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口规模与居住环境质量&以上海为例_中国的人口论文

城市人口规模和生存环境质量——以中国上海市为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质量论文,上海市论文,为例论文,中国论文,城市人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城市社会经济的最佳发展,在客观上有一个适度人口规模。

在未来五十年或更长的时间时,该城市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是研究总人口规模的重要依据。

九十年代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和上海的战略地位都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上海优越的自然、社会、经济、人才条件和国家开发开放浦东的战略决策,上海将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将承担带动长江三角洲、长江流域以至全国经济新发展的重任。为此,上海的城市化地区必将有一个极大的发展。搞大都市、建城市群、走城乡一体化的路,是上海发展的必然趋势。

上海有3340.50km[2]土地,且以每年新淤增1-2万亩土地的速度不断扩大,预计总人口将达3000万之众。

总人口规模的增长,必须与社会经济规模的扩大相适应,与不断增多的劳动岗位相适应,与现代化市政设施的建设速度相适应,与不断提高人均道路、人均住房、人均绿地面积相适应,与多中心的城市群分布形式相适应,与改革户籍制度和加快人口城市化的进程相适应。方方面面的适应与协调,必须在土地利用和资金投向等宏观调控指导下进行。达到现代化国际花园城市水平,不断改善和提高人口的生存环境质量。

〔关键词〕人口规模 环境质量

对于一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而言,总人口规模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条件。城市社会经济的最佳发展,在客观上有一个适度人口规模。总人口规模太大或太小都不利于城市的发展,在这太大和太小之间,必定有一个适度点。这是探讨城市人口规模的基本指导思想。

自1958年以来的几十年时间里,上海在人口问题上始终贯彻执行从控制进入上海的人口和积极向外疏散上海人口的政策。几十年的控制和疏散,效果并不理想,没有解决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但是,却形成怕人多、要控制的指导思想。反映在人口规划上,上海常住人口到2000年不要超过1300万人;最近又有报告认为,到2050年上海的理想人口目标为1550万。这些认识和分析,是否符合改革开放的要求?是否适应大力开发开放浦东的要求?是否与上海承担的任务和发挥的作用相适应?我们认为应作较大的修改,以适应上海战略发展目标的要求。

(一)

在未来五十年或更长一点的时间里,上海在国际、国内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这是研究上海总人口规模的重要依据。

进入九十年代,国际、国内的形势和上海的战略地位都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世界正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中国正按改革开放总体战略展开。对于上海市,中国政府已经作出了重大战略决策。以上海为龙头,开发开放浦东地区,进一步开放长江沿岸城市,尽快把上海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长江三角洲、整个长江流域和全国经济的新发展。这一战略决策,是中国推进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是实现第二步、第三步经济发展目标、提高中国国际战略地位的需要。这一战略决策,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工作部署,也不是区域性发展对策,而是关系到中国改革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一个龙头,三个中心”是上海整个发展战略的目标。

历史已经把上海推到了21世纪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沿,上海面临再度崛起成为国际经济中心城市的重大历史机遇。在这样一种重大变化的新形势下,我们应该按照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21世纪的要求,在全新的更高起点上,重新构思新的发展战略。

上海对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要作出如此重要贡献和发挥如此巨大作用,必须极大地扩展城市化地区,搞大都市,建城市群,走城乡一体化的路;必须从全上海6340.50平方公里土地出发,做好土地利用规划,统筹安排各行各业的发展,使之在总体上建成经济、金融、贸易三个中心;必须有计划地扩大总人口规模,调整产业结构,满足各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发展对技术和劳动力的需求;必须有高标准的绿地系统和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将上海建成名符其实的花园城市。

上海这块土地以吸纳多少人口为好呢?有两种计算办法:一是把上海作为农业地区,看这块土地能提供多少粮食和副食品,能养活多少人口,这是农业社会的观点;二是把上海作为城市化地区,把它建成国际上的经济、金融、贸易中心之一,带动全中国的经济发展。按照后一种观点,上海的城市化地区可以也应该发展到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3,即城市化地区总面积达到2113平方公里,那时,上海将发挥其应有的巨大作用。

中国是人口众多平川地相对狭小的大国。上海城市化地区的人口密度既要参照现代化国际城市标准每平方公里1万人口,又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适当提高城市化地区的人口密度。上海城市化地区的人口密度若界于1.0~1.2万人口之间,则从均占地为83~100平方米。若进一步提高人口密度,势必下降人均道路和人均绿地的面积,有碍进入现代化国际城市的行列,有碍花园城市的建成。新上海的环境目标应似新加坡而不是纽约和东京之类。

