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例高龄产妇妊娠及分娩中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论文_黄英

湖南省龙山县中医院 湖南龙山 416800

【摘要】目的:观察临床对高龄产生妊娠及分娩中实施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近期内接诊的118例高龄产妇,随机将其分为A、B两组,其中A组58例实施常规产科护理,B组60例在A组基础上增加实施干预护理,就组间护理效果进行比对。结果:两组患者经过临床积极的护理后,在焦虑评分方面比对,B组患者明显优于A组(P<0.05);在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比对,B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在产程时间方面比对,B组明显短于A组(P<0.05)。结论:对高龄产妇实施积极有效的干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降低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这对改善高龄产妇的分娩结局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 高龄产妇 妊娠 分娩

临床上将年龄大于35岁且第一次妊娠的产妇成为高龄产妇。女性年龄超过35岁,其身体机能会呈下滑趋势,妊娠后胎儿在母体内的生长发育会因此减缓,甚至会出现畸形[1],同时也会增加产妇发生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等的机率,如妊娠高血压、妊娠糖尿病。此外,在分娩期间,高龄产妇的产程会相对较长,部分产妇会出现滞产、难产等现象,这些情况都会增加高龄产妇在妊娠及分娩中的风险,甚至会危及母体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因此,做好高龄产妇妊娠及分娩中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此次我院对近期内接诊的60例高龄产妇实施了妊娠及分娩中的干预护理,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现将护理体会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在2013年7月至2015年7月间接诊的118例高龄产妇,随机将产妇分为A、B两组。A组58例产妇年龄大小35到40岁不等,平均年龄(37.5±2.4)岁;孕周28周到43周不等,平均(31.3±2.5)周。B组60例产妇年龄大小36岁到42岁不等,平均年龄(37.1±2.6)岁;孕周25周到42周不等,平均(30.9±3.1)周。两组产妇均行常规孕检,包括B超、胎心检测、血栓检测等,并排除了伴有其他疾病史的产妇。组间在一般资料方面比对,无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护理方法:A组实施常规产科护理,其中包括产前、产后基础护理,帮助患者进行常规检查,产后进行身体调理恢复、指导产妇进行适当运动等。在A组护理基础上,对B组产妇实施干预护理,具有措施如下:

1.2.1健康教育:产前定期组织孕产妇课程学习,利用图片、视频、宣传手册等形式向产妇讲解妊娠的生理、解剖、分娩过程、高龄产妇妊娠及分娩特点等内容,使产妇对妊娠、分娩有一个全面的了解。

1.2.2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结合产妇的性格特点,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方案。产前应由专业护理人员向其进行孕妇优生优育政策的宣教,消除产妇重男轻女的思想;对过渡紧张的产妇,可指导其听音乐来舒缓紧张、焦虑的情绪;讲解高龄产妇的相关知识,使其保持乐观的心态面对分娩。分娩时产妇会因宫缩疼痛的耐受性不同而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因此,护理人员需对其进行个体化的心理护理,分散产妇的注意力,增强其分娩的信心,舒缓其进展的情绪,使其充分做好分娩的心理准备[2]。

1.2.3生活指导:高龄产妇在妊娠期间体会增加较其他孕产妇明显更快,因此其患糖尿病的机率更高,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应尽量控制高龄产妇甜味剂的摄入,同时要注意嘱咐产妇尽量少饮茶、咖啡、酒及含有酒精、咖啡因的食品,日常饮食要以高蛋白、低脂肪、性温和的食物为主。此外,要指导产妇规律作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1.2.4围生期干预护理:产前对产妇及胎儿进行严密的监测,并做好各项产后出血的预防及准备工作。在分娩期,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护产妇,对无剖宫产指征的产妇应尽量主张阴道试产。在分娩时,应密切观察产妇产程,予以产妇鼓励、陪伴,以舒缓产妇紧张、焦虑的情绪,同时正确指导产妇用力,帮助产妇顺利度过分娩[3]。

1.2.5产后干预护理:孕产妇分娩后,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产妇各项生命体征,其中包括体温、血压、呼吸等,并做好监测记录。此外,鼓励产妇及早的进行母乳喂养,并正确指导产妇母乳喂养的方式及产妇自身的营养措施。

1.3临床观察:观察记录两组产妇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同时详细观察两组产妇的产程并记录产程时间。此外,应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测量,以综合评价护理干预实施的临床效果。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2.6进行处理,均数以(X±S)表示,检验方式采取X2检验,以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A、B两组患者经过临床积极的护理后,其焦虑评分分别为(52.8±5.9)分、(40.4±4.1)分,组间比对,B组明显优于A组(P<0.05);;在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比对,B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详见表1;在产程时间方面比对,A组(8.8±1.2)h、B组(7.2±1.3)h,组间比对,B组明显短于A组(P<0.05)。

注:与A组比对,*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小结

我国是人口大国,多年来实施的晚婚晚育政策使得我国妇女的生育年龄逐年升高[4],这就导致了高龄产妇的出现率明显增加。高龄产妇作为一个特殊的孕妇群体,因其各项身体技能处于下滑状态,因此其妊娠及分娩存在着较大的风险性。此外,高龄产妇其心理也会因多种因素作用而出现诸多的不良情绪,这也会对妊娠及分娩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临床在面对高龄产妇时,应重视其护理对策,针对产妇出现的不良情况予以积极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这样才能有效的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提高产妇整体的舒适度[5],从而有利于妊娠及分娩的进行。此次我院对60例高龄产妇实施了干预护理,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护理、生活指导、围生期干预及产后干预5个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显示,相比实施常规护理的产妇,其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心理状况更好,产程更短。因此,笔者认为,对高龄产妇实施积极有效的干预护理措施,对于改善高龄产妇分娩结局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春莲.高龄经产妇妊娠与分娩中的护理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0,5(22):77.

[2]王植红,杨蓉,邓娥成,等.126例高龄产妇妊娠及分娩中的护理干预疗效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2,31(9):1624-1626.

[3]叶雪霞.76例高龄产妇妊娠及分娩中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吉林医学,2012,33(33):7383-7384.

[4]李风雪.72例高龄产妇妊娠及分娩中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8):4442.

[5]王枝敏.助产护理干预在高龄产妇分娩中的应用.中国医药指南,2012(20):358.

论文作者:黄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1

标签:;  ;  ;  ;  ;  ;  ;  ;  

60例高龄产妇妊娠及分娩中的护理干预效果观察论文_黄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