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配电网规划及项目可行性研究管理论文_王越,张旭

加强配电网规划及项目可行性研究管理论文_王越,张旭

国网兴安供电公司 内蒙古乌兰浩特 137400

摘要:用电负荷和用电量的迅猛增长对配电网的供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的配电网规划和项目可行性研究管理模式,是解决配电网问题行之有效的措施,除了提供相关的软、硬件的支持,还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今后的电网发展规划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另外应当结合当前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创先争优”工作思路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今后的配电网规划和项目可行性研究管理将日趋完善,为整个电网的投资、建设、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配电网规划;项目可行性;研究管理

1.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可行性研究是在建设项目的投资前期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系统的技术经济分析论证,从而为项目投资决策提供可靠依据的一种科学方法和手段,有助于对拟建项目的投资进行合理选择。

1.1 在可行性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可行性基本功不牢靠,编制一份投资项目可行性报告,需要由电力企业组成相关专业人员一起研究,做许多准备工作,并针对提升配电网项目收集许多准确的、及时的基础资料,作为可行性研究的依据和内容,以满足电力企业决策需求。基本准备是不是充分,收集到材料是不是准确、及时,直接关系到可行性研究的质量。然而相关的项目前期管理人员,由于项目的主客观因素而只是随意地凭借现有的资料和主观推断,编制一份可行性研究报告,由此而编制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其过程不规范、依据不充分、内容不全面、分析不深入、针对性不强,无法发挥可行性研究所应有的作用,评价指标的选择性使用,在很多可行性研究报告中,评价指标数目很少,并且没有系统性,只为单方面地满足某一规定要求。

1.2 我国这几年的现状

现在这几年大范围内的电网建设投资投入大,引起设计资源减少,很多设计单位设计资质比较低、单位规模很小或者隶属于挂靠企业,企业技术力量和在职工作人员水平不高,设计速度很慢,对设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解决不是很及时。下一级供电企业规划人员和项目可研管理不到位。很长时间以来,由于在职人员限制,下一级电企业的前期工作人员都身兼很多职位职,而有些企业没有设置有关岗位,电网规划和可行性研究管理工作没有一个正常化管理。下一级供电企业规划人员技术水平不是不高,还需要慢慢培训,所以有些预测也不是很准确。很多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只选择使用有利于项目开展的指标,对于不利于项目的指标则加以忽略或放弃,例如在财务评价中对项目结束后收入分析,而忽略对其项目之前投资支出,然而这就根本不能全面地对项目的可行性正确加以判断。

2.电网规划过程中的问题

在实际的工作中,配网规划的前期工作仍有不足,在规划中还不能对实际的问题进行分析,不能根据实际的规划内容和要求进行分析,存在基础数据收集不全,数据采集不够准确等问题,这样在配网规划中不能切实反应实际情况,这样就影响了电网规划适应性。

2.1 负荷计算和预测不够准确

规划中因为部分数据不全或者不够真实,在设计中因为负荷的预测偏差而影响整个规划的方向,在设计线路以及网络结构是会出现变电站布点差异等问题,不能按照规划要求对电气计算和校验,所以得到的电网规划设计的可行性和科学性不高,容易导致不达标的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网络间存在矛盾

在配网规划中没有充分考虑到主网的规划,在改造和升级的过程中,缺乏与主网的配合,可靠性差且供电半径过大,电压低损耗偏高,这样的问题伴随着配网规划而存在。同时主网的自动化程度较高而配网的自动化程度不足,因为配网技术标准偏低,具体工作以及相关技术都在选择和规划中缺乏统筹指导,导致配网技术不能满足实际供电负荷发展的需求。

2.3 配网规划不能适应城市发展

我国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城市的不断发展,配网规划却没有完全与城市规划和发展相结合,以往的规划中配网规划和城市规划之间缺乏默契,相关的变电站位置没有进行实地考察,一些网络图也不能及时提供,所以导致配网规划缺乏对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的依据,使得配网规划和城市发展脱节,不能跟上经济发展的需求。

3 加强配电网规划及可行性研究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配电网规划工作的措施

(1)加强对配电网规划工作的重视,配电网规划是项目建设的时序以及投资依据。为了保证配电网项目实施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使电网投资发挥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重视配电网规划工作。

(2)结合本轮兴安“十二五”配电网规划评审的实际情况,完善适合兴安供电局以及各县供电企业实际的配电网规划技术导则。技术导则需与规划区电网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相适应。增加技经导则和取费标准,指导配电网规划工作的规范有序开展。

(3)结合当前进行的“一体化”改革,适时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和管控模式,考虑对县级供电企业的配电网规划工作进行评估考核,包括规划数据真实性、项目可行性、项目后评价、投入产出分析等方面的评估考核。

(4)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配电网电力装备选型上要满足技术先进、运行安全可靠、操作维护简单、经济合理、节约能源及符合环境保护等要求。

(5)根据配网自动化及智能电网技术发展趋势。结合兴安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在一些地区适时开展智能电网试点建设,并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应用。

(6)充分发挥电网规划专业技术部门的作用,对各县级供电企业进行配电网规划的技术指导,完善兴安供电局计划发展部配电网计算软件的配置,各县级供电企业应在兴安供电局的指导下,对本县的配电网规划及时进行滚动修编,保证配电网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7)建议对从事配电网规划的技术人员进行配电网规划原则和方法方面的技术培训。并鼓励其参加国内举办的配电网规划培训班,学习先进地区的配电网规划经验和方法,开拓规划新思路,提高规划人员的业务素质,提高配电网规划质量。

结语

用电负荷和用电量的迅猛增长对配电网的供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规范化、程序化、精细化的配电网规划和项目可行性研究管理模式,是解决配电网问题行之有效的措施,除了提供相关的软、硬件的支持,还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今后的电网发展规划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另外应当结合当前国家电网公司提出的“一体化”管理模式和“创先争优”工作思路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和方法,今后的配电网规划和项目可行性研究管理将日趋完善,为整个电网的投资、建设、运行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涂晓东.供电范围调整的城市配电网扩展规划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12)

[2]肖前殊.探索城市中压配电网络优化规划方向[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10).

论文作者:王越,张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  ;  ;  ;  ;  ;  ;  ;  

加强配电网规划及项目可行性研究管理论文_王越,张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