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适应: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比较分析_流动儿童论文

学校适应情况: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比较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儿童论文,情况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日益加快,农村劳动力大量流入城市,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农民工。近年来,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日益受到媒体、政府和学者的广泛关注。农民工子女能否受到优质的教育,绝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教育问题,还是一个较复杂的社会问题。它不仅影响教育公平,而且事关小康社会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对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展开研究,不仅关系到农民工子女的健康成长,而且与整个社会的团结与稳定有着密切的关系。农民工在进城过程中,对其子女的安排有两种选择:一种选择是让其子女留守在家乡,由父母单方或祖父母监护,这类孩子被称为留守儿童;另一种选择是带着其子女从农村流动到城市,这类孩子被称为流动儿童。目前,这两类儿童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根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段成荣、周福林(2005)等学者推算全国留守儿童规模已经达到2290万人;谢袅鹏(2006)推算全国随父母进城的农民工子女达2000万人。让子女获得更优质的教育,是农民工选择将子女留在农村还是带进城市所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或者说,农民工之所以选择将子女带进城市,其原因之一便是让子女获得更优质的教育。那么,农民工这一愿望是否变成了现实呢?本文试图通过对两类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的比较分析,从一个侧面对此问题做出回应。

一、文献回顾

学校是儿童生活和成长的重要场所,适应学校生活是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必要条件。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工子女的学校适应情况也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

很多学者对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进行了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曹述蓉(2006)通过对湖北省6县304名农村留守儿童学校适应情况的分析发现,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并不理想,表现出学习适应水平较低、社交—领导行为的适应情况较差、情绪适应水平很低、自我效能感差以及容易出现焦虑和孤独感等特征。张鹤龙(2004)通过比较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发现,小学阶段的留守儿童在学习行为、交往行为、社会参与等方面的学校适应情况比不上同龄的非留守儿童。彭文波、高亚兵(2008)则利用教师对学生学校适应情况的评定量表比较分析了650名留守儿童和698名非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其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学校适应情况的总体水平极显著地低于非留守儿童;在学校适应情况良好的学生中,留守儿童显著少于非留守儿童;不同性别、学龄阶段、学习成绩的留守儿童,其学校适应情况具有显著差异性;监护状况的不同对不同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影响不明显。可见,无论从儿童的自我陈述层面,还是基于教师的评定层面,相关研究都得出了留守儿童学校适应情况不够理想的结论。

关于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代表性研究主要有:许传新(2009)通过对成都市997名流动人口子女的调查发现,公立学校中的流动人口子女在人际交往、学习、行为习惯方面适应良好,年级、媒介接触、城市体验、活动参与等因素对流动人口子女在公立学校的适应情况有显著影响。孙晓莉(2006)通过对南京市两所小学184名学生的调查发现,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不如城市儿童,但是,城市公立学校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状况要好于打工子弟学校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状况。从影响因素来看,同伴交往是影响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情况的重要因素,同伴交往状况越好,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越好。

总之,虽然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问题开始引起了学者们的关注,但是,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学校适应情况的单一分析上,缺乏对两类儿童学校适应情况的比较分析,尤其对影响两类儿童学校适应情况的因素进行较为深入、系统分析的研究较少。同是农民工子女,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处于两种完全不同的生活境遇中。这两类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有无差异?有什么样的差异?这些差异是由什么因素造成的?目前学术界对这些问题还没有给出较明确的回答。因此,对两类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与其影响因素展开对比分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在本项研究中,“学校适应”是指两类儿童在学校不断地在学习方法、行为习惯、社会交往等方面做出种种调适,从而适应自身所处学校环境的过程。本项研究具体从学习方法适应、学习环境适应、行为习惯适应和人际交往适应四个方面对其进行测量。

