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公安院校体改生教育培训工作质量提升的途径论文_汤加冰

浅谈公安院校体改生教育培训工作质量提升的途径论文_汤加冰

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学生处 辽宁 沈阳 110035

摘 要:公安民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培养政治业务素质高、实战能力强的应用型、复合型公安专门人才,承担教育培训工作任务的公安院校要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不断提高教育培训工作质量,为公安实战一线输送合格的人才,提升公安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当前体改生的教育模式和经验仍在摸索中前行和积累,文章通过对影响体改生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的知识结构因素、学习心理因素及教师授课过程因素的剖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提高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的三个途径:一是要进一步改革体改生招录培养机制;二是改进教师授课的方法;三是加强教师实战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公安院校 体改生 教育培训

一、影响体改生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的因素分析

1.体改生的知识结构因素分析

国家机关公务员的遴选是根据不同的职业性质、不同岗位属性,会详细规定应考岗位的学历条件、政治面貌、学习背景、知识结构等具体条件,特别是对知识结构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必须跟本职岗位要密切相关。而公安机关在招录公安民警时,有些人员是从地方大学招录的,他们这类人员,其公安专业知识跟警察院校培养出来的警校生比相对匮乏。因此,需要对这类人员进行警察专业知识的培训,也就是所谓的体改生。体改生的专业背景是多元化的,因为在招录的时候,不会限制报考者原来的专业背景、学历层次等条件。警察院校所招录进来的体改生(普通高校的毕业生)需要在二年的时间内学习完所有跟公安警务相关的公安专业知识。但是公安专业也分文理,像痕迹检验、文件检验、声像资料检验、法化学等都是理工科专业,而侦查学、公安情报、治安、经济犯罪侦查、公安基础、法律等都是文科方面的专业,这会造成原来的文科生在学习理工科知识的时候就显得相当吃力,反之亦然。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这些体改生仅仅能学到相关专业的皮毛而已,而对相关领域的高精尖的知识是难以掌握得透彻的。

2.体改生学习心理因素分析

体改生是已经拥有公务员身份的人员,其学习结束后还是要回原来的工作单位的,因此,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就业压力和学业压力。警察院校方面也不能过度地难为这些已经是公务员的体改生,因此在课程设计和实践设计方面没有给他们设置过多的难度。尽管这样,体改生们在课堂的表现依然不尽如人意。通过调查显示,在课堂上能够真正地去用心听课的人员很少,有看课外书的,有玩手机的,有上课睡觉的,个别公安院校的体改生甚至还逃课。这样的上课状态也导致授课教师们也无心去教课,更别谈有创意地去教了,基本上还是老的教学模式,也不注重平时学习的考核。因此,迫切需要从心理上去调整体改生的学习观,要让他们认识到学习公安专业知识的重要性,这些知识将来是他们谋生的手段,不认真学习将难以适应未来的工作岗位,更别提能够成为办案的专家能手。

3.教师授课过程因素分析

公安院校的教师不能像普通本科院校的教师一样去授课,公安专业的应用性要更强些,理论和实践需要更为紧密的结合。这对公安院校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须是实战的专家,又是理论的专家。要能够掌握最新的最前沿的警学知识,并将之转化为教学科研,最终指导公安机关的案件侦破。然而目前,部分公安院校的教师教官教学方法陈旧、教案多年不更新、科研理论成果匮乏,特别是公安警务实战经验的不足,这些将严重影响对体改生的授课。究其原因,有客观的也有主观的,客观的是个别公安院校没有形成鼓励教师参加锻炼的制度和机制,没有锻炼的氛围。主观原因是教师自身的原因,有的是因为自身承担的课程比较多,有的是科研任务重,有的个别女教师家庭原因等,使得难以按时和及时去锻炼。部分教师即使申报了锻炼,也是实战单位报个名,然后就还做自己的事情,致使锻炼流于形式,难以起到实际的作用。长此以往将严重影响体改生教学质量的提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提高体改生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的途径

