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光疗方式治疗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观察论文_曾芸莉

浏阳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湖南长沙 410300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光疗方式应用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的81例G-6-PD缺乏导致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为原则将其分为A组、B组、C组,各27例。A组实施间歇性普通蓝光疗,B组进行持续十二小时普通蓝光疗,C组予以持续十二小时强蓝光光疗。观察三组胆红素下降情况以及光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结果:C组胆红素下降八小时平均值为(36.57±4.02)umol/L,胆红素前十二小时下降值为(42.09±3.85)umol/L,优于其他两组,P值小于0.05;光疗后,C组血红蛋白水平数据最优,为(161.65±2.61)g/L,P值小于0.05。结论:不同光疗方式对于G-6-PD缺乏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均有一定治疗效果,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关键词】光疗;G-6-PD缺乏;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新生儿G-6-PD的缺乏极易引起高胆红素血症[1],可发展为胆红素脑病,临床多使用光疗进行治疗,效果被广泛认可,在有效控制病情的同时,不会对新生儿造成过多的损伤。早有研究发现,光疗方式的不同对DNA的影响也不尽相同。本文旨在探讨不同光疗方式应用于G-6-PD缺乏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治疗效果。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选取81例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于我院就诊的G-6-PD缺乏导致高胆红素血症新生儿进行此次研究,根据随机的分组原则,将其分为A组、B组、C组,所有患儿家属均获知情权,且同意加入此次研究。

A组:27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5:12,孕周(38.57±0.62)周,体重(2.83±0.43)kg。

B组:27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4:13,孕周(38.61±0.45)周,体重(2.71±0.39)kg。

C组:27例患儿中男女比例为16:11,孕周(38.55±0.51)周,体重(2.90±0.47)kg。

三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在基线资料的比较方面,差异不显著,P值大于0.05,两者可以比对。

1.2方法

A组及B组使用普通双面蓝光治疗仪,参数为光照辐射值900Lw/cm、波长420至470nm

C组使用NBB-IV的LED强蓝光治疗仪,胆红素总辐照度最大值4.5 mW/cm2、波长400至 550 nm

A组予以普通双面蓝光间歇光疗,照射时间为六小时,一天两次,间歇六小时进行;B组使用普通双面蓝光持续光疗十二小时;C组实施持续强蓝光光疗十二小时。

于每次光疗操作完成后测定胆红素,根据实际情况延长治疗时间。

1.3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胆红素下降情况以及光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

1.4统计学处理

将三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的胆红素水平、胆红素下降值八小时平均值、恢复正常时间以及光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使用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均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的必要条件为两者之间P值小于0.05。

2结果

2.1三组胆红素下降情况对比

研究显示,三组光疗前胆红素情况差异不大,P值大于0.05;光疗后,C组胆红素下降八小时平均值为(36.57±4.02)umol/L,胆红素前十二小时下降值为(42.09±3.85)umol/L,优于其他两组,P值小于0.05,且另外两组数据差异不大,P值大于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表1:对比三组患儿胆红素下降值(n,umol/L)

3讨论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新生儿常见疾病[2],可损伤患儿脑部,对其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威胁。在两广、湘东、江西等地区,G-6-PD缺乏是导致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黄疸进展极快,如果不及早进行干预,致残率高。光疗既可保证治疗效果,又对机体损伤较小,主要是通过胆红素光异构化发挥作用,促进胆红素溶解,降低胆红素水平,从而降低胆红素脑病风险。但光疗接触超过七十二小时对DNA损伤会明显增加,引起染色体丢失、断裂。

早有研究证实,光疗还可在红细胞中起效[3],损害膜部,进而影响抗氧化功能,最终造成溶血现象。而普通光疗方法的不同,效果差异并不明显,间歇光疗时间较短,对机体损伤相对更少,在实施过程中,还可维持母乳喂养[4],这对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具有一定临床意义,食物可对胃肠道蠕动产生一定刺激,部分胆红素可经大便排泄排出体外,另外,此方法还可降低热效应刺激[5],有利于稳定体温的保持。

光疗强度的不同对于治疗效果则有一定影响,本研究结果中,三组治疗前胆红素水平差异不大,P值大于0.05,经不同治疗后,A组胆红素下降八小时平均值为(23.44±3.28)umol/L,胆红素前十二小时下降值为(30.14±4.02)umol/L,这与B组相比较差异性不大,P值大于0.05,这也说明普通光疗方式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不大,均可有效降低胆红素;而C组数据优于其他两组,分别为胆红素下降八小时平均值(36.57±4.02)umol/L、胆红素前十二小时下降值(42.09±3.85)umol/L,P值小于0.05,这提示增加光疗强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治疗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强蓝光治疗时间的延长显然会增加光疗对机体造成的损害,可应用于病情较为严重者[6]。另外,光疗后,C组血红蛋白水平数据最优,为(161.65±2.61)g/L,P值小于0.05。

综上所述,不同光疗方式对于G6PD缺乏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均有一定治疗效果,临床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于病情较轻者可优先选择间歇光疗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不良影响,同时还可维持母乳喂养;而对于病情严重者则应及时予以强蓝光光疗,尽快控制胆红素及血红蛋白,减少光疗次数,将损害降至最低。

参考文献:

[1]黄飞燕.不同光疗方式对G6PD缺乏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治疗效果观察[J].黑龙江医学,2014,38(6):681-681,682.

[2]黄彩芝,莫丽亚,胡彬等.库存血G6PD活性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疗效影响[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18):2202-2203.

[3]陈俊,田鸾英,黄璐等.G6PD缺陷症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程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2,23(13):13-14.

[4]黄彩芝,莫丽亚,胡彬等.库存血G6PD活性降低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换血治疗效果的影响[J].实用预防医学,2011,18(10):1973-1974.

[5]朱秋萍.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80例临床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2012,24(6):96.

[6]谢建红,刘字,黄小红等.G6PD缺乏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心肌酶的影响[J].海南医学,2014,25(13):1948-1949,1950.

论文作者:曾芸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4

标签:;  ;  ;  ;  ;  ;  ;  ;  

不同光疗方式治疗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导致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效果观察论文_曾芸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