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物理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论文_丁永平

利用物理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论文_丁永平

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八中学 266414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物理实验教学,不仅仅只是单纯地看实验的次数,更重要的是看实验教学能否真正带给学生一些收获,其中对学生重要的影响之一就是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如何利用物理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结合教学实践,提出以下三方面的建议。

建议一:演示实验时有意出错,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批判思维

要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有必要培养学生的怀疑与批判思维。在当前的课堂演示实验中,往往教师讲授什么或演示什么,学生便记什么,缺乏质疑的精神。要改变这一点,建议在部分演示实验中,教师可以有意出错,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实验操作过程,找出其中哪些操作是错误的。

例如,在自由落体一节课用打点计时器研究自由落体规律时,介绍了实验仪器后,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教师的操作,指出其中的错误之处并给出纠正。实际操作时,本人先呈现几个质量不等、体积不同的球体,并故意在纸带的下方夹上一个质量较轻体积较大的塑料球,且先释放纸带,再开打点计时器,设置了一系列的人为的错误。为了对比,在另外一个班则采用正确的操作,亦没有要求学生找出操作过程的错误。结果发现,在故意出错的班级里,学生发言非常踊跃,不但找出了故意设置的错误,甚至还指出了教师亦没有意识到的地方,例如,学生指出,在释放纸带前应当上下移动一下纸带,检验打点计时器是否对纸带造成较大的摩擦阻力,充分体现了学生思维的发散性。而另外一个采用正确操作的班级,学生只是静静地观看教师的操作,未提出任何异议。

由于要求学生找错误,学生观察得特别仔细,并且这些错误是由他们自己说出来的,记忆特别深刻。更重要的是,学生懂得了教师的操作也并非是十全十美的,其中同样可能包含着各种错误,需要把它找出来加以纠正。这种质疑精神正是通过这一次次地锻炼得到潜移默化。

建议二:引导学生思考演示实验的改进

演示实验往往是以新颖、有趣的现象吸引学生的兴趣,但这还只是属于直觉兴趣,是比较表层的。若能在学生体验到物理现象的奇妙时,适时地提出系列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则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但这还是就问题而回答问题,创新的成分并不多。若在演示实验后,要求学生思考如何改进演示实验方案才能使效果更加明显,从而引导学生的思维提高到创新的高度。

例如,在讲解自由落体的失重现象时,引入“水瓶下落”实验。当瓶子从高处下落时,小孔竟然不漏水。学生看到这个意想不到的现象,无不感到新奇有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继而发问,水为什么不漏了?是什么“堵”住了小孔?其中有何奥秘?学生受到这种新奇的实验现象的吸引,注意力集中,且教师的问题恰是他们脑中的疑问,激发他们积极开动脑筋。本人认为,学生思维上的积极参与相对于让学生上台来动手参与,更加重要。上述系列问题主要目的还只是在于引发学生对新学内容的理解。为了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在讲解完该内容后,本人又继续展示那个水瓶,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刚才的现象距离比较远的同学不容易看清楚实验现象,你们有没有什么办法让实验现象更加明显一点?此问一出,学生的一些想法马上涌现出来:“看地上有没有湿”、“把水换成红墨水”、“把瓶子举高点,下落久一点观察时间长些”、“用一张白纸垫在后面,看水有没有喷湿白纸”,气氛异常活跃。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到,采用新奇的实验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只是表层的教学艺术,学生只是感到新奇;要求学生尝试回答实验现象背后的规律,则使学生的思维进一步深化;而要求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改进、讨论,则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了更好的锻炼与展现。

建议三:采用不同设备完成同一实验,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演示实验时,多数教师往往只是用某一套实验仪器来进行演示,使得学生的思维仅仅局限于这一套实验设备,思维无法得到较好的发散。本人建议,对于部分演示实验,可以采用不同的实验设备分别进行演示,然后要求学生对比这些实验设备演示效果的优劣,并思考这些演示方案都是如何设计出来的。

例如,对于演示楞次定律的实验,学校实验室里有一现成的相应的演示装置,但是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是单匝铝框的磁通量变化较弱,产生的感应电动势和感应电流不大,因此感应电流的磁场不强,原磁场与感应电流的磁场作用力不大。为了使演示现象更加明显,本人用漆包线绕制两个匝数约为100匝,直径约为8cm的圆形线圈。其中一个线圈将线头上的漆刮掉,把两个线头连接起来形成一个闭合线圈;另一个不连接成闭合线圈。演示实验时,将学校实验室里原本的楞次定律演示器上两边的铝环取下,分别换上两个线圈。在利用这个演示实验讲解完楞次定律后,取出原来配置的铝环,并告知学生这是“原配夫人”,是原来这个楞次定律演示器上的装置之一,然后用这个铝环再次进行演示,要求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对比前后两次实验现象有什么差别。学生很踊跃地指出了后者现象并不明显。进而问:“你知道老师是怎样想出用这个线圈来替代铝环的吗?”这实际上是要求学生思考演示实验设计的思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不仅仅懂得了用线圈替代铝环的原理,并且更重要的是,学会了一种设计演示实验的思路:发现原演示实验不足之处→从原理上找原因→针对原因改进演示实验。而这种思路,亦是进行思维创新的途径之一。

从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到,要求学生对比不同实验设备的实验效果,有助于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实验原理,此其一。其二,学生的研究不同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案时,认识到了实验设计的多样化,为今后的创新埋下种子。

论文作者:丁永平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7年8月总第23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4

标签:;  ;  ;  ;  ;  ;  ;  ;  

利用物理演示实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探索论文_丁永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