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改善农民住房契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论文

抓住改善农民住房契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论文

抓住改善农民住房契机 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

杨群义 周庆干(盐城市农业农村局)

【摘要】 近年来,盐城市适应农民对改善住房条件的美好向往,适时开展以建设农村集中居住点为重点的改善住房条件工作,不但提高了农民的居住质量,而且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盐城市应当以此为契机,大力发展现代富民产业、便民服务事业和村级集体经济,统筹谋划农业农村发展,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关键词】 集中居住;土地流转;退宅还耕

一、准确把握改善农民住房条件带来的发展机遇

盐城市把农村集中居住点建设作为乡村振兴的标志性工程,研究出台《盐城市农民集中居住点配套设施建设“十有”标准》,加快推进改善农民群众住房“十镇百村”建设试点,强化公共服务配套,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促进人口集中居住,带动农房退宅还耕,引发土地流转集中,为农业农村发展带来三大发展机遇:

一是人口居住集中带来的发展之机。建设农村集中居住点,将分散的农民集中居住,激发了农民对教育、文化、社保、体育、医疗、商业、警务等各方面提升的新需求,为农村经济文化社会事业的新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为方便集中居住的村民生活,可配套规划建设幼儿园、老年康养中心、文化体育中心、电商服务中心、菜场、超市、农民创业街(区)等新产业、新业态,促进农村大发展、大变样。

二是土地流转集中带来的发展之机。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农民从原有分散宅基地上退出来,带动了农村大面积的土地整治复垦,土地流转势在必行。聚焦土地效益提升,优化土地利用配置,为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可借此之机,推动土地流转,引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促进调结构、上规模、办加工、搞农旅、增效益、富农民。

三是退宅还耕集中带来的发展之机。农民住房退宅还耕后,可以为村集体带来两方面的收入:一方面,退宅还耕形成的新耕地归村集体所有,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可以通过对外发包增加村级集体积累。另一方面,退宅还耕结余的建设用地指标可以上平台交易形成收益。另外农民住房退宅还耕后,新增加的农村建设用地,有条件的地方还可以用来规划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推动农民创新创业。

考虑子信道pp′,qq′,根据式(17)可得到信道时变互相关性.图6和7分别是t=0和2 s时的归一化信道互相关性.图6和7表明,信道互相关性随时间发生变化,因此具有时变特性.当发射天线阵间隔固定时,随着接收天线阵间隔增加,信道互相关性下降.而当接收天线阵间隔固定时,随着发射天线阵间隔增加,信道互相关性呈现波动特性.

二、切实抓住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带来的发展机遇

(1)注重提高财务会计管理的层次。网络时代的到来对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产生很大影响,企业要想在市场中得以良好的生存发展,这就需要注重创新发展,提高财务会计管理的层次。传统财务会计管理主要是资金管理为主,这是低层次的财务会计管理,面对新时期的发展环境,企业就要注重和内部管理环境相结合,加强企业跨级审计工作,保障审计的质量。企业内部控制的过程重要加强,对于整个供应链的分析工作要做好,优化供应链的流程,积极克服自身缺点,强化核心服务等。

一是要强化规划引领。规划是龙头,要科学合理编制村庄土地利用布局规划,把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做到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村庄建设规划要突出公共空间、田园环境、重要节点、建筑景观等要素,实现空间、生态、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产业规划有机融合。在布局农民集中居住点的时候,要统筹考虑村庄产业发展布局,有条件的地方要重新规划调整农村承包地的产业发展方向,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发展高效农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最终实现农民生态宜居与农村产业兴旺共赢目标。

三是抓住土地集中流转之机,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最关键的就是要做活土地文章,土地增收主要有三种模式:首先是村级集体土地对外发包增加收入。盐都区秦南镇亭湖村开展退宅还耕试点,拆除农房144户,复垦土地104亩,每年土地对外发包,可以为村里带来6万多元收入。射阳县海通镇射南村通过土地流转后对外发包,每年村级集体收益达30万元。其次是发展村级集体农场增收。射阳县洋马镇贺东村通过土地集中流转,发展村级集体农场,每年为村集体增收36万元,该村已经由原来的经济薄弱村变成经济强村。据党支部书记徐金生介绍,该村原来没有经营性收入,还负债167万元,如今村级集体积累已经达到270多万元。最后建设用地指标众筹入股增收。盐都区鼓励农民退宅还耕,将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等形成的建设用地指标,众筹投入盐城高新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由盐城高新投资有限公司按众筹投资额的5%~10%分红到村,每村每年可新增资源性资产收益10~20万元,有效解决了经济薄弱村脱贫达标难题。

