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良的救国思想及其当代意义_张学良论文

张学良的救国思想及其当代意义_张学良论文

张学良教育救国思想及其当代意义,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当代论文,意义论文,思想论文,张学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K 825.4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758(2007)01-0060-05

张学良将军不仅在政治上为中华民族立下了丰功伟绩,而且在教育事业上,特别是他主政东北时期的教育思想与实践,为东北的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张学良不但接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而且受过世界近代科学文化的熏陶,加之其身上所具有的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得张学良在教育上能够高瞻远瞩。上个世纪20年代他提出的“教育乃立国之本”,强调学生在“德、智、体、美、群”全面发展,以适应国家复兴和建设的要求,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张学良“教育救国”思想的基本内涵

张学良兴办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振兴国家,所以“教育救国”是他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的鲜明主题,其基本内涵有以下几个方面。

1.弘扬“教育救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育救国”具有鲜明的爱国主义特色。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的中国近代历史,可以说既是丧权辱国、中华民族备受列强欺凌的历史,也是众多志士仁人寻求救亡图存出路的历史。

张学良不但忧国忧民,而且具有远见卓识,因此他始终把发展教育和国家命运紧密地联系起来,实现了兴教和兴国的有机统一。当时的中国四分五裂,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悲惨境地。尤其是邻国日本虎视眈眈,时刻准备进攻中国,吞并东北,战争一触即发。张学良通过认真考察研究之后,认为中国的贫弱落后、备受外侮的最大原因就是教育的落后,中国要想摆脱积弱积贫的困境而走向强大,必须靠造就大批各类人才。所以张学良提出,教育是根本,“教育为民族存亡所系。中国今日社会问题,最严重者,莫过于多数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在此严重关头,整个社会当集中力量以推进教育。教育行政组织应纯粹以教育事业的迅速推行及普及为中心思想”[1] 1015。正因如此,他积极投资办学,通过教育为东北乃至国家培养各类急需人才,而且从基础教育入手,比如兴办新民小学、同泽中学、东北讲武堂。他尤其重视发展高等教育,不顾日本的威胁,力主创办东北大学,还亲自兼任过校长。他不惜投入巨资,修建校舍,聘请名师,积极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办学水平,使东北大学迅速成为国内一流的知名学府,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有用之才。从中可以明显地看出他热爱祖国、追求国家富强的强烈愿望。

张学良兴教兴国思想的提出,为教育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他针对旧中国的错误教育路线提出了批评,指出过去的教育路线只是造就出一些只会消费的分子,造就许多官僚买办分子,结果只是助长了国家的内乱和分化,因此是错误的和失败的。为此,今后的教育不能再继续过去的错误,必须培养社会需要的栋梁之才,培养大批改造社会复兴民族之才。这里所说的人才主要是指各种专门人才,用张学良的话说就是:“学的是工,就要作工,学的是农,就要作农,不要一心想着当官发财”[1] 121。他还举例说,在留学欧美的学生中,有很多是学习农业的,可是回国之后全都弃农从政去了,为此他语重心长地说:“诸生务须认明今日教育为救国方法之出发点,今日学生,为将来国家之主人翁,从此立定志向,振奋精神,努力作人,努力向学,艰苦卓绝,恪守规纪,必须养成完善人格,求得真实学问,方不负养士初衷,才可负救国重任”[1] 672。

2.坚持“五育并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张学良认为,兴教办学培养人才,应当从德、智、体、美、群五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教育,既要使学生掌握专业的技能,又要使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要让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同时进步同时提高,使学生能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智育的主要任务是“研究高深学术、培养专门人才”。张学良非常重视知识的学习,他深知只有让越来越多的国民掌握科学知识,经济才能发展,国家才能强大。他从欧洲考察归国后很受震动,说:“余由欧观察,所得彼中者,教育印象至深,世界各国,生存竞争,无不以培养人才,阐明学术为根本之计,其教育之善诱,学者之攻苦,孜孜不倦,远非我所能及,我国文化落后,国势阽危,愿求急起直追,非倍力倍速不可”[1] 672。因此,张学良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科学文化教育,要让学生研究高深学术,而不是一般的学术。所谓高深学术主要是指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经世致用的知识,尤其是那些欧美领先而我国落后的知识。张学良如此重视知识教育,可以说抓住了教育的实质或要害。

德育、体育、美育、群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德育的目的是让学生逐渐形成做人的基本品德和素质。由于当时国家处于危难之中,张学良十分重视爱国主义教育。他曾明确指出,兴教兴学的目的就是振兴国家,消除邻邦的野心。因此,他不断强调学生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读书不忘救国,要以爱国救国为己任,努力学习,报效国家,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完美统一。比如1934年,他在东北大学校友会南京分会成立会上呼吁:“国家衰弱到今日地步,不是一朝一夕的缘故。语云: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要努力复兴民族,整顿国家,必由小处一点一点做起,必要用许多时间与力量。人人应抱正但求耕耘,不问收获之决心,去努力苦干,实干,而后可以有效”[1] 838。体育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体育运动还可以培养团队精神,所以张学良认为体育是教育诸环节当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内容。针对当时许多学校不重视体育教育,导致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不佳的现状,他呼吁要对体育教育给予特别的注意,然后才能“用健全之身体,好求精妙之学问”。群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让学生爱校、爱乡、爱国家,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团体的关系,增强学生的组织观念和合作精神。美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美感,提高学生对美的欣赏能力和创造能力。张学良对于美育工作也是很重视的,不但努力建设优美校园,而且设置文学、音乐、美术等课程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全面进步。

