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现状及原因调查论文_韩金丽1,徐凤2

 (1新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 新疆阿克苏 843000)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 新疆阿克苏 843000)

【摘要】目的:探讨心内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现状及其相关原因。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医护人员同情心量表,对新疆阿克苏地区3所二级医院心内科140名护士与普通科室140护士进行不记名问卷调查。结果:心内科护士的同情心疲乏程度显著高于普通科护士水平(P≤0.05)。结论:心内科护士的同情心疲乏程度高于普通科护士水平,应引起医院管理者的重视,并采取相关的措施,以提高护士心理健康,缓解同情心疲乏,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6)19-0284-02

同情心疲乏常用来描述医生、护士在工作中出现的身心疲乏状态。1992年由Joinson提出,主要表现为医护人员在工作中出现的情感、精力麻木衰竭、工作丧失激情等[1]。近年来,同情心疲乏已成为一个新的研究热点,越来越受到学者的关注和重视。作者通过调查本地区心内科护理人员的同情心疲乏存在状态以及形成原因进行分析,以便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2015年8月选择新疆阿克苏地区3所二级医院心内科140名护士与普通科室(内科40名、外科40名、妇产科30名、儿科30名)140名护士为调查对象。进行采样问卷调查。其中女性275名(98.2%)、男性5名(1.8%);年龄18~45岁;护龄1~27年;文化程度:中专36名(12.9%)、大专210名(75.0%)、本科34名(12.1%);婚姻状况:未婚119名(42.5%)、已婚161名(57.5%)。心内科与普通科室护士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由研究者实用统一指导语向研究对象讲解调查目的、内容、填写方法、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获得调查对象的知情同意后发放调查问卷,护士填写后交科护士长,一周后收回。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有效问卷266份,有效回收率95.0%。

1.2.2调查工具:一般资料调查表:年龄、性别、学历、工作年限、职称、婚姻状况等。医护人员同情心量表由李小琴参考国外研究、结合访谈、开放式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编制,适合国内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的测量。此量表有6个维度,36个条目。6个维度分别为精神紧张、情感淡漠、能力怀疑和斗志丧失,采用Likert 5点计分法,由非常不符合至非常符合分别赋值1~5分,问卷调查总分为36~180分,总分越高,提示同情心疲乏程度越高。该量表的Cronbach’s α为0.879,信度及效度较好。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心内科与普通科室护士同情心疲乏程度比较见表。

3.讨论

护理工作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结合,是护士与患者之间一系列的互动行为,是卫生保健行业中压力较大的职业之一。

3.1 表显示,心内科护士比普通科室护士的同情心疲乏程度高。

3.2 心内科比普通护士同情心疲乏程度高的原因分析

3.2.1心内科体力智力工作要求高:由于心内科患者病情重、变化快,对护士的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既要求专业理论强、经验丰富,又要求护理技术水平高;除完成樊杂的治疗护理工作外,还需完成大量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等工作,体力智力上的消耗使护士产生巨大疲乏感和紧张感,长期持续的压力容易导致身心疲惫的发生。

3.2.2心内科心理压力大:心内科护士常常面对危重患者,在工作中一方面给予患者人性化的护理,另一方面护士要减轻患者的病痛,有时候尽管他们已经竭尽全力,但仍然无法挽回患者生命。护士内心充满自责与愧疚,常会怀疑自己的能力,长期的超负荷的心理压力使护士工作热情丧失,自身价值感缺失,更容易出现心理、情感的耗竭,加重同情心疲乏的程度。

3.2.3同情心疲乏相关知识缺乏:有调查显示,74%的护士对外界的各种刺激承受力较差,心态不稳定并且缺少心理知识,容易产生情感方面问题[2]。同情心疲乏一词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名词,我国学者对此研究较少,还未得到有效宣传和推广,特别是边疆地区。

4.对策

4.1 调控自我情绪

同情心疲乏缘于长期暴露于创伤性情境下产生的无助和愤怒的感受[3]。心内科护士应经常与家人、朋友、同事等沟通交流,能有效缓解心理压力。掌握各种宣泄情感的减压方法,如写日记、哭泣、培养健康的兴趣爱好,参加各种娱乐活动等,必要时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护士要自我保健、自我调节、培养良好的自我护理能力,使其认识到自己的社会价值、提高工作满意幸福感,缓解同情心疲乏。

4.2 完善人力资源配置

实施科学合理的弹性排班,合理按排人力资源,注意护士工作能力强弱和老幼搭配。对于科室护士合理的调班要求给予支持,通过各项措施,缓解同情心疲乏,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

4.3 培训相关心理知识

有研究表明,医疗机构对护士情感方面的教育支持和培训是缺乏的,护士一旦发生同情心疲乏等心理上的困扰,不能采取正确合适的方法来解决和调控,陷入无法自拔的困境[1]。护士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到护理效果,因此相关医疗机构应重视,提供制度支持并有计划的开展心理教育培训项目,包括新护士的岗前培训、护士应对策略及情感调控、死亡教育、护患沟通、护士自我关爱等,以期提高护士心理方面的应对能力,更好的为临床服务。

【参考文献】

[1]沈洁,姜安丽.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研究现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9):939-941.

[2]谢素芸,范丽红.ICU护士同情心疲乏的现状和影响因素[J].护理学杂志,2014, 29(13):10-13.

[3]史秀华.临床一线护士心理健康与同情心疲乏现状[J].齐鲁护理杂志,2015,21(13):11-13.

论文作者:韩金丽1,徐凤2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6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  ;  ;  ;  ;  ;  ;  ;  

心内科护士同情心疲乏现状及原因调查论文_韩金丽1,徐凤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