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研究与实践

中国西部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研究与实践

一、中国西部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文献综述)

范晓鹏[1](2021)在《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都市圈作为城市化发展的高级形态,已成为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增长极与人口承载核心区域,也是区域综合实力与发展水平的重要体现。从本质上来看,都市圈是一个具有较强开放性的复杂巨系统,其形成与发展类似于有机生命体,有着自身内在的规律与特征,以系统内各部分达到一体化为理想状态,高质量则是判断一体化发展水平的重要维度。都市圈发展既要考虑“量”的一体化,也要考虑“质”的一体化。作为引领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板块,西安都市圈仍面临着辐射带动能力不强、产业同质恶性竞争、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现实问题,加快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已迫在眉睫。基于上述研究背景与现实困境,本研究重点围绕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进行深入研究。第一,综合集成经济学、生态学、社会学、地理学与城乡规划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基础理论,跟踪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实践,在遵循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一般规律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文化、制度、空间、规划等多方位一体化,以及新时代背景下生产、生活、生态功能的高质量,从来源与构成、存在与变化、动因与结果、目标与路径等视角,系统阐释两者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耦合辩证关系,归纳总结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与空间指向。第二,在一体化视角下,建构基于交通、经济、人口、文化等多维度的定量叠加测算方法体系,并结合西安历史文化空间格局和发展脉络进行定性辅助校核,从而科学识别西安都市圈的空间圈层结构。在此基础上,重点对近年来西安都市圈中心城区的空间扩展,以及圈层结构的演化规律进行总结分析,并综合集成“一体化—高质量—耦合度—满意度”等维度,开展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综合绩效评价,印证一体化与高质量的耦合发展关系,辅助研判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第三,结合自然环境、经济社会、交通设施、历史文化等基础性因素,以及政策制度、信息技术等刺激性因素,对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影响因子进行研判,构建以因子属性与作用形式为基础的动力机制模型。基于此,通过梳理都市圈发展的一般模式与复合模式,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西安都市圈的适宜空间发展模式。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系统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结论与观点。第一,都市圈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应在区域协同、产业分工、市场统一、设施互联、风险共担等方面,且未来高质量发展应充分体现人本化、绿色化、创新化与网络化等发展理念。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应体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市场开放统一、生态绿色共保、城乡协调融合、文化包容认同、交通互联互通、服务共建共享、科技智慧引领、治理现代高效等多维层面,由此才能在空间层面真正实现都市圈要素、结构、功能的高质量一体化。第二,从西安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西安都市圈仍是以西安主城区、咸阳主城区和西咸新区为核心的单核型都市圈,并呈现出沿交通要道轴向延伸的态势,区域整体空间联系仍较为松散。在充分解析区域现状和比较审视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的基础上,研判得知西安都市圈目前还存在城镇体系不完善、产业协作不够、交通网络化水平低、生态保护乏力、公共服务过度集中、体制机制不健全等问题。通过“耦合—满意度”评价分析可知,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水平一般,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尽管近年来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水平都有很大提升,但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仍处于中级耦合协调发展阶段;研究范围内居民对西安都市圈的认知程度较低,中心与外围的空间联系感知较弱,对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普遍不高。第三,针对西安都市圈提出“三多一网”的适宜空间模式,认为“多目标、多中心、多维度、网络化”的发展格局是理想空间形态。在明确西安都市圈的现实问题与战略使命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规划的统筹引领作用,积极响应适宜空间模式,重点从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等方面提出引导策略。同时,基于国土空间规划背景,强调规划思维转变与规划目标转向,进而加强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与内外衔接,优化完善都市圈规划编制程序,并提出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响应的路径与方法,从而有效支撑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为我国中西部地区都市圈发展规划实践提供有益借鉴。

张丽[2](2021)在《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策略研究 ——以草海30年保护史为例》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全球生态环境压力日益增大,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自然本底、维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各国应对生态环境危机的主要措施。西部贫困地区的自然保护区作为我国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生态环境脆弱、周边社区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口贫困、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人类作为自然保护区人地关系演变的推动者,其保护态度和行为决定着自然保护区人地关系的演变方向,因此对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进行保护策略的研究,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更是缓解人地矛盾,促进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紧迫诉求。本研究以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将草海与周边社区视为复合生态系统,通过文本分析法、半结构化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以草海30年保护史为研究对象,梳理了草海保护区自成立以来三个阶段的保护历程,总结了不同阶段的保护策略。运用行动者网络理论(ANT)构建草海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草海保护策略的演变特征,归纳了草海保护的经验,提出以实现草海人地关系协调发展为目标的保护策略。首先,文章通过对草海保护史的梳理总结出草海的保护策略在矛盾冲突阶段(1985-1991年)是抢救式的保护策略,抑制社区发展;在价值开发阶段(1992-2014年)是“以发展促保护”的策略,探索社区参与保护的模式,加强草海生态旅游的开发;在严格管控阶段(2015年至今)是“以严治守生态”的策略,对草海进行严格管控,加强环境治理,禁止旅游。其次,对草海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发现,草海保护策略存在两种演变过程:(1)“以发展促保护”策略演变过程。各行动者围绕强制通行点“社区参与保护”寻求各自的利益,草海保护区管理处为该阶段的关键行动者,各行动者在关键行动者的利益征召下完成动员过程,最终形成了较为稳定的行动者网络,随着行动者网络的不断发展,网络后期产生了新的强制通行点,即“加快城市化进程”,保护策略逐渐失效。(2)“以严治守生态”策略演变过程。关键行动者转变为政府,征召方式转变为以政策征召为主,社区居民、游客、企业组织等行动者利益受损,网络存在诸多异议。最后,通过上述分析归纳得出以下保护经验:(1)关键行动者通过利益征召的方式,满足社区居民核心需求,能有效缓解草海保护区的人地矛盾;(2)若社区参与保护缺乏有效的参与机制,社区不需要对草海投入维护成本就可以利用其景观价值带来益处,容易产生“搭便车”行为,陷入集体行动的困境。(3)各行动者参与保护的话语权不平等,会削弱各行动者参与保护的动力,容易产生异议影响网络稳定。通过对草海保护策略的研究认为,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在制定保护策略时要正确认识自然保护区人地关系的演变过程,要结合历史谈经验,结合现状谈保护。要以关键问题为导向,协调好各行动者之间的利益;重视非人类行动者的权利,保持自然生态环境的活力;以全局观、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把握好对非人类行动者角色的定义;平衡各人类行动者参与保护的权利,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广泛采纳各方行动者的保护意见;以多元化的征召方式维系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稳定。