1.进一步改革体改生招录培养机制

对各公安专业体改生在招录时设置报考学员的本科学历的专业限制,应该在相近或相同的专业背景下招录公安专业的体改生,如侦查类专业应招收以法学为背景的学员,刑事技术类专业应招收理科专业为背景的学员,这样将有利于学员对公安专业知识的吸收理解和运用,满足复合型人才蜘蛛网型知识结构的需要。改变二年制的第二学士学位的培养时间。公安专业知识纷繁复杂,在实际47个教学周的短暂学习时间内很难掌握,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不得不根据课程学时的限制提纲挈领的点题式教学而减少许多具体的内容,学生学到的专业知识既不深入也不系统、全面。另外由于体改生从普通大学校园直接进入到公安院校学习,没有接触公安工作的机会,学生对公安工作缺乏感性认识,甚至于一些公安工作的常识性内容都不能了解,学生短时间内难以吸收理解所学专业知识内容。鉴于上述原因,体改生学制应该进行适当调整,在通过用人单位的公务员考试后进入公安院校学习前,直接进入工作单位必须进行至少6个月的工作见习,深入了解公安工作的相关基础知识等,全面增加对公安工作的感性认识。之后在公安院校学习一年半,再到工作单位进行6个月的实习锻炼,检验学习到的专业知识,查找掌握的专业知识的不足,然后再回到院校根据实习中发现的知识不足进行6个月有针对性的学习,只有这样公安院校才能完成培养高素质公安专业人才、推动公安事业发展进步这一中心任务。

2.改进教师授课的方法

按照“面向实战、精讲多练”的要求,教师应真正改变授课方式,究竟应该采用什么方式还要教师根据自己课程的特点灵活掌握。但笔者在一个体改班做的一个调查问卷显示100%的学生希望老师在课堂上使用案例式互动教学法,将课程所学知识与实际工作中学员将会遇到的问题及可能出现的情况通过案例结合起来,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思路。学员希望通过案例讲评,学习和了解案件侦查办过程中的优点及不足,进而加以吸收经验或引以为鉴。虽然没有通用的一种或几种授课方式是万能的,但各课程教师应共同遵循的一个理念就是我们对体改生的教育属于一种职业教育,是使体改生获得公安工作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应该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

3.加强教师实战能力的培养

实践出真知,没有实践一切空谈。作为应用性极强的公安专业,没有实实在在的公安警务实践,教师的教学科研办案是难以为继的。当前的治安管控压力极大,犯罪的形式、手段日新月异,没有深入实践、融入实战就去给体改生讲课,那就是误人子弟,讲授的内容也根本无法解决当前的警务问题。因此,加强公安院校教师的警务实践锻炼非常有必要。应建立教师实践锻炼的激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大力支持教师申请去公安实战单位锻炼,对于参加锻炼的教师在课时上予以减免,并在职称评审、评选先进等方面优先考虑,对于锻炼期间所发生的相关食宿及交通费用要进行全额报销或高比例报销。鼓励广大教师心无旁骛地参加警务实践锻炼,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与此同时,要建立相关的考核机制,没有考核就无法知晓教师们锻炼的效果。应采取多种形式对教师锻炼进行考核。建立派出单位、职称部门及锻炼单位的三重考核机制,确保教师锻炼取得实效,能够将所锻炼的实践经验用于教学科研和办案。

公安民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任重道远,涉及到公安工作体制、机制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尤其是上述提高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的一些做法,特别需要从制度层面进行完善,保证相关措施能够顺利实施。公安院校作为公安教育训练工作的主阵地,教师应该责无旁贷地担负起提高体改生教育培训工作质量的重任,认真研究体改生教育的教学规律,为深化公安院校教育改革、加强公安院校建设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唐剑 高连杰 浅谈公安院校体改生管理之对策[J].科教导刊,2014,(29)。

[2]黄宝雄 浅析加强公安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途径[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6,(2)。

作者简介:汤加冰(1979-),男,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学生处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论文作者:汤加冰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7月总第3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8

标签:;  ;  ;  ;  ;  ;  ;  ;  

浅谈公安院校体改生教育培训工作质量提升的途径论文_汤加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