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现代建筑化工程中,地基基础处理的技术施工是整体施工过程中最为关键性,亦是难度系数最高的施工步骤。地基基础施工上的优劣直接影响了整体施工的质量和外观,同时不可避免地涉及了建筑公司的未来造价利润。优质的地基基础施工能够保证整体建筑的安全性,而反之,则会形成整个建筑过程的偏离,因此在地基基础处理技术上,仍然需要施工人员实时对其进行有效且灵活的调整,从而完成施工要求并且确保施工质量与安全。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技术
引言
地基基础作为直接影响施工全过程的奠基因素,需要提高在建筑施工中对其的重视性,并且以丰富的经验合理地灵活操控该项技术。地基,便是承重建筑全部重量的底部基础土层;地基基础便是衔接该基础土层与整体建筑之间重量相关的构件。地基基础的牢固性直接影响了整体建筑的稳定性,成为了确保建筑安全的重要因素,只有适当把握且灵活运用地基基础的技术应用,才能够加强施工建筑的合格度,避免工程失误和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
一、地基基础处理技术简要概述和重要性
在建筑工程中,地基基础的处理具有自身的独特性,因此在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不同的特点。首先,地基基础的处理是整体施工中难度最高的部分,且因为它形成了整体建筑的底部基础,一旦在建筑形成后发现错误便很难修复,若是修复牵扯到对整体结构的调整,也会导致大量的成本消耗,为公司企业形成经济上的大型损伤。其次,地基基础的处理过程十分复杂,同时牵扯到多方因素的考量,施工需要根据不同地质条件的参考,甚至结合区域相关特有的气候性因素,调整对于地基基础的处理和实际操作。然而,在部分土质质量低下的情况下,例如地震频发的地区,土质层可能因为自然因素形成了松动,因此需要及时考量土质的质量并加以稳定,通过多次的勘察和分析进行处理,以确保整体建筑施工的质量与安全性。最后,地基基础的处理是整体建筑施工中最需要被重视的环节,由于其重要性直接影响了未来施工的难度和建筑的质量安全,若在地基基础施工中产生损伤,便会形成整体的结构破坏,直接导致建筑整体不牢固从而危及使用人群或周边人群的生命安全与财产安全。而在改处理过程中发生的问题,由于是地基整体建筑最为底层的根基,往往难以第一时间发现,因此在处理过程中进行全方位的检测,才能够在进行下一步施工动作前,首先确保地基基础处理环节的质量。
二、地基基础的处理技术过程
(一)勘查技术
在进行地基基础施工之前,勘察技术便是为该施工过程做出保障的第一步,通过合格的勘察进行综合分析,从中得出相应的技术处理结论,会直接影响地基基础施工的结构和设计,同时影响到整体建筑施工的质量安全[1]。在进行现场勘察时,需要采用适当的仪器对地质进行全方位科学的测评,客观地对现场的土层情况,水质因素,气候问题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一定的分析,再进一步作出操作上的安排。勘察过程需要具有全面性和真实性,为地基基础处理作出有效参考。勘察过程中,对于土样的抽查是其重点之一,对于土样的测验和抽查需要具有地方土质的代表性,通过多次抽样做到更为科学的分析总结,并且在检测过程中,需要保证土样的完整性,减少外界坏境的干扰,避免土样在颗粒数和质量性状中形成变异。除此以外,对于气候水分、湿度等采样也应当通过诸如此类相应的方式,形成整体的测评,将多项数据合并总结分析从而完成勘察。
(二)支护与开挖技术
地基支护是对基础地基周围做出一定的保护和巩固工作,以确保在施工过程中地基基础的施工操作和结构设计,因此,该技术便成为了保证地基施工安全的关键。地基的支护是一个临时项目工程,在地基施工过程中,通过不同地域特征区别形成的周边环境进行分析设计,做出保护的支护框架以避免周遭环境影响地基施工质量,并为之后的开挖技术做好保障和奠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施行支护与开挖技术之前,对于周边环境需要进行一定的清理,清楚周围无关施工的障碍物,例如碎石、杂草等,为地基施工创造一个整洁的环境,同时消除了该类障碍物影响到未来施工的可能性[2]。此外,需要撤除该地区内的电子设备,例如电缆管道等,将对于周边居民用户需求的影响降到最低,避免对其造成不必要的损伤。在完成了支护与开挖的设计之后,可以借用现代科学技术为现场形成最高还原度的虚拟模拟设计,如此可以更为直接地将施工因素和各类现场情况实景展现,清晰且全面地进行分析,甚至进行细节上的变动处理。在进行支护与开挖过程中,需要对现场积水进行实时处理,控制水准线并且不断排查,严格按照建筑指标将废水合理排放。最后,根据不同的勘察、支护和设计结果,进行开挖,并且根据地质需求进行人工开挖或器械开挖的方式选择。