张学良强调智育、德育、体育、美育、群育五者协调、全面发展,从而把它们视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五育并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是对兴学育人规律的正确反映,在当时而言是十分先进的,在今天也是不过时的,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

3.强调“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

张学良兴教兴学的直接目的十分明确,就是“应社会之需要”培养实用人才,为此他推行了一整套严格的治教治校制度,其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教学模式是相当重要的方面,因而具有学以致用的突出特点。

为使培养的学生能够为国家所需要,他主张无论是专业设置还是教学内容都要面向社会。张学良比较重视实业的发展,强调加强教育和实业的联系。他不但组织教育考察团出国考察,而且结合地方实际兴办了许多职业学校,兴办了诸如东北交通职业学校等一大批为实业服务的学校,造就了一大批实用人才。他创办东北大学之后,应社会发展需要设置专业,使东北大学由最初的文、法、理、工四科逐渐发展成为学科众多、文理兼备的综合性大学。九一八事变后,东大流亡关内,为适应收复东北以及保卫边疆的需要,东大开设了边疆政治系,以培养相关人才。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教育的基本原则。东北大学在培养人才方面,特别强调“实用”。为了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张学良在办学中注意破除旧中国教育轻视实践的弊端,他要求学生动手动脑,用理论指导实践,以实验验证理论,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动手能力,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实用人才。他任东北大学校长后,为了培养“实用人才”,一方面推行一套从严治校的办法,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以此提高教学质量,打好理论基础;另一方面,遵循“知行合一”的校训,实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

此外,东北大学成立后,为了给理工科的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开始筹建东北大学工厂。张学良认为,大学设工科是需要工厂的,工厂是为学者实验和学生实习而设立的,工科作为实验性的学科,要想发展离开实验是不可能的。为办好东大工厂,他不断增加投资,购买先进机器设备,高薪聘请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不断改善组织制度,使工厂实业日益壮大,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为相关各系提供了实践场所,制作出很多机器设备,从各种刀具到铁路机车,可谓品种齐全,这种厂校结合的办学模式大大促进了实用人才的培养。所以,无论是面向社会设置学校或专业,还是推行厂校结合的教学模式,其中的核心就是学以致用,要使学生真正能够成长为国家和社会需要的有用之才,真正做到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4.提倡“兼收并蓄”开放式的办学理念

张学良虽出身于封建军阀的家庭,后来掌握着军政大权,但由于他胸怀国家,又接触过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这使得他逐渐形成了比较民主的思想和宽容的作风,在他兴教兴学的过程中,这种思想和作风就表现为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大家气派。

(1)从学术方面看:他提倡学术自由,各种学派可以自由争鸣,百花齐放,以此“谋文化之发展”。为提高教学质量,活跃学术气氛,他不惜重金礼聘中外专家到东大执教,当时聘请的教授以及院系主任大多是回国的留学生和各学科的名流,例如: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童隽、菜方荫教授,化学家庄长恭、余泽兰、纪良沣教授,物理学家钱临照、何育杰教授,机械工程学家刘仙洲教授,数学家冯祖荀教授,农学家李先闻、刘崇乐教授,著名大律师章士钊教授,国学大师黄侃教授,体育专家宋君复、郝更生教授等。他们的教育理念及高超的学术水平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以及繁荣学术起到了极大的作用。为进一步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先进知识和技术,他在公费留学制度,选派优秀学生出国深造,将西方科学文化传进中国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给后人也留下了学习借鉴的宝贵经验。

(2)从女子教育方面看:他主张男女平等,给予女子公平的教育机会。这是张学良教育思想及其教育体制改革的突出特点。在张学良没有就任东北大学校长之前,这个学校是不招收女学生的。那时,东北地区没有女子大学,其他高校也不招收女学生。“东北地区从中等学校毕业的女学生,只好到关内或国外的高校去就读。”[2] 当时,东北社会各界人士对东大成立以来一直不招收女学生的做法提出了批评,希望东北大学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改变不招收女学生的做法。因此,张学良任东大校长后即决定,从1928年秋季开始,东北大学各学科均开始招收女学生入学。

(3)从社会教育方面看:他推行在职成人教育,开展继续教育。社会教育是民族兴旺、国家进步的基础。国家推行政令,靠的是广大国民的觉悟,而觉悟的前提则是知识的普及。因此,张学良在大力兴办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同时,还特别重视在职成人教育,提倡多层次、多渠道办学途径。例如,为了使社会上的有志之士在工作之余,仍有机会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广开知识传播渠道,他创办了东北大学夜校专修科,招收在职公务人员,设有政法和数学两个专修科,学制为三年。通过夜晚上课对在职公务人员进行培训教育,以使他们更好地从事需要专业特长的工作。

