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为什么解体?前苏联高级官员米哈伊诺夫谈到了苏联解体的原因_苏联解体论文

苏联为什么解体?前苏联高级官员米哈伊诺夫谈到了苏联解体的原因_苏联解体论文

苏联为什么会解体?——前苏联高层人士米哈伊诺夫谈苏联解体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苏联论文,前苏联论文,诺夫论文,高层论文,人士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1年是俄罗斯第一届总统选举、“8·19”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成立、别洛韦日协定 、苏联解体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十周年。俄罗斯报刊发表了众多文章总结苏联解体教训 。值得注意的是多年从事民族问题研究的B.A.米哈伊诺夫2001年4月对俄《独立报》记 者所谈“为什么苏联会解体,它是怎样发生的?”的观点。他作为当时苏联部长级的高 层领导人目睹了苏联解体过程。文中披露了一些鲜见的材料,提出了对苏联解体原因的 独到见解。现将主要内容编译如下。

一、关于苏联解体是否必然发生

米哈伊诺夫坚决否认苏联解体是不可避免的说法。他认为,尽管存在导致解体的因素 ,但同样存在能够消除这些因素、维护国家统一的足够有力的机制。在80年代初期,苏 联国内的情况很复杂,粮食供应时断时续,经济增长波动,对文化和科技的拨款削减。 安德罗波夫已决定实行改革,他本人就亲自参加了改革方案的拟定,包括在苏联经济体 制中引进市场机制的内容。在70—80年代之交,现代化的题目已经提上日程。甚至戈尔 巴乔夫1987年在庆祝十月革命70周年的讲话中也包含相当成熟的改革内容。如果能实行 安德罗波夫的改革,如果柯西金当年能成为苏共中央总书记,苏联绝对是另外一个国家 ,在和西方的对抗中绝不会处于弱势。

叶利钦当时不仅掌握着对俄罗斯的权力,也有对全苏联的权力,有力量阻止苏联的崩 溃。但有人却使叶利钦相信:只要建立了三个斯拉夫人的、具有主权的邦联国家,其余 无路可走的原加盟国家就会加入进来。可资证明的是当时策划独联体的乌克兰首脑克拉 夫丘克后来在其回忆录中写道,“签订了三个兄弟民族的联盟后就有了把其余国家联合 进来的可能,建立起新形式的、真正民主的国家的联盟”。然而在商讨别洛韦日协定时 却把纳扎尔巴耶夫等人排斥在外,这就极大伤害了中亚等国作为东方人的感情,造成今 后独联体发展进程中的困难。

二、苏联解体是冷战的结果

米哈伊诺夫认为苏联解体是冷战——实际上是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结果。这场对美 国和西方的战争以苏联和俄罗斯的失败而告终。事实证明美国针对苏联制定的军事计划 得到了实现。当然,如果苏联能够按照柯西金、安德罗波夫的设想建立起具有比较民主 的和灵活的管理机制,苏联是不会输掉这场战争的。但在80—90年代之交,随着国家主 权的丧失,特别是俄罗斯联邦最高苏维埃通过关于俄罗斯联邦享有主权的宣言后,要想 保持苏联就根本不可能了。无可怀疑,西方发动冷战的首要目标是要摧毁苏联,为此不 惜挑拨苏联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在俄罗斯独立初期竟有人提出“俄罗斯——美国将世代 保持兄弟关系”。这些人不是无知就是糊涂虫。俄美之间存在深刻的利害冲突。

三、苏联解体在于苏共领导力量的削弱

米哈伊诺夫认为,苏联解体的悲剧是从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分化开始的。每一个领导人 身后都有一股大的社会势力,这意味着群众也开始分化,形成了社会的矛盾和冲突。首 先是戈尔巴乔夫和叶利钦之间的斗争。在叶利钦被解除莫斯科市委书记的苏共中央全会 上就可以看到他们所代表的两股力量。现在细读当年全会上戈尔巴乔夫的发言,充满了 对被打倒的叶利钦傲慢的语调。但仅仅经过三年,形势就倒转过来,叶利钦同样以胜利 者的口吻侮辱戈尔巴乔夫。