二、调查的实施与样本的选择

(一)调查的实施

本文所用资料来自课题组于2009年3月在四川省进行的一项大规模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调查。调查资料的收集工作由成都理工大学社会学系的青年教师和研究生共同完成。在每一所被抽中的学校,利用学生自习课、班会课或思想品德课,将学生集中起来,在调查员对调查目的、意义以及填答注意事项进行解释之后,由学生自己填写问卷。学生填答问卷的过程中,如果有任何疑问,都可以举手示意,调查员现场解答。学生填答非常认真、仔细,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问卷的填答质量。

(二)样本的选择

调查分为留守儿童调查和流动儿童调查两部分。本文中,“流动儿童”是指随父母打工流动从四川农村迁移到成都市区就读于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儿童。“留守儿童”是指在调查时点因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不能跟随在父母身边、接受父母照顾而被留在四川农村由父母中的一方或者其他委托人代为监护,就读于小学四年级至初中三年级的儿童。本项研究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之所以都强调“四川农村”,是为了保证两类儿童在学校教育起点方面的基本相似性,以便在下文分析影响因素时更为严格地考察农村劳动力外出对儿童学校教育的影响。

留守儿童调查以四川省东部、中部地区农村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学生为抽样框,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具体做法是:首先从四川省东部、中部地区随机抽取3个县(市),分别是华蓥市、安岳县、仪陇县,然后在每个县(市)抽取一个乡镇,抽得庆华镇、林凤镇、回春镇为样本乡镇,接着在每个乡镇抽取一所初中和一所小学,在每所小学抽取四年级至六年级各两个班,在每所初中抽取初中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各两个班,这样,共抽取6所学校的36个班。在每个被抽中的班,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该班的所有学生为调查对象。在1792名学生样本中,实际回收有效问卷1742份,有效回收率为97.3%。其中,留守儿童1425名,占81.8%。

流动儿童调查以成都市主城区农民工子女中的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学生为抽样框,同样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选取样本。具体做法是:从成都市5个主城区随机抽取3个城区,在每个城区抽取两所成都市指定的接纳义务教育阶段农民工子女入学的学校,一共抽取了6所学校。其中,3所学校为小学到初中的“一贯通”学校,3所学校为只有小学阶段或只有初中阶段的学校。在3所“一贯通”学校分别抽取小学四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各两个班,在只有小学阶段和只有初中阶段的学校分别抽取小学四年级至六年级各两个班,初中一年级至初中三年级各两个班。这样,共抽得54个班。在每个被抽中的班,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以该班中所有四川籍农民工子女为调查对象。这样,总共得到913名学生样本,实际回收有效问卷891份,有效回收率为97.5%。

样本的基本情况详见表1。

三、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学校生活适应情况的比较

(一)学习环境适应情况

学校学习环境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的概念,包括校舍、师资、教学条件、教学手段、校风、学风等,这些都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通过调查学生对老师教学内容、讲课语言与速度等情况的感受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环境适应情况。针对每个指标,本文设计了5个选项:完全符合、比较符合、说不清、不太符合和完全不符合,并采用李克特量表对这5个选项进行赋分。这5个选项的分值依次为1~5分。得分越高,学习环境适应情况越好;得分越低,学习环境适应情况越差。

从调查结果(见表2)看,大多数农民工子女的学习环境适应情况良好,但是,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表现出了非常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流动儿童中,对“有些老师讲话,我听不太懂”、“老师讲授的内容太难,听起来吃力”、“老师讲课的速度太快,我跟不上”、“我觉得学习比较吃力”持否定态度的学生分别有77.1%、71.0%、72.9%和60.3%,分别高出留守儿童8.9个、14.7个、11.1个和11.5个百分点。卡方检验结果表明,这些差异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再从均值看,流动儿童在上述4个指标上的得分均值依次为4.18分、3.96分、4.01分和3.68分,分别高出留守儿童0.31分、0.44分、0.36分和0.36分。F检验结果表明,这些差异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上述分析结果一致表明,流动儿童的学习环境适应情况要好于留守儿童。