从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看到,张学良的教育思想烙印着鲜明而突出的时代特色。从适应时代到兴办教育,他形成了这样的思想逻辑和发展路径:国际竞争→振兴民族→兴办教育→培养人才→达到发展目的。可见,张学良教育思想既反映了时代潮流,又适应着时代需要,充分体现了爱国主义的鲜明特色。

二、张学良“教育救国”思想的当代意义

张学良关于教育的思想与实践对我国在特定历史条件下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对东北的地方教育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他的教育思想是中国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不仅如此,张学良的教育思想对今天中国的教育乃至国家的发展仍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指出了教育在国家复兴中的战略性地位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中国,正处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水深火热之中,多少仁人志士苦苦求索救国救民的济世良方,张学良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之一。尽管他出身于封建军阀家庭,但自幼受过良好的传统文化教育,同时接受过西方现代文明的熏陶,使他对于时局的认识比较深刻。对于当时国家的落后,他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究其根源主要在于教育的衰败,由此导致国家的人才匮乏,最终导致国家各项事业的发展陷于停顿,复兴化为泡影。1930年12月,他在天津对国立第二工学院的师生们说:“中国在今日与外人相比,当然是落后国家,其最大原因,即在教育落后”[1] 396。因此,国家要复兴必须大力兴办各级各类教育,培养大批急需的专业人才。由此可见,张学良对于教育在国家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有着深刻的认识,教育的兴衰对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同时他又是知行合一的典范,为兴教兴学他不惜重金,即使在今天也是难能可贵的。

当今世界,国家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实质是综合国力的较量,而综合国力的竞争,人才是核心,教育是基础,教育已经成为提高现实生产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快教育发展和加速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各国政府的当务之急,也是中国增强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应对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尽管当前中国的教育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财政投入不足、城乡以及地区之间教育水平差距过大等等,但是我国政府已经充分认识到了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和全局性作用,提出和实施了“科教兴国”战略,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采取各项有力措施确保教育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无论是张学良“教育系乎国本”思想的提出,还是新时期“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都说明了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教育都是影响国家和民族兴衰成败的根本力量。

2.强调了在人才培养中进行品格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在人才培养中,张学良十分重视德育的作用,希望学生能够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他说:“仅有学问,不过短时期可以维持,有人格方能期诸久远。如果有学问无人格,终要受淘汰。”[1] 396他所说的人格培养,主要是指爱国精神、奉献精神以及自强精神三大方面,品格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国家利益的实现有机地统一起来。他认为,要谈个人,更要谈社会;要谈权利,更要谈义务;要谈成功,更要谈奉献;学生必须把服务社会、报效国家作为个人奋斗的终极目标,这样的人生才是成功的人生,这样的教育才是成功的教育。所以,在当时他尤其强调了爱国主义教育在学生品格培养中的中心地位,这也是他“教育救国”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当前的教育中,理想道德教育以及民族精神的培育是一个薄弱环节,加之独生子女越来越多,导致很多学生以及国民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有些人只讲个人,不讲社会;只讲权利,不讲义务;只讲成功,不讲奉献。如果这样的状况不能及时得到扭转,如果极端个人主义和功利主义任其泛滥,将会严重阻碍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当前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在某种程度上说也就是如何做人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张学良强调的对学生及国人进行爱国精神、奉献精神和自强精神教育的主张,也恰恰是当前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要任务。

3.提出了符合素质教育发展规律的先进教育理念

张学良虽不是亲临教学一线的教育工作者,但他以“教育救国”为己任,以敏锐的目光考察教育,逐步提出了五育并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面向社会、学以致用的教学模式,以及平等自由、兼收并蓄的办学理念。这些教育思想是他长期思考的结果,也是他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对于今天我们逐步革除应试教育弊端,努力推行素质教育有着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应试教育偏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发展。张学良认为,如果只重视智育而忽视了其他方面,培养出来的人才就是不健全的,不合格的。在发展智育的同时,重视德育、体育、群育以及美育的教育,可以为智力发展提供动力和保障,从而促进智能开发。比如,爱国主义教育就可以激发学生产生明确的学习目的,为智力发展提供精神动力;体育则可以强健学生体魄,促进身体发育,为学生学习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群育以及美育可以健全人格、陶冶情操,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为智力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使智商和情商协调发展。应试教育重理论轻应用,重灌输轻实践,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差,而张学良提出并且付诸行动的重实用、重实践、重实习的教育理念,值得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借鉴和反思。此外,在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张学良曾经提出的教育公平、自由争鸣以及终身教育等观点,也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总之,张学良教育救国思想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特点是极其鲜明的,它的科学性、先进性是值得我们后人借鉴的,而其中蕴涵的爱国主义精神,更是值得今天的人们学习,正如他自己所说:“将自己看小些,将国家看大些”[1] 122。

标签:;  ;  ;  ;  

张学良的救国思想及其当代意义_张学良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