政治局内部也开始分化。在政治局中民族主义取代了国际主义的思想,大多数政治局 委员趋向于以联邦党代替以前统一集中的党。戈尔巴乔夫实际上是支持这种思想的。利 加乔夫曾有机会端正国家航向,相当一部分党员和党的机构拥护他。如果他能坚定地提 出把党的改革与国家的发展联系在一起,是能把苏共团结起来的。但他太拘泥于遵守戈 尔巴乔夫的党的纪律,以至在需要改革党、反对戈尔巴乔夫的严酷斗争中成了自己“正 统”思想方式的牺牲品。雷日科夫也同样如此。这些人失败的原因是他们始终没能明白 党的改革与国家发展之间的关系。

苏共中央和苏联的悲剧还在于,戈尔巴乔夫提出了“民主化和公开性”的口号,但当 时党和国家的领导核心并不明白:民主化和公开性绝不是一天、一月或者一年就能成熟 的果实,全社会对此都没有准备。米哈伊诺夫就此问题在1989—1990年与费奥多罗夫多 次讨论。费奥多罗夫曾被列入苏联部长会议主席候选人,在他的办公室挂着邓小平的画 像。费奥多罗夫认为,苏联现代化的模式应当是中国的模式,即利用市场经济的杠杆, 建立人民的社会主义。遗憾的是戈尔巴乔夫既没有费奥多罗夫的才能,也不能清楚认识 到社会主义改革的本质。在着手实行如此巨大的改革时,需要巩固地掌握国家政权,而 戈氏却崇尚社会的自发势力。

四、苏联解体是1991年一系列事件的逻辑结果

1991年的一系列悲剧事件导致了苏联解体,这就是全民公决、新奥加廖夫进程、8月事 件、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别洛韦日协定、戈尔巴乔夫退出政治舞台……这些事件怎样 发生的?它们之间有什么逻辑联系?

1.关于全民公决。米哈伊诺夫认为,全民公决的意图本来是很好的,目的是取得人民 的支持,因为谁也不怀疑公决中大多数人都会投票赞成保持苏联。问题在于“全民公决 ”这种方式表现出的一种假象,特别是在所提出的问题上。戈尔巴乔夫想通过这种方式 一箭双雕:人民既赞成保存苏联又支持他的改革方针。但所设计问题(如“您是否赞成 退出苏联?”“您是否赞成乌克兰独立?”等)的意义却含混不清。根据苏联宪法,各加 盟共和国本来就是独立的,享有退出苏联的权力。如果所提出的问题是“您是赞成保存 或者反对保存苏联?”结果就是另一个样。甚至在没有参加全民公决的波罗的海国家, 以前曾提出这个问题,也有2/3以上人数支持保存苏联。所以全民公决的结果不仅没有 法律效力,也欺骗了社会舆论,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2.关于新奥加廖夫进程。米哈伊诺夫说,90年代初他收到一份提纲,首次提出为了建 立独立国家联盟签订协议的问题,他本人参与了拟定提纲的工作。其间也收到一些建议 ,认为不要等待建立这样的联盟,首先应当签订各共和国的经济联盟协定。新奥加廖夫 进程实际上是在“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事件之后开始的,此前仅是作些条款的准备。 但在这个过程中对苏联解体最大的打击是俄罗斯联邦共和国通过的主权宣言。不仅是这 件事本身,还在于宣言中根本没有确定俄罗斯联邦究竟怎样独立:它的边界在那里?它 与克里木半岛和苏联的关系如何?它和哈萨克斯坦的行政区域界限划分问题,等等。这 就使得一部分俄罗斯公民的身份确定成了后遗症。但这还不是主要问题。由于宣言从法 律内行角度十分清晰地确定了俄罗斯联邦的主权,促使其他共和国清醒地认识到也要确 定自己国家的主权,这就从根本上破坏了联盟的结构,使苏联的国体遭到毁灭性的打击 。同时,由于叶利钦禁止了苏联共产党的活动,使苏共这个全国唯一的组织遭到崩溃, 加剧了苏联的解体。

