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治疗观察论文_孙权

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治疗观察论文_孙权

孙权 拜泉县富强镇中心卫生院 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 164722

【摘 要】目的观察手术治疗、非手术治疗等方法对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4年9月-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48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随机的分为2组,非手术治疗组24例,手术治疗组24例。分别对其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一般情况,治疗后各项临床指标。结果用SPSS统计软件对手术治疗组和非手术治疗组的各项观察指标进行分析比较,手术治疗组恢复的效果较好。结论移位较小,稳定的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非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对于移位的、不稳定的肱骨外科颈骨折多趋向于手术治疗。

【关键词】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治疗、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8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4-086-02

引言:肱骨外科颈骨折是肱骨近端骨折中最常见的类型,约占肩部损伤的22%,尤多见于中老年人,其中女性多于男性。目前,关于该病的治疗报道很多,方法多样,见解不一。如何采用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既能使肩关节获得良好的功能,又能最大的限度地防止肩周炎和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成为今后研究的发展方向。移位较小稳定的肱骨外科颈骨折,采用非手术疗即可。对于移位的、不稳定的肱骨外科颈骨折多趋向于手术治疗,手术亦有多种方法:如解剖钢板内固定、锁定钢板内固定、三叶钢板内固定、钢丝张力带内固定等。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的关键在于有效的固定,肩关节的合理功能锻炼。手术治疗与非手术治疗的各种方法配合术后合理的功能锻炼,都能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

1一般资料

采集自2014年9月2015年6月收治的,根据标准的肩胛骨正位片、腋位片(或改良腋位),选取单纯肱骨外科颈骨折。共收集符合要求病例48例,男20例,女28例;年龄44~68岁,平均56岁。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手术组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龄47-68岁,平均(57.5±5.8)岁,伤后至手术时间:肱骨近端锁定钢板(PHILOS)组为(2.9±0.6)d,肱骨近端髓内钉(PHN)组为(2.8±0.4)d;非手术组24例,男10例,女14例,年龄44-66岁,平均(55.4±5.8)岁。

2.方法

2.1手术方法

PHILOS组使用颈丛麻醉,取标准的胸大肌三角肌间隙入路,逐层切开浅筋膜、深筋膜,分离头静脉,连同胸大肌、联合腱向内侧牵开,三角肌向外侧牵开,暴露出骨折断端。纵向牵引肱骨干,然后在肱骨肌间沟外侧置入肱骨近端锁定钢板(AO PHILOS 钢板),钢板位于大结节下方5mm左右,肌间沟外侧3mm左右,分别于近远端置入锁定螺钉。在正位、腋位上调整螺钉的位置及长度,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输血量。

PHN组使用颈丛麻醉麻醉,取仰卧位或沙滩椅位,常规消毒铺巾。在三角肌前份和中份之间作皮肤切口,钝性分离三角肌,暴露肱骨大结节,在C型臂X线机监视下纵向牵引肱骨干,对骨折进行复位,然后在冈上肌腹肌腱交界处沿肌纤维方向做锐性分离,暴露出肱骨大结节和肱骨关节面边缘之间的凹陷,开口并插入导针后,然后依次扩髓,插入相应直径的肱骨髓内钉(施乐辉 TRIGEN 钉),依次锁定近端螺钉及远端螺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非手术治疗

