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ntranet/校园网的MIS系统组件技术研究与应用

基于Intranet/校园网的MIS系统组件技术研究与应用

刘逶迤[1]2003年在《基于Intranet/校园网的MIS系统组件技术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本文在前人基于Internet的分布式企业管理信息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COM+及其相关技术,对当前流行的分布式对象技术CORBA、COM+、COM/DCOM和MTS的系统结构、工作原理和技术特点作了深入探讨;分析了两层式和叁层式应用程序的结构模型,在对Microsoft公司推出的用来建立叁层式分布式应用程序的Windows DNA的体系结构剖析的前提下,结合Windows DNA的叁层式应用程序开发特点,利用COM+提供的服务,提出了一种在分布式计算环境下开发基于Web的应用程序的一种新的灵活可行的解决方案——基于COM+的分布式Web应用系统——学籍管理系统。 最后,本文还在分析我校目前学籍管理系统及该系统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介绍了该系统的应有的功能结构和开发方法,给出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数据访问设计、业务逻辑层设计、表式层设计,并成功实现了基于南京理工大学校园网的样例程序,表明:本文提供的设计思路方便、可行,为今后全系统设计打下良好的基础。

李纪文[2]2002年在《校园网规划与基于校园网的MIS系统开发》文中研究说明随着Internet技术的发展,网络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到各个技术领域和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许多学校都已建成或正在组建自己的校园网络。本设计以我校的校园网建设为代表,就校园网络的总体规划进行了可行性的论证,并可作为将来真正实现校园网建设的一个方案。 另外,基于校园网络的MIS开发是将先进技术应用到校园内部,通过简单的浏览界面,方便地集成了各类已有的服务;极大改变了传统的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开发环境和应用环境,打破了信息共享的障碍。 本文在后一部分阐述了基于Internet/校园网络技术的MIS开发理论同时,结合毕业生信息管理系统以及“在线论坛”的实际课题,采用当前流行的ASP技术,网上发布、查询和维护毕业生信息,并在网上讨论一些实际的技术问题,解决以往MIS信息开发中所存在的缺点,论证了基于Internet/校园网络技术的MIS开发是完全可行的。

刘世利[3]2006年在《基于组件的高校多层分布式MIS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目前,管理信息系统(MIS)的研究在纵向上仍然是以计算机方向为主,在横向研究上,主要集中在行业的应用开发上。由于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各行各业都建立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新的MIS,因此现在行业MIS的研究成为MIS横向上的研究重点,本文研究和实现的系统就是高校招生工作领域的行业应用系统。 近几年来,普通高校的艺术类招生专业和考生人数越来越多,招生工作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确保艺术类招生工作的公平、公正,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国内已有许多高校研究开发了各自的艺术类招生MIS。但大多是传统两层C/S结构的MIS,这种结构适合于大批量数据维护,但需要在小规模的、用户较少、安全快速的网络环境下运行,其缺陷主要表现在:缺乏自适应性,生命周期短暂,多用户、多数据库的连接存在死锁和系统崩溃的潜在可能,安全性差,不易于维护,软件重用困难,可移植性差。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发展,产生了叁层B/S模式,它是把两层C/S模式的业务处理逻辑从客户机中分离出来,由单独组成的一层Web服务器来负担其任务。这种结构适合远程数据查询等应用,业务逻辑易于维护,但是有交互性不强、数据处理能力弱等不足。 针对上面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组件的叁层C/S结构模型的分布式应用系统。组件技术是继面向对象技术之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软件工程技术,是面向对象技术的延伸。它具有开放性、集成性、灵活性、模块性、可管理性、安全性、透明性等特点。叁层C/S结构模型集传统C/S和B/S二者的优点,将传统的C/S二层结构中客户端的业务应用分离出来单独作为一层(应用层),利用组件开发技术,将业务应用集成到一系列组件中,将所有组件注册于服务器上(应用服务器),从而形成了C/S/S叁层结构的分布式数据库管理系统。这种结构将业务应用代码集中管理,让客户端应用程序共享,其优势主要表现在:适合大批量数据维护,交互性强,对业务应用层易于维护,安全性高,数据分布式处理,系统可扩展性强,数据库执行效率高,网络连接要求低。 本文对MIS的现状及组件技术的理论和应用技术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利用PowerBuilder的组件开发技术实现了运行在Jaguar CTS平台上的高校艺术类招生分布式MIS系统。