赵建平[3](2021)在《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旅游业作为最具有发展前景的朝阳产业之一,能够为地方带来显着的经济与社会效益并且已经成为了许多地区发展的支柱产业。我国山地面积广大,山地面积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73.4%,山地地区旅游资源优势明显,是层次分明、类型多样的自然与人文旅游资源相复合的旅游目的地。山地景区是以自然山体、水体、气候、动植物为景观要素,兼具自然风光和文化资源的旅游综合体。依托丰富的山地旅游资源,我国山地景区开发相对较早,形成了一批较为成熟的景区,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占据着相当重要的地位。随着山地旅游成为新的旅游热点,山地景区作为发展山地旅游的主要载体,因其具有较高的旅游吸引力而备受游客青睐,已成为人们出行的最佳旅游目的地之一。目前国内对山地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的研究较少,山地景区本身也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发展阶段,文章从玉龙雪山旅游发展驱动因子分析入手,研究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构成、变化并对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和景区实际状况提出驱动力优化对策,对于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具有实践意义,对于丰富山地旅游与山地景区驱动力研究有理论意义。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地旅游目的地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变化及其机制研究”,以玉龙雪山景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梳理分析和评述,明确山地旅游和山地景区、旅游驱动力的概念内涵,并以旅游推-拉理论、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和旅游供需理论作为本研究的基础理论指导。运用文献梳理和德尔菲法构建了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体系,为开展山地景区旅游驱动力变化分析和驱动力综合评价打下了基础;以旅游系统论思想为指导,基于山地景区旅游开发建设相关数据资料,将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历程分为划分为起步(1984-1993年)、发展(1994-2004年)、巩固(2005-2011年)和成熟(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从驱动力横向变化和纵向历时性变化两个角度分析玉龙雪山驱动力变化过程;在构建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之后,运用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确定各项指标权重系数,构建了综合评价模型;运用问卷调查法和数据资料评价法评价其水平、得出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提出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优化对策。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山地旅游发展基础、山地旅游吸引物系统、山地旅游市场、山地旅游管理共4个准则层指标、13个一级指标和41个二级指标。(2)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横向变化做的分析,表明:经济发展驱动力和市场需求驱动力对山地景区发展驱动作用在旅游开发历程中日益增强;政府政策驱动力在山地景区开发前中期尤其是前期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旅游资源驱动力方面,山地自然资源一直以来都是山地景区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人文资源在山地景区开发中后期发挥了较大作用,冰川旅游资源有所减弱,但依然是山地景区保持吸引力的核心资源;旅游产品驱动力从单一驱动转变为综合驱动,旅游产品体系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旅游交通驱动力不断增强,初步形成了立体化、综合性的交通运输体系和游客游玩交通体系;旅游环境驱动力得到不断加强,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都在不断提升;传媒传播驱动力也得到极大增强,从单一传统媒体传播到现在构建了完善的传媒传播推广体系;山地景区旅游管理系统不断完善,“玉龙雪山模式”的改革和创新使旅游管理驱动力发挥了极大作用。(3)对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纵向历时性做的分析,表明:山地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处于一个动态变化过程中,起步阶段以旅游资源、政府政策驱动力为主导,发展阶段演变为旅游资源驱动力为主,旅游环境驱动力为辅助,巩固阶段变化为以旅游环境、旅游资源驱动力为主导,市场需求驱动力为辅助,到了成熟阶段形成以传媒传播驱动力为主,旅游管理、市场需求驱动力为辅,其他驱动力共同作用的综合性驱动。(4)构建的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指标体系各指标权重系数结果如下:准则层指标中,山地旅游吸引物系统所占权重最高为0.4769,其次为山地旅游发展基础(0.2893)、山地旅游市场(0.1496),山地旅游管理(0.0844),山地旅游吸引物系统包含山地旅游资源和山地旅游产品两项指标,说明山地旅游资源和产品在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中发挥驱动作用最大。(5)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的项目层指标中,旅游资源驱动力所占权重最高(0.2693)、其次是旅游产品驱动力(0.2076)、市场需求驱动力(0.1493)、旅游交通驱动力(0.1322)、旅游环境驱动力(0.0723)、传媒传播驱动力(0.0535)、经济发展驱动力(0.0451)、政府政策驱动力(0.0397)、旅游管理驱动力(0.0309)。这说明山地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处于主导地位,山地旅游市场需求和旅游交通是推动景区发展的重要因素。(6)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数据资料收集,计算后得到玉龙雪山景区驱动力综合得分S=4.0414,综合驱动力处于优质协调,驱动作用大,但从具体各项得分和实际情况来看,驱动力还可以进一步优化。(7)针对问题和山地景区转型升级需要,提出了:整合旅游资源,创新开发产品;完善服务设施,优化旅游环境;健全规章制度,优化管理体系;运用现代技术,打造智慧景区;兼顾景区内外,促进转型升级等对策建议。

张丽,任笔墨,任晓冬[4](2020)在《西部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文献综述与展望》文中指出西部自然保护区作为中国重要的生态屏障,面临着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通过文献梳理发现,从宏观调控视角研究生态旅游的文献较少、政策有效性研究仍待加强、社区居民的精神利益研究不足、不同类型保护区的生态补偿可行性研究尚存在诸多空白。认为西部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未来需要加强生态旅游的宏观调控研究;关注社区居民对保护区的态度与感知影响研究;强调普法有效性研究以及执法有效性研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阳翔[5](2020)在《基于农户感知与态度的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保护区数量不断增加以及保护区的快速发展,保护区的保护与其周边社区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因此,如何解决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毗邻社区协调发展问题成为了当前研究热点之一。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位于西藏东南部的林芝市境内,是我国乃至世界山地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是高山垂直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地区。它具有自然原始的森林生态系统、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众多珍稀濒危的生物物种、雄伟壮丽的雪山林海风光等典型特征。保护区行政管辖范围涉及西藏林芝市工布江达、巴宜、米林、朗县等4个县(区),总面积20149.81km2。所辖范围是林芝市社会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保护区的有效管理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有了一定冲突。本研究基于工布自然保护区毗邻社区农户的认知和态度,分析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可持续途径,有一定的实际意义。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对保护区范围内579户进行了调查,在农户对工布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感知和态度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的方式,分析了影响农户对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建设支持态度的主要因素。得出如下结论:(1)农户对工布自然保护区建设支持度高,但科学认知度不高。工布自然保护区毗邻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建设支持度高,农户高度支持自然保护区建设是源于其朴素的生态环境认知,而非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科学认知。(2)农户环境保护意识强,但受教育程度整体较低。藏民族世代生活在脆弱而有限的生态环境中,在长期的生产生活活动中,内化形成其极强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但其受教育程度却不高。(3)保护区建设限制了毗邻社区居民生产生活活动。藏东南地区属高山峡谷地貌,自然资源垂直地带性明显,农户生计方式属农牧林兼业。相当一部分农户还以来薪材作为生火、取暖的主要材料,畜牧业仍是是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自然保护区建设不同程度的制约了当地农户薪柴采伐、林下资源采摘、放牧等生计活动。(4)农户生计方式仍较传统。工布自然保护区周边社区居民仍主要依靠传统的种植业和采摘业为生,并未形成契合保护区建设的收入结构。(5)农户不能有效感知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红利。工布自然保护区毗邻社区中相当一部分农户不能深度参与到当地旅游业发展中,不能感知旅游业发展带来的交通改善、收入多样化和工作机会增加等。针对以上分析得出的结论,文章进一步提出应该重视宣传工作、实现依法治区,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建立多元生态补偿机制,完善社区共管机制、引导农户积极参与管理,加强产业项目建设、多方位拓宽群众收入渠道,提高农牧民文化素质、加强非农技能培训等建议,努力探寻能够将自然保护区建设与毗邻社区经济发展相协调统一的有效路径。

杨金娜[6](2019)在《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中的社区参与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国家公园面临着复杂的社区背景,统筹协调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是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点与难点。社区参与作为一种实现社区与保护地协同发展的管理策略,已应用于众多保护地的管理中。研究国家公园管理中的社区参与对目前正在开展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工作具有指导意义。本研究通过对国外国家公园、国内国家公园和其他类型保护地管理中的社区参与进行评述,总结国内外研究进展与实践经验,构建理论基础。选取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作为案例进行研究,深入分析其社区参与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后文三江源国家公园社区参与机制的构建与优化提供参考借鉴。以三江源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为研究对象与切入点,基于文献研究、实地调查、焦点小组、半结构访谈和专家调查,研究了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社区参与现状,社区参与机制中不同“角色”的主体的认知、专家学者的认知以及对不同主体认知进行对比。结合上述分析结果,本文提出三江源国家公园社区参与机制的优化建议,包括:(1)将社区的行政管理权授予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优化生态管护员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完善教育培训制度。(2)成立三江源国家公园咨询委员会,培育、鼓励、支持本土的NGO组织、合作社、企业的发展。(3)建立生计许可证制度、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协议合约为补充。分别对应于引导体系、组织体系、保障体系。此外,考虑社区参与机制的长期、有效发展,建议建立评估体系。