(二)学习方法适应情况

学习方法是提高学习效率、达到学习目的的重要手段。在一定意义上说,方法问题就是能力问题。在学习型社会,学习的最终目的与其说是掌握某种知识和技能,不如说是学会学习,掌握良好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掌握了最佳的学习方法,“就可自捕无穷之鱼”。从这个意义上讲,农民工子女对学习方法的适应对于其成长和成才至关重要。本文主要通过调查学生课堂发言、完成作业、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等方面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适应情况。针对每个指标,本文设计了5个选项:完全不符合、不太符合、说不清、比较符合和完全符合,并采用李克特量表对这5个选项进行赋分。这5个选项的分值依次为1~5分。得分越高,学习方法适应情况越好;得分越低,学习方法适应情况越差。

从调查结果(见表3)看,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在学习方法适应情况方面表现出了非常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流动儿童中,自我报告“课堂上踊跃发言”、“按时完成作业”、“课后经常复习”、“经常与同学交流学习问题”、“课前经常预习”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分别占39.1%、73.5%、47.4%、45.4%和51.6%,分别高出留守儿童10.5个、2.7个、9.5个、3.9个和8.4个百分点。卡方检验表明,这些差异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再从均值看,流动儿童在上述5个指标上的得分均值依次为2.99分、4.02分、3.30分、3.20分和3.39分,分别高出留守儿童0.39分、0.13分、0.26分、0.16分和0.24分。F检验结果表明,这些差异在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上述分析一致表明,流动儿童的学习方法适应情况要好于留守儿童。

(三)人际交往适应情况

人际交往适应是学校适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儿童正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关键阶段,自身发展不成熟,情绪性格不稳定,容易产生人际交往适应方面的问题。本文主要通过调查学生对自卑感、人际交往困难、孤独感等方面的感受来了解学生人际交往适应情况。针对每个指标,本文设计了5个选项:完全符合、比较符合、说不清、不太符合和完全不符合,并采用李克特量表对这5个选项进行赋分。这5个选项的分值依次为1~5分。得分越高,人际交往适应情况越好;得分越低,人际交往适应情况越差。

从调查结果(见表4)看,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情况良好,但是,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适应情况存在非常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流动儿童当中,自我报告“我有一种莫名的自卑感”、“在这里感到人际交往适应困难”、“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学习生活”、“在这所学校朋友少,有一种孤独感”、“与同学的交流常常会陷入困境”不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分别占71.3%、65.2%、66.5%、73.5%和70.4%,分别高出留守儿童34.3个、4.4个、7.1个、1.5个和9.9个百分点。卡方检验表明,这些差异在总体中也是真实存在的。再从均值看,流动儿童在这5个指标上的得分均值依次为4.06分、3.83分、3.82分、4.04分和4.04分,分别高出留守儿童0.81分、0.15分、0.20分、0.04分和0.36分。F检验结果表明,除在“朋友少,有一种孤独感”这项指标上的得分均值外,两类儿童在另外4项指标上的得分均值都在1%的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果一致表明,流动儿童的人际交往适应情况要好于留守儿童。

(四)行为习惯适应情况

孩子的智力发展无疑是重要的,但孩子良好品德及习惯的培养同样不能忽视。行为习惯就像人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是每一位学生“成长、成才、成人”的必由之路。农民工子女能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是其适应学校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通过调查农民工子女迟到、旷课、上课讲小话等方面的表现来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适应情况。针对每个指标,本文设计了4个选项:经常发生、有时发生、很少发生、从没有过,并将其分别赋值为1~4分。得分越高,行为习惯适应情况越好;得分越低,行为习惯适应情况越差。

从调查结果(见表5)看,大多数农民工子女在学校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表现,但是,也有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上课讲小话方面,两类儿童中,上课从来不讲小话的只占1/10左右。同时,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适应情况也表现出了较大的差异。流动儿童自我报告从没有过“上课迟到”、“旷课”、“上课吃东西”的学生分别占53.8%、79.6%和62.2%,分别高出留守儿童5.7个、8.1个和7.0个百分点。卡方检验表明,这种差异在总体中也是真实存在的。这说明,流动儿童在学校的行为习惯适应情况要好于留守儿童。

