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咖啡企业发展之路-以江城山咖啡为例论文

云南省咖啡企业发展之路
——以江城 山咖啡为例

罗 艺

(云南农业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昆明 650201)

摘 要: 咖啡是云南高原热区的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查阅云南省咖啡产业相关资料和数据,并到普洱进行实地调研,借鉴许多成功案例的先进经验以及对云南江城的实地考察及深入调研,以期找到适合小企业咖啡品牌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 云南咖啡;发展;竞争力

一、云南省咖啡产业发展情况

云南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农业大省,在主要生产的农产品中,咖啡是具有云南高原热区特色的产业。咖啡成为云南继茶产业之后又一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特色产业。云南有好几家发展迅速的龙头企业,比如德宏后谷咖啡、普洱爱伲咖啡以及潞江小粒咖啡等。

德宏后谷咖啡有限公司是云南典型的国家龙头企业,以生产速溶咖啡为主打产品,以自主和贴牌加工为发展方向,以超市为主要销售渠道,走大众化消费路线。普洱爱伲咖啡主要以开发顶级咖啡品牌为主,以建设咖啡庄园为载体,以在大城市布局咖啡馆为切入点,营造浓厚的咖啡文化氛围,拥有曼中田咖啡品牌,走精品形象路线等。但是很多小公司都处在困境中,资金压力大,因加工技术不足导致咖啡品质不佳以及销售推广等,摸爬滚打多年也没有找到发展的出路,带动经济发展。

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为云南省普洱市的下辖县,地处云南省南部,与老挝、越南两国接壤,因李仙江、曼老江、勐野江三江环绕故名江城,素有“一城连三国”之称,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冬夏短,春秋长,适合植物的生长。2016年,江城农业产值达97 502万元,增长3.8%,其中咖啡种植规模为6.7945万亩,增长29.7%。中国咖啡的原材料有90%来自云南,其中60%在普洱。普洱市政府瞄准全国的咖啡市场,积极扶持咖啡产业的发展。

二、江雲开发有限咖啡公司发展现状

江城雲农业开发有限咖啡公司是普洱江城本土的私人企业,公司于2011年成立,在育苗、上山种植、生产、管理、烘焙、包装、销售等方面形成了一整套的完备的生产加工链。公司自行铺成了山泉管道,用以灌溉,大大节约了生产加工成本。

公司实践总结出一套完整的管理经验:公司在育苗方面,依靠现有土地,选择最适宜种植的咖啡品种进行自主育苗;在种植方面,通常每年挖地施肥三次,涮地除草三次,修枝整形1—2次,采摘在当年10月底到次年2月;在管理和烘焙方面,将种好的咖啡进行初加工,即采摘、晾晒、脱壳、分级、焙炒等,在咖啡豆收获后进行质量评估和分批;在包装打造方面,公司特地请人进行咖啡饮品外壳的包装设计,以绿色和白色为主色调,以宣传咖啡的绿色原生态品质;在品牌塑造方面,公司已经成功申请了“象脚山”作为品牌推入市场。“象脚山”既是当地地名,也代表着该品牌咖啡的文化内涵;在产品销售上,当前该公司咖啡饮品的主要销售地在普洱市和江城县的各大超市,利润比较微薄。另外,目前公司正与上海和浙江等大城市做咖啡机器的企业进行商业合作,为咖啡需求量最高的都市白领提供扫码即可饮用的高品质现磨咖啡产品等。

公司具备完备的基地管理经验和丰富的自然环境资源;共有1 500亩咖啡种植土地,固定管理工人2个,于山上引泉水浇灌,已建成一套完整的咖啡生产和加工设备。咖啡原料曾出口到欧洲,公司和加工厂均通过了有机认证,增加了咖啡的品质保证;以及创立了自主品牌,在当地产生品牌效应。但是,公司在品牌推广难、资金周转不足,以及对高素质的管理、技术人才的缺乏等方面一直没有找到有效的途径。

下面分别研究突发事件导致市场价格稳定和随机两种情况下,采用基准三级数量弹性契约是否还能实现供应链协调,若否,如何对契约的参数进行调整.