按上述标准计算,上海城市地区的人口容量可达2113~2536万人;上海非城市化地区面积占全市的2/3,总面积为4227.50平方公里。按现有人口密度900~1000人每平方公里计算,非城市化地区的总人口为380~423万人,因此,上海全市人口总容量可达2493~2959万人。

上海城市化地区若能扩建到2113平方公里,全市总人口接近3000万人,上海在经济、金融、贸易方面的实力将有急剧的加强,它在全国和世界的作用和地位将令人刮目相待,可以真正成为国际经济中心之一。如果我们在城市发展和总人口规模上没有这样的宏大气魄,国家交给上海的重任恐难落实,美好的理想难以变为真正的现实。

上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经济、社会和人才条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宏伟的战略目标是能够达到的。

上海地处长江入海口,出海可通五大洲四大洋,与世界各国有密切的联系;上海位居我国海岸线中央,有利于南北方向的货物在此集散和转口;上海已有的经济实力在全国已居举足轻重的地位;雄厚的技术力量和人才条件,在全国屈指可数。种种主客观条件,上海在全国是独领风骚的。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全国最优地区在长江流域,长江流域的精华在三角洲,三角洲的重心在上海,上海是皇冠上的宝石地所在。

即便在全世界,像上海这样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社会经济条件,也不过十来个,在这十来个特大城市中,唯独上海尚有川沙、南汇、奉贤、金山等大片尚未开发为城市化的地区。一马平川的冲积平原,广达几千个平方公里。更难能可贵的是,上海的陆地面积每年以增加1~2万亩的速度在不断淤积扩展。这一切都决定了上海是城市化地区扩建最佳选择。

上海是全中国人民的上海,它的宏伟建设,不仅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而且各省市自治区纷至沓来,这无疑将极大地促进浦东的开发建设。开发浦东,建设浦东,实现其宏伟战略目标,不只是上海人要为之投入和拼搏,更是全国人民投资建设的重点之一。

上海的今天,正处于新一轮的建设高潮之中。上海对人口吸纳具有大容量的特点和优点,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因而要开门欢迎而不能关门控制,切实转变怕人多,要控制的旧观念,使我们的认识适应战略发展的需要。

(二)

上海对人口吸纳的大容量特点是十分鲜明的,总人口规模将以3000万为其战略发展目标。这就是说,上海的总人口可以在现有基础上翻一番以上,这是上海人口增长的优点和特点。但是,这决不是说上海人口可以放开猛增,而是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的扩大相适应,与不断增多的劳动就业岗位相适应,与开辟对外联系的战略运输通道相适应,与市政设施的建设速度相适应,与不断提高人均道路、人均住房、人均绿地面积相适应,与不断提高人口的生存环境质量相适应。

总人口是指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总和。

上海户籍人口的自然增长不断下降。在80年代期间,其总量增长为94.80万人,年均9.48万人,每年增长量呈下降趋势,进入90年代,人口自增量急剧下降。从1990年的4.49万人,下降到1993年的人口负增长—1.0015万人。1994年负增长量超过1993年。如不考虑人口迁移因素并保持现在的生肓、死亡水平,到2050年上海人口将降至800万人。(新民晚报1995.2.25)。

上海户籍人口的机械增长,年年呈正增长,且有不断增长之势。80年代全市机械增长人口达49.18万人;1991-1993年期间,增长12.47万人。尽管机械增长的年际差异较大,其趋势是不断增长。但是,从总体看,上海总人口增长的源由主要不是户籍人口,而是户口在外省市的常住人口和流动人。

人住上海一年以上,户口在外省市的常住人口,1990年7月1日(四普)有48.80万人,比1982年7月1日(三普)增加1.4倍;人住上海不满一年,离开户口登记地一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四普时有5.42万人,比三普增加13.0倍;人住上海,户口特定的常住人口,四普时有5.96万人,比三普增加49.0%。这三类常住人口的增长率远远高于户籍人口的增长率,是上海总人口增长的重要原因。

上海对流动人口作过几次调查。1988年10月20日在上海居住、滞留的流入人口为1124.60万,其中外省市流入上海的为105.8万,流动人口的总规模在迅速增加。现在每天在沪的外来流动人口已达330多万(解放日报1994年11月29日第一版),是上海总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

