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加强黄河群防队伍建设的必要性论文_焦志勇,姚国毫,焦全修

浅谈加强黄河群防队伍建设的必要性论文_焦志勇,姚国毫,焦全修

东明黄河河务局 山东东明县 274500

黄河抗洪抢险防御洪水,一靠堤防,二靠人防。而抢险队伍作为防汛抗洪工作的“人力”保证,在抢险工作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自人民治黄70年以来,岁岁安澜,是党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和黄河专业队伍共同治理奋斗的硕果。群众队伍作为黄河防汛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在巡堤查险、防守、抢护及滩区群众的迁安救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如何建好、管好这支群防队伍,在现实防汛工作中,显得尤为重要。

1基本情况

1.1东明黄河概况:东明县是黄河入鲁第一县,是山东唯一的“游荡性”河段,河道长约76公里,堤防长62公里。滩区横比降大(1:2000),滩地形成了“槽高、滩低、堤根洼”的局面。由于河床流路不稳,易发生斜河、横河,顶冲险工、堤防等工程,防守任务十分艰巨。

另一方面,东明县黄河滩区面积47.38万亩,分为南、西、北3个滩区,涉及8个沿黄乡(镇),滩区内有自然村176个,居住人口11.09万人。滩区大,人口多,滩内交通道路少,路况差,临时避洪设施少且标准低,群众迁安工作艰难,救护任务十分繁重。

1.2群防队伍情况:根据东明县黄河的基本情况特点,按照山东省委、省政府提出的“确保黄河大堤不决口,确保滩区群众生命安全”的指示精神,东明县共组织群防大军70190人,其中第一线群防队伍20230人(基干班855个,10260人,抢险队10支,320人,运输队9650人),这些由县沿黄8个乡(镇)组成;第二线群防队伍19960人,由县非沿黄乡镇组成;第三线群防队伍由曹县、定陶县、单县各组织10000人,计30000人。这三线群防队伍构成了东明县强大的群防力量。

此外,东明县的4个滩区乡镇,组织了4支滩区迁安救护大队,176支分队,共5280人。是滩区群众迁安救护的基本力量。

2加强群防队伍的必要性

2.1历史上无论是58年特大洪水,还是96.8洪水,每次洪水都离不开群防队伍的参与,和在抢险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在长期的防汛抢险工作中,黄河业务部门逐渐形成了“以群补专、专群结合”的防汛队伍体制。群防队伍主要由防汛任务的沿黄一、二线乡(镇)村的村民组成,他们作为黄河防汛查险、抢险补充力量,在配合黄河专业抢险队和驻地部队抢护重大险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2.2 防御将来可能发生特大洪水和抗洪抢险严峻形势的需要。东明特殊的“游荡性”河段特性,决定了一旦发生大洪水,顺堤行洪的可能性很大,洪水一旦偎堤,东明62公里的堤防防守,单靠河务部门是远远不够的。

3群防队伍存在的突出问题

3.1群防队伍的管理体制不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我国虽然有《水法》、《防洪法》等法律,但群众的法律意识还较淡薄,多数情况只有依靠行政命令来执行。

3.2群防队伍的建设管理还存在诸多弊端和困难,还存在不适合与时俱进的管理运作要求。群防队伍由于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人员流动性大,青壮年外出打工较多,组织培训难度大,落实不够到位。在组织培训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位率低。群防队伍无工资报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队伍的稳定性。由于近年来,黄河未来大水,群防队伍麻痹思想侥幸心理日趋严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在当前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单靠行政手段和法规组织、约束群防队伍基干班巡堤查险难度大。2003年秋汛期间,东明县偎水堤段上防了基干班,地方政府难以拿出资金对基干班员进行补偿,群防队伍查险、抢险积极性降低,严重影响巡堤查险的质量和效果。