三、云南省咖啡企业存在的问题

1.产品包装单调,品牌知名度缺乏。尽管普洱市的咖啡种植规模大,大部分企业都通过与星巴克、雀巢等几家寡头垄断公司合作提供咖啡豆原料,对于原料的收购价没有话语权。公司寄希望于通过创设自己的品牌(象脚山),以提高效益。直观上看,咖啡产品包装底色为白色,主调为绿色,虽然凸显出绿色天然原生态的主题,但是没有体现咖啡的观感,包装设计无吸引力。因为缺乏品牌知名度,市场营销水平低,产品销售渠道狭窄,对市场风险认知的不足,缺乏市场调研与消费者沟通,所以在盲目进入市场时很难让消费者很快接受,以致难以在短时间内提高提拍知名度和扩大销售量。

通过对全省大部分咖啡企业资料的整理和实地调研可以看出,江城咖啡有限公司的发展具有代表性,云南咖啡企业存在以下问题。

2.资金投入不够。农业是需要人力、资金大量投入,等待期长的产业,咖啡也明显反映了农业的这一特征。劳动力成本高,农业生产基本都是一分钱掰成两瓣用。公司一共有4 600亩地,其中1 500亩种植咖啡,有2 000多亩荒地,资金投入在固定资产当中,所以没有足够的投入放在品牌推广和市场渗透中,前期的大量投入和销量不足致使资金全压在公司里边,造血速度慢。

3.人才极度缺乏。招聘人才也成为一个主要问题问题,驾驶员、会计人员、营销人员、农业技术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由于公司地处江城,位于中国、越南和老挝的交界处,地理位置偏远,经济落后,仅通过一两个管理人员摸爬滚打探索经验,技术落后。大学生与高级管理人员不愿来江城发展,人才极度缺乏。

由于水库管理范围内的土地权属问题,紧密关系水库防汛调度和兴利效益的实现。随着土地管理问题的凸显和人们法律意识的增强,国家应对水库确权划界予以足够重视。 水库管理单位要按照 “全面开展,确保重点”“先易后难,由点及面”的要求,逐步稳妥地推进确权划界工作。对已确权的土地,必须建立管理档案,制定管理规章,定期巡查土地使用情况,巩固确权划界成果。

四、对策建议

1.做大做强品牌,打造差异性产品。企业可以以自己的品牌开立直销店,也可以将产品发布给分销商,以他们的品牌进行出售,如给零食大品牌供货,授权他们以自己的品牌进行销售。组建研发团队,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创新产品种类,开拓产品市场,推出新产品,打响品牌知名度,吸纳新客户,把挂耳式咖啡推入市场,留住老客户,打造云南特色咖啡品牌。企业需要聘请专业设计团队,根据公司理念将绿色健康生态的理念与咖啡产品相结合,完善包装。

2.制定营销策略,扩大市场份额。创新经营管理模式,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做好电商推广,建立各种网上销售渠道,以及打造一个大流量公众号,宣传品牌和进行市场调查,以选择合适的市场和判断消费者层级,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小企业要以成本优势加入市场竞争中,因此刚进入市场时可经市场调研后进行战略性定价,并通过与大型超市达成合作,加大市场份额以提高市场占有率。通过合作,形成后发优势,逐步与其他品牌的咖啡进行角逐,利用产品销售后的资金进行资金回笼。

3.营养因子缺乏。仔猪缺乏维生素(如叶酸、烟酸、泛酸)、矿物质或其它必需的营养物质(如微量元素锌、硒、铁、铜),导致抵抗力降低而出现下痢。病仔猪排淡黄色、白色、灰绿色糨糊状或水样恶臭稀粪。

3.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政府应该制定人才激励机制,吸引人才进入江城。企业也要在有关人才招聘网上发布人才引进信息,加大人才引进力度,以高薪和可观的待遇引进专业性人才和高校优秀毕业生。与高校合作,打造人才交流平台,然后通过与农业类院校合作,形成校企合作项目,找专家咨询、交流探索产量更高、品质更好的咖啡品种,加大产品研发力度,开发出更多样的产品,共同探讨企业生存发展之路。在当地创建人才孵化基地,培养本地人才。

为了提升国内对立磨机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的认识,提升对细嵌布共生矿物的采选冶水平,切实提高矿山选厂的经济效益,打破国外相关设备厂家的垄断地位,北京矿冶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原北京矿冶研究总院)机电公司于2008年开始研究立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在实验室开展了大量且细致的探索和选型实验。2011年成功研制了当时国内首台装机功率最大的630kW(KLM-630)立磨机,并取得成功应用[2-3]。

中图分类号: F327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9)27-0011-02

收稿日期: 2019-03-18

作者简介: 罗艺(1995-),女,湖南娄底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林业经济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 刘娇娇]

标签:;  ;  ;  ;  

云南省咖啡企业发展之路-以江城山咖啡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