四、影响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学校适应情况的因素分析

(一)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1.被解释的变量。学校适应情况是本文有关分析的被解释变量,它是运用因子分析法对上述测量学校适应情况4个方面的18个指标进行复合而成的。经过因子分析后,测量学校适应情况的18个指标被概括为人际交往的适应情况、学习方法的适应情况、学习环境的适应情况和行为习惯的适应情况4个因子。以每个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权数,对各因子得分进行线性加权求和,得到了学校适应情况的综合得分。

2.解释变量。本项研究选取的解释变量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儿童自身社会特征因素。目前学者们研究发现,性别(例如孙晓莉,2006)、年级(例如许传新,2009)、是否是独生子女(例如祁正庆,2009)、学习成绩(例如彭文波、高亚兵,2008)等儿童自身社会特征因素对其学校适应情况有显著影响。基于前人的这些研究,本项研究主要考察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年级、学习成绩这些自身特征因素对两类儿童学校适应情况的影响。其中,学习成绩变量采用李克特量表进行测量,设计了5个选项:下等、中偏下等、中等、中偏上等、上等,这5个选项的分值依次为1~5。得分越高,学习成绩越好;得分越低,学习成绩越差。

二是儿童家庭特征因素。亲子关系是儿童学校适应情况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徐剑,2008)。本文拟对亲子关系与儿童学校适应情况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同时,对于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对其学校适应情况有无影响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研究进行验证和分析。因此,本文还将对儿童的家庭经济条件与其学校适应情况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对于家庭经济条件因素,本文拟以儿童自评家庭经济条件与其他同学相比处于何种等级状况作为测量指标,设计了5个选项:下等、中下等、中等、中上等和上等,并采用李克特量表依次对这5个选项进行了1~5分的赋分。得分越高,家庭经济条件越好;得分越低,家庭经济条件越差。对于亲子关系因素,本文以儿童自评与父母关系的好坏作为测量指标,设计了5个选项:很不好、不太好、一般、比较好和非常好,并采用李克特量表对这5个选项依次进行了1~5分的赋分。得分越高,亲子关系越好;得分越低,亲子关系越差。

三是大众传媒接触因素。目前学者们研究发现,网络接触状况(例如卓兰芳等,2008)、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例如许传新,2009)对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有显著影响。本文以平均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和每周上网的时间作为指标,考察大众传媒接触因素对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学校适应情况的影响。

四是相对剥夺感因素。师生关系是影响儿童学校适应情况的一个重要因素(徐剑,2008)。本文拟对儿童在学校体验到的相对剥夺感与其学校适应情况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考察相对剥夺感的具体指标为:“是否经常感到老师看不起你?”、“是否经常感到其他同学看不起你?”、“在学校你感到被别人嘲笑和讽刺吗?”、“你觉得学校在评奖评优方面公平吗?”、“你觉得班级在推选班干部方面公平吗?”。本文采用李克特量表对这5个指标进行测量,并对其进行正向五级赋分,分值越高,儿童在学校的被排斥感和不公平感越强烈。通过因子分析法,这5个指标可以简化为两个因子,将其分别命名为社会排斥感因子和社会不公平感因子。这两个因子的累计方差贡献率为72.17%。有关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详见表6。

(二)模型的构建

以学校适应情况的综合得分为因变量,以儿童自身社会特征、家庭特征、传媒接触、社会排斥感、社会不公平感为自变量,建立儿童学校适应情况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为:

(1)式中,β为标准化回归系数或β权数,表示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大小和方向,通过分析和比较β值,可以了解各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的相对效果。利用有关数据分别对全体农民工子女、流动儿童、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与有关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建立的回归模型分别为模型Ⅰ、模型Ⅱ和模型Ⅲ。

