班级团支部“青年之声”平台等实现服务青年直到最后“一纳米”。

(三)创新高校共青团功能发挥方法

1.积极调整高校共青团政治功能的实现形式,和青年一起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式,鼓励和激发青年。为更好实现高校共青团政治功能,要及时调整其实现形式,政治功能的发挥不是单纯的灌输,不是把篮子装满,而是把灯点亮。要以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先导来赢得青年,进而进行生动有效的思想宣传、理想教育。

一说到作文,许多家长和孩子都为此头疼,怎样才能使学生的作文由被动转为主动,让孩子轻松、快乐学作文呢?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一些科学、新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变“苦作”为“乐作”。下面谈谈在实践中的几点做法。

(1)经过多年研究,我国罐用铝材生产技术不断提高,通过调整铝材中合金元素成分、对铸锭进行熔体处理和均匀化处理、控制轧制和退火工艺中织构的比例以及控制第二相粒子的形状和分布,可生产出高质量、低制耳率的板材.

2.寓思想引领于青年主题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青年喜爱的校园文化活动,寓教于乐,把传统的思想引领教育用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在活动中引领青年接受教育,充分发挥熏陶教育在思想引领中的作用,使受教育者在潜移默化中被感染,从而被引领。

3.在服务青年中完善组织动员。高校共青团发挥组织动员这一功能首先要把青年凝聚在一起,在打造服务平台的同时完善组织动员的阵地建设。开阔视野,创新探索组织动员的方式方法,以组织动员的“试点动员”这一措施替代强制要求青年参与的方式,注重寻求更为多元与有效的动员方式,推动组织动员与凝聚力的双向提升,切实打造“服务中动员”的良好团内环境。

最后,我还分享了我的一些人生感悟,并鼓励同学们说,改革开放30年已经过去了,祖国取得了很多令世界瞩目的成绩,改革的下一个30年已经拉开帷幕,而在座的各位将是中国的希望之所在……

【参考文献】

[1][5]习近平.努力使团组织成为联系和服务青年的坚强堡垒[EB/OL].(2013-06-20)[2017-03-23].http://news.sina.com.cn/o/2013-06-20/212427455177.shtml.

[2]习近平出席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EB/OL].(2015-07-07)[2017-03-2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5-07/07/c_1115847839.htm

[3]王炳浩.高校共青团改革势在必行[N].云南经济日报,2016-11-30.

[4]夏征农,陈至立.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0:599.

[6]何昊宸.新时期共青团职能的定位研究[D].昆明:云南大学,2014.

[7]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EB/OL].(2013-06-17)[2017-03-23].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6/17/c_116176094.htm.

[8]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EB/OL].(2014-05-04)[2017-04-09].http://cpc.people.com.cn/xuexi/n/2015/0720/c397563-27331773.html.

[9]蒋诚刚.当前高校共青团思想引领工作的挑战及创新[J].丽水学院学报,2015(6):125-128.

[10]任飞.共青团组织引领青年思想的路径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2(2):48-50.

[11]侯丽羽,张耀灿.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变革[J].湖北社会科学,2016(8):166-171.

[12](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戴光年,译.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11.

[13]秦宜智同志关于《共青团十七届二中全会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带领广大青年在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走在前列的决议》和《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中共青团工作五年发展纲要》的说明[EB/OL].(2014-01-10)[2017-03-25].http://www.ccyl.org.cn/documents/ccylspeech/201403/t20140327_684670.htm.

[14][15]吴庆,等.中国共青团发展报告(2015)[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6:60,137.

[16]王延隆,蒋楠.共青团组织动员方式的变迁对构建和谐校园的启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5):70-72.

[17][22]倪瑾.共青团的功能定位:组织动员和资源整合[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4.

[18]庄会宁.共青团在服务青年中赢得青年[J].瞭望新闻周刊,1998(28):6-7.

[19]晨色.青年的使命——团的十五大基本精神解读[J].浙江青年专修学院学报,2003(3):5-7.

[20][21][29]吴庆.团十六大以来共青团发展的宏观思路和工作走向研究[J].青年探索,2010(3):47-48.

[23]默语.团十三大报告内容介绍[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1993(3):65-65.

[24]吴庆.共青团维护青年权益工作的政治空间[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1):91-95.

[25][26]田杰.共青团依法维护青少年权益的策略[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3(3):41-48.

[27]胡献忠.国家与社会关系框架下共青团功能的实现[J].中国青年研究,2010(3):35-39.

[28]关于印发“青少年维权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EB/OL].(2007-06-12)[2017-03-25].http://www.ccyl.org.cn/695/gqt_tuanshi/newcentury/zywjx/zywjx_2007/200906/t20090622_261032.htm.

[30]共青团十六届四中全会召开[EB/OL].(2011-01-12)[2018-12-19].http://www.gqt.org.cn/newscenter/tendency/201101/t20110112_444484.htm.

[31][34]沙莲香.社会心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2:208-209,209-301.

[32]翁清雄.组织行为学:人的行为与组织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40-43.

[33](美)托马斯·吉洛维奇,达彻尔·凯尔特纳,理查德·尼斯比特.吉洛维奇社会心理学[M].周晓虹,秦晨,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28-51.

[35]刘娟娟.印象管理及其相关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6(3):309-314.

[36]张爱卿,李文霞,钱振波.从个体印象管理到组织印象管理[J].心理学进展,2008(7):631-636.

[37]杨桂云,沈蕾.品牌忠诚界定与测量研究综述[J].上海商业,2001(9):48-51.

A Study on the Function,Impression and Cohesion of the University Communist Youth League

Gu Gaofei

Abstract: The university communist youth league has four functions:ideological guidance,organization and mobilization,services to the youth,and protecting the legitimate rights of the youth.The effectiveness of these four functions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impression of the university communist youth league.A good impression of the university communist youth league can help to unite the youth.Therefore,the impression of the university Communist Youth League can be improved by setting up the development consciousness,innovating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service,and satisfying the service needs of the youth,so as to enhance the cohesion of the university communist youth league.

Key words: university communist youth league;function;impression;cohesion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章编号】 1003-8418(2019)02-0085-06

【文献标识码】 A

【DOI】 10.13236/j.cnki.jshe.2019.02.016

【作者简介】 顾高菲(1983—),女,江苏如东人,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南京财经大学国贸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 2016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一般项目“多主体视角下高校共青团功能的认知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6所高校的实证调查”(项目号:2016SJB710034)。

(责任编辑 曹连观 见习编辑 马庆敏)

标签:;  ;  ;  ;  ;  ;  

高校共青团功能、印象及其凝聚力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