上海流动人口的增加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是人口城市化的必然趋势。

随着上海“一个龙头,三个中心”战略目标的实施,必然会有大规模的基本建设。在近一、二十年内,基建规模将十分庞大,单靠上海本地的建筑队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上海将长期保持一支庞大的外来建筑队伍。这支队伍不可能随工程结束而全部返回原地,必然有相当的数量将长期留在上海;随着大批新建企事业单位的建成和投入运输,需要多层次的工作人员,既有比例越来越高的技术人才,但更有数量庞大的一般劳动力和力工。由于上海人口自增率将长期处于零增长和负增长,上海新增劳动力不能满足大规模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必然要向外省市引进人才和劳动力,上海必将出现开埠以来第二次移民潮;随着上海人口老化程度的提高,家庭养老缺少劳力的问题将越来越严重,客观上已经形成一支庞大的保姆队伍;每年的民工潮是对上海的猛烈冲击,尽管劝阻其回原籍,但总有一部分人在上海站住了脚,这些人会源源不断地把亲属引进上海,这是一支不可低估的人流;社会上已经形成一批高收入的“大款”阶层,他们凭借雄厚的经济实力,对一些中、小学校予以赞助,将子女送来上海就学。这种户口在外省市的中、小学生正在不断增多;为数越来越多的港澳台同胞的子女和外国在沪工作人员的子女,他们也是外来人口的一部分。

总之,开放的多功能的上海,具有吸引流动人口和外来人口的机制,他们的衣食住行娱和就医就学等种种需求都需要上海解决,需要各种市政设施和医疗、文化教育机构为其服务,由此才能接纳好如此众多的外来人口。

上海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迅猛增加,需要有各种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如电力建设,交通运输,邮电事业,市内公共交通,自来水、煤气,园林绿地,环境卫生,治安保卫,市政工程管理等等。综合起来,就是要有相应的城市建设费来增加容纳人口的能力。如果没有足够的城市费,外来人口的增加就将受到限制。外来人口的规模和递增速度受城建费的制约,否则,原住上海人口的生活质量将随外来人口的增多而下降。这就是上海总人口规模既要积极发展又要适当控制的原因。

户口在外省市,人住上海一年以上的常住人口,在四普时已近50万人,近几年必又增加。这些人口的生活和工作实际上都在上海,只因我国的户籍制度多年来卡得很紧很紧,不让报户口,人为地降低了城市人口的比重,由此在统计上不能正确反映城市化进程,人为地降低了城市化水平。同时,也在实际上剥夺了这部分常住人口应有的权利,他们不能享受城市人口在住户、就学、就医、就业等方面的利益。在计划生育、公共卫生、社会治安、市场经营等管理方面也带来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与改革现行户籍制度有密切关系。多年来,卡紧城市户口的做法已到了必须改革的时候。我国的户籍管理制度应有利于城市化进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人为地卡住城市户口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当前社会经济生活中发生的某些不稳定问题,不能不说与现行的户籍管理不适应有关。建议有关部门及早研究,妥善解决。

(三)

上海之大,有6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之多,将达3000万人口之众。如何将这许多人口合理地安排在这广阔的地域范围内呢?有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就是要建设多中心的城市群。

建国几十年来,上海的城市建设大多是沿着原有马路不断向前延伸,在路的两旁建起居民楼和开出商店,满足日常需要,由此形成一条又一条的街。整个城市似铺大饼那样向周边地区扩展。大饼越铺越大,结果是市中心的压力越来越大,致使交通运输几乎到了瘫痪的地步。

六十年代以来,随着生产布局向郊区扩散,上海在闵行、吴淞、高桥、金山、桃浦、漕河泾、安亭、嘉定等地建起了十多个卫星城镇。那里既有主导产业成片的大工厂区,又有与之配套的居民新村,使上海逐渐形成组合式城市。但是,由于它以中心城为中心,缺少应有的独立性。加之人口规模过小,一般在10万人以下,形不成有凝聚力的核心,不能发挥城市应用的综合性功能。缺少必要的市政设施和各种服务业,居民的就医就学十分不便,至今没有独立发展的能力。有些卫星城实际上只是一些大工厂的居住区而不是城镇。

