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充分发挥论文,党风廉政建设论文,农村基层论文,职能作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力保证。中央颁布《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在农村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进一步深入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必须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采取得力措施确保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顺利进行,为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保证。
认真学习中央文件,准确把握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新要求
党的十七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全面部署,对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出了明确要求,强调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旗帜鲜明地反对腐败。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工作任务和总体要求。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七大和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新要求,推动工作深入开展。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保证。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要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探索服务科学发展的途径,提高促进科学发展的本领,更加自觉和坚定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到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的全过程,以长远的眼光谋划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以全局的意识统筹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围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选好切入点,找准着力点,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融入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之中。坚决制止和纠正违背科学发展观的错误行为,同时要支持和保护农村基层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促进科学发展观在农村基层得到全面贯彻落实。
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从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认真倾听农民群众的呼声,反映农民群众的意愿,使工作和决策更加符合农民群众利益。切实加强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重点的作风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牢记党的宗旨,增强为民服务意识和廉政勤政意识。加强监督检查,促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自觉坚持和认真执行党的农村政策。要畅通农民群众的利益诉求渠道,坚决纠正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促进农村安定和谐。
按照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建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长效机制。党的十七大报告第一次把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一起,确定为党的建设的基本任务,强调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胡锦涛同志在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的重要讲话中,对新形势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作了全面深刻地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按照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要求,坚持改革创新、惩防并举、统筹推进、重在建设,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权力运行监控机制,不断增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系统性、协调性和实效性。
突出工作重点,确保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落实
近些年来,经过各地区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但对成绩还不能估计过高,必须看到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当前,要紧紧抓住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有利契机,按照第十七届中央纪委第二次全会的部署,抓重点、抓难点、抓热点,确保今年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切实保障强农惠农政策的贯彻落实。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又要求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这些强农惠农政策能否得到落实,强农惠农资金能否有效使用,直接影响广大农民群众切身利益,直接关系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当前,一些地方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不力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各地区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并抓紧解决这方面问题,切实把保障强农惠农政策落实作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重点任务来抓。要紧密结合实际,加强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农业和农民直接补贴、农村土地、基础建设投入、社会事业支持等政策的落实情况,扶贫救灾、救助、移民等款物的管理使用情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资金的落实和管理情况等。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加以解决。同时,要认真分析原因,查找漏洞,制定有效对策,防止类似问题再次发生。
认真解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解决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一直是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工作。当前,要着重解决农村土地承包、征收征用中损害农民群众利益的问题,解决农民群众上学难、看病难的问题,依法严厉打击制售伪劣农资、哄抬农资价格等坑农害农行为。对截留、挪用、侵占、贪污强农惠农资金和征地补偿费,侵占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侵犯农民民主权利等违纪违法行为,要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典型案件要公开曝光。各地区各部门要注意深入农村基层,深入农民群众,及时了解情况、听取反映。对损害农民利益的苗头性问题,及时采取措施,解决在萌芽状态;对普遍性问题,组织专项治理,强化治本措施,巩固治理成果。
逐步建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制度体系。要把制度建设贯穿于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全过程。去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围绕《意见》的贯彻落实,积极探索实践,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制度和规定。这些制度和规定涉及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各个方面,总体上看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如一些地方和部门制定的制度不够系统、科学,一些制度不完善、不落实的问题比较突出,等等。各地区各部门要按照任务分工,抓住薄弱环节,认真研究和完善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相关制度。当前,要着重健全农村基层干部的监督管理、选拔任用、激励保障等制度,健全农村“三资”管理、强农惠农资金使用管理制度,健全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和农村基层党务公开制度,健全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包括基层站所工作人员廉洁自律规定和具体行为规范。要注意制度的科学性,对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做法进行总结,适时转化为制度成果。注意制度的系统性,坚持整体规划和统筹协调,使各项制度彼此衔接,发挥整体合力。要注意制度的可操作性,力求明确具体、易于掌握、便于执行。注意制度的严肃性,切实抓好经常性监督检查,提高制度的执行力。
着力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为切实解决“三农”问题,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今年,中央又明确提出,要积极推进乡镇机构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等。各地区各部门要围绕这些改革,出台配套政策措施,严明有关纪律要求。及时了解和掌握各项改革的进展情况,坚决纠正一些领导干部包括农村基层干部利用改革之机以权谋私等问题。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繁重,必须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切实形成工作合力。各地区各部门要继续按照《关于贯彻落实〈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意见〉的任务分工意见》的要求,抓好任务分解,明确责任要求,加强领导,抓好落实。
认真履行职责。各项工作任务牵头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将承担的工作任务与本部门、本系统的业务工作很好地结合起来,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检查、一起考核。对牵头工作,要认真研究部署,制定年度计划,提出工作措施,精心组织实施,抓细、抓实。对配合的工作,要积极参与,认真落实牵头单位分配的任务,及时总结工作进展情况,提出意见和建议。各级联席会议办公室要履行好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综合指导的职责,继续加强与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牵头部门的联系沟通,及时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督促决定事项的落实。
加强工作指导。各地区各部门要注重调查研究,及时了解情况,抓住主要问题,完善政策措施。注重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不同要求。注重总结经验,推广典型做法,坚持以点带面,推动工作开展。近些年来,各地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践中,创造出了不少好的做法和经验,比如:广东肇庆建立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信息公开平台,江苏睢宁实行村干部勤廉双述,河北青县建立村民代表会议常任制,河南孟州实行“三票评议”村干部等,都具有借鉴意义。
强化监督检查。各级联席会议成员单位和牵头部门要根据任务分工,组织开展专项检查,特别是要结合本部门所承担的工作任务,不断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要盯住不放,认真督促纠正,推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