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论文_谷苗

浅析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论文_谷苗

谷苗 湖北省鹤峰县铁炉乡民族中心学校 445802

【摘要】语文教学作为重要的科目,对学生的学业和未来的发展,均具有极大的影响。为了能够在今后的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绩,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美德教育的透视,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

【关键词】初中语文;传统美德;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66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9)08-091-01

中华民族拥有几千年的灿烂文化,丰富、博大的文化遗产值得每一位炎黄子孙为其自豪。传统的文化与中华儿女的美德相融合,是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氖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让传统美德在21世纪发扬光大,是我们每一位人民教师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初中语文课本中,近两百篇文章,大多蕴含着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丰富材料,如:爱国、尊师、敬老、勤俭、公而忘私等等。课本中写人,写事的文章最易记起孩子们的阅读兴趣,所以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善于将传统美德教育渗透在课本之中,减少正面的“大道理”说教,而将传统美德教育实施于潜移默化之中。

一. 精心选择适当的“激情点”

文学作品源于生活,生活的支点是感情,针对语文课文来说,每一篇都有它蕴含的感情,只是由于学生生活的感悟能力有欠缺,不易发现而已,于是做教师的就应该在课堂教学中抓住每篇课文的“激情点”,对学生进行情感引导。

例如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篇歌颂中国志愿军的文章,善于抓契机的教师不但要让孩子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更要用这种感情来净化孩子们的思想境界。在这篇文章中,志愿军杀敌场面的惨壮,救人时的舍已,及其思想境界之高,我们将如何学习呢?当面对国耻家恨时,你是否也会为祖国挺身而出呢?台湾依旧与祖国分离,身为华夏子孙的你,将怎样尽自己的力量呢?

《苏州园林》,也可以作为对学生进行传美教育的素材。众所周知,中国文化灿烂,中国地位曾一度辉煌,可目前确是贫瘠落后,许多学生对此悲观失望,将希望寄托于出国留学、去沿海城市上,这种崇洋媚外的思想,当然不利于初中生的身心健康,更不利于中国经济的均衡发展。学习了《苏州园林》,让学生自己积累全国各地名胜古迹的照片,在展览的时候,让学生在旁侧注批,写下感受,也是很好的方法,学生在参观各地风光之后,自会对中国的大好河山生出一种热爱之情,既丰富了学生的视野,又对学生进行了爱国教育。

另外还有许多课文篇目都可以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如朱自清的《背影》、舒乙的《父子情》、魏巍的《我的老师》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只要我们善于抓机会,就会对学生有良好的帮助。

二. 用语文课自己的方式(演讲、辩论)教育学生。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语文课不单是几篇课文的讲授,它更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学生语言的逻辑性,这二者工作的进行,必须建立在学生兴趣的基础之上,而这兴趣的来源,就是找学生关心的话题来谈论。

2001年7月13日中国深奥成功,2001年10月7日,中国足球走向了世界,世界恐怖分子活动猖獗,这些都是孩子们关心的事情,我们在培养学生语言的逻辑性,敏锐性,及语言的表达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以激烈的辩论情绪高昂的演讲,去感染在座的其他同学,让他们因我们的祖国而骄傲,因骄傲而去振兴祖国。

三. 在诵读训练中进行传统美德教育

中学课本中的文言文、研讨词占有一定的比重,它们大多短而精,韵律上平仄起伏、抑扬顿挫;结构上讲究起承转合,琅琅上口。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意图,在文章之中均有所体现,教师引导学生合理诵读、有感情朗读,采用录音配乐与范读相结合的方法,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感受,从而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如学习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文章之中五柳先生的形象可谓陶渊明的自画像,全文不到二百字语言朴素洗炼,平淡之中却寓意深刻,为了加深理解,我用《渔舟唱晚》这首曲子配学生的朗读,让学生体会到了陶渊明身上的“淡泊名利,安贫乐道”的精神境界。

采用录音配乐与范读相结合的方法还可以应用在诗、词、曲的朗读上,目的是教师根据每首诗不同的感情基调选择曲子,使学生在朗读上有更深的体会。

四、拓展课外延伸,加深理解感悟

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充分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民族传统思想和美德的内涵以外,适当穿插补充一些与教材相关或相联系的材料及活动,使教育的内容更为充实丰富,学生的认识更为全面深刻,教育的效果更为有效显著。

如教学《背影》一文时,我先请学生诵读领会《游子吟》这首千古传唱、感人至深的古诗,让学生在“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吟诵中,初步领悟做儿女的应心存孝心。然后导入新课,讲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讨论、分析、理解,深切感悟文章所表达的那种父子挚爱情深的浓浓亲情。使学生透过“父亲”那“蹒跚地穿过铁道”、艰难地“爬上月台”去给儿子买橘子的背影,深切感知父亲为儿子甘愿付出一切的那份高尚博大的舔犊之情;让学生从“儿子”那“晶莹的泪光”中,深刻领会儿子对父亲的那颗愧疚、感激、思念的心。在学生读其文、明其理之后,又补充讲读了二十四孝中《黄香扇枕温衾》这则传扬子女侍奉父母之道的故事,并请学生齐唱了一首曾经唱响大江南北的歌曲《常回家看看》。这既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活跃了课堂的气氛,又能让学生耳濡目染,口唱心悟,激发对父母的眷恋、感激、思念之情。

在我们大力进行课程改革的今天,我们一定要明确传统美德教育在这次改革中的地位,重视传统美德教育在各学科的渗透,发动学生、组织学生,让他们广泛、自觉、热情地参与传美教育并将其当作工作的重心,使肩负着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历史重任的他们,成为把传统美德继承与发扬并内化为思想道德素质的主体,那么传美教育就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就不可能真正蓬蓬勃勃地发展起来。

参考文献:

[1]王蜀明.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3,(z1):108-108.doi:10.3969/j.issn.1004-8502(x).2013.z1.095.

[2]张晓花.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美德教育透视[D]. 河南师范大学,2013:1-46

论文作者:谷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9年8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0

标签:;  ;  ;  ;  ;  ;  ;  ;  

浅析语文教学中如何运用传统美德教育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意识论文_谷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