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和谐教学法研究报告_课堂教学论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和谐教学法研究报告_课堂教学论文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谐教学法研究报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学法论文,课堂教学论文,研究报告论文,实施素质教育论文,主渠道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9年5月29日,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在山东省邹平县召开专家鉴定会,对我主持的一项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和谐教学的研究与实验”进行了现场鉴定,来自山东、黑龙江、河南、重庆、广东5个省、市的63个核心课题组和子课题组的100多名代表参加了会议。鉴定委员会认为:“该课题研究与实验的结果证明,和谐教学的基本理论和‘三段九环’的课堂教学模式适用于中小学和幼儿园的课堂教学;既能减轻学生负担,让学生在和谐愉快的气氛中进行学习,又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发展。另一方面,该课题研究又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为实验学校的师资建设作出了贡献。该课题的理论成果比较系统、全面,达到了国内同类研究的先进水平。该课题具有推广价值,已在23个省、市、自治区千余所学校产生了积极影响。”

一、和谐教学的基本原理。

和谐教学法是按照系统论的观点,在教学活动中,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以及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之间始终处于一种协调、平衡的状态,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

根据系统论的观点,教学过程可以看做是一个母系统,这个母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又是一个个的子系统。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各个部分只有密切配合,相互协调,始终处于一种“和谐”状态,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的最终目的。

一般说来,教学过程有四个最基本的要素,这就是教师、学生、教材、方法。这四个要素的相互配合,构成了六种关系,即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教师与教材的关系、教师与方法的关系、学生与教材的关系、学生与方法的关系、教材与方法的关系,这六种关系只有处于和谐状态,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优化,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谐教学法就是力求使这六对关系达到和谐。

1.教师与学生的和谐。教师与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两个最主要的要素,正是由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才构成了教学过程。现代教学论特别强调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有助于发挥学生的聪明才智,也有助于师生的身心健康。

2.教师与教材的和谐。在教学中,教师与教材的和谐具体表现为: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大纲的要求,该讲的不讲不行,不该讲的讲多了也不好。其次,教师要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第三,教师不但要“备课”,还要“背课”。一个好的教师,不仅在上课前要准备教案(备课),还应该把教案背熟(背课)。只有对教材“烂熟于心”,讲课时才能把大部分精力集中到观察学生和考虑教法上。

3.教师与方法的和谐。常言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谓“教学有法”是指,任何教学都必须遵循教学的规律和原则,都必须按一定的教学模式或程序来教。所谓“教无定法”是指,即使同一个老师,在讲授不同的教材内容时,也不可能按一个模式用同一种方法来教。任何教学方法都不能机械照搬。所谓“贵在得法”是指,教师要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在课堂上灵活地变换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做到以上三点,要求教师要有深厚的教育学、心理学基础,要熟悉教学的规律和教学原则,至少能熟练地运用一种教学模式或方法。

4.学生与教材要和谐。首先,学生要通过对旧知识的复习把新旧知识联结起来,不能出现知识的断层。其次,学生要通过预习,对新教材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为顺利接受教师的讲解奠定基础。

5.学生与方法要和谐。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方法的关系表现在多方面。首先,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必须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知识基础、接受能力、参与的主动性等,这就是所谓学情。其次,任何教学方法,都必须取得学生的积极配合,不然只有教师一厢情愿,往往会事与愿违。第三,任何教学方法都是教法与学法的结合。教师在设计一堂课的教学结构时,不仅要考虑到教师怎么做,还要考虑到学生怎么做。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和自学能力。

6.教材与方法要和谐。和谐教学法虽然有一个基本的课堂教学模式,但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灵活变通,并适当吸收各科教学法的长处,形成许多变式,适用于不同的学科教学。

以上是教学过程母系统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它们相互之间只有配合恰当,形成一种动态的平衡,才会导致教学过程的优化与和谐,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另外,还要做到教学过程与教学环境的和谐。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两部分。物质环境包括教室环境的布置、教学设备、教学工具等;心理环境包括师生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班风、学风等。教学过程只有与教学环境密切配合,相互适应,才能使教学处于和谐状态,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二、和谐教学的课堂教学模式。

和谐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分为三个阶段九个环节,说明如下:

(一)准备阶段。这一阶段包括身心准备和知识准备两个环节。

1.身心准备。这一环节包括身体放松、心理放松两步,每次上课时或课前,教师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需要选做或全做。(1)身体放松。 身体放松的目的是使学生的身体由疲劳和紧张而转为放松,以使他们能精力集中地进入学习状态。身体放松的方法很多,如各种室内操、韵律操等,教师可根据需要自编一些动作让学生练习。有时候看到学生累了,在课中也可以用1—2分钟让学生放松一下,解除他们的疲劳。(2 )心理放松。心理放松的目的一方面是使学生的心情平静,另一方面是为了净化他们的心灵,使他们放弃影响学习的一切杂念,集中精力学习。心理放松的方法很多,如深呼吸放松法、气功放松法、诗歌放松法、音乐放松法、想象放松法,等等。如在课前或上课开始让学生唱一支歌、听一段音乐、朗诵一首诗,都能达到心理放松的目的。有些歌表演、韵律操等既可以放松学生的身体,又可以放松学生的心理,起到一石二鸟的作用。

2.知识准备。这一环节包括复习旧知识和导入新课两步。(1 )复习旧知识。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可通过提问、书面练习、测试、操作演示等手段,让学生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使学生具备必要的认知前提,保证新知识的学习顺利进行。(2)导入新课。在课堂教学中, 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新课这一环节。导入新课如同桥梁,联系着旧知识与新知识;导入新课如同序幕,预示着后面的高潮和结局;导入新课如同航标,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向。如果教师能精心设计好导入新课这一环节,可为整堂课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