刘志彬[7](2018)在《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的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我国风景名胜资源面临的环境问题、资金短缺、管理困境越来越多,同时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由于资源差异、编制层面等方面的不同导致规划过于理想。国家公园与风景名胜区在发展的性质、特征、目标和方向上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国外国家公园体制的成功经验为未来的风景名胜区的规划编制提供了有力向导。本文以作者于阿坝州住建局时所主持项目《《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体系规划文本(2016-2030)》为例,以阿坝州州域范围内的风景名胜资源现状为基础,对其现状、问题、价值进行了研究与评价,划定了24处风景名胜区,并提出以近期风景名胜区规划、远期州域公园规划两个板块来探索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的编制内容、管理制度。本文研究的内容,具体而言有如下几点:(1)论述风景名胜区体系研究的相关概念,提出与本文相适应的风景名胜区及风景名胜区体系概念,构建理论技术的框架;(2)应用文献综合研究法剖析了国内外国家公园体制和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研究现状及理论体系,并构建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的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框架;(3)以阿坝州州域为实证,对阿坝州的风景名胜资源现状、问题、价值进行评定,并划定风景名胜资源聚集区,;(4)基于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的评定结果,划定风景名胜区,并提出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和州域公园体系规划,近远期分期发展;(5)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内容为风景名胜区的划定,等级、规模、类型、空间体系的规划,发展指引的提出;州域公园体系规划内容为州域公园体系的构建,等级、规模、类型、空间体系的规划,发展指引的提出;(6)结合国家公园体制,提出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的管理体制,包括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经营制度、资金管理、规划建设、治理办法。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的目标,旨在合理地保护与利用风景名胜资源。借鉴国家公园体制基本解决风景名胜资源保护面临的问题,形成统一、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保护管理模式。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以近期和远期的结合,既可以作为国内传统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的过渡,又可以作为风景名胜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在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远近期结合的过程中,管理体制的优化、完善也是一大革新之举。

廖凌云[8](2018)在《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统筹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是中国国家公园体制建设的重点与难点。世界国家公园和自然保护地已由消极保护走向社区参与的积极保护。然而,在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阶段,部分试点区仍采用核心区生态移民的消极保护方式来简单化处理社区问题。试点区的社区政策多为通则式、均质化条款,缺乏对社区管理、社区参与机制和社区发展等方面现状问题的系统认识。研究以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问题为研究对象与切入点,综合多学科方法建构了基于多尺度社区问题分析的社区规划研究框架,以武夷山试点区为实证案例系统分析了社区问题的空间布局特征、时空变化以及关键影响因素,并反馈与完善了规划研究框架的内容与方法。研究首次建构了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的理论框架,填补了对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的空白,也为中国乃至世界其他自然保护地的社区规划提供了理论和案例参照。研究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和访谈,运用耦合空间和机制的系统分析方法,从区域、试点区和社区三个尺度深入解析武夷山试点区社区的现状问题和形成机制。研究揭示了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尺度效应和不确定性,并从意识、技术和制度三个方面归纳了社区问题的根源,基于对社区问题的系统认识,研究提出以“区域协调发展、人地关系优化和社区能力提升”为优化目标,并从空间和机制两方面提出社区规划的优化策略。空间规划优化策略包括划定多层次的生态缓冲区、调整和细化功能分区和优化社区分类调控。机制优化策略包括:完善联合保护机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优化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社区参与制度;细化社区发展机制,推动社区营造计划。研究对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案例展开系统研究,初步探索了实现中国东部地区国家公园“人-地”关系和谐的社区规划途径,从社区规划的视角为中国国家公园总体规划及体制建设的完善提供政策建议。

段占梓[9](2018)在《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体系已经初步建立,并且在维持自然生态系统平衡、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直以来,我国主要依靠行政命令手段来解决保护区自然资源保护与社区发展之间的冲突。然而,对当地社区生存和发展权益的忽略,导致了保护区与当地社区之间冲突日益激烈,阻碍了对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目标的达成,降低了保护区管理保护的有效性。当前,社区共管作为一种全新的自然保护区管理模式,越来越引起保护区管理机构的重视和应用。不同于自然保护区传统的孤立、封闭的管理模式,社区共管具有更多的开放性、参与性、互利性等特点,通过把社区参与有效纳入保护区管理当中,使保护区资源保护与社区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通过实施社区共管,不仅可以缓和自然保护区与社区之间的冲突,而且对实现自然资源保护和区域社会经济之间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工作的开展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在保护区社区共管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自然保护区理论、社区共管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社区共管的经验,提出构建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体系的的对策措施和保障体系,为政府部门科学决策提供学术指导和理论依据,对于解决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和周边社区之间的冲突,协调自然保护区与地方政府和当地社区之间的关系,增强社区居民的自我发展能力,促进保护区与社区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安德宁[10](2018)在《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态意识在不断地强化,森林作为生态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重要性逐步得到认可。老挝作为东南亚地区主要的森林资源储量国,境内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并且为促进老挝的社会经济发展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在粗放式的森林资源开发模式下老挝的森林资源储量出现了快速的下降并进一步影响到老挝的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老挝的森林自然资源保护问题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本文以此为背景探讨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发展过程,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试图寻找一条合适的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模式,具体的研究目的如下:首先,推动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社会与生态效益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其次,探讨老挝当前在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中的成就,分析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所带来的有益影响以及由于管理等原因而造成的不利影响;并从多角度分析相关问题产生的原因,由此,针对性的提出改进建议。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首先,理论意义。当前学术界对于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研究还较为欠缺,虽然有部分研究涉及到相关领域知识。但是,在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研究上还缺乏系统化的理论体系。而本文的研究则弥补了这一不足,提出了一套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理论体系,从而为相关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其次,现实意义。当前老挝社会的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工业经济与服务业还十分落后;在此背景下要转移社会劳动力并提高居民的收入,就必须加大对森林资源的开采。这种博弈矛盾使得老挝政府一方面希望规范森林资源的采伐,另一方面又受到现实需求而不敢真正限制森林资源的采伐;在此背景下分析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问题,对于改变老挝当前森林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现状,提高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水平具有显着促进意义。本文的研究内容有以下几方面:第一,绪论部分,该部分首先对本文研究的背景环境与所具有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进行了阐述;第二,相关研究理论基础,相关基础理论部分主要对研究中涉及到的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概念与核心思想,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物品理论、区域经济理论进行阐述说明,为下文的研究提供准备;第三,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现状研究,主要探讨了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以及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第四,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该部分主要是对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并分析其中的原因;第五,基于AHP-WCPA的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价;第六,国外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经验与启示;第七,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方案设计;第八,促进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第九,结论及展望,即在总结全文研究内容和成果的基础上,对全文研究进行概括提炼。