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智能电网是未来电网必然发展方向,我国已迈入了全面建设智能电网的时期。变电站作为电网的主要节点,其智能化的实现将对整个电网智能化的形成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成为了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核心工作之一。变电站智能化的过程中,将使站内设备的管理模式发生重大变革,从而为设备的维护和高效运行提供现代化平台。本文就智能变电站建设与运维的问题分析与对策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建设与运维的问题分析与对策
智能电网是电网必然发展方向,我国已迈入了全面建设智能电网的时期。其关键节点变电站也经历了智能化变革,从建设与运维来看,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相比同样发生了较大变化。作为电网公司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1 智能变电站及其运行特点
1.1安全性
传统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一旦出现故障现象或安全问题,主要通过人工检修的方式进行。此类现状下,由于变电站的高压系统,人工检修的过程中风险性较大,并且检修的效率较低。在此现状下,智能变电站的应用则极大的改善了此类现状。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依靠软件系统以及网络通讯进行变电站运行状态的监控,并针对其运行状态进行分析。如在变电站出现故障现象时,直接通过软件管理系统进行预警,并且提示故障具体现象。极大的提升了智能变电站运行的安全性,提升了传统人工检修的效率性。
1.2及时性
智能变电站一般情况下可视为由传统变电站,增设网络监控系统以及软件处理平台构成的智能化操作变电站年。当前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智能变电站由于网络通讯的特性,其在运行的过程中,针对变电站出现的安全事故能够快速的进行故障点确定。及时性效果体现明显,在当前变电站的应用中,极大的提升了安全生产的效率。一定程度上分析,也增强了电力企业的稳定收益。
1.3运行现状受网络环境影响
智能变电站其运行的基础为变电站设备设施,其核心内容则为电能生产技术以及网络通讯技术,其中网络通讯技术伴随整体智能变电站操作的全过程。因此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网络通讯环境对于其智能化操作,则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其整体的电磁干扰现象较为严重,网络系统在此类环境下运行,也会受到较多的影响。
2 当前智能变电站运行维护及管理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维护制度不完善
智能变电站相较于传统变电站,其运行方式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异。传统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其主体设备的运行较为单一。因此关于其设备的维护现状也较为模式化,整体的维护现状也较为良好。智能变电站区别于传统变电站,其在运行的过程中,增加了软件系统的维护,以及智能系统相关的设备维护。当前我国针对智能变电站的应用管理,还属于初期阶段。因此针对此类软件系统的维护,以及软件辅助设备的维护,乃至整体智能变电站的维护管理。还未形成较为系统的维护制度,因此当前还存在维护制度不完善的现状。
2.2智能化组件维护不到位
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相较于变电设备以及变电站系统,智能化系统对于维护人员的要求较高,并且其原件设备的维护效果也严重影响智能系统的运行。当前在实际维护管理的过程中,针对智能变电站中智能化组间的维护,还存在维护不到位的现状。此类现状下使得智能系统“带伤”运行,最终造成智能变电站在运行的过程中,智能操作效果不良或操作延迟等现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提高智能变电站运维质量的对策
3.1强化设备的管理
不管是进行传统变电站的管理还是智能变电站的管理,都要在变电站运行与维护的过程中抓住重点、要点,同时要分清工作的主次。电子互感器对于智能电网来说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实现光、电、机三种功能,同时这一设备也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在目前的智能电网中,起着信号获取与传输的功能。在进行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维护工作时,要重视电子互感器的维护质量。一方面,要确保电子互感器的外观完整,同时还要确保接线的正常。此外,还要定期的对电缆之间的连接状态进行检查,保证不同电缆之间的连接处于稳固、完整的状态,还要保证各个仪表的数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定期的进行互感器的清理,从而保证互感器的外壳卫生。
3.2强化安全管理工作
将智能变电站的过程层和间隔层使用光缆进行连接,这样一来可以提高设备间的耦合度,但是这一操作会增加退出二次设备时对于其他设备所造成的影响。同时变电站的相关保护设备不能采用硬压板,只能使用软压板进行保护,这样一来设备的安全情况不容乐观。针对上述工作出现的问题,就要加强智能变电站的安全管理工作。尤其对于智能组件来说,其运行的质量是确保智能变电站能够安全运行的关键所在。在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首先要对后台机的保护板以及出口压板等装置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其次,要对设备仪表的显示数值进行检查,确保相关的数据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此外,要确认各个设备的指示灯能够正常工作,包括智能终端、保护装置以及相关的自动装置的指示灯。此外,要检查室外智能终端箱的密封状况是否良好,确保装置内部无进水问题。
3.3软压板运行维护的管理
在现阶段的智能变电站控制终端中,大多采用软压板来替代硬压板。因而在进行软压板的运行与维护工作时,要注意以下几点内容:①工作人员在进行相关操作之前,要先通过监控设备观察软压板的工作状态。②工作人员不得对软压板的状态进行随意的更改,这对确保软压板的工作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另外,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之下的智能组件不可以投入到置检修状态当中,同时对于一般的工作人员来说也不得对该板进行相关的操控。此外,如果相关设备的开关要进行改冷备用,那么工作人员要把智能组件的“置检修”压板进行取下。③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在监控后台进行定值区切换操作。并且在进行相关的操作之前,工作人员要通过监控对定值实际的区号进行确认。这一操作完成之后,再进行相关的打印核对等工作。
3.4智能组件的维护管理
进行顺序操控的管理是确保智能变电站正常运行的基础,因而在进行顺序操控的过程中要提高工作的效率,提高操控的准确性。在进行实际的维护管理工作时,要确保设备运行的正常符合倒闸操作的要求。同时,要根据相关的规范标准制定出顺序操作的流程,并且要严格的按照流程进行智能变电站的管理。此外,在进行顺序操作工作时,一定要根据相关的规范标准对相关操作进行监控。这一过程中,顺序操作的不同步骤要逐步的显示,并且要跟终端的要求相吻合。
4 小结
智能电网是电网必然发展方向,我国已迈入了全面建设智能电网的时期。其关键节点变电站也经历了智能化变革,从建设与运维来看,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相比同样发生了较大变化。作为电网公司如何适应这种变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总结分析,发现在智能变电站建设与运维检修的若干问题中,仍然需要加强智能站人才队伍建设,并进一步建立智能站运维检修标准和规范,促使智能站运检水平的提高,保障智能站安全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志光,李一泉,黄勇,苏忠阳,陆伟.基于风险管控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测试平台研究[J].机电工程技术,2015,11:108-113+162.
[2]卢连晋,简安刚.智能化变电站项目管理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5,05:38-39.
[3]王记伟,黄俊臣.变电站智能化应用技术的相关对策分析[J].河南科技,2015,07:26-27.
[4]吕涛,王清源,吕红霞.智能变电站与常规变电站全生命周期经济评价与分析[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5,17:89-92.
[5]赵丽莉,赵众元.论智能变电站技术及有效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24:118-119.
论文作者:王磊,时冬梅,杨建中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9
标签:变电站论文; 智能论文; 电网论文; 压板论文; 设备论文; 过程中论文; 操作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