三、积极落实农民住房条件改善带来的发展机遇

二是抓住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之机,大力发展便民服务事业。射阳县洋马镇贺东村在集中居住点周围规划建设了幼儿园,同时还建起一座便民宴会大厅,为老百姓提供服务。盐都区郭猛镇杨侍村在村里建起“文化大舞台”,组建“夕阳红舞蹈队”,每周为村民以及外来的游客表演文艺节目,既丰富了群众生活,又传承了传统文化。射阳县海河镇烈士村发挥盐城淮剧艺术家陈明况的名人效应,在党群服务中心设立“陈明况淮剧工作室”,定期组织送戏下乡活动,丰富老百姓的文化生活。

一是抓住村庄布局调整之机,大力发展现代富民产业。在产业的选择上,要坚持因地制宜原则,可以发展四个方面的产业:首先是乡村旅游业。盐都区郭猛镇杨侍村依托里下河独特的农耕文化,坚持农旅融合发展,培育乡村旅游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富民的新路。该村利用城郊区位优势,规划建设“一园三区”,建成美食园、室内外温泉、儿童游乐场、水上世界、杨侍驿站等10多个娱乐休闲项目。其次是现代高效农业。射阳县洋马镇贺东村引进农业企业——鹤乡菊海现代农业产业园,主要发展菊花种植项目。该项目核心区规划面积1350亩,主要种植观赏菊、切花菊、茶用菊和药用菊。同时,该项目解决了村里42户低收入农户脱贫增收问题。再次是田园综合体。盐都区秦南镇泾口村以“村民全就业、居住全集中、土地全流转、保障全覆盖”为目标,利用农民集中居住的大好机遇,大力调整产业结构,积极发展田园综合体项目。该村已经建成千亩农业生态园、500亩盐龙湖生态保护带、1500米绿色生态长廊景观大道、四季果蔬采摘园、野外休闲垂钓、农家特色美食等项目。最后是全民就业创业。杨侍村在发展乡村旅游的同时,引导村民从事农家乐、农家超市、民宿等服务,拓展旅游产业链。该村已经发展民宿4家、农家乐11家、农家超市5家。夏季游泳季节,在村道路两旁卖游泳用品的摊点就有100多个,两个月的收入大约3~5万元。

二是要加大政策支持。要制定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向集中居住点集中。首先,制定好土地收益分配政策。加大农村宅基地有偿退出力度,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和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形成的城乡挂钩和占补平衡指标交易收益优先用于农民住房条件和农村集中居住点公共配套设施建设。合理确定县镇村三级土地收益分配比例,确保不增加镇村新的负担。其次,制定好引导农民集中居住的政策。优化农民集中居住区公共配套设施,做优做美小区环境,增强对农民的吸引力。

三是要强化组织推动。当下,全市正在推进“十镇百村”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试点工作。推进过程中,要把农民集中居住点建设与发展农村经济结合起来,一同部署、一同考核,加大统筹推进力度。不仅要考核住房条件是否改善,还要考核现代农业是否有大的发展,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是否配套,乡村旅游是否形成,村级集体家底是否变厚实等等。

对于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和工作的人来讲,调查方法通常都是需要掌握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讲,方法甚至比知识还重要。方法是创造知识的工具,所以当我们具备了一定的知识后,有必要学习并掌握创造知识的方法。社会科学领域使用的调查研究方法是行之有效的创造知识的工具,社会科学研究其实也可以看成是一个运用调查方法获取知识的过程,从中不难看出方法的重要性。

【作者简介】 杨群义(1963—),男,农业经济师,本科,盐城市农业农村局。

(责任编辑:曾祥亮)

标签:;  ;  ;  ;  

抓住改善农民住房契机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