本文以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为主题,通过采用文献分析、模型分析、定性分析、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系统的探讨了老挝在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中取得成绩、存在的不足,并结合老挝的社会发展特点提出了促进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能力提升的对策。通过研究可知:首先,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具体管理措施包括:①日常维护管理。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制定了各保护区的日常维护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定期进行山林巡视、观察是否出现盗采盗伐行为、明确保护区内植被与动植物的生长现状等。②,引导森林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居民、企业,参与到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实践中,从而培养社会公众与企业的保护意识并发挥其力量。③与政府、社会组织进行沟通,引导政府、社会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关注与投入,从而为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其次,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包括:自然保护区和社区居民所有权冲突处理不当,不同保护区的资源分配不合理,不同保护区的资源组合分配不合理,全国性的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法律法规缺失,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立法层级低,法出多门、立法原则不统一,法律法规内容的科学性不足,针对社区的补偿机制不健全,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社区农民权益的损害。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包括:①自然保护区的外部性是存在问题的客观原因。在老挝的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老挝政府提供了具有外部性的森林产品,却未能够获得外部足够的资金或技术投入。这就使得老挝政府在进行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不愿意”与“有心无力”的状况,最终制约了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活动的开展。②保护理念和模式落后是存在问题的认知原因。缺乏先进的森林自然保护区保护理念,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模式有待优化。③产权交易制度不健全是存在问题的制度原因。老挝在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中的产权交易制度建设还存在非常严重的不足,这就导致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未能够与经济建设相关联。因此,在进行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时居民与地方政府由于得不到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而难以积极投入其中。再次,结合AHP-WCPA模型推算出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效率得分为3.904分。这就说明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效率整体上处于良好但是偏向“可”的状态。最后,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具体改进措施包括:建立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体系,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保护生物多样性,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促进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的政策保障措施包括:制定统一的《自然保护区法》,制定与《自然保护区法》配套的单行法规,完善自然保护区的地方立法;发挥政府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主导作用,建立健全分级、分区和共管;制定详细的补偿细则和原则,强化补偿政策的实施与监督;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的舆论监督政策保障措施包括:做好生态环保的宣传教育工作,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呼吁社会公众共同参与。

二、中国西部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西部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2.1 重要性和典型性
        1.2.2 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概念释义
        1.4.1 都市圈
        1.4.2 一体化
        1.4.3 高质量
    1.5 研究内容、框架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1.6 基础性支撑原理与研究特性
        1.6.1 基础性支撑原理
        1.6.2 研究特性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基础理论及相关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
        2.1.1 经济学相关理论
        2.1.2 生态学相关理论
        2.1.3 社会学相关理论
        2.1.4 地理学相关理论
        2.1.5 城乡规划学相关理论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都市圈的相关研究
        2.2.2 一体化的相关研究
        2.2.3 高质量的相关研究
        2.2.4 相关研究进展述评
    2.3 国内外发展经验
        2.3.1 国外经验
        2.3.2 国内经验
    2.4 基于理论与实践的若干启示
        2.4.1 人本化
        2.4.2 绿色化
        2.4.3 创新化
        2.4.4 网络化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及特征
    3.1 都市圈一体化发展与演化的内在机理
        3.1.1 从“要素分散”到“要素集合”:集聚化与融合化
        3.1.2 从“增长极核”到“网络关联”:扩散化与网络化
        3.1.3 从“单打独斗”到“协作一体”:协作化与一体化
    3.2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哲学思辨
        3.2.1 来源与构成:“渊源合一”
        3.2.2 存在与变化:“协同发展”
        3.2.3 动因与结果:“互为因果”
        3.2.4 目标与路径:“殊途同归”
    3.3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基本特征
        3.3.1 产业协同创新
        3.3.2 市场开放统一
        3.3.3 生态绿色共保
        3.3.4 城乡协调融合
        3.3.5 文化包容认同
        3.3.6 交通互联互通
        3.3.7 服务共建共享
        3.3.8 科技智慧引领
        3.3.9 治理现代高效
    3.4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空间指向
        3.4.1 空间要素流态化
        3.4.2 空间结构网络化
        3.4.3 空间功能协同化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一体化视角下西安都市圈的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1 识别原则与思路
        4.1.1 识别原则
        4.1.2 识别思路
    4.2 空间特征认知与识别方法选取
        4.2.1 基本特征判别
        4.2.2 基本范围选取
        4.2.3 中心城市界定
        4.2.4 识别方法选取
    4.3 多维方法定量叠加测算
        4.3.1 公路等时法测算结果
        4.3.2 城市引力法测算结果
        4.3.3 城镇人口密度测算结果
        4.3.4 历史文化资源密度法测算结果
        4.3.5 定量综合叠加测算结果
    4.4 地域特征定性辅助校核
        4.4.1 历史文化渊源回溯
        4.4.2 历史文化空间格局指引
        4.4.3 定性辅助校核结果
    4.5 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
        4.5.1 核心圈层识别
        4.5.2 扩展圈层识别
        4.5.3 辐射圈层识别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西安都市圈的时空演化特征及核心问题研判
    5.1 时空演化特征
        5.1.1 中心城区的时空演化
        5.1.2 圈层结构的时空演化
    5.2 区域现状解析
        5.2.1 自然地理
        5.2.2 经济社会
        5.2.3 城镇体系
        5.2.4 服务设施
        5.2.5 体制机制
    5.3 比较格局审视
        5.3.1 全国都市圈总体格局
        5.3.2 横向比较对象的选取
        5.3.3 主要特征的比较判别
    5.4 核心问题研判
        5.4.1 一核独大且能级不高,辐射带动作用不足
        5.4.2 创新引领能力不强,产业协同程度不高
        5.4.3 文化高地尚未形成,文旅融合发展不够
        5.4.4 网状交通尚未形成,枢纽能力内高外低
        5.4.5 公服资源过度集聚,区域失衡现象突出
        5.4.6 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态环境质量欠佳
        5.4.7 一体化建设推动缓慢,协同机制有待加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满意度”评价
    6.1 总体思路与评价方法
        6.1.1 总体思路
        6.1.2 评价方法
        6.1.3 数据来源
    6.2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耦合度评价
        6.2.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2.2 指标选取与权重确定
        6.2.3 评价结果分析
    6.3 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的满意度评价
        6.3.1 人群特征与空间范围认知情况
