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探讨论文_魏铃程

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探讨论文_魏铃程

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 四川资阳 641300

摘要:目的对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贫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检测外周血与血液生化情况。结果90例患者中MCV、MCH、RDW、MCHC都有升高或下降,49例血清铁低于正常,总铁结合力高于正常。结论 血液检验在对贫血症患者相关生化指标 的检测及鉴别方面十分重要,为各项参数甚至病情的肯定提供依据,操作方便,可信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贫血患者;血液检验结果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的在临床血液病中很常见的一组症状[1]。临床上对于确诊贫血必不可少的检查项目之一就是血常规检验。对贫血进行正确的分类和诊断,有助于提高贫血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正确的诊断治疗可减少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有助于病人的康复。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贫血患者进行检验,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90例贫血患者,其中,男性47例,女性43例,年龄19-64岁,平均年龄为36.8岁,均有乏力、食欲不振、头晕、活动时心慌等贫血的症状。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符合统计学标准(p<0.05)。

1.2方法抽取受检者肘静脉血2ml用Sysmex800i血液细胞计数仪进行血细胞分类计数。然后对所有血液标本中MCV、MCH、RDW、MCHC检测结果进行记录,同时检测患者的血生化情况。

1.3观察指标 血常规各项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1)RDW:10.5—14.5%之间。(2)MCV:82—92fl之间。(3)MCH:26—32pg之间。(4)MCHC:320—360g/L之间。将所有血液标本中的RDW、MCHC、MCH、MCV的检验结果与相对应各项指标的正常参考范围进行统计对比分析。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巨幼细胞性贫血患者MCV、RDW、MCH高于正常值;缺铁性贫血患者MCV、MCHC、MCH显著低于正常值,而RDW显著高于正常值;地中海贫血患者MCV、MCH、MCHC显著低于正常值,而RDW显著高于正常值;慢性感染患者MCH、MCV显著低于正常值;铁粒幼细胞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患者MCV、MCH、RDW、MCHC在正常值范围。几个指标MCV、MCH、RDW、MCHC结果进行比较,P<0.05说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血生化90例患者中有49例血清铁低于正常,总铁结合力高于正常。

2.3将贫血分为三类:第一正红细胞性贫血。第二大细胞性贫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3讨论

在临床上,很多疾病均伴随贫血症状,贫血非单一的某种具体疾病,能够体现为不同的血液特征与临床表现。相关统计结果表明,贫血症患病几率显著高于白细胞类疾病,位于血液系统疾病之首。全球大约1/4的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贫血症状,而很大一部分贫血是由人类遗传基因所决定的[2]。鉴于贫血属于慢性过程,其表现缺乏特异性,因此很难引起患者的注意。在众多贫血患者中,老年人占据了很大部分,这是由其易存在偏食、厌食,或其他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所引起的。当前,对于贫血症分型诊断尚且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同时存在的技术难度也较大,而与之相比,血液检验作为对患者贫血诊断的主要途径之一,具有较好的适用性、较高的经济性,因此承担了重要的临床任务。血细胞分类计数器的使用一方面能够定量明确其机体内血红蛋白的含量,另一方面还能客观的评价患者贫血的主要原因[3]。

在本文中红细胞参数MCV、MCHC、MCH是仪器测量大量红细胞获得的平均值,由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比积(Hct)、血红蛋白(Hb)计算得出。细胞数量及红细胞压积(HCT参考值男性0.40-0.50,女性0.35-0.45),可以算出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参考值82fl-99f1),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参考值3209/L-3609/L)及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HCH参考28.0-34.0pg),RDW是仪器测量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系数,对红细胞体积大小的分布程度可作出准确判断。按照这几个指标可以从红细胞的大小着手,在较小的范围内进一步明确诊断贫血的类型。所以MCV、MCH、MCHC、RDW联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贫血的原因。临床诊断贫血一般主要靠血液检查。血细胞分类计数不仅能明确患者外周血中血红蛋白含量,根据红细胞参数还能客观地反映患者引起贫血的原因。MCV、MCH、RDW、MCHC出现不同的变化,可以区分出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慢性感染患者[4]。

本文中90例患者中有49例血清铁低于正常,总铁结合力高于正常,说明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当铁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铁吸收障碍、铁丢失过多均可引起缺铁性贫血,患者可有乏力、易倦、头晕、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易感染等症状,应积极防治。在贫血检验中,我们必须进行多方面的血液检验,当发现骨髓红系细胞内及细胞外铁染色均减少,可以诊断出缺铁性贫血。发现缺铁性贫血后同时给予补铁治疗,对病情的改善起到很好的效果。

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贫血是一种由于红细胞数量为主的疾病,临床上病人的血红蛋白含量常常低于正常人,由于血红蛋白的减少,其直接后果是导致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的减少,同时由于红细胞数量的减少,则红细胞平均体积也有所减少,而由于红细胞数量的减少,将会引起红细胞分布宽度的改变,可见血液检测通过对临床上各个血液指标进行检测,进而达到临床检验的目的。

贫血检验中,我们必须进行多方面的血液检验,从而保障贫血患者的正确诊断与治疗。

参考文献:

[1] 孙玉国.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的临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电子版).2013,13(2):230-231.

[2] 张改霞. 缺铁性贫血和地中海贫血患者血常规检验的对比分析[J]. 吉林医学. 2012(03)

[3] 刘淑香,毛齐学,刘薇,谢娟,王丽,何宁. 贫血患者红细胞参数检测临床分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0(06)

[4]赵应斌,黎华连,丁燕玲,等.肾性贫血的网织红细胞6项参数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20):3806-3808.

论文作者:魏铃程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5

标签:;  ;  ;  ;  ;  ;  ;  ;  

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探讨论文_魏铃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