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分公司 021008)
摘要: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无论是工农生产还是人民生活,对电力供应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同时电力占比能源消耗结构也越来越高,因此发展电力事业势在必行,而变电站建设是电力事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据统计,500kV变电站应用最为广泛,是负责输送电力的主力军。本文旨在通过分析500kV变电站管理中的危险点,探究控制对策。
关键词:变电站管理;危险点;控制
近些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用电量也呈指数状上升,因此对电网建设有了更高的标准及要求。但目前,我国对500kV变电站的管理工作只保证了变电输电的正常运行,并未达到更高水准的管理水平。但是随着各种新兴设备的研发与使用,有效地结合使用才能够使变电站的管理更加安全有效。
一、我国500kV变电站管理出现的问题
(一)变电站运维管理水平次、效率低
变电站在运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必不可免,能够快速反馈问题、响应问题、处理问题是至关重要的,若不能快速解决问题,可能导致电力瘫痪,引发电力事故。而我国的500kV变电站管理模式采取的是“人工申请→人工审批→检修”的传统管理模式,这种传统的流程管理制度不健全,为发生电力事故埋下了安全隐患。由于这种管理模式流程过于繁琐、时间成本高、不智能、非集中式管理,导致管理效率低下。
(二)安全体系制度不健全
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管理制度是保障变电站正常运作的法则。变电站的接线非常复杂,点多面广,极易出现问题。有些电力企业一味的强调技术优势而非安全问题,导致了电力事故的发生。
(三)工作人员缺乏培训
工作人员缺乏技术革新及培训,更缺乏安全意识。许多电力企业不注重对工作人员的定期培训,他们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已远远跟不上电力建设发展的需要,很多工作人员也是机械般工作,安全意识不强,由于技术人员操作不当导致电力事故比比皆是。同时,针对以往出现过的异常问题,工作人员没有做好登记、总结以及分析,对后期发生重复性事故没有起到前车之鉴的作用,更没有防患于未然。出现问题若解决不当,会引发严重的电力事故,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除此之外,由于管理手段单一、分散,需工作人员到现场跟踪检查,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占用了人力资源。
(四)设备管理不当
设备陈旧或是质量低下也是发生电力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电力企业为了降低成本,不重视设备更新替换,产生安全隐患。甚至有些采购人员从中捞取回扣从中获利,购进质量低下的设备。除此之外,针对长时间大负荷工作的设备,工作人员未进行定期保养与维护,增加了发生电力事故的概率。
(五)环境因素对设备的影响
500kV变电站的运行设备对环境也有特殊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雾霾已经严重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而环境的不利因素也会对变电站的设备产生腐蚀。此外,地处强对流环境的地区也会对变电器产生影响,强风也会造成线路受压过大,产生断裂。环境因素不容忽视,它不仅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更会引发安全隐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查找变压器危险点的重要性
在变电的运行过程中每一危险点都是安全隐患,快速定位危险点,分析处理进行有效的防控措施要保证变电的安全运行是最主要的任务。首先要对时间、地理位置进行预测、分析,不良的地理位置对强对流气候较易发生,很容易导致设备出现故障,提前对时间及地理位置进行分析可以降低发生事故的概率。第二要对操作流程及制度进行完善,这也是对可能发生的故障提前找到与之匹配的解决方法,并对同一类型的故障归类分析,拟定相应的处理措施。最后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不同的工作人员对知识及技能掌握程度不同,提前对工作人员进行技能考评,并进行培训经验分享,也是有助于降低人为操作失误。
三、500kV变电站管理对危险点的控制对策
(一)完善流程制度
想要对变电站进行有效管理,制定完善的流程及制度是保障变电站顺利运行的首要条件。首先要做好责权划分,必须落实到每个人,每人须按照规章制度严格执行到工作中,并建立相关的奖惩机制,对于认真执行制度的员工定期奖励,对玩忽职守的员工要严重惩罚甚至开除,以便保证变电站的工作顺利进行。
(二)注重工作人员培训
变电站所有操作都是人为操控,所以对员工综合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定期考核员工操作守则、定期培训员工技能,并做好相应的安全防范工作,保障变电站设备正常运行。
(三)定期设备维护
变电站设备需做好日常检查维护工作,定期也需要做好彻底的保养工作。及时发现设备问题或潜在隐患,并进行定位分析,以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保障变电站设备正常运行。
(四)结合互联网技术
集中管理500 kV变电站的运行模式,结合互联网技术建立数据网,利于监控全网全局。各变电站应该建立相互关联的数据网,实现网络一体化处理。工作人员将信息录入至数据库中,一旦审批通过,检修人员可第一时间到现场排查故障,进行维修工作,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此外,在电网紧急情况下,采用安全控制策略也有助于事故预见和事故处理。并且由于网络一体化,每一个高压变电站产生过的问题及应对措施都展现在系统中,可以很好的实现数据共享,让其他工作人员引以为戒。此外,通过远程数据系统全面运维监控,可以快速进行故障响应,解决问题。总而言之,集中控制500 kV变电站运行模式可保障供电质量,以及电网的稳定运行,同时可提升管理水平、降低运维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五)成立运维团队
巡视检查队。建立多组专门的巡视检查人员,保证7*24小时监管。巡逻检查需关注如下几点。要保证巡察队每一人员电话畅通,一旦出现问题可立马联络外界;需谨记巡查职责;要检查变电站设备的断路器、隔离开关现场位置等;定期进行变电站设备维护、登记并注重设备验收;对异常事故进行快速响应处理,并记录在册;针对高压变电站的固定资产及相关物料定期进行核实;巡视变电站周边的土地、绿化、人们生活等方面的需求;注重变电站安保工作。
集中控制管理。建立集中管控中心站,并建立完善的流程管理制度,且所有的任务及操作都由该指挥中心下达,主要权责包括以下几点。负责该地区所有变电站的运行监控、遥调操作;负责该地区所有变电站遥测信息的监视;负责所辖地区受控变电站接线方式的相关调整;负责所辖区域对新建变电站的规划或改建,以及对功能的验收检查;工作人员对设备检修完毕后,将检修情况回传至集中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集中管理、监管维修情况;监管中心定期出具各地高压变电站的统计分析情况,尤其要定期总结所发故障或电力事故的原因及采取的相应措施;集中管控中心还需对变电站现场运行情况进行监控。
事故快速响应。当发生故障时,集中管理中心的工作人员需立即通知现场巡视的工作人员,并下达相关的操作指令进行故障排查。变电站驻场的工作人员应根据集控中心下达的指令,结合现场情况对现场设备情况、监控情况等做出相应判断,根据排查情况变电站驻场人员向集中管控中心的监控人员反馈现场情况,并书写相关检测报告,以便后期备案整理;当现场工作人员在巡视过程中发现故障时,应该立即向集控中心监控人员报告,由总监控中心工作人员下令指挥操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高压变电站的管理要注重制定规范、集中管理、人员管理等三大方面。在完善变电站管理制度的情况下,采用集中监控的操作系统,进行所辖地的统一监管控制。除此之外,注重对工作人员的培训也是对变电站有效管理的重中之重,所有的操作都是人为进行,一旦操作不当便会造成电力事故。因此,三方面一定要相结合才能够对高压变电站进行有效管理,降低成本、提高运营效率。
参考文献
[1]邵军.论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分析及控制策略.中国电力教育[J].2010(28).
[2]高美金.500kV大电流变电站的关键设计要素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
[3]王宏锌,赵志杰.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J].云南电力技术,2012(3).
论文作者:盖秀华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6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8
标签:变电站论文; 工作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论文; 事故论文; 操作论文; 工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6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