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问题及对策_农业论文

论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问题及对策_农业论文

试论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问题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业结构论文,试论论文,对策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李鹏在八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纲要的报告》中,将“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有效供给能力增强”,作为我国“九五”期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之一,这充分反映了全国人民的利益和共同愿望。伴随经济的发展,我国的产业结构得到了一系列调整,但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影响着我国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本文拟对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作动态分析,在此基础上探讨现存问题及改进措施,为优化产业结构,制定产业政策,提出一些粗浅的建议。

一、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

建国40多年来,我国三次产业的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值结构,都发生了较大变化。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我国三次产业构成

产值构成(合计为100)劳动力构成(合计为100)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1952 57.7 23.119.283.5

7.4 9.1

1957 46.8 33.319.981.2

8.9 9.9

1960 27.2 52.820.065.7 15.718.6

1965 46.2 40.213.681.5

8.310.2

1970 40.4 45.114.580.7 10.1 9.2

1975 37.8 50.511.777.1 13.1 9.6

1977 34.5 52.513.074.4 14.611.0

1978 28.1 48.223.770.5 17.412.1

1980 30.1 48.521.468.7 18.313.0

1985 28.4 43.128.562.4 20.916.7

1990 27.1 41.631.360.0 21.418.6

1992 21.8 43.934.358.5 21.719.8

1993 19.9 47.632.556.4 22.421.2

1994 21.0 47.331.854.3 22.723.0

注:表中1975年前产值构成,据物质生产部门国民收入计算,其余指标数来自《中国统计年鉴1995》(26页、83页)

通过表1可以看出,建国以来,我国三次产业结构变化, 可分为两大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52年至1978年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产业结构演变阶段;第二个阶段为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产业结构演变阶段。

(一)传统经济体制下产业结构的演变

在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我国实行中央集权的计划管理,产业结构的变动主要取决于政府的指令性计划。我国这一时期的产业结构演变,又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一五”建设阶段

众所周知,解放前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建国初期,政府确定了重点发展重工业的建设方针,经过几年大规模的工业建设,我国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已由1952年的23.1%上升到1957年的33.3%,重工业得到优先发展。与此同时,农业、交通、文教及其他行业也得到兼顾和发展,这一阶段我国劳动力结构变动不大。

2.“大跃进”及五年调整时期

1958年起,我国经济建设进入“大跃进”时期,贯彻执行“以钢为纲”的方针,第二产业尤其是钢铁工业得到倾斜发展,产值比重急骤上升,1960年达52.8%,创历史最高水平。同时期,我国劳动力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比重不断上升,而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迅速下降。其结果造成了部门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导致我国农业、轻工业、交通运输业和原材料的供给严重不足。经过1961 —1965年的大调整,使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及劳动力比重有所上升,第二、 三产业产值比重及劳动力比重明显下降,各行各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得以发挥。

3.“文革”时期和以后三年

由于国际和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建设的重点是立足于备战,大力发展冶金、能源和军事工业。这一时期产业结构演变的主要特点是:(1)第二产业(主要是工业)发展迅速, 产值比重由1965年的40.2%上升到1977年的52.5%,劳动力比重上升了6.3个百分点。工业领先高速增长,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2)农业发展大大落后于工业,产值比重由1965年的46.2 %, 下降到1977年的34.5%,劳动力比重也下降了7.1个百分点。 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粮食、棉花等农产品供给严重不足。(3)在自然经济思想和左倾路线的指导下,大砍商业网点、压抑非国营贸易之风盛行,使与商品流通有关的第三产业遭到严重损害,第三产业产值在整个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呈下降趋势。