        6.3.2 出行行为与差异化需求特征
        6.3.3 评价结果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动力机制及适宜空间模式
    7.1 影响因子研判
        7.1.1 自然环境因子
        7.1.2 经济社会因子
        7.1.3 交通设施因子
        7.1.4 历史文化因子
        7.1.5 政策制度因子
        7.1.6 信息技术因子
    7.2 动力机制解析
        7.2.1 自然环境约束力
        7.2.2 经济社会推动力
        7.2.3 交通设施支撑力
        7.2.4 历史文化塑造力
        7.2.5 政策制度调控力
        7.2.6 信息技术重构力
    7.3 既有模式梳理
        7.3.1 一般模式
        7.3.2 复合模式
        7.3.3 模式特征
    7.4 适宜空间模式建构
        7.4.1 模式建构思路
        7.4.2 空间模型建构
        7.4.3 适宜模式推演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规划引导策略
    8.1 战略价值与发展目标
        8.1.1 战略价值研判
        8.1.2 目标方向引导
    8.2 功能提升与格局优化
        8.2.1 城镇体系完善
        8.2.2 空间结构优化
    8.3 产业协同与创新驱动
        8.3.1 区域产业布局优化
        8.3.2 产业辐射能力强化
        8.3.3 创新网络体系搭建
    8.4 文化传承与文旅融合
        8.4.1 文化遗产整体保护
        8.4.2 历史文化格局传承
        8.4.3 文旅全域融合发展
    8.5 交通一体与设施共享
        8.5.1 交通设施互联互通
        8.5.2 公服设施均衡一体
        8.5.3 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8.6 生态优化与绿色发展
        8.6.1 区域生态环境修复
        8.6.2 生态安全格局构建
        8.6.3 绿色低碳转型发展
    8.7 本章小结
第九章 面向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西安都市圈规划机制响应
    9.1 思维转变与目标转向
        9.1.1 规划思维转变
        9.1.2 规划目标转向
        9.1.3 规划基本原则
    9.2 体系衔接和编制程序
        9.2.1 规划体系的专项协同及内外衔接
        9.2.2 规划编制的管理主体及程序完善
    9.3 协同治理与体制机制
        9.3.1 协同治理机制提升
        9.3.2 城乡融合机制完善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1.1 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相互耦合的关系机理
        10.1.2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10.1.3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空间模式
        10.1.4 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亟需规划引导及制度保障
    10.2 创新点
        10.2.1 揭示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关系机理与主要特征
        10.2.2 提出多维视角融合地域特质的都市圈空间范围划定及圈层结构识别方法
        10.2.3 探索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的适宜模式与规划对策
    10.3 不足与展望
        10.3.1 不足之处
        10.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
致谢

(2)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策略研究 ——以草海30年保护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回顾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2 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基础
3 研究区概况与保护现状
    3.1 研究区概况
    3.2 草海保护与发展的成效
    3.3 草海保护与发展的制约因素
    3.4 本章小结
4 草海30 年保护史
    4.1 矛盾冲突阶段(1985-1991 年)
    4.2 价值开发阶段(1992-2014 年)
    4.3 严格管控阶段(2015 年-至今)
    4.4 草海30 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特征
    4.5 本章小结
5 草海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
    5.1 “以发展促保护”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
    5.2 “以严治守生态”策略演变的行动者网络分析
    5.3 网络演变的特征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优化草海保护策略
    6.1 社区参与保护制度的策略设计
    6.2 推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6.3 政府积极调度各方资源配合保护工作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7.3 拟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3)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山地旅游成为新的旅游业发展业态之一
        1.1.2 山地景区是发展山地旅游的主要载体
        1.1.3 玉龙雪山景区发展较快但存在不少急需解决的问题
    1.2 文献综述
        1.2.1 山地旅游研究
        1.2.2 旅游发展驱动力研究
        1.2.3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研究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5 研究方法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山地旅游及山地景区
        2.1.2 旅游驱动力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旅游推—拉理论
        2.2.2 旅游地生命周期理论
        2.2.3 旅游供需理论
第3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识别与判定
    3.1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概况
        3.1.1 景区基本概况
        3.1.2 旅游发展历程
    3.2 旅游发展驱动因子分析
    3.3 驱动因子指标体系的筛选与构建
        3.3.1 专家意见征询过程
        3.3.2 结果分析
    3.4 驱动因子指标阐释
第4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驱动力变化研究
    4.1 旅游动力系统分析
        4.1.1 推力系统分析
        4.1.2 引力系统分析
        4.1.3 支持系统分析
        4.1.4 媒介系统分析
    4.2 旅游驱动力变化
        4.2.1 经济发展驱动力
        4.2.2 市场需求驱动力
        4.2.3 政府政策驱动力
        4.2.4 旅游资源驱动力
        4.2.5 旅游产品驱动力
        4.2.6 旅游交通驱动力
        4.2.7 旅游环境驱动力
        4.2.8 传媒传播驱动力
        4.2.9 旅游管理驱动力
    4.3 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驱力变化
        4.3.1 旅游发展阶段划分
        4.3.2 不同发展阶段旅游驱动力变化
第5章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
    5.1 旅游发展驱动力综合评价
        5.1.1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5.1.2 确定评价指标体系
        5.1.3 评价权重确定
        5.1.4 旅游发展驱动力综合评价模型的建立
        5.1.5 评价方法与指标赋分标准
        5.1.6 问卷调查与数据评价分析
        5.1.7 评价结果与分析
    5.2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的优化
        5.2.1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存在问题分析
        5.2.2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优化对策
第6章 主要结论与研究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因子指标筛选专家调查问卷
附录 B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旅游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附录 C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指标专家调查问卷:权重打分
附录 D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游客调查问卷
附录 E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旅游管理人员调查问卷
附录 F 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西部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文献综述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内容综述
    1.1 生态旅游研究
        1.1.1 生态旅游对自然保护区周边居民的影响研究。
        1.1.2 生态旅游模式研究。
        1.1.3 生态旅游潜力评价研究。
    1.2 保护区周边社区发展研究
    1.3 政策与立法问题研究
        1.3.1 立法问题研究。
        1.3.2 政策执行问题研究。
        1.3.3 政策定位问题研究。
    1.4 生态补偿研究
2 研究评述
3 研究展望

(5)基于农户感知与态度的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工布自然保护区概况
    2.1 地理位置和范围
    2.2 自然条件
        2.2.1 地质和地貌
        2.2.2 气候
        2.2.3 土壤
        2.2.4 水文
    2.3 社区基本情况
    2.4 历史和法律地位
        2.4.1 历史沿革
        2.4.2 法律地位
    2.5 自然生态质量评价
        2.5.1 物种多样性
        2.5.2 生态系统多样性
        2.5.3 稀有性
        2.5.4 保护区的代表性
        2.5.5 保护区的自然性
        2.5.6 感染力
        2.5.7 脆弱性
        2.5.8 潜在保护价值
        2.5.9 科研价值
    2.6 保护区管理现状及问题
        2.6.1 保护区管理现状
        2.6.2 保护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农户对保护区建设的感知和态度描述性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农户社会特征描述性分析