3.关于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米哈伊诺夫说,这个委员会产生的背景是:还在1991年6 月,各加盟共和国已表现出离心倾向。根据戈尔巴乔夫的授意,米哈伊诺夫等人着手拟 定新联盟条约。戈尔巴乔夫、甚至叶利钦都是赞同这个条约的。但政治局中一些人,包 括后来参加紧急状态委员会的一些人对此则有不同意见。他们认为这个条约的签订意味 着苏联的解体。紧急状态委员会重要成员、苏共政治局委员、苏共中央书记舍宁就曾几 次邀请米哈伊诺夫到他那里去,分析条约将会导致的后果,预测各共和国社会舆论对条 约的反映,特别是中亚各国的态度。当时苏联的经济情况确实很糟糕,计划完不成,爱 沙尼亚、立陶宛拒绝把钱交给莫斯科……必须实行紧急的经济措施。其实这个想法早在 紧急状态委员会成立之前就已产生了,米哈伊诺夫强调指出,“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 是党和国家领导机关的一些人由于担心签订联盟条约会危及苏联的存在而被迫成立的, 他与舍宁的谈话对此可以作证。米哈伊诺夫绝对相信参加“委员会”的人的目的是借助 紧急措施的手段,一是阻止签订条约;二是无论如何也要拯救苏联。

戈尔巴乔夫与紧急状态委员会的关系如何呢,米哈伊诺夫认为,其实戈尔巴乔夫早有 实行紧急措施的思想。有一种说法,似乎戈尔巴乔夫在克里米亚完全被隔绝,处于软禁 状态,得不到任何消息,也不知道外面发生的事情。他认为这种看法完全站不住脚。从 莫斯科有大量信息送到克里米亚。委员会拟定在国内实行的紧急状态措施也是根据戈尔 巴乔夫原来的想法准备的。8月18日即起事之前一天,委员会的重要成员舍宁、巴克拉 诺夫(苏联国防会议第一副主席)、博尔金(总统办公厅主任)及瓦连尼科夫将军赶往克里 米亚会见戈尔巴乔夫,向总统报告了他们的计划。虽然戈尔巴乔夫没有表态同意他们的 方法,也没有在他们的任何文件上签字,但在与他们告别时他说道:“好吧,就这样吧 ,你们干吧。”令人奇怪的是戈尔巴乔夫与外界的联系只是在这些人来时才中断的。总 统卫队始终在戈尔巴乔夫的控制下,戈尔巴乔夫完全可以逮捕舍宁等人,并下令恢复联 系,可他却没有这样作。根据戈尔巴乔夫一贯的处事方法,他采取了观望的态度:看谁 最终能获胜。

在“8·19”事件失败后,戈尔巴乔夫还试图筹划签订新联盟条约已经是毫无意义的事 情,它已堕落为戈尔巴乔夫试图重掌权力的政治游戏,这是所有人都明白的。叶利钦就 宣布俄罗斯将不签订这个条约,而着手别洛韦日协定,建立独联体。直到1991年12月, 戈尔巴乔夫从法理上还有权逮捕破坏了苏联国家体制的别洛韦日的签订者们,但他清楚 地知道,一方面谁也不会执行他的命令,他能掌握的所有管理手段已经失去;另一方面 ,他真发出这样的命令可能招致他本人被逮捕。新联盟条约的破产和别洛韦日协定的签 订实际上是其前一阶段政策发展的逻辑结果。

米哈伊诺夫最后再次强调,他和其他历史学家认为:1991年6月12日选举俄罗斯总统这 一事件,就开始了苏联解体的不可遏制的过程。

标签:;  ;  ;  ;  

苏联为什么解体?前苏联高级官员米哈伊诺夫谈到了苏联解体的原因_苏联解体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