对于移位较小稳定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宜采用非手术治疗法。一般选用手法整复并小夹板外固定术。首先要仔细询问病史、认真阅读X线片熟悉骨折端移位方向后,做好手法复位前的各种准备工作。患者处于坐位或仰卧位,屈肘90°,前臂呈中立位,肩关节外展45°(外展型)或70°(内收型),前屈30°。用一宽布带绕过腋窝,由助手持续牵引,另一助手握住患肢肘部及腕部,沿纵轴方向持续拔伸牵引,然后用端提,按挤及“过顶法”等手法整复,并按骨折类型辨证施法。外展型:患者双手握骨折部,两拇指按于骨折近端外侧,余指环抱骨折远端内侧向外捺正,助手同时在牵引下内收其上臂;内收型:术者双手握骨折部,两拇指压于骨折部向内推,余指使骨折远端向外展,助手同时在牵引下外展其上臂;骨折合并肱骨头脱位型:患肢外展90°~150°,助手拔伸牵引10~20分钟,患者两拇指从患侧腋部的前后侧伸向腋窝,向上、向后、向外顶住肱骨头的前下缘,用力推顶肱骨头,同时助手在原外展位上将患肢做捻转、摇晃等手法,并逐渐内收患肢。在维持牵引下,将棉垫3~4个放于骨折部周围。若是内收型,内侧夹板蘑菇头位于肱骨内上髁部;若是外展型,将蘑菇头顶住腋窝部,并于成角突起处放一平垫,将前后外侧长夹板用3条扎带束紧,然后用长布带绕过对侧腋下,并用棉垫垫好打结,固定后前臂置于中立位,三角巾悬吊于胸前。固定后即可进行患肢远端活动,并给予接骨类药物治疗,4周后拍片示骨折愈合良好骨痂生成可行肩关节功能锻炼,6周后加大幅度进行功能锻炼,8周后可进行负重锻炼。若治疗过程中出现症状加重,如肿痛明显、大量张力性水泡、指端感觉活动血运异常等严重并发症,应停止治疗,解除外固定,必要时行手术治疗。并详细记录病情。

3.结果

PHILOS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多于PHN组。肩关节活动度情况:PHILOS 组在外展、前屈时的活动度均较PHN组大。术后并发症:PHILOS组 1例出现骨折延迟愈合,于术后8个月愈合。1例出现切口感染,经过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换药后创面愈合。2组术后未发生螺钉退出、螺钉穿入关节面、肱骨头坏死。

非手术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11个月,平均8.4个月。骨折全部愈合,将骨折愈合时间、骨折对位情况、疼痛情况、日常生活活动情况、肩关节活动范围情况、外展肌力情况、总体疗效等观察指标,用统计软件SPSS19.0进行分析,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活动范围情况及总体疗效 P>0.05;骨折对位情况、疼痛情况、日常生活活动情况及外展肌力情况P<0.05,提示有显著性差异。且患者均无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肱骨头缺血坏死、重要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

4.讨论

肱骨外科颈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类型,发生在肱骨近端靠近肩关节处,即大小结节连线与胸大肌止点之间的部位。对于属于Neer二部分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特别是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应尽可能的选择手法整复。目前认为有明显移位,复位不成功,极度不稳定的肱骨外科颈骨折是需要手术治疗的,但最佳方案尚具争议。由于肱骨外科颈骨折多发生在老年人群中,使用传统的普通加压钢板固定时,效果并不理想。有学者证实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传统钉板固定把持力差,另外使用钢板时候软组织剥离广泛,严重影响了骨折端的血供使使用普通钢板固定老年人两部分肱骨近端骨折时,失败率达78.6%(11/14)。以PHILOS为代表的锁定钢板采用锁钉和钢板的结合能减少退钉,整套固定装置在骨质疏松状态下提供了更好的把持力,减少了内翻畸形、骨折移位等。近年来逐渐受到重视的肱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固定方式的优势在于组织暴露小破坏少、对肱骨近端的血供破坏小、手术时间短,可以固NeerⅡ型骨折,也可以固定NeerⅢ型骨折。

综上,正常情况下,肱骨外科颈骨折因其断端血运比较丰富,只要复位满意且固定适当,不管其手术治疗还是非手术治疗,一般不会出现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参考文献:

[1]赖少华姚富华黄国财.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J],实用临床医学,2013,14

[2]樊书新,手法复位夹板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23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2):151-153

[3]罗邵谦,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38例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3,03

论文作者:孙权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第2卷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1

标签:;  ;  ;  ;  ;  ;  ;  ;  

肱骨外科颈骨折临床治疗观察论文_孙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