        3.2.1 性别
        3.2.2 年龄
        3.2.3 文化程度
        3.2.4 家庭成员数
        3.2.5 家庭人均收入
        3.2.6 主要经济来源
    3.3 农户对工布自然保护区建设影响感知的描述性分析
        3.3.1 采伐薪材是否受限
        3.3.2 采集林下野生资源是否受限
        3.3.3 放牧是否受限
        3.3.4 牲畜受到过野生动物的侵害
        3.3.5 种植农作物是否受限
        3.3.6 工作机会有变化
        3.3.7 收入变化
        3.3.8 外界的联系变化
        3.3.9 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3.4 农户对工布自然保护区建设态度的描述性分析
        3.4.1 农户对工布自然保护区的认知
        3.4.2 农户对工布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支持度
        3.4.3 农户对生态保护的认知
        3.4.4 旅游业发展满意
第四章 影响农户对保护区建设态度的主要因素分析
    4.1 模型构建
    4.2 变量选择
    4.3 结果分析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研究结论
        5.1.1 农户对工布自然保护区建设支持度高,但科学认知度不高
        5.1.2 农户环境保护意识强,但受教育程度整体较低
        5.1.3 保护区建设限制了毗邻社区居民生产生活活动
        5.1.4 农户生计方式仍较传统
        5.1.5 农户不能有效感知当地旅游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5.2 建议
        5.2.1 重视宣传工作,实现依法治区
        5.2.2 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建立多元生态补偿机制
        5.2.3 完善社区共管机制,引导农户积极参与管理
        5.2.4 加强产业项目建设,多方位拓宽群众收入渠道
        5.2.5 提高农牧民文化素质,加强非农技能培训
第六章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中的社区参与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国家公园面临着复杂又特殊的社区背景
        1.1.2 社区参与是实现社区与国家公园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1.1.3 三江源国家公园的特殊性使其成为社区参与机制研究的重要平台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案例研究法
        1.4.3 深度访谈法
        1.4.4 专家调查法
    1.5 研究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内涵
        2.1.1 国家公园
        2.1.2 社区
        2.1.3 社区参与
    2.2 国内外研究进展
        2.2.1 国外国家公园管理中社区参与研究进展
        2.2.2 国内国家公园管理中社区参与研究进展
        2.2.3 国内其他类型保护地管理中社区参与研究进展
        2.2.4 研究述评
    2.3 相关理论基础
        2.3.1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3.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3 增权理论
        2.3.4 社会交换理论
        2.3.5 小结
    2.4 国家公园管理中的社区参与的界定
3 相关案例研究
    3.1 案例选取原则
    3.2 澳大利亚卡卡杜国家公园概况
    3.3 社区参与国家公园管理演进过程
    3.4 国家公园管理中的社区参与机制
        3.4.1 引导体系
        3.4.2 保障体系
        3.4.3 评估体系
    3.5 案例启示
4 研究区域概况
    4.1 三江源国家公园概况
        4.1.1 国家公园建设历程
        4.1.2 地理位置
        4.1.3 管理概况
    4.2 社区概况
        4.2.1 社区发展脉络
        4.2.2 社区人口及其分布情况
        4.2.3 社区经济发展现状
        4.2.4 社区生态文化
        4.2.5 社区特点小结
    4.3 国家公园与社区的关系
5 研究方案设计与实施
    5.1 调研方案设计
        5.1.1 针对管理机构
        5.1.2 针对非政府组织(NGO)、合作社
        5.1.3 针对普通牧民
        5.1.4 针对专家学者
    5.2 调研实施
        5.2.1 调研实施阶段
        5.2.2 调研实施效果
    5.3 数据处理
6 结果分析
    6.1 受访者基本特征
        6.1.1 普通牧民
        6.1.2 管理机构受访人员
        6.1.3 非政府组织(NGO)、合作社受访人员
    6.2 社区参与现状分析
        6.2.1 参与生态补偿
        6.2.2 参与生态管护
        6.2.3 参与生态监测
        6.2.4 参与特许经营
        6.2.5 参与生态体验项目
        6.2.6 小结
    6.3 社区参与机制中不同“角色”的主体的认知
        6.3.1 引导者——管理机构的认知
        6.3.2 组织者——非政府组织(NGO)、合作社的认知
        6.3.3 参与者&受益者——普通牧民的认知
        6.3.4 小结
    6.4 专家学者的认知
        6.4.1 影响因素筛选
        6.4.2 影响因素分层
        6.4.3 小结
    6.5 对比分析
7 结论、建议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优化建议
        7.2.1 引导体系
        7.2.2 组织体系
        7.2.3 保障体系
        7.2.4 评估体系
    7.3 研究展望
        7.3.1 研究创新
        7.3.2 研究局限
        7.3.3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1: 国家公园管理机构
附录2: 非政府组织(NGO)访谈提纲
附录3: 合作社访谈提纲
附录4: 普通牧民访谈提纲
附录5: 专家学者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在读期间所获成果
致谢

(7)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的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风景名胜资源面临的困境
        1.1.2 现有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不足
        1.1.3 国家公园体制的提出
        1.1.4 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的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研究总述
        1.3.1 相关概念界定
        1.3.2 研究范围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国家公园体制研究及实践
        2.1.1 国家公园的发展与起源
        2.1.2 国家公园的管理模式
        2.1.3 国外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的理念共性和通行做法
        2.1.4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的实践
    2.2 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相关研究
        2.2.1 我国风景名胜区发展概况
        2.2.2 风景名胜区体系研究现状
        2.2.3 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研究现状
        2.2.4 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发展评判
    2.3 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的比较与借鉴
        2.3.1 风景名胜区与国家公园的关系
        2.3.2 风景名胜区与美国国家公园的对比
        2.3.3 我国国家公园体制实践的成绩与问题
        2.3.4 国家公园体制的经验借鉴与启示
    2.4 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的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框架
    本章小结
第3章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现状及价值评价
    3.1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概况
        3.1.1 阿坝州概况
        3.1.2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概况
        3.1.3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的成因分析
    3.2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类型
        3.2.1 自然景源
        3.2.2 人文景源
    3.3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价值评价
        3.3.1 价值概括
        3.3.2 横向对比评价
        3.3.3 对比评价结果
        3.3.4 对比评价结论
    3.4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保护及利用现状及问题
        3.4.1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保护现状
        3.4.2 旅游开发现状及问题
        3.4.3 教育、科考活动现状及问题
        3.4.4 镇村发展现状及问题
    3.5 阿坝州风景名胜资源体系现状及问题
        3.5.1 风景名胜资源管理体系现状及问题
        3.5.2 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现状及问题
    3.6 风景名胜资源聚集区划定
        3.6.1 风景名胜资源集聚区
        3.6.2 风景名胜资源集聚区划分
        3.6.3 风景名胜资源集聚区评价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的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
    4.1 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
        4.1.1 风景名胜区划定
        4.1.2 风景名胜区发展指引
    4.2 州域公园体系规划
        4.2.1 州域公园体系构建
        4.2.2 州域公园体系规划
        4.2.3 州域公园发展指引
    4.3 分期发展规划
        4.3.1 分期目标与期限划分
        4.3.2 分期发展规划
    本章小结
第5章 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管理体制机制建议
    5.1 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
        5.1.1 法律法规
        5.1.2 规划编制
        5.1.3 经营体制
        5.1.4 规范建设
        5.1.5 建设保障
    5.2 州域公园管理机制指引