4措施及方法

4.1广泛进行黄河防汛宣传,从思想上加强群众队伍对防汛工作的认识,是调动群防队伍防汛积极性的关键。近几年来,东明县每年汛前召开全县防汛工作会议,传达贯彻上级防汛会议精神,落实了防汛措施,签定了乡对县黄河防汛责任书。各乡(镇)按照县防指的统一部署,相继召开防汛会议,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防汛会议及相关水法律法规,广造防汛舆论。使黄河防汛工作基本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明白,思想明了,才能使群防队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有所克服,水患意识进一步增强,从而充分调动了群防队伍对黄河防汛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建档立卡,落实责任。对一线群防队伍建立档案,制定卡片。其卡片一式三份,分别保存在县黄河防汛办公室、县人武部和乡镇防指,由乡镇防指与每年汛前进行落实,对不符合防汛条件要求的,进行及时更换,以保持群防队伍的战斗力。县防指在检查防汛工作时,都将此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检查,并把此项工作完成的好坏作为该乡镇全年综合评定的一项重要指标考核该乡镇,以促使乡镇做好立档建卡工作,确保群防队伍稳定性。

4.3举办形式多样的防汛演习,开展防汛技术培训,提高群防队伍整体技术水平。防汛演习是检验群众队伍的抢险技术和身体素质的重要方法。2016年我县组建的民兵黄河应急抢险队,共30人,6艘救护船。这是根据我县黄河滩区大,迁安救护任务重的情况组建的,是由县人武部与县河务局牵头,进行为期1个月的水上救护和抢险技术的训练,并参加了全市开展的民兵技术比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极大地锻炼了群防队伍的应变能力和自我救护能力。

4.4注重在抗洪抢险的实际中建设和锻炼群防队伍,提高管理群防队伍水平。不仅在大洪水时,调防群众队伍,接受洪水的考验和锻炼,而且,在小水时,也充分发挥群防队伍作用。如2002年的调水调沙期间,我县北滩均进水漫滩,致使长6~7公里的大堤偎水,偎堤水深最大达2米,县防指及时请示了市防指上防基干班,按照批复,上防了基干班,进行了巡堤查险,在实实在在的防汛当中使基干班得到了锻炼。同时,我县的驻堤民兵黄河抢险队参加了险工坝岸的抢险任务,让他们在抢险中发挥主力和骨干作用。

4.5探索民兵抢险队驻堤试点的新路子,提高民兵抢险队的作战能力。近十几年来,由于黄河未发生过大洪水,出大险、抢大险的情况减少,过去参加抢大险的群众大都年龄已大,已不适应参加抢险任务的需要。同时,我们专业队伍老化程度也日趋严重。为此,我县组建了一支民兵抢险队汛期驻堤,准备随时参加抢险任务。组建时,我们对其队员进行了严格的挑选,要求35岁以下,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沿堤群众,共30人,并于6月20日驻堤,进行军事训练和抢险技术培训,制定了规章制度,严格了考勤,按考勤发放工资(25元/人天)。配备了机动三轮车、铁锨、手硪、油锤等抢险工具。实行有险参加抢险,无险参加基建施工和工程管理等。

4.6加大对群防队伍的经费投资,从资金上保障搞好群防队伍的建设。多年来,东明县投资10万余元,加强群防队伍的组织和培训,使群防队伍在经济上无后顾之忧,踏踏实实地做好防汛和技术培训工作。建议拨出专项经费,在非汛期培训一批责任心强,身体强壮,懂得防汛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民工,洪水期间派上一线,以解决查险、观测人员和抢险人员不足。同时,对基干班巡堤查险给予一定的查水费用,以调动基干班员查险的积极性。

4.7实行各级行政首长负责制,从组织上保证群防队伍的建设。黄河防汛抗洪工作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以后,东明县从自身出发,由县长负总则,沿黄乡(镇)管辖堤段实行乡(镇)领导负责制,各村包堤段责任制,把防汛任务落实到群防队伍。层层签定责任书,乡对县、村对乡、村民小组对村委会,一级对一级负责,将防汛任务分解到人,落实到户,形成良好的防汛组织体系。黄河河务局是行政首长的参谋和助手,每年汛期都向沿黄乡镇派出专职防汛工作人员,协助乡镇做好对群防队伍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形成从上到下层层负责的运行机

论文作者:焦志勇,姚国毫,焦全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12

标签:;  ;  ;  ;  ;  ;  ;  ;  

浅谈加强黄河群防队伍建设的必要性论文_焦志勇,姚国毫,焦全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