罗伟其[4]2000年在《信息大系统的综合集成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主要研究在企业组织层面上建立集成化信息系统的问题。企业组织内部己发展起若干应用信息系统,但它们通常只在某个方面,某个环节起相当有限的作用,没有能够发挥综合的效应。在国外,将信息系统发展与企业组织的发展密切结合起来研究和建设已逐渐形成潮流,如电子商贸业的发展就离不开这种基础研究和基础事业建设。在我国即将加入WTO的情况下,加快从企业组织层面上进行集成化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建设,是十分重要的。 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在下面几个方面展开。 第一,集成化信息系统的方法论问题研究。这里指出了方法问题是以往信息系统开发效果不理想的重大原因之一,对一些着名方法的适用范围、优点、局限性等作出分析评价,指出原有的较成熟的系统开发方法不能简单地应用于集成化信息系统开发,应将各有成效的模型方法进行集成。文中对几种单项方法集合形成新的混合开发方法作了初步探索,并给出了一种信息系统开发方法集成结构模型。 第二,探讨了建立企业信息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集成化信息系统体系结构问题。这里研究了具有集成化目标的企业信息体系模型的建模问题,并在信息系统七层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引入具有广泛社会属性的企业环境概念,并以此作为信息体系结构的基础层,最后将Client/Server叁层结构、信息体系结构和集成层次结构一一对应,构筑了一种信息系统层次结构与信息系统集成关系结构模型。 第叁,重点讨论集成化信息系统的设计问题。这方面的主要工作一是设计了一个叁维模型与波浪式模型互补的需求综合模型,为集成化信息系统的设计阶段提供了一个比较全面、可靠、又可动态发展的目标前提;二是从支撑系统集成、信息集成(核心是数据集成)、功能集成、技术集成、人员集成五个方面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设计说明。 第四,研究和讨论了集成化信息系统的开发建设和过程管理问题。在开发建设方面,以霍尔(Hall)的叁维结构模型为开发工程的基本框架结构,并以集

刘继进[5]2003年在《基于校园网的MIS建设规划》文中研究指明该文针对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的多楼宇特点,介绍了在学校建立基于 Internet/Intranet 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规划。阐述了系统的建设目标、建设原则、子系统划分等系统要素,并对多层软件体系结构、分布处理技术、安全策略、DCOM/CORBA 等技术在整个系统中的应用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描述和分析。

郑晓艳[6]2001年在《基于WEB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文中提出浏览器/服务器(B/S)模式的数据库体系是利用Web服务器和Active Server Pages(动态服务器网页,简称ASP)作为数据库操作的中间层,将客户机/服务器模式的数据库结构与Web技术密切结合,从而形成具有叁层Web结构的浏览器/服务器模式的数据库体系,用ASP进行B/S模式的WEB开发是目前最流行也最实用的开发模式。这种开发模式与当前主流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相结合所设计的应用系统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具有其先进性。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论述了叁层WEB结构的B/S体系结构特点和它的工作原理,结合校园网的发展、应用现状,论证了在校园网上进行B/S模式叁层WEB开发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从ORACLE数据库本身的系统结构特点、安全策略方面论述了ORACLE数据库的优点和其适合本系统的原因。 本文重点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为实例,详细分析了系统的整体方案设计和安全策略设计及实现。具体论述了用ASP进行B/S模式叁层WEB开发的规范化过程,在此过程中,讲述了ASP通过应用服务器访问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其他各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并且给出了具体实现方法。 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 (1)设计和实现了应用系统数据库的整体设计思想。综合考虑系统操作特点、需求和oracle数据库本身的特点,给出了数据库结构、磁盘分配、和各种存储参数的最优配置,从数据库方面提高系统运行速度、安全性和可靠性。 (2)设计实现了系统安全策略。根据用户的职能,把系统用户分成八个角色,每个角色根据各自的职能拥有不同的权限,用户由系统管理员分配和授予角色,必须首先经过身份验证才能进入系统;在硬件方面实行IP绑定,由服务器程序设定了行使系统管理员职能必须使用规定的IP地址;对重要信息的管理必须由主管领导审批,为此设计了各级领导的审批功能。 (3)编写了服务器端的后台处理程序和用户操作页面。实现了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和前端浏览器之间的通讯;为用户提供了简洁、友好的浏览器操作界面;编写了处理用户操作请求的后台服务器程序。用户只要从浏览器上提交所需的操作请求,应用服务器就可以处理这些请求,从数据库服务器提取结果数据,返回给用户。 在论文的最后,还给出了在系统开发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法。

陈瑜[7]2003年在《高校基于校园网的MIS建设规划》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针对高校的特点 ,介绍了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规划。阐述了系统的建设目标、原则、划分子系统以及多层次的软件体系结构、分布处理技术、安全策略、ASPNET、CORBA等技术在系统中的应用设计方案

姜仑[8]2001年在《基于Intranet架构的酒店MIS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加入WTO的脚步逐渐接近,21世纪的新课题----信息产业横亘在我们面前,如何加速信息的流通,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对我们来说己经迫在眉睫。 随着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即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的不断深入,企业中巨大的数据量和复杂的处理方式将是MIS所面临的重大问题。INTERNET/INTRANET,BROWSER/SERVER,ETHERNET/ATM的发展,使得MIS中的信息处理从集中发展到分散及网络中心计算。通过网络可将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联,实现信息交换、资源共享、互操作和协同工作。因此,对MIS的建设首先应是网络建设。 本文较详细地讨论了在进行MIS网络分析设计时所涉及到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MIS的网络设计应满足的指标、需要考虑的因素、网络设计原则、网络设计方法、网络设计类型、网络通信协议、网络拓扑结构、选择网络操作系统的策略以及网络布线系统等方面内容,本文遵循系统开发的思想,分析和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论述了对企业原有的网络基础设施的改造,以实现基于Intranet技术的企业信息系统,并结合具体情况,分析和设计了某酒店的网络系统。

