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政企分开_政企分开论文

深圳政企分开_政企分开论文

政企分开在深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政企论文,深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94年11月,深圳经济特区全面推出企业无行政主管部门的改革。这项改革使探索多年的政企分开终于走到了实质性阶段:取消了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使企业由行政部门管理向产权主管单位管理转变;政府的职能转为加强行业管理和指导,为企业创造平等竞争的市场环境。

这项改革对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深刻影响。有舆论称:“计划经济在深圳的最后一道防线被突破了。”

政企分开,创下多个“全国第一”

作为全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场”,深圳抓住政企分开这个重要环节,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而锐意改革,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创下许多“全国第一”:

——1986年,伴随政府机构的改革,在全国率先撤销行政性主管局,把产供销、人财物交到企业手里,迈出了政企分开的第一步。

——1987年,成立全国首家国有资产投资管理公司,开始了用产权管理的手段管理国有资产和国有企业的尝试。之后,又完成了对国有企业的产权界定和清产核资工作,同时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公司化改造,使微观经济基础形成产权多元化的格局。

——在全国最早开办了产权交易市场,为企业进入市场、实现生产要素的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提供了可能。最先有计划地发展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资产资信评估机构等中介组织,形成较完整的社会经济监督体系,为资产流动创造了相应的条件。

——1992年,最早建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国有资产经营公司——企业”三个层次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在政府层面实现了社会经济管理职能与资产所有者职能的分开;在政企关系上实现了国有资产管理职能与经营职能的分开,使企业在没有行政干预的情况下享有充分的法人财产权和自主经营权。

——1993年,取消了企业行政级别,按经营规模和效益水平将企业划分为三类九级,企业员工的工资福利等待遇与企业的类别级别挂钩,企业利润则按行业特点和效益特点分类上缴,克服了企业资产占用与效益产生不协调、上缴利润随意性较大等弊端。

——1994年,首先颁发《国有资产占用证书》,授权企业对其经营的国有资产享有占有、使用和依法处置的权利,用资产纽带来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增值。

……

这些改革措施,逐步实现了政企职责分开,不仅体现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用好所有权、放开经营权、行使宏观调控职能的改革取向,而且解放了企业的生产力,真正实现了“把属于企业自主权范围的事情交还给企业,把应由企业解决的问题交给市场”。

“绿叶”扶“花”,政府的角色定位

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市场经济新秩序,政府的角色定位是个关键。权力进入市场,是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和行政体制深层痼疾的反映。因此,深圳步步推进的政企分开,就是要从根本上形成一种强有力的机制,以保障经济的社会化、市场化功能的增强,并促成政府职能适应这一基础而转换。

由于实行政企分开,在政府行政职能淡化的过程中,市场经济规律由于法制法规的作用更显轮廓分明。而深圳市政府各职能部门也开始自觉地“甘当绿叶扶红花”,通过间接的作用更好地去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资金短缺是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今年一季度,深圳经济发展局与其它几个职能部门联合对企业资金流向进行调查,其调查结果及对策为解决这一难题起到很大作用。从过去事务性工作中摆脱出来的经发局,把工作重点转向计划、协调和为企业服务,同时还深入调查研究,每年都围绕深圳的经济发展写出一批有份量、有深度的调查报告来。贸易发展局从过去的具体审批工作中解脱出来后,集中精力搞市场法规建设,两年多已制定出42个法规文件。深圳的高新技术产业在1990年前几乎是空白,这几年由于政府的产业政策导向和扶持,去年的产值已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8%。

深圳市的有关部门在实践中体会到,政企分开后,政府的责任不是轻了,而是重了;作用不是小了,而是大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中,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应该更好地发挥政策、规划、协调、管理、服务和监督职能。

“企业之花”越开越艳丽

政企分开后,深圳的企业成了名副其实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在“绿叶”的全力扶持下,“企业之花”越开越艳丽。

深圳莱英达集团在享有充分的自主权后,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集团与下属企业间建立起了以产权为纽带的公司组织制度;建立起企业内部的科学领导体制,做到职责明确,互相制衡,有效行使决策权;全面推行净资产风险抵押承包责任制,把企业经营好坏与个人收入高低以及领导职务升降紧密挂钩等。这些改革,使莱英达形成了能保证自我发展的“放得开管得住”的企业制度,从而确保了国有资产逐年增值。到1994年,莱英达已拥有各类企业126家,总资产66.47亿元,利润3.6亿元。

深圳石化集团在自主经营的基础上,通过大胆的资产运作,仅花了一年时间,就消灭了集团近三分之一的企业亏损,并使当年的利润增长2.6倍。之后,他们迅速改组为股份制上市公司,通过竞争性的产权交易,淘汰低效企业,盘活资产存量,使生产要素合理地流向高效企业,以追求资本金最大限度的增值。1994年与亏损的1990年相比,深石化的总资产从3.93亿元增加到25.5亿元,增长6.49倍。

政企分开使深圳的企业以从未有过的激情和创造性,创造出了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建特区前的1979年,深圳的年工业总产值仅6000万元。而1994年深圳的工业总产值已达638亿元(不含“三来一补”加工值),15年增长了1000倍!

标签:;  ;  ;  ;  

深圳政企分开_政企分开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