由上分析可见,传统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下,我国第二产业高速增长并带动整个国民经济迅速发展,使旧中国遗留的落后经济状况和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但另一方面,产业结构中也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其一,由于片面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忽视了国民经济中各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使产业结构出现了严重的偏畸,第二产业比重过大,而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其二,在工业发展中,重工业的发展速度远远高于轻工业。1978年与1952年相比,轻工业增长近9倍,而重工业增长了近27倍,增长速度是轻工业的3.1倍。这种片面发展重工业的结果,导致我国工业发展中出现重工业过重、轻工业过轻的畸型结构,限制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协调发展。其三,农业生产落后,农业劳动生产率仍然很低。1952年至1978年间,我国农业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仅为4.1%, 落后于整个国民经济6.5%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更落后于10.3 %的工业年平均增长速度(据《中国统计年鉴1993》第33页、81页数据计算)。此外,虽然1978年与1952年比,农业国民收入的相对比重下降了25个百分点,但劳动力比重只下降了13个百分点,这说明农业劳动生产率仍然很低。1978年我国农业劳动者占全部劳动力的70.5%,农业就业比重如此庞大,而农产品的生产却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其四,由于我国对生产的片面理解,视商品经济如洪水猛兽,致使第三产业发展严重不足,成为国民经济中较突出的薄弱环节。

(二)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产业结构的演变

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生活和产业结构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现在:

1.第一产业迅速发展,但后劲不足。1978年以来,我国农村普遍推行了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生产连续上了两个台阶。1979年至1984年间,我国粮食、棉花产量逐年上升,人均粮食、棉花产量已由1978年的319 公斤和2.3公斤,提高到1984年的393公斤和6公斤(同上,第30页), 均创历史最好水平。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由1978年的28.1%提高到1984年的33.1%。但是,自1985年以来,第一产业的产值比重却在逐年下降。1994年其比重仅为21%。另一方面,第一产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在不断下降,1994年比1978年下降了16.2个百分点,在这一时期,我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产业的高速转移。

2.第二产业仍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1978年至1994年间,第二产业劳动力比重持续上升(上升了5.3个百分点), 但同期其产值比重却经历了一个逐渐下降及缓慢上升的过程。上述劳动力比重与产值比重的变化,可以看出,该时期第二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及生产效益在下降。

3.第三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第三产业长期受抑制的状况得到纠正,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1978年的23.7%上升到1994年的31.8%,同期其劳动力比重由1978年的12.1 %, 上升到1994年的23%。可见,第三产业就业比重的上升速度大大高于产值比重的上升速度。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协调性已大大增加,与此同时,产业结构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较突出的问题表现为以下几方面:其一,农业基础不稳固,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农业结构升级缓慢,这与经济发展对农业提出的要求很不适应。其二,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行业间发展不平衡。一方面,基础工业落后于加工工业的发展,一些企业因原材料缺乏而开工不足;另一方面,加工工业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表现为产业结构的变动严重滞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化。此外,工业整体技术水平较低,这些因素影响我国工业的进一步发展。其三,第三产业仍发展不足,且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在: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偏低,且第三产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新兴行业和要素市场的发展不足,金融、信息咨询和保险业落后,交通运输紧张,不仅制约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也难以满足居民消费和产业结构升级的需要。其四,产业素质低下和产业结构升级缓慢。我国产品的生产与服务,同发达国家相比,明显呈档次低、质量差、品种少、消耗大、成本高的局面。这表明我国仍以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为主,与我国人均资源的严重缺乏形成尖锐矛盾;我国现有企业中全能性企业仍居多数,专业化组织程度较低,规模经济效益差,这种产业组织结构,也对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形成一种制约机制。

上述产业结构中的突出问题,有些是随经济改革出现的新问题,有些则是长期积累下来的老问题,这些问题急待解决。

二、解决我国产业结构存在问题的对策

为逐步解决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上述问题,实现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转变,应采取以下几方面对策。

(一)增加对农业的资金和科技投入

鉴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农业的基础地位显得尤为重要。因我国耕地资源十分有限,增强农业基础的关键不在于农业的外延发展,而在于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基本有这样三方面:其一,优化种植业与林牧副渔业的结构,大力发展林牧副渔业;其二,优化粮食种植与经济作物种植的结构,大力发展经济作物种植;其三,实现农工商相结合的综合经济结构。为实现上述农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一方面要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另一方面要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投入。增加对农业的资金投入,不仅要靠增加国家投资和银行贷款,而且要鼓励、支持集体和农民个人投资,并对其投资及收益,提供保障,对符合优化农业内部结构方面的投资,给予政策倾斜。增加对农业的科技投入,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实现农业内部结构高级化的关键。应采取以下措施:其一,通过多种途径和媒介,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在具备一定条件后,对一线农民实行绿色证书制度;其二,发展和壮大农村科技人员队伍,并从工作和生活等多方面,给予扶植和优惠,使这支队伍得以稳定;其三,对农业科研单位给予扶持,并为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创造良好的环境。