方莉英[9]2007年在《校园信息网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校园网建设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水平是高校整体办学水平、学校形象和地位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教育和科研网的不断发展,目前,大多数高校将校园网建设列入到学校的重点工作来抓紧实施,使高校建设正朝着网络化的目标迈进。实现信息化大学校园,网络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教学应用是目标,管理体制是保证。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经过多年发展,已经达到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应用需求的不断增高,建设一个全新的网络平台,适应将来教学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网络环境,势在必行且意义重大。本文以四川机电技术学院校园网信息化改造建设的一个实例,阐述了校园网络建设的总体设计思想详细的描述了整个网络的规划的过程。在校园网网络建设中从方案的确定到实施应按照先进性、实用性、规范性、经济性的原则确立。在分析了原校园网络的建设的不足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具体的改造方案。还涉及了校园网教学管理系统的初步探讨。校园网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采用了J2EE架构,客户端只要安装有浏览器即可浏览,应用服务器系统采用的是JBOSS Web应用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采用SQL SERVER2000。

张亚辉[10]2008年在《在线考试系统》文中认为网络化教育代表了教育改革的一个发展方向,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个特征,并对教育的发展形成新的推动力。随着Internet/Intranet的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建立在其上的远程教育成为现代教育技术未来发展方向之一,考试测试作为远程教育的一个子系统也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现代远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已经开始进入我们的生活,正在给传统教育模式带来新的变革,并对教育的发展形成新的推动力。Internet技术的发展使得考试的技术手段和载体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Internet的开放性、分布性的特点和基于Internet的巨大的计算能力使得考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基于Internet的考试系统正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之一。与传统考试模式相比,网上考试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它可以将传统考试过程中的试卷组织、审定印制、传送收集、登记发放、评判归档各个环节缩小到一至两个环节,几乎屏蔽了所有人工直接干预考试活动的可能性,不但能够节约大量的时日、人力、物力与财力,而且还可以大幅度提高考试成绩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在线考试系统课题产生的背景是当今教育信息化的趋势及我国高校教育信息化系统的建设;目的是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和网络资源实现无纸化考试以避免传统手工考试的不足。与传统考试模式相比,网上考试渗入了更多的技术环节,对实现安全性的途径、方法也提出了更高的技术要求。通过Internet/Intranet来实现网上考试,是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个具体实现,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以实现教考分离以及考务工作的全自动化管理,可以有效利用校园网的软硬件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效力,更好的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可以大规模的实行考试,实现考试的客观、公证性,自动化组卷、阅卷可以减轻教师的工作强度。传统考试要求老师刻试卷、印试卷、安排考试、监考、收集试卷、评改试卷、讲评试卷和分析试卷。这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网络考试系统是传统考场的延伸,它可以利用网络的无限广阔空间,随时随地的对学生进行考试,加上Web数据库技术的利用,大大简化了传统考试的过程。本论文主要阐述一个功能相对简单的在线考试系统的后台操作过程及一些关键技术。该系统用户信息主要由用户注册自行输入,考试时考生输入学号,核对正确后进入考生界面,考生界面主要有考生基本信息、修改密码、开始答题、查看成绩、查看答题等组成,关键实现了管理员对考生答题的控制,一方面为试题生成的控制,另一方面为答题的控制及是否可以查看试题答案。管理员进入管理员界面,管理员界面主要由生成试卷、查看试卷、考试控制、查看成绩及题库维护等模块组成,在此界面下,完成对试题库的维护,及当有考试任务时,自动生成试题、答题控制、试题参考答案控制等功能,较完整地实现了在线考试的功能。

参考文献:

[1]. 基于Intranet/校园网的MIS系统组件技术研究与应用[D]. 刘逶迤. 南京理工大学. 2003

[2]. 校园网规划与基于校园网的MIS系统开发[D]. 李纪文. 大连理工大学. 2002

[3]. 基于组件的高校多层分布式MIS研究与实现[D]. 刘世利. 辽宁师范大学. 2006

[4]. 信息大系统的综合集成方法研究与应用[D]. 罗伟其. 华南理工大学. 2000

[5]. 基于校园网的MIS建设规划[J]. 刘继进. 上海海关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6]. 基于WEB的教务管理信息系统[D]. 郑晓艳. 天津工业大学. 2001

[7]. 高校基于校园网的MIS建设规划[J]. 陈瑜. 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3

[8]. 基于Intranet架构的酒店MIS研究[D]. 姜仑. 大连理工大学. 2001

[9]. 校园信息网的设计与实现[D]. 方莉英. 电子科技大学. 2007

[10]. 在线考试系统[D]. 张亚辉. 吉林大学. 2008

标签:;  ;  ;  ;  ;  ;  ;  

基于Intranet/校园网的MIS系统组件技术研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