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连续墙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罗品贵

摘要:在我国建筑行业的稳定发展背景下,相关工作也得到了显著发展,其中水下连续墙工程施工技术作为当前工程研究重点也逐渐受到了人们关注和重视。本文笔者就结合了自身多年水下连续施工工作经验,以某工程作为研究重点,进一步分析水下连续墙工程施工技术手段,并进一步探究相应工作标准,希望对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有效的帮助与指导作用。

关键词:水下连续墙;施工技术;质量安全

水下连续墙也被称之为槽壁法,是近年来一种比较先进的水下工程结构形式和施工技术手段,和传统施工方式不同,这种施工方式主要是在地面上借助特殊挖槽设备,沿着开挖工程的周边挖出一条深邃的槽沟,从而将其筑成一段钢筋混凝土墙段。水下连续墙不仅可以避免截水防渗,同时还能挡土承重。这项技术之所以能得到广泛的应用,主要就是因为其具备两种显著优势,分别是对周围建筑和管道影响小和施工环节中无噪声、无振动,是一种典型的无公害施工方式。但是由于当前这项技术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很多施工单位对这项技术的认知也并不全面,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将对水下连续墙工程施工技术展开详细研究,希望对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指导作用。

一、工程概况

以某工程为例,该水下连续墙是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整体厚度是80厘米,设计的槽宽则是4毫米,连续墙的轴线总长度为347米,一共设置了88个槽段,设计要求墙体底部在-21米到-29.5米中,连续墙墙顶的标高则应该增加50厘米[1]。

二、施工准备

当水电接通、机械施工设备进场后,就需要适当进行施工调整。从施工场地主电源位置处应该接通电源拉到施工场地中,施工用水一般用堤顶水即可。沿着连续墙轴线对施工周围平台进行填筑,高程则位于整施工期洪水位上面,这一个平台的长度为180米,宽度是80米,在液压抓斗和施工车辆的施工环节中,应该将施工道路进行合理调整,宽度一般以10米左右最佳[2]。

连续墙导墙的宽度是85厘米,连续墙轴线和基坑之间的距离则是40厘米,只有这样才能对基坑的尺度宽度进行合理掌握。在进行导墙施工的环节中,根据不同的要求也要对施工细节进行控制,确保工作中出现的误差小于10毫米。

三、施工工艺

一般需要借助液压抓斗和冲击钻机进行工作,这种两钻一抓的方式也是当前施工成槽的重要方式。在对连续墙进行槽段施工的环节中,应该适当借助冲击钻机对槽段两端进行明确,从而借助抓斗对设计要求进行调整。

水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图如下所示:

图一 水下连续墙施工工艺流程图

在对泥浆进行制作的环节中,为了进一步提升抓、冲成槽的安全质量问题,护壁泥浆在生产循环系统中也要进行质量控制,这对于后续槽壁的稳定性也将产生直接影响[3]。在对质量进行控制的环节中,应该将比重控制在1.1-1.3的范围中,在必要的环节中还应该适当融合添加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满足泥浆制作要求。

四、连续墙施工质量标准

导墙应该和水下连续墙的轴线保持平衡性,二者之间的偏差不能超过上下10毫米,在导墙内壁上垂直度偏差不能超过0.5%,净距之间的偏差不应该超过上下5毫米。

五施工质量安全技术措施

1、当导墙拆模后,应该在导墙中根据一定间距加设支撑点,这样在导墙养护过程中,就应该严令禁止机械在导墙附近行走或是工作。

2.终槽深度应该确保设计深度,同一槽段中所挖掘的深度也要保持一致性,同时确保平整,如果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一些特殊情况也要设计单位对问题进行详细处理[4]。

3.在实际工作中,槽内的泥浆也要高于水位一米以上,并且在施工环节中要始终保持导墙顶面的30-50厘米左右,如果泥浆发生渗漏就需要及时对其进行填补,避免后续工作中对其他工作造成负面影响。

4.在对钢筋网规格和尺寸进行设计的环节中应该根据施工要求进行制定,其要加工制作也要严格根据施工规范进行开展[5]。

5.钢筋网在清槽合格后也要及时进行吊装,这样在运输和入槽环节中,也不能产生一系列不可恢复的变形问题,如果在实际工作中出现变形问题则需要对其进行调整,避免其在槽中的应用。钢筋网在好合格后也要及时对水下进行浇筑,一般情况下,这项工作的间隙时间不宜超过四个小时,所以在实际浇筑环节中也要对其厚度问题进行关注。

6.对于进场施工人员也要进行适当的《安全施工管理条例》的教育和引导,树立起安全第一的意识,对于施工中的特种工作人员也要进行更为专业的指导和培训。在实际工作中,施工企业也要建立起安全施工责任制度,在这项制度中将工作人员、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的工作责任进行明确,实现施工整体安全意识的全面提升。

7.在吊装工作的开展中,要求吊机站位要平稳,起吊位置也要具备合理性,在实际工作中严禁出限超重问题。此外,在这项工作中还要安排一些责任意识更强的工作人员参与其中,这样才能确保后续工作的开展具备更强烈的安全性[6]。

8.在进行吊装的环节中,吊机施工范围中也要避免闲人随意进出,而是应该在专业工作经验和起重工进行专业指导,只有这样才能在实际施工中有组织、有顺序的开展施工工作。

9.最后在浇筑环节中也要对导管的深度进行合理控制,如果导管埋在混凝土中过深,最会导致导管和混凝土之间摩擦阻力增加,甚至导管无法拔出,出现安全事故问题等等。因此为了避免事故问题的出现,在实际共工作中将埋管的深度控制在2到4米也是最为恰当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上文的研究我们应该认识大,在对水下连续墙进行施工的环节中,需要控制和管理的问题是比较多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更需要认识到这项工程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升广大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提升施工质量和安全。但是当前这项技术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很多施工单位对这项技术的认知也并不全面,所以希望在本文的研究和探索下,相关施工单位也能对这一问题进行关注,不断强化对技术手段的探索和创新,从而在今后水下连续墙的施工过程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为群众生活和工作提供重要的基础保障。

参考文献:

[1]邓剑荣.预制截断拼装深基坑地下连续墙方案研究[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7,26(8):123-125,173.

[2]孙海明.限高条件下的地下连续墙施工[J].建筑施工,2018,16(8):1301-1303. [3]张爽.南龙铁路深水基础水下连续墙围堰施工技术[J].科学与财富,2018,44(16):292.

[4]沈其明,涂忠仁.混凝土连续墙在桥梁工程水下基础围堰中的应用[J].施工技术,2016,29(12):50-52,78.

[5]覃君,张勇.软土地区58 m超深地下连续墙施工关键技术[J].路基工程,2015,59(5):164-167.

[6]谷东育.地下连续墙施工质量控制要点[J].建筑技术,2012,39(9):779-781.

论文作者:罗品贵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8

标签:;  ;  ;  ;  ;  ;  ;  ;  

水下连续墙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罗品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