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齐建海

齐建海

湖南省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小城市都出现了一些标志性建筑物,与之匹配的建筑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创新,而在所有建筑工程技术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一直得到了很大程度的重视。本文介绍了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工艺的要点,并对建筑工程中如何控制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的质量进行分析,希望对建筑工程的施工有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灌注桩;注浆;施工技术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具体的建筑工程中已经成为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力量,不仅对建筑工程实际施工的条件有所改善,而且在建筑施工中避免了来自很多方面的安全隐患问题,目前很多建筑工程公司通过合理的运用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保证了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面对建筑市场不断新增的挑战,建筑工程公司很有必要掌握相关技术的要领,以下主要对这些方面进行阐述。

一、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的现状

在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过程中,对于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也进行了广泛的应用,该技术给当前的建筑工程展现出了很好的发展前景。但是目前不仅建筑工程规模在不断扩大,工程结构多种多样,而且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对地基所具有的承载能力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而单依靠传统的成桩施工技术已经应对不了这一系列的问题,所以由于施工技术本身存在的缺陷,或者对于相关施工技术的应用不当,具体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面临了很多障碍。有些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在孔底有尘渣存在或柱侧有泥皮存在等,这些现象都会增加建筑工程施工的难度,也会拖慢整个工程施工的进度。

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工艺

(一)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具体步骤

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土体进行加固,在应用的过程中采取的方式是劈裂灌浆或渗透注浆,保证桩端持力层的牢固度是全方位的,而在桩端位置形成的密实物体对于桩端的承载力有加强作用。注桩后注浆施工需要对整个工程流程进行控制,其施工流程图如下,这里主要介绍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操作中的重要步骤:

1、设置孔底注浆室

设置孔底注浆室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基础工作,在设置的时候要检查钢筋材料是否插入到灌注桩的底部位置,其操作过程的复杂程度较高,所以相关施工人员要严格遵守其技术规范,做好整个施工工程的基础工作[1]。

2、设置孔内的注浆管

当已经完成了灌注桩的桩孔之后,紧接着就要对孔内的注浆管进行设置,保证注浆管的下端有出浆口,但是需要把该出浆口包住,包的过程中利用塑料膜或者胶带。对于出浆口的高度一般保持在40厘米左右,上下浮动不超过10 厘米,并且出浆口的位置设置要高于孔底。

3、混凝土的灌注

进行混凝提的灌注时,必须使灌注孔的孔底位置有适当的块石或者碎石,并且所设置的出浆口必须被这些石头埋住,在满足这一条件之后再开展混凝土的灌注。

4、固定注浆管

注浆管的位置设置恰当有助于整个施工的进展,所以在固定注浆管的过程中要保证其牢固性。一般情况下建筑工程公司都是把注浆管固定在钢筋笼上,利用单向截留阀来设置出浆口,这样不仅能避免混凝土的浆液罐入阀,而且在注浆的过程中能降低回流出现的概率,使得混凝土注浆的成功率提高,灌浆压力也十分稳定。另外还要保证灌注桩的桩底位置有三十到五十厘米的压土,经过合理的方式固定注浆管,对于整个工程效果能有效的保证[2]。

(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施工要点

1、制作注浆管

大部分注浆管都是利用钢管制作的,制作的过程中需要把握的结构包括:端部的花管、中部的直管、上部接头。在制作端部花管的过程中要把出浆孔设置成梅花形,孔径一般为六到七毫米而直径一般为二十五或三十毫米。如果需要制作较长的注浆管,就需要考虑在注浆管内部的摩擦力会不会影响其自身的压力,通常情况下利用直径在三十或者三十八毫米的钢管能降低其相互之间的影响力。另外为了防止混凝土在灌浆的过程中产生渗透的现象,要将注浆管的花管段用塑料袋或胶带包裹,再用铁丝进行捆扎。

2、安装及下放注浆管

在对注浆管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应该保证不同注浆管之间的对接准确,进行焊接的时候要检查焊缝是否连续,有没有饱满,密封工作有没有到位。当然对于注浆管安装及下放的规范标准要严格遵守,保证好注浆管的后续工作。

3、压水试验

压水试验这一环节不可忽视,进行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对灌注桩注浆的管道进行疏通,保证注浆管的联能性和可灌性符合施工的要求。合理正确的进行压水试验对于整个灌注桩注浆施工的质量有很好的保证[3]。

4、灌注桩注浆工艺

在注桩后注浆施工的最后环节就是灌注桩注浆工艺,该环节同样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该环节直接关系整个注桩后注浆施工的质量,对于该工艺的操作需要引起施工人员的重视。在具体操作的时候首先要根据经验检查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比如说对注浆压力要有效的控制;注浆过程中渗入的水泥量要科学的分配;浆液中水灰的调配比例要精准的设置等,这些细节问题都关系着注浆施工工程整体的质量,所以施工人员要结合具体的指标进行规范的操作。

三、控制建筑工程中注桩后注浆施工的质量

(一)钻孔施工质量的控制

在进行钻孔施工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首先要研究相关工序的规章制度,比如说《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在钻孔施工过程中为了对其质量进行控制,首先要以该规范为基础,但是并不能局限于规范内容,也要考虑到钻孔施工实际发生的情况,对于孔径、孔深、垂直度等细节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检查其是否满足具体施工的要求。而对于细节问题的关注也就是为了保证整个钻孔施工的质量,减少钻孔出现塌孔或漏孔的情况。

(二)混凝土浇筑施工质量的控制

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开展之前首先要检查注浆管内部的沉渣厚度是否已经超标,其次要检查泥浆密度是否满足实际施工的要求。在混凝土浇筑施工开展的过程中初灌量指标的变化程度要即时记录,避免初灌量的过多或者过少对施工质量产生的影响。混凝土浇筑施工这一环节在整个施工步骤中处于中心位置,重要性程度较高,所以施工人员在该环节中应该投入更多的精力。

(三)验收后注浆桩基施工质量

建筑工程灌注桩后注浆施工质量控制的最后环节就是对整个施工质量进行验收,验收的内容包括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环节。验收的时候首先要取得施工过程中的记录资料,主要是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环节的数据记录资料,另外还要关注在施工的过程中是否存在突发事件并记录其处理的方式。在验证灌注桩承载能力的时候一般要在完工二十天后,但是如果注浆施工工程所利用的浆液中含有早强剂,可以适当的提前对灌注桩承载能力的验证。另外在检验灌注桩后注浆中单桩的承载极限的时候,可以进行静载试验。

结束语

总之,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建筑工程公司对灌注桩注浆技术应用方面投入了很多力量,通过合理有效的运用该施工技术,整个灌注桩注浆施工的水平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之后通过总结分析得知,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不仅对桩沉渣和泥皮有固化的作用,而且改善了灌注桩桩体的承载能力,除此之外在对后注浆技术应用后简化了整个工程施工的工序,缩短了一定程度的工程工期,对建筑工程企业后期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建平.浅谈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学之友,2013,11:17-18.

[2]陈恒仕.浅谈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门窗,2013,12:165.

[3]黄培洪.关于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14,13:245-246.

[4]花阳.对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四川水泥,2015,04:102.

论文作者:齐建海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2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3/10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论文_齐建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