        5.2.1 建立“垂直管理”机构系统
        5.2.2 实行“特许经营”制度
        5.2.3 实行“收支两条线”资金管理
        5.2.4 以“多规合一”引领规划建设工作
        5.2.5 依据“一园一法”实施依法治理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8)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的界定
        1.1.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
        1.1.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
        1.1.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
    1.2 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1.2.1 国际背景
        1.2.2 国内背景
        1.2.3 研究切入点和拟解决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1.4.2 论文的章节安排
    1.5 研究方法
        1.5.1 系统论方法
        1.5.2 社会调查方法
        1.5.3 空间分析方法
第2章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分析及社区规划评述
    2.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的现状特征
        2.1.1 人口社会:农村社区为主,人口密度东西差异大
        2.1.2 资源权属:集体土地比例高,资源使用权有争议
        2.1.3 产业经济:产业结构较单一,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2.2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问题的复杂性分析
        2.2.1 以集体林为主的非自然保护地面积增加
        2.2.2 多种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多重矛盾叠加
    2.3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评述
        2.3.1 试点区相关社区规划政策概述
        2.3.2 问题一:周边社区合作保护策略缺乏保障制度的设计
        2.3.3 问题二:分区管理与社区搬迁策略忽略社区发展权益
        2.3.4 问题三:同质化的社区发展策略忽略社区内部差异性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3.1 相关研究综述
        3.1.1 中国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研究进展
        3.1.2 中国自然保护地社区问题研究综述
        3.1.3 中国自然保护地的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3.1.4 国外国家公园的社区规划研究综述
        3.1.5 小结
    3.2 框架建构思路与理论基础
        3.2.1 思路:以社区问题的多尺度系统分析为切入点
        3.2.2 系统论
        3.2.3 冲突理论
    3.3 框架建构的目标与意义
        3.3.1 目标:针对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
        3.3.2 意义:提升认识和提供指导
    3.4 框架的内容与方法
        3.4.1 研究对象
        3.4.2 研究步骤与内容
        3.4.3 研究方法体系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概况及研究框架概述
    4.1 基本情况
        4.1.1 地理位置与范围
        4.1.2 自然文化资源概况
    4.2 社区概况
        4.2.1 区内社区概况
        4.2.2 周边社区概况
        4.2.3 社区管理现状
    4.3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典型性分析
    4.4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概述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武夷山试点区周边社区的问题研究
    5.1 问题识别:周边社区对试点区的影响与威胁
        5.1.1 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破碎化与孤岛化保护
        5.1.2 壮年晚期、老年期丹霞地貌局部地区受损
        5.1.3 九曲溪流域的水质、水量面临潜在威胁
        5.1.4 影响与威胁因素的空间分布现状
    5.2 试点区周边社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以武夷山市为例
        5.2.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5.2.2 1992-2014 年武夷山市建设用地的扩张分析
        5.2.3 1992-2014 年九曲溪东南支流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5.3 周边社区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周边社区经济发展诉求大
        5.3.2 区域联合保护政策不完善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武夷山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研究
    6.1 问题识别: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
        6.1.1 山上:茶林之争
        6.1.2 山下:人地矛盾
    6.2 试点区茶园建设管理的古今变化分析
        6.2.1 选址布局:从分散种植到集中密植
        6.2.2 环境营造:从茶林相生到全垦除杂
        6.2.3 耕种管理:从精耕细作到粗耕药作
    6.3 试点区内社区发展与生态保护的矛盾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6.3.1 意识:传统生态理念转变,注重短期经济利益
        6.3.2 技术:茶园建设技术改变,茶产业发展不充分
        6.3.3 制度:产权制度不完善,被动式社区参与保护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武夷山试点区内社区经济发展问题研究
    7.1 问题识别:试点区内社区经济发展问题
        7.1.1 区域发展不平衡
        7.1.2 贫富收入差距大
        7.1.3 产业发展不充分
    7.2 典型社区的产业发展脉络
        7.2.1 自然保护区社区产业发展脉络——以桐木村为例
        7.2.2 武夷山地区社区茶产业发展脉络——以黄柏村为例
    7.3 试点区社区经济发展问题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7.3.1 社区基础条件差异
        7.3.2 社区能力建设不足
        7.3.3 社区发展政策不同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基于多尺度社区问题分析的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
    8.1 武夷山试点区多尺度问题分析小结
    8.2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相关政策评述
        8.2.1 区域协调相关政策未明确空间和保障机制的设计
        8.2.2 社区管理相关政策或将加剧试点区与社区的矛盾
        8.2.3 社区发展相关政策忽略社区的差异性和能力提升
    8.3 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的目标及内容框架
        8.3.1 社区规划的优化目标
        8.3.2 社区规划的内容框架
    8.4 区域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8.4.1 划定多层次的生态缓冲区
        8.4.2 完善联合保护机制,健全区域协调机制
    8.5 试点区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8.5.1 调整和细化功能分区
        8.5.2 优化资源产权制度,完善社区参与制度
    8.6 社区尺度的社区规划优化对策
        8.6.1 优化社区分类调控
        8.6.2 细化社区发展机制,推动社区营造计划
    8.7 本章小结
第9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1.1 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特征及社区问题的复杂性
        9.1.2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框架建构
        9.1.3 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的社区问题及形成机制
        9.1.4 基于多尺度问题分析的武夷山试点区社区规划优化
    9.2 讨论
        9.2.1 创新点
        9.2.2 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中国自然保护地与社区的冲突案例分析一览表
附录B 访谈情况汇总表及部分访谈摘录
附录C 社区调查问卷
附录D 黄柏村口述史访谈大纲及部分访谈摘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9)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二、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相关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二)自然保护区理论
    (三)社区共管模式
    (四)可持续发展理论
三、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实践分析
    (一)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现状
    (二)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中存在的问题
    (三)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国内外社区共管经验借鉴
    (一)国外社区共管案例和经验
    (二)国内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案例和经验
    (三)经验借鉴
五、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体系构建
    (一)目标和原则
    (二)建立社区共管机构
    (三)建立社区共管体制机制
    (四)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
六、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10)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微观层面——森林资源无序使用导致林区一系列生态问题
        1.1.2 中观层面——转变林区经济发展模式履行林业企业责任
        1.1.3 宏观层面——履行全球环境保护责任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3.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的创新点
        1.5.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分析
        2.1.1 自然保护区
