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阙隔盐灸法联合肺通气训练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功能康复影响论文_梁锦锋,冯重睿,符碧洲,华玉平

神阙隔盐灸法联合肺通气训练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功能康复影响

梁锦锋 冯重睿 符碧洲 华玉平

(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广东广州 510510)

【摘要】目的: 探讨神阙隔盐灸法联合肺通气训练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量表法将9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5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临床药物与肺功能康复治疗(呼吸训练和气道廓清技术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辅以神阙隔盐灸法,疗程为4周,在治疗前,治疗4周后评估两组患者的肺功能(肺活量、膈肌移动度)及记录封管率。结果:两组患者的肺功能均提高、有统计学差异;且观察组肺功能(肺活量、膈肌移动度)、封管率差异更显著。.结论:神阙隔盐灸法联合肺功能训练对气管切开患者的肺功能有积极治疗作用,且能加快封管时间。

【关键词】经颅磁 肺通气训练 肺功能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486-02

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tomy,PDT)是一项临床常见的手术操作,偶尔也会在院外实施。手术目的为在颈前气管造口以建立人工气道,使得患者可以自由地通过颈部造口通气,免受窒息的威胁。目前,临床上主要应用于需要进行长期机械通气的患者,特别是重症医学科[1]。但长期留置气管套管患者容易出现肺部感染,肺功能下降等问题,增加家属与医护人员护理难度。本研究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以神阙隔盐灸法,观察其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2018年1月-2018年5月广东三九脑科医院神经内外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9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45例,对照组男22例,女23例,年龄20-70岁(平均年龄45.5±5.2岁),观察组男21例,女24例,年龄19-68岁(平均年龄44.2±5.6岁),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已行气管切开术后,神智清晰,生命体征平稳,呼吸频率12-15次/分钟,SpO2>90%,②体温<38.5度,③无严重认知障碍,④无肺部骨折,血栓,肾功能不全等,⑤均签署治疗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生命体征不稳定者,②严重贫血,血红蛋白<60g/L、低蛋白血症者。

1.2 方法

两组均予临床药物常规治疗、康复治疗为肺功能康复训练(激励式呼吸训练和气道廓清技术,每天1次,每次30min,疗程4周,训练循序渐进,不宜过度疲劳)。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神阙隔盐灸法,刺激部位为神阙穴,将硬纸治疗圈(直径4.0cm*高3.0cm)中心对准神阙穴并外固定皮肤,取底粉5g、药盐80g前后倒入治疗圈内,放艾柱于药盐上并点燃,如此反复,直到20个艾柱全部烧完[2]。共持续4周。

1.3 评定标准

拔管指征为:患者原发病情稳定,意识清楚,可自主呼吸稳定,吞咽试验阴性,无发热,无肺部感染,痰量减少或能经口咳出,连续试堵管三天,无呼吸困难、喘憋等发生,氧分压和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内。若出现下列表现提示封管失败:1需要重新置管及机械通气维持呼吸,2突发或非预期死亡,呼吸道分泌物不能自行排出,需频繁吸痰[3]。

1.4 疗效评估

在治疗前、治疗六周时进行肺活量评估、用B超监测膈肌移动度情况,记录并观察封管人数与时间。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包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析,所有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均用均值±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水平P≤0.05则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结果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经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第一秒率、膈肌移动度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第一秒率、膈肌活动度、拔管率方差均有显著性更加,两组间比较,观察组效果更明显。(P<0.05)。

3 讨论

气管切开术常应用于严重的声门以上水肿伴有面颈部环形焦痂者;严重的支气管粘液漏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需要机械通气者;合并严重脑外伤或脑水肿者;还有气道插管留置时间超过24h者。临床康复治疗措施常有斜床站立、咳嗽训练、呼吸训练、物理因子治疗等[4]。

神阙隔药盐灸法,又叫“神阙隔药盐壮灸疗法”,简称壮灸疗法,是在我国传统灸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脐疗方法。它以中医辨证理论为指导,选择适当配方的中药粉作底物,再取由相应配方与食盐混合制成的药盐为隔物,填满整个脐部(即神阙穴)后,夹取橄榄大小的圆锥形艾炷放置其上进行熏灸,以激发人体经气、调节气血阴阳及脏腑功能,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它集经络腧穴、药物作用和热力学刺激三种功效于一身,具有回阳补虚、温肾健脾、宁心安神、防病保健等作用,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疾病。脐带是胎儿供血以及输送营养的唯一通道,胎儿出生后,脐带脱落留下的疤痕称为脐部,即穴名神阙者也。中医认为,神阙又名“脐中”、“命蒂”,乃先天之本源,后天之根蒂,《医学源始》记载“人之始生,生于脐与命门,故为十二经脉始生,五脏六腑之形成也。[5]”

在本研究中联合采用神阙隔药盐灸法,操作简单方便,是在现有的康复治疗基础上联合传统疗法,使得治疗手段更加丰富与有效,为气切患者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综合治疗方法,有助于患者在协调有序的治疗中恢复。该实验组不足之处是样本量尚小,仍需大样本量观察验证,但本实验与自身治疗前、后结果比较,对照组肺活量、膈肌活动度,封管率更高,提示体外膈肌起搏器在气管切开术后患者中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施俊博, 屈季宁, 章薇, 等. 气管切开术[J].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8,(2).

[2]刘初容, 张新斐,欧阳群 等. 欧阳群教授隔盐壮灸神阙治疗失眠临床经验 [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6, 22(24): 3833-3835.

[3]王龙益,张学斌,韩旭,等.气管切开术后拔除患者套管时机的选择[J].西部医学, 2007, 19(2);192-196.

[4]张斌, 刘丽丽,刘孜卓,等. Tracheotomy in the intensive care unit:guidelines from a French expert panel[J]. Annals of Intensive Care, 2018, 3(15)

[5]李妙铿, 林育珊,李静敏, 等. 欧阳群教授改良神阙隔物壮灸疗法经验[J]. 中医学报, 2017, 32(3): 372-375.

论文作者:梁锦锋,冯重睿,符碧洲,华玉平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8

标签:;  ;  ;  ;  ;  ;  ;  ;  

神阙隔盐灸法联合肺通气训练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者肺功能康复影响论文_梁锦锋,冯重睿,符碧洲,华玉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