(二)增大对加工工业投资结构的调整力度

解决目前加工工业产品结构不适应市场需求的状况,必须从根本上优化决定产出结构的投入结构,即优化加工工业的投资结构。对此建议采取以下措施:国家必须有明确的、有约束力的投资政策,定期列出需淘汰产品清单,提出鼓励发展新产品的目录,据以指导和约束投资部门、金融部门的行为;对生产过时产品、更新换代不力、无发展前途的加工工业企业,要切实关停并转;国家要在税收、信贷政策等方面,与加工工业投资政策相配合,充分利用税率、利率等经济杠杆,促进加工工业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大力发展原材料工业

针对我国基础工业落后、原材料工业的发展不能适应加工工业发展的现状,需大力发展原材料工业。可借鉴的途径有:其一,充分调动国家、地方和企业三方面积极性,增加对原材料工业的资金投入。鉴于原材料生产部门投资规模大、投资周期长,对原材料工业的投资,要予以政策保证,如利率优惠、信贷计划单列等。其二,大力开发和推广先进的开采、挖掘和加工技术,以提高原材料的回收率和成材率。对落后的采掘机械、冶炼设备,要提高折旧率,及早淘汰。其三,大力研制开发新型材料,并对新型材料的应用推广,提供保障和支持。

此外,在大力发展原材料工业的同时,还必须要下大力“节流”,即通过对加工工业的技术改造,广泛推广新技术和新工艺,进行原材料的综合利用。加强生产管理,努力降低加工工业的原材料消耗,提高经济效益,借以促进原材料工业结构与加工工业结构的协调,推动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四)努力扭转第三产业的落后局面

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是大力扭转第三产业落后局面的两条基本思路。这二者又是密不可分的。在具体实施上,可以抓住以下几个第三产业生长点:其一,发展金融服务业。目前,在以国有专业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中,要稳定地发展区域性商业银行、各种非银行金融机构,开拓新的金融市场和适当引进外资金融机构等,以发展金融服务业,使之成为第三产业中的重要部分。其二,发展信息咨询业,如开发商务信息、劳务信息、旅游信息、房地产信息、经济咨询、技术咨询、工程咨询等。其三,发展围绕个人家庭的社会服务业,如开发家教、家庭理财、财产托管等。其四,发展民间公证和法律服务业,如开发会计、审计、资信评估、财产评估事务所及律师事务所等。其五,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业。通过发展以上第三产业,不仅有助于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优化,也可有力地推动我国整个产业结构向高级化迈进。

(五)提高产业素质,加快产业结构升级

为迅速扭转我国产业素质低下和产业结构升级缓慢的局面,不断提高产业结构的总体水平,建议做好以下工作;其一,加强行业管理,抓紧制定有关行业的技术经济标准,并通过税收、金融等措施传导,推动生产的标准化、专业化和实现规模经济,推动中小企业向专业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其二,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国家动员和集中全社会力量,制定保护激励政策,推动主导产业的发展,以带动我国产业总体水平的提高。其三,打破地区、部门封锁,建立统一的生产要素市场,促进资金、人才的合理流动,优化资源配置,发展跨地区、跨部门的集生产、科研、销售于一体的企业集团。其四,提高全民族的科技文化素质,加强职工培训。这是保证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近期内,应在国家增加科技和教育投入的同时,大力强化人才竞争,优化用人制度,提高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其五,重点引进关系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先进技术和资金,使使用这些先进技术和资金的产业、行业和企业,得以在高技术水平上优先发展,并对其他产业、行业和企业,产生示范效应。

标签:;  ;  ;  ;  ;  ;  ;  ;  ;  

论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问题及对策_农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