表1 上海与国外大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比较(%)分类

内容

东京

曼哈顿 新加坡 上海(1992)公共系统 政府管理机构、医疗文化设施

16.0

6.5

9.6

11.5商业系统 专用商业设施、旅馆、游乐设施 8.0

16.2

15.4

11.5住宅系统 专用独立住宅、公寓住宅

21.8

13.7

10.6

40.0工业系统 专用工厂、工场、仓库

4.9

7.3

2.4

25.8旷地系统 公园、运动场等

12.8

17.9

30.0

1.7交通系统 道路、铁路、港口

25.7

38.2

22.0

9.6其他

其他

0.5

0.2

10.0

11.4

特别是在用地规模上,眼光短浅,没有留有余地,以致造成住宅和工业用地系统比重过高,而公共系统、旷地系统和交通系统用地比重过低,带来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详见表1)

某些旧市区的改造,极不适当地强调黄金地段产出基金效益,忽视科学规划建筑密度和人口密度,一味追求建筑量,蚕食绿地建高楼。有些单位改建,更是见缝插针造高楼。一些学校、医院破墙开店,大多占用绿地,使交通、市政、景观、生态等环境质量更趋失衡。

在上海6340.50平方公里土地上,我们主张建立十几个百万人口以上的特大城市,以多中心打破一个中心;用城乡一体化的新思想,打破市区、郊区、近郊、远郊的旧概念。这些新建的特大城市,有独立完整的城镇体系,有高标准的市政设施建设,有主导的产业结构体系,有现代化交通运输系统和绿化系统。这十几个特大城市构成上海城市群骨架,函盖上海全部地区。

上海地区可以首先形成从宝山——金山的串珠状城市群体。即宝山市——上海市(原市区)——闵行市——金山市(原金山石化地区);随着浦东新区的开发建设,建设第二条城市群主轴线,这就是陆家嘴——川沙市——南汇市——奉贤市,上海地区的松江,位于沪杭线上,又有发达的公路网络,将松江建成独立的大城市是符合实际情况的。此外,还有青浦、崇明都极有发展前途。

在上海郊县建立一批相对独立的地级市是上海城市化地区扩大的需要,是上海地区多中心多层次构想的具体体现,是上海地区城乡一体化的最佳分布形式。没有城市形态的新格局新组合就不能最大限度地推进上海的城市化进程,上海人口总量将达3000万就将丧失合理的人口分布形式。

无论是新城建设还是旧城区改造,必须十分注意两个问题,一是对内对外的交通运输网络,二是绿地生态系统。

随着上海经济、金融、贸易三中心的建设,首先必须在水上建设战略运输通道。整治长江口航道,建设10万吨级的全天候港群已提到议事日程。根据有关可行性研究,将在横沙岛以东水面建设束流冲淤工程,使航道深达12.5公尺,10万吨级巨轮全天候进出,使上海港与国际环球航线接轨,上海港将成为中国的中心港,这无疑将极大地推动上海的建设发展。与此同时,建设市内交通运输网络,将城市群连结成一有机整体。对于上海未来的巨大发展,当然也要有巨大的第二航空港和现代化的通讯港,使上海时时刻刻与世界各地保持密切的联系。

无论是旧城改造还是新城建设,必须十分重视绿地生态系统。在这方面,一定要坚持高标准,高要求,必须与国际现代化大城市接轨,若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的严重污染情况,从长远来看,必将影响上海的投资环境。

1994年上海人均绿地面积只有1.4m[2],法国巴黎为12.4m[2],美国纽约为19.2m[2],德国波恩为37.4m[2],柏林为26.1m[2],南朝鲜汉城为13.0m[2],新加坡为7.2m[2](详见表2)。

表2 国外城市公园一览

上海与国内其他大城市相比,人均绿地面积的排位也在末位之列(详见表3)

表3 人均占有公共绿地和建成区绿化复盖率(1985年数字)

根据测定,1公顷阔叶林在生长季节一天可以吸收1吨CO[,2],放出0.73吨o[,2],如果以每个成年人每日呼吸需要消耗O[,2]为0.75公斤,排出CO[,2]为0.9公斤计算,则每人需要有10m[2]的森林面积或50m[2]的草坪才可以消耗掉每人因呼吸排出的CO[,2],并供给需要的O[,2]。