(二)导学阶段。这一阶段包括出示目标、自学讨论和艺术精讲三个环节。

1.出示目标。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具体教学活动中所要达到的结果或标准,教和学双方都应共同遵循。所以在导学阶段的开始环节首先要出示教学目标。目标的出示可采取多种形式,如用小黑板、挂纸、投影皆可。整堂课要把目标出示在哪里或根据教学进程不断复现,时时用教学目标调控教学的方向和进程,要使教学目标真正成为一堂课的出发点、路标和检测的标准才行。

2.自学讨论。自学讨论这一环节分为自学教材和相互讨论两步。出示教学目标后,教师不要急于讲解,而是围绕目标,提出自学的具体要求或设置一些自学思考题,布置学生自学。通过自学,学生对问题有了自己的见解,但理解的程度不同,这时可组织学生讨论(如同桌或前后桌),交流个人所得。在学生讨论时,可以播放一些较欢快的音乐给学生助兴。有音乐的伴随,教室里容易烘托出一种气氛,学生在背景音乐中发言格外大胆、活跃,思维格外敏捷。在这个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自学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有些新教材第一、二章或小学低年级学生,在此之前由于学生没有基础,不能自学,或者有些教材先讲后练比学生一开始自学效果会更好,就不需要“自学讨论”这一环节,可在出示目标后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艺术精讲。另外,有时候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有问题也可以随时讨论,不一定截然分为两步。学生没有问题也不一定讨论,一切要从实际出发,不要走过场。

3.艺术精讲。在学生自学和讨论后,教师还要进行讲解。但这种讲解与以前的讲解不同,不是什么都从头讲起,而是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讲解。教师在讲解时要注意以下问题:第一,要精讲点拨。要讲那些学生通过自学后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讲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不要面面俱到。第二,要艺术讲授。教师在坚持精讲原则的前提下,要特别讲究语言艺术和非语言艺术,做到戏剧般讲解。另外,教师可适当运用录音、投影等电教手段和实物、模型、标本、图画等直观教学手段,以增强教学的艺术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教材。第三,要适当运用音乐和纲要信号。在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音乐和把板书纲要信号化是和谐教学的重要特色,由于篇幅所限,不能具体展开说明了。

(三)应用评价阶段。这一阶段包括激活练习、达标测试、课堂小结和推荐作业四个环节。

1.激活练习。这一环节要求教师把单调的课堂练习变得活泼多样,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新精神,让他们在愉快活泼的气氛中巩固和运用新学的知识。激活练习的形式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如做游戏、抽签问答、接力做题、表演课本小品、抢答竞赛等。由于教学对象不同,教学内容不同,不可能都用同一种练习方式。同一个教师教同一门课,也不可能每堂课都用一种练习形式。

2.达标测试。在导学阶段的一开始便出示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了本课的任务和奋斗目标,中间又经过了自学讨论、艺术精讲、激活练习三个环节,是否完成了预期的目的?目标达成度是一节课成败的标志和关键。在这一环节教师可通过投影、小黑板或把预先打印好的测试题发给学生,让学生独立完成。测试题一定要紧扣教学目标,做到准确、科学、合理。在测试中出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矫正,做到当堂达标。

3.课堂小结。一节课讲完了、练完了,教师还要总结一下。总结的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结合纲要信号对这一堂课的重点内容作概括性的归纳,加深学生的印象;二是对这一堂课学生的表现情况也要进行评价,起导向的作用。

4.推荐作业。学生在课堂上基本完成了教学任务,但学生刚学过的知识容易遗忘,有必要及时巩固,所以课后少量推荐一些“巩固题”也是合理的。之所以叫“推荐作业”而不是“布置作业”,一方面是为了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另一方面除前边所说的少量“巩固题”外(这部分巩固题量要少、要精选,不能超过教学大纲的要求),大部分题是推荐给学生自愿做的。当然这些推荐题也要考虑到学生的承受能力和练习重点,不能加重他们的课外负担。

以上是三阶段九环节的课堂教学模式,这只是一般的程序,针对不同的学科,不同的教学对象,教师可在这一教学模式的基本框架下,设计出一些更具体、更实用的教学程序,不要机械照搬。

三、实验的效果。

在当前的中小学教学中,一方面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另一方面又要不降低教学成绩,这只有靠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我们多年来的实验证明,由于和谐教学优化了课堂结构,运用了许多科学艺术的教学手段,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学生在减轻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却较大幅度地提高了学习成绩。我们在不同学段的部分学科进行过严格的对照实验,都证明了这个问题。

如山东省邹平县实验中学多年来在全校大规模的搞和谐教学实验,学生毕业升学成绩已连续多年位居全县榜首。他们成绩的取得不是靠加大作业量、延长学习时间,而是通过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来得到的。他们几年来逐步实现了课外书面作业的“分层、限时、限科”教学要求,许多学科如政治、历史、地理、生物实现当堂达标,作业堂堂清。从1993年起,学校取消早、晚自习,师生共同过双休日,学生每天在校时间为8小时、作业量不超过1.5小时(其中语文、数学、英语各占25分钟,余者为理化课作业时间)。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负担减轻了,而升学率却稳居全县榜首。

山东省莱芜市实验小学进行和谐教学实验后,学校规定一年级不留家庭作业,二三年级课外作业不超过半小时,四五年级课外作业总量不超过40分钟。同时在校内实行“静校”制度,放学后15分钟要求学生全部离校,学生课业负担减轻了,学习质量却大幅度提高,如1998年该校五年级毕业生474人,平均班额95人,在区教研室组织的考试中,以100%的及格率,70%以上的优秀率全部合格毕业,均比1997年有大幅度提高。

标签:;  ;  ;  ;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和谐教学法研究报告_课堂教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