        2.1.2 森林自然保护区
        2.1.3 森林自然保护区管理
        2.1.4 森林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
    2.2 研究的基础理论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公共物品理论
        2.2.3 公共治理理论
        2.2.4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现状
    3.1 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
        3.1.1 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的自然地理情况
        3.1.2 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的社会经济情况
        3.1.3 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政策制定现状
    3.2 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管理现状
        3.2.1 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
        3.2.2 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经费划拨与使用
        3.2.3 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管理措施
        3.2.4 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法律体系
    3.3 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所取得的成效
        3.3.1 经济发展成效
        3.3.2 环境优化成效
        3.3.3 国际形象提升成效
    3.4 本章小结
4 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4.1.1 自然保护区和社区居民所有权冲突处理不当
        4.1.2 资源分配不合理
        4.1.3 政策层面的支持力度不足
        4.1.4 针对社区的补偿机制不健全
    4.2 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自然保护区的外部性是存在问题的客观原因
        4.2.2 保护理念和模式落后是存在问题的认知原因
        4.2.3 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是存在问题的保障性原因
        4.2.4 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社区农民权益损害是存在问题的直接原因
        4.2.5 产权交易制度不健全是存在问题的制度原因
    4.3 本章小结
5 基于问卷调查的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成效评估
    5.1 建设成效评估的内涵与目标
        5.1.1 内涵
        5.1.2 目标
    5.2 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成效评估原则与思路
        5.2.1 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成效评估原则
        5.2.2 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成效评估的实施思路
    5.3 评估问卷设计与数据整理
        5.3.1 问卷设计
        5.3.2 数据整理
    5.4 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成效评估结果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基于AHP-WCPA的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管理评价
    6.1 管理评价的内涵与目标
        6.1.1 内涵
        6.1.2 目标
    6.2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与思路
        6.2.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6.2.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6.3 评价指标的筛选与权重确定
        6.3.1 评价指标的筛选
        6.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6.4 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评价指标评分
    6.5 评价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7 国外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经验与启示
    7.1 国外典型国家的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经验
        7.1.1 美国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7.1.2 英国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7.1.3 澳大利亚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7.1.4 中国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7.1.5 日本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7.1.6 加拿大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
    7.2 国外典型国家的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启示
        7.2.1 建设与管理的机制方面
        7.2.2 建设与管理的制度方面
        7.2.3 建设与管理的法律体系方面
        7.2.4 建设与管理的模式方面
        7.2.5 建设与管理的方式方面
        7.2.6 建设与管理的社会支持方面
    7.3 本章小结
8 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方案设计
    8.1 整体思路
    8.2 建设与管理方案的设计原则
        8.2.1 “保护优先、合理布局”原则
        8.2.2 “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原则
        8.2.3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统一的原则
    8.3 优化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方案设计
        8.3.1 加强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的制度建设
        8.3.2 加强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的空间布局建设
        8.3.3 加强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的文化环境建设
    8.4 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方案设计
        8.4.1 设计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的立体化管理体系
        8.4.2 建立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科学研究体系
        8.4.3 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
        8.4.4 保护生物多样性
        8.4.5 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产业
    8.5 本章小结
9 进一步完善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政策保障
    9.1 完善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法律保障体系
        9.1.1 制定统一的《自然保护区法》
        9.1.2 制定与《自然保护区法》配套的单行法规
        9.1.3 完善自然保护区的地方立法
        9.1.4 强化法律法规的执行
    9.2 完善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政策保障体系
        9.2.1 发挥政府对森林自然保护区的主导作用
        9.2.2 建立健全分级、分区和共管体系
        9.2.3 建立组织与资金保障体系
    9.3 完善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补偿机制
        9.3.1 制定详细的补偿细则和原则
        9.3.2 强化补偿政策的实施与监督
    9.4 完善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的舆论监督政策体系
        9.4.1 做好生态环保的宣传教育工作
        9.4.2 发挥舆论的监督作用
        9.4.3 呼吁社会公众共同参与
    9.5 本章小结
10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四、中国西部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的研究与实践(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都市圈一体化与高质量耦合发展规划策略研究[D]. 范晓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中国西部贫困地区自然保护区的保护策略研究 ——以草海30年保护史为例[D]. 张丽.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3]玉龙雪山景区旅游发展驱动力变化研究[D]. 赵建平.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西部自然保护区保护与发展文献综述与展望[J]. 张丽,任笔墨,任晓冬.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20(23)
  • [5]基于农户感知与态度的西藏工布自然保护区建设研究[D]. 阳翔. 西藏大学, 2020
  • [6]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中的社区参与机制研究[D]. 杨金娜.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6)
  • [7]国家公园体制导向下的阿坝州风景名胜区体系规划研究[D]. 刘志彬. 西南交通大学, 2018(03)
  • [8]武夷山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社区规划研究[D]. 廖凌云. 清华大学, 2018(04)
  • [9]黑河湿地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体系构建研究[D]. 段占梓. 兰州大学, 2018(11)
  • [10]老挝森林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研究[D]. 安德宁.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中国西部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协调发展研究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