根据上海市总体规划(包括浦东和浦西)“近期(2000年)人均公共绿地2~3m[2],绿地率12~13%;远期(2020年)人均公共绿地5~7m[2],绿地率18%左右。即便如此,上海的绿地水平距客观要求仍相差甚远。一般说来,城市绿地应占土地面积的30%,那里的生态环境比较好。上海应向新加坡看齐,不断提高旷地系统的比重,而不再搞见缝插针式的建设。

城市化地区的人口密度控制在1.0~1.2万人/km[2],人均占地达83~100m[2],旷地系统面积占30%,则人均为25~33m[2]这个标准的。由于城市工业废弃物的排放,还需要更多的绿色植物调节。因此,在上海的城市群建设中,不断提高人均用地指标,重视绿地系统和体育活动场地的分布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再也不能只为眼前利益而去创造人为的窒息环境了,应为人类的生存发展,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四)

为分阶段分步骤达到上海发展战略目标,首先需要一个粗线条的上海发展规划。这个规划在本质上是上海地区的区域规划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城市规划。规划有三大块组成:一是大菜篮子工程,指工农业生产的相互关系;二是生产布局和产业结构调整,突出经济、金融、贸易三个中心;三是交通、通讯运输网络和绿地工程,即海港、陆港、空港和通讯港的四港建设及优良的生态环境。

上海的工农业生产以工业为主这是没有疑问的。问题是如何加强农业,如何使农业起到良好的基础保证作用。尽管上海有6340.50平方公里的土地,但是,对于未来3000万人口来说,耕地面积不足,粮食供应短缺是明摆的问题。上海的农业要突破原有的旧框架,走跨地区跨国界之路。超越省市区界和国界发展经济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因而我们不能就上海讲上海,不能就农业讲农业。首先,将上海有限的耕地作精心的安排,不断提高总人口对蔬菜和农副产品的需求;其次,要利用上海的科技优势和经济实力,跨出上海到外省市建立一大批各种各样的现代化食品生产基地;第三,利用国内和国际市场,通过商品交换,建立相对稳定的产供销关系,为我上海所用。因为粮食要靠土地密集,非我上海之优势。上海可以用劳动密集型或技术密集型产品交换东南亚诸国或美国、澳洲的大米、小麦,这等于进口土地和化肥。随着市场交换范围的扩大,优势互补的机会就越多,由此来保障上海对各类农产品的需求。

严格控制土地利用,坚决按规划的大框架落实土地利用状况。各行各业的发展,最后要落实到具体的地块上,控制土地利用,从宏观上控制了各业的发展。但是,目前的土地利用状况十分混乱,特别是基层单位,更是在眼前经济利益驱使下,任意改变土地利用状况。这种情况,对建设“一个龙头,三个中心”的大上海极为不利,需予坚决纠正。国家是土地的所有者,各条条块块只是对土地的使用者,各地块将作何用途,是规划的基本内容,任何单位和个人不能随意更动,否则将无法保证上海的建设朝着预想的目标前进。

在控制土地利用的同时,严格控制资金的投资方向。无论是内资、外资、合资或私人资本,其投资的项目均涉及产业结构,必须符合上海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接受产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控制土地利用和控制资金投向是最有效的宏观控制。

资金的投入量和投在什么地方,这将直接与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人口流动密切相关。在大力吸引资金投入的同时,做好各地块的人口增长速度、总人口规模、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人口流动等诸方面的预测工作,它将有利于总人口的增长步入健康发展之路。以各项人口预测数据为依据,确定各地块的城市建设费的投入量,使人口的增长与城市的建设发展相协调。因此,加强对各项人口指标的预测工作和合理分布上海的人口,对指导上海地区的大建设、大发展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以适当的速度增加上海的人口,与投资、建设相协调的合理人口分布,是上海发展战略要研究解决的重要内容之一。我们深信,有限的地域范围,必定有一个人口总量的饱和点,不断接近这个饱和点,而又不达到这个饱和点,这就是上海总人口的理想规模,是人口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上海对全国甚至全世界,都有强大的吸引力,总人口的不断增长或快速增长是一种必然趋势,我们要适应这种变化的趋势,研究人口与国民经济、人口与城市建设的各种内部结构与比例关系,协调其方方面面的发展,使上海既最大限度地吸纳人口,又发挥其巨大的经济作用,不断完善其内部结构,形成一有机结构的发展机制,推动整个上海地区的健康发展。

标签:;  ;  ;  ;  ;  ;  ;  ;  ;  ;  

城市人口规模与居住环境质量&以上海为例_中国的人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