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零部件制造的质量管理研究论文_谭超1,董宇飞2

汽车零部件制造的质量管理研究论文_谭超1,董宇飞2

陕西德仕汽车部件(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 710200

摘要: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极大地促进了汽车工业企业的发展,而对于汽车零部件来说,是汽车工业的重要构成内容之一,是促进汽车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加强质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不断提高汽车零部件制造的生产效率,并将成本保持在合理范围内,从而满足质量管理的既定要求。

关键词: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管理措施

一、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管理的概述

作为企业日常工作和发展的重要环节,质量管理对于保障企业工作质量、促进健康稳定发展。各个行业对于质量管理也不断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中也得到普遍重视。尽管质量检验是质量改进和管理中比较重要的环节,但在许多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惨痛的经验和教训中发现必须不断对管理质量进行持续改进和创新,将提高服务质量、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作为服务原则,才能从整体上提升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的素质,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目的。

二、汽车零部件质量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没有构建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对于汽车零部件企业来说,由于引进了ISO/TS16949标准,旨在满足认证需求,为了证书而证书,一定程度上导致质量管理前期策划工作难以落实到位,没有贯彻落实好ISO/TS16949标准,进而造成了诸多流程不具备可操作性优势,员工的执行力度也严重缺失。同时,一些企业甚至过于依赖各类咨询公司,没有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出发,出现较多预见性缺陷,不利于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难以实现组织机构和所需资源的高效利用和配置,从而与质量管理要求相差甚远。

2、缺乏质量管理意识

在质量管理原则中,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质量管理意识。在企业进行质量管理过程中,质量管理意识发挥着极大的作用。一些汽车制造企业由于受到部分因素的影响,比如资源和成本因素等,在实施质量管理过程中,一些管理者存在着认为体系证书胜过一切的心理误区,而且还有一些管理者认为要想提高企业影响力和凝聚力,必须要重视体系认证,但是没有对体系标准进行深入分析,尤其在内涵和优势等方面,对体系构建和执行的重视程度严重缺失,从而导致质量管理难以落实到位。

3、全员参与力度不足

一些汽车制造企业在公司规模的限制下,基于ISO/TS16949标准,以此来构建质量管理体系,并将其交给个别部门或相关管理人员,过于注重质量管理体系自身的体系。企业诸多部门并没有参与进来,一定程度上导致在体系建立过程中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各个部门呈现出较为独立化的状态。所以,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没有做到全员共同参与,员工没有充分认识到质量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也难以实现规范化管理目标。此外,一些汽车制造企业过于注重员工技能培训,很难充分理解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各个车间/部门推进工作时,没有对标准推进要求和目标进行充分了解,在实施中存在着盲目性。比如在“4.2.4记录控制”条款推进过程中,一些人员领取工资的重要凭证就是计件,在操作以后进行记录,这会对员工工作效率的提升造成极大的影响,很难保证在体系认证工作中良好的积极性。

4、没有构建高效的内部监管机制

在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内部审核发挥的作用不可忽视。但是在实际上,一些企业的审核人员缺少良好的审核经验,在进行质量管理工作审核时,没有贯彻落实好ISO/TS16949标准,也没有融入过程运行绩效,进而不利于体系诊断的顺利实施。同时,还有某些企业将内部审核进行委托,比如交给咨询公司进行处理,难以保证审核的准确性和全面性,进而很难充分了解企业质量体系运行情况,从而无法提高企业质量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汽车零部件制造质量管理措施

1、从审查产品工艺性至投产有效控制的过程便可称为过程设计。过程设计控制质量直接关系到系统生产和运行状态,对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过程设计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该方面内容主要有根据客户对于产品的需求设计出符合技术要求和规范的图纸,但同时需要结合不同企业的实际情况,对组织过程流程图及失效模式等内容进行分析,确定其特殊性后从各方面综合考虑制定切实可行的操作计划,将其控制与理想的状态。另一方面,人、机、料、测、环等均会在时间的推移中不断磨合从而产生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便要求企业的工艺人员必须根据变化的内容和方向适时提出并改进流程图,以便对生产控制计划不断完善,从而提升相关作业的要求和完成效率。由此可知,在企业过程设计方面质量持续改进的应用能够提升工序作业的标准化,提高企业质量控制和管理水平。

2、制造过程质量的持续改进管理,建立并完善产品检验保证制度和体系,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完成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是保证企业质量长期处于较高水平的重要举措。严格把控质量检验关卡,强化产品质量检验体系和机制,通过实施质量否决权能够合理、准确紧抓产品质量,对于设置质量管理和控制细节及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仅应当对首末件进行检查,还必须不定期对流水线作业的产品进行抽查。末件质量检验和确认完成后需要将其保存以便与下批次产品的首件质量进行比对,此种质量改进方法能够避免批次之间不合格现象的蔓延和延续,通过对产品、体系和过程进行完整的审核,完成全面验证,才能确定过程及成品规定的要求。此外,人、机、料、环、测等方面制造过程质量的有效控制对工序能力和水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首先需要保证工序稳定才能生产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汽车零部件。另外工序质量波动必须严格控制在合格的范围内,才能严格把握产品质量。在上述方面制造过程质量改进管理中能够在发生不合格品前便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针对性地处理,全面提高零部件产品的质量。工序能力指数是反应关键工序控制点和控制图应用能力及效果的重要指标,一般情况下汽车零部件企业工序能力指数的数值必须≥1.33,并且持续稳定,才能生产出质量较高的产品。但是在试生产阶段工序能力指数的数值必须≥1.67.此外,定期对制造过程进行审核,确保各个生产环节的有效性和工作效率,制定系统性的、全面的过程控制规范和体系,能够显著减少不合格产品发生情况,也是实施制造过程质量持续改进管理的重要内容。

3、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在工作质量方面的持续改进方法。工作质量持续改进管理是提高产品质量、保证稳定生产的良好基础,能够反映与汽车零部件产品质量相关的所有工作质量效率。应当将整个经营业务目标的进展性程度和效果与质量体系的运行趋势进行比较,才能制定出持续的质量改进管理办法,将产品数量、质量并重,需要从多个方面的工作质量方面加以改进。其一,从质量经济效益角度出发,将工作质量奇高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确定各个环节产品质量水平最为经济化,并将其应用于企业生产指导中。其二,以质量经济效益为质量管理评价有效性的指标,质量管理的有效性评估必须以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作为最终标准。其三,从经济与技术综合角度出发,在确保质量的条件下通过实施质量持续改进措施能够将材料、过程设计以及产品的成本达到最优化控制成效;最后,从质量控制意识角度出发,持续质量改进管理要求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对相关人员加强基础和专业知识的培训,提升业务能力的同时培养其积极、负责的工作态度。

结束语

总之,在汽车零部件制造中,加强质量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可以不断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并合理控制生产成本,保证较高的产品质量和水平,获得客户较高的满意度,进而为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带来全新的发展动力。

参考文献:

[1]李凯.制造业生产工人培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设计---以某汽车零件制造公司为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8(27):135-137.

[2]程海刚.基于柔性制造技术的汽车转向节加工工艺[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9(11):296.

论文作者:谭超1,董宇飞2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4

标签:;  ;  ;  ;  ;  ;  ;  ;  

汽车零部件制造的质量管理研究论文_谭超1,董宇飞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