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方法论文_于映波

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方法论文_于映波

于映波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达里巴小学 131116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强调:“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可见,培养学生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一个支点和重点。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地感知和迅速领悟的能力,是对语言文字直觉的整体的把握,是构成一个人语文素质的核心因素。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感呢?我认为要培养学的语感,必须把握以下几点:

一、 以读为本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前提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由此可见,读是学习语文的一扇窗口,也是感受语言、训练语感的基本方式。“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是感知、理解的过程,也是培养语感的开始。在同一语言的反复熟读中达到“成诵”的目的,这又是记忆、积累的过程。因而,阅读教学中就应充分利用读的策略,以读为主线,但不是那种单调、枯燥地“天地玄黄喊一片”式的死读、傻读,要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示范读、表演读等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对音的正误、音调的流畅,词义的内涵,表达的恰切,语势的磅礴,语法的运用,条理的连贯,意境的优美,直到弦外之音都能够有所体会。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语言精美、内涵丰富的课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他们作为语感材料,指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有表情、有节奏地潜心诵读,因声求气,使其步步深入作者情感的变化和语音的音韵变化中。悟出仅凭语言分析难以真切理解的内涵,达到“语语悟其神”的境界。

二、揣摩品味是培养学生语感的关键

咬文嚼字、体味语言是语感训练的关键环节。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一篇作品读一两遍,未必理解得透,必须多揣摩。”只有揣摩品味透彻,才能促进语感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语句比较

词语和句子是组成语言大厦的基础材料,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作者的思想感情是通过关键词句表达出来的。在阅读教学中,我们往往发现课文中的有些词虽然并不深奥,表层意思也并不难理解,单却用得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对于这样的词,我们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反复揣摩品味,挖掘其隐含意义,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独特魅力,锤炼学生的语感,使其有所感悟。

2.运用想象

文章是作者将自己对生活的感受进行思考后写成的语言符号,这些文字本身没有直接的可感性。别林斯基说:“阅读时你到处感觉到他的存在,但却看不见他本人,你读到他的语言,单却听不到他的声音,你得用自己的幻想去补足这个缺点。”所以,阅读时,只有凭借想象才能走进作品所描写的世界,进入一个看得见,摸得着,能闻到气味,能听到音响,能辨出色彩的世界,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形象的世界。同时运用形象思维,去感受语言文字所暗示和启发的蕴含的情感。小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较弱,理解事物比较直观,要领悟语言文字所表达的内涵,应充分调动他们的形象思维。通过形象思维的“引路”,把语言文字描绘的情景“转换”成生动的“图像”材料,让学生在身临其境般的体验中陶冶情感,感悟课文的意境,获得丰富的语感。

3.联系生活

生活体验是语感生成不可或缺的基础。一定的言语总在一定的生活场景中出现,离开了生活体验,语感的培养是苍白的。只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像逐渐鲜明具体,此时的感受才是真实的。

三、积累语言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保证

凡是技能,唯有在实践中方能练就。语感训练亦是如此。只有积累语言,才能形成对文章的感受能力,增强语感。

语感的培养离不开大量的语言材料和语言环境。小学生记忆力强,教材中的许多课文出自名家之笔,文质兼美。让学生“熟读”,把无声的书面语言变成了熟悉的语言,逐步感受到语言转换成有声的口头语言,把不熟悉的语言变成了熟悉的语言,逐步感受到语言的意蕴和文章的气势。

通过背诵,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词妙句,精美的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进一步领悟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妙,悟出表达方法的精巧,这将使学生受益终身。课程标准对阅读本身有量的规定,教师可以因材施教,每日推荐一定数量的诗、词让学生背诵。这样,有利于学生贮存语言,积淀语感,从而扎扎实实促进学生语言能力的不断提高。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就是语感培养的最好注脚。

论文作者:于映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5年11月总第2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9

标签:;  ;  ;  ;  ;  ;  ;  ;  

浅谈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方法论文_于映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