(三)结果与分析

从模型回归结果(见表7)可以看出:以上文所列出的影响因素作为自变量预测全体农民工子女的学校适应情况时,可以削减34.6%的误差;预测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时,可以削减28.3%的误差;预测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时,可以削减34.5%的误差。同时,各个回归模型都通过了显著性检验。这说明,本文所建立的回归模型有意义,有关影响因素对儿童学校适应情况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根据模型的估计结果,可以对影响流动儿童和留守儿童学校适应情况的影响因素做以下分析:

(1)“流动”还是“留守”对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情况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对农民工子女全体样本的回归结果显示,在排除本项研究所涉及到的其他因素的影响后,流动儿童学校适应情况的综合得分比留守儿童的综合得分高4.8%。这说明,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确实要好于留守儿童。西方解释单亲家庭对孩子影响的“社会等级理论”强调,父母的管教、约束对子女的学校适应情况有积极影响(石艳玲,2005)。留守儿童所在的家庭,或者是周期性的“单亲家庭”,或者是隔代抚养的“特殊家庭”,由于父母一方甚至双方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受父母的管制和影响比流动儿童少得多,从而不利于其对学校生活的适应。尤其是在隔代抚养的家庭中,祖父母辈对孩子“重养轻教”,关爱有余,教育不够,部分老人甚至对孙辈自觉或不自觉地陷入了溺爱、畸形之爱之中,对留守儿童过度宽容甚至放纵,这不利于留守儿童对学校生活的适应。

(2)不同自身特征因素对农民工子女学校适应情况具有不同的影响。无论是农民工子女全体样本,还是流动儿童样本或留守儿童样本,学习成绩对其学校适应情况都有积极影响,儿童自评学习成绩越高,其学校适应情况就越好。这可能是因为,要想取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儿童一般需要在实践中摸索有效的、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端正学习态度,激发自己的学习兴趣,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并根据学习目标、学习任务来调整自己的学习习惯。另一方面,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更容易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良好评价,从而提高其在班集体中的地位,形成健全、良好的自我意识。这对儿童适应学校生活非常有利。

性别因素对农民工子女全体样本和留守儿童样本的学校适应情况有显著影响,男生的学校适应情况比不上女生。这一结论支持了石艳玲(2006)以及彭文波、高亚兵(2008)的分析结论。而流动儿童在性别上则不存在这种差别。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农村地区的留守女童更多地受到传统文化和乡村习俗的影响,更多、更早地参与了家务劳动和生活管理,也更善于与人合作,从而更有利于其适应学校生活;二是女生身心发育的时间比男生早,比男生“更听话”、“更懂事”,自我管理能力更强,父母管制的缺失对其学校适应情况的消极影响相对较小,因而其学校适应情况好于男生。

年级因素对农民工子女全体样本和留守儿童样本的学校适应情况有消极影响,年级越高,儿童学校适应情况越差。而这种影响在流动儿童中则不存在。这可能是因为小学四年级至初三年级的儿童处在社会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心理和行为发展加剧的时期。随着年级的升高,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迅速,自我意识高涨,成人意识和反抗意识越来越强烈,容易出现好奇、反抗、叛逆、冲动等心理与行为特点。因此,在这一阶段,父母的监管与引导尤为重要。然而,由于缺乏父母的监管与引导,留守儿童更容易出现一些不良行为,从而影响其学校适应情况。

是否是独生子女对留守儿童学校适应情况有积极影响,即留守独生子女的学校适应情况要比留守非独生子女好。而在流动儿童中,其学校适应情况则不存在这种差别。可能的原因有两个:第一,独生子女能享有更优裕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更多样化的智力投资,这有利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即使父母不在身边,其对学校的适应情况也不会受到大的影响;第二,由于缺少同兄弟姐妹交往的家庭环境,独生子女“被迫”更多地与同学和同龄伙伴来往,这有利于锻炼独生子女与“他群体”交往的能力,学习更多“他群体”中的交往规则。因而,即使父母不在身边,留守独生子女也能较好地适应学校生活。