三、地基基础处理技术中现存的问题及其分析
(一)塌陷问题
虽然建筑发展到今日,在地基基础的施工中仍然存在塌陷问题的发生,地基塌方一方面意味着土质不够稳定或者形成了地质层的松动,不能够再支撑整体建筑承重的负荷,另一方面也影响了整体施工的施工进程和安全因素。形成塌陷问题,会导致施工过程中发生大型的安全事故,对于施工人员甚至周围人群的人身安全都存在着巨大的隐患。而对于企业经济状况和工程状况而言,地基基础形成坍塌,便需要从头来过,不仅仅浪费了巨大的物力和财力资源,同时因为地质层的变化,二次加工的难度更是上了一个高度。在进行地基基础施工处理时,需要首先排查出一切可能性因素避免塌陷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技术选择,进行及时的防护和检测,从而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建筑需求[3]。
(二)保护措施和防范力度有待加强
在地基基础施工过程的全过程中,需要对整体施工人员和施工建筑物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避免事故安全的发生。尤其在气候性因素的影响下,在雨水多发地段,地基下的积水可能较多,因此除了做好本身的施工工作,同时需要对底层积水做到及时处理,避免由于积水过多形成的土质问题,影响到工程的质量安全。然而,现如今的部分企业忽略了对于污水废水排放问题的重视,从而导致了地基基础渗入积水,影响了整体施工质量,对于未来的建筑安全也形成了一定的潜在问题。只有严格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对于积水排放等问题加强重视,才能够进一步提升地基基础的质量,为施工建筑提供更为稳固的根基。
(三)操作失误
由于地基施工如今还是多数以施工人员的人工勘察、检测、设计和操作等环节形成,在此过程中无法避免由于人员疏忽形成的操作失误,而这些失误很有可能会导致整体地基结构的改变,降低了地基基础和主建筑的施工质量[4]。因此,在地基基础处理时,首先需要对相关人员进行一定的规范和专业性的考察,确保他们能够胜任自身的工作,具有严肃认真的职业素养以保证整体施工安全,为施工建筑的每一个细节因素负责。只有保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施工,才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确保工程地基的质量。
四、结束语
地基基础处理技术对于整体建筑有着极为重大的影响,优质的地基基础处理技术甚至能够为我国的建筑行业做出可持续发展化的保障,提升市场竞争力。综上所述,为确保建筑施工的整体质量安全,需要严格控制在地基基础施工中的各项指标,从勘察到最终建设都需要仔细排查,并且及时发现、更正问题,才能够为该建筑形成最高质量的安全保障,为企业提供更高的未来造价可能。
参考文献
[1]蒋志军,柯技,李晓岑,etal.既有建筑地基基础新型加固方法研究.四川建筑,2016,36(2):123-124.
[2]刘言书.关于房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及其处理方案的探讨.建材与装饰,2017(47).
[3]徐东波.建筑工程地基基础处理技术研究.城市建筑,2017(6):140-140.
[4]闵王星.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技术研究.建材发展导向,2016,14(5): 65-66.
论文作者:张俊彬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
标签:地基基础论文; 建筑论文; 地基论文; 过程中论文; 技术论文; 质量论文; 因素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