(3)家庭背景因素中,自评家庭经济条件变量对两类儿童学校适应情况的影响不显著,而亲子关系对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具有积极影响。无论是流动儿童还是留守儿童,对亲子关系的评价越高,其学校适应情况越好。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作为儿童接触到的第一位老师和对儿童影响时间最长的老师,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潜移默化地对儿童产生着影响,成为儿童学习的榜样。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利于父母观察和了解子女在认知方面的特点,进而有的放矢地去指导、开发儿童的潜能,特别是在孩子智力发展的关键期,这种恰当的教育与指导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受到父母关爱、鼓励和支持的孩子,也更愿意在父母的指导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并在父母的支持下大胆地去探索和认识未知世界,发展自己的创造力。

(4)大众传媒接触因素中,每周上网的时间对儿童学校适应情况影响不显著,而每天看电视的时间对两类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具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无论是农民工子女全体样本,还是流动儿童或留守儿童样本,儿童每天平均看电视的时间越长,学校适应情况就越差。这可能是因为,如果儿童看电视成瘾,依赖电视,靠电视来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就很容易形成虚拟人格,或者引起心理障碍与生理失调,形成孤僻、自私、冷漠、无情的性格。这些都将会阻碍他们在现实生活中与老师、同学之间的交往,影响其在学校的人际交往适应和学习适应。同时,在大众传播媒介日趋商业化的时代,为了追求收视率,某些传媒不惜以色情、暴力、凶杀、淫秽等内容来吸引观众的眼球,这对接受信息能力强而分辨信息能力弱的儿童具有极不好的影响。无论是流动儿童还是留守儿童,看电视的时间越长,接触到不良信息、不健康内容的频率就可能越高,这不仅对其学校适应情况带来负面影响,还会深刻影响其良好道德观念、认知能力和行为模式的形成。

(5)相对剥夺感对两类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有显著的负面影响。无论是农民工子女全部样本,还是流动儿童或留守儿童样本,儿童体验到的相对剥夺感越强烈,即在学校生活中感受到排斥和不公平的频率越高,其学校适应情况就会越差。社会排斥感和社会不公平感是一种强烈的情感体验,是一种被抛弃、被隔离和被边缘化的情感状态。两类儿童在学校生活中体验到的被排斥、被歧视、不公平感越强烈,他们在学校就越没有归属感和认同感,其上进的心理动力就越容易受到挫伤,其对集体的疏离感就越强烈,对学校生活的负面情感体验也就越强,从而就越可能处于学校生活的边缘状态,越难融入和适应学校生活。

五、主要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较大规模的抽样问卷调查,对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第一,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好于留守儿童。总体而言,两类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良好,但是,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要好于留守儿童,主要表现为流动儿童能更好地适应学校的学习环境,掌握更好的学习方法,人际关系更为和谐,并能养成更良好的行为习惯。

第二,学习成绩的好坏、每天看电视的时间、亲子关系和相对剥夺感对两类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有显著影响。儿童学习成绩越好,亲子关系越密切,学校适应情况就越好;而每天看电视的时间越长,在学校体验到的排斥感和不公平感越强烈,学校适应情况就越差。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可以得出以下两点启示:第一,许多研究发现,长期与父母分离不利于儿童健康成长。本项研究也显示,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比不上流动儿童。因此,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重点在于放宽政策限制,让更多的农民工子女特别是父母双双外出的农民工子女,能够随同父母进城就学,在父母的监护下接受教育。

其次,在对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的教育中,学校和教师应该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增强情感投入,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应有的心理归属,改善其对学校生活的适应情况。

总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学校适应情况不仅关系到两类儿童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将影响中国教育的整体发展,事关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发展进程的推进。因此,家庭、学校和社会应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共同探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更有效途径。

标签:;  ;  ;  ;  ;  ;  ;  ;  ;  ;  ;  

学校适应:流动儿童与留守儿童的比较分析_流动儿童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