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口袋在管理引流管周围渗液的护理体会论文_税方,张菊,何谦

造口袋在管理引流管周围渗液的护理体会论文_税方,张菊,何谦

(遂宁市中心医院 四川 遂宁 629000)

【摘要】伤口或引流管持续渗液是伤口护理中经常遇到的难题。作者通过工作期间对术后引流管周围持续大量渗液的患者采用造口袋来收集管理渗液,与传统的换药方式相比能直观准确的观察记录渗出液的颜色、性质、量,引流管周围皮肤无浸渍、无破皮,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及满意度,减轻患者经济负担,节约医疗资源。

【关键词】造口袋;引流管;渗液;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7-0276-02

随着外科医学技术的发展,引流管被广泛应用于外科手术后,各种原因造成的引流管周围持续大量渗液时,持续浸湿敷料,衣服,污染床单元,造成周围皮肤浸渍损伤,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美国造口治疗师Fumbull提出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1],患者不仅要活着,还要活得愉快、有尊严。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护理工作中采用造口袋管理引流管周围渗液的经验进行总结,为完善临床护理工作带来方便。

1.造口护理用品收集渗液的方法

1.1 用物准备

无菌换药包(内含0.5%碘伏棉球、生理盐水棉球、无菌镊子两把、无菌纱布、剪刀、血管钳、棉球)、弯盘、造口袋、造口护肤粉、3M皮肤保护膜、防漏膏,量尺。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向患者解释此次操作目的,使患者情绪放松,主动配合。

1.2 操作方法

1.2.1引流管拔除后窦道有大量渗液的患者 术后引流管已拔除者,引流管口有较多渗出液的患者,先用碘伏棉球消毒窦道及周围皮肤,再用生理盐水棉球清洗,然后用无菌纱布轻轻擦干,同时用无菌干棉球堵住瘘口处,防止渗液渗出,一旦有渗湿时及时更换棉球,用造口专用量尺测量引流管口管径大小,在底盘中间用剪刀剪一开口,开口大小比实际测量数值大3~4毫米为宜。仔细评估瘘口周围皮肤情况,皮肤完好或轻度以上损伤者涂造口护肤粉,用无菌棉签由外周向中心涂匀,形成薄薄一层;中度及重度损伤者在涂造口护肤粉后距离皮肤10~15cm喷洒3M无痛保护膜后,待干;皮肤损伤渗出严重者重复以上步骤共2~3次,待干,在瘘口周围涂上防漏膏,然后将底盘开口对准引流管口,由下向上粘贴造口袋;粘贴造口袋时注意开口方向,已下床活动患者造口袋开口方向与身体长轴45°,仍卧床患者造口袋开口方向与身体长轴90°为宜,粘贴好后用手掌轻捂5~10分钟,使底盘与皮肤粘贴更紧密。

1.2.2引流管管口周围持续大量渗液的患者 去除敷料,用碘伏棉球消毒引流管口及引流管,生理盐水棉球清洗后,无菌干纱布擦干;当引流管口不停有渗液渗出时,用无菌干棉球放在引流管周围吸收渗液并及时更换;周围皮肤待干后喷洒造口护肤粉,喷3M无痛保护膜,待干后在引流管周围挤上一圈防漏膏。将引流管与引流袋分开,血管钳夹闭引流管,外露的引流管长度为7~10cm,揭开一件式泌尿造口袋底盘的粘贴纸,用无菌血管钳将引流管从剪好的底盘圆孔中放入造口袋内,自上而下将造口袋贴于腹壁皮肤上,粘贴技巧同上。

1.2.3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造口袋 一般情况下,肠漏及渗漏液为粪水的患者选择一件式肠造口袋;渗漏液为胆汁、胰液、尿液、脓液选择一件式泌尿造口袋[2]。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4造口袋的更换时机 造口袋收集渗液不超过1/3~1/2,及时排放或在造口袋底端连接抗反流引流袋;更换时间根据底盘出现渗漏情况,如有渗漏及时更换,无渗漏、无感染一般3~5天更换一次,最长不超过1周;感染伤口视伤口感染情况,一般1~2天更换一次;若每日渗液小于5ml,改用传统护理方法。

2.护理体会

2.1 降低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

手术后伤口持续渗液会对周围皮肤产生严重刺激,使皮肤发生红肿、湿疹、糜烂甚至溃疡,严重影响伤口愈合[3],传统的换药方式只能依靠纱布吸收渗液,大量持续渗液很快使敷料处于饱和状态,周围皮肤持续浸渍,甚至溃烂。造口袋底盘的粘胶对皮肤刺激性小,具有亲肤性,可有效的隔绝渗出液,减少了对皮肤的刺激。造口护肤粉、皮肤保护膜都是新型的伤口敷料,可促使破溃的皮肤迅速愈合;防漏膏涂于引流管口或瘘口周围皮肤有褶皱或凹凸不平处,使皮肤与造口袋之间贴合得更紧密,无缝隙,防止渗液渗漏,降低刺激性皮炎的发生。

2.2 准确记录渗液的颜色、性质、量

传统的换药方式,往往对渗漏的液体的量无法准确的测量,只能凭借渗透敷料的外观和换药频率来估算。而造口袋密封性好、透明、抗逆流、易观察等特点,能有效收集渗液,直观准确的观察记录渗液的颜色、性质、量,及时发现问题,为病情的评估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2.3 减少护士工作量,增加患者舒适度

引流管口持续大量渗液造成伤口敷料、被服、床单等反复污染,以及渗液伴随的颜色及异味招人厌恶,使患者的舒适度和心理受到影响。使用造口袋收集渗液避免反复更换床单、被服的困扰,减少换药次数。造口袋开口下方接引流袋,避免频繁倾倒带来护理工作量,减少护士的工作量;而且由于造口袋的密闭、防臭功能,很好的维护了患者尊严,增加患者的舒适度和活动量,有利于患者身体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4 节约医疗成本,降低患者费用

研究显示,面对引流管持续渗液的问题,传统的换药方式每天4~5次不等,每日平均换药费用200元左右,更换一次性泌尿造口袋的费用50元左右,可以5~7天更换一次[4],明显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有效节约了医疗、护理成本。

2.5 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危险

造口袋收集渗液避免频繁的伤口换药,减少医护人员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的机会,降低医护人员职业暴露的危险。

2.6 提高患者的满意度,提升伤口护理质量

造口袋能有效的收集渗液,变不可控制渗漏为可控制渗漏,保护引流管口周围皮肤,避免伤口出现异味,同时方便病人下床活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及家属的经济与心理负担,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伤口护理质量也有一定作用的提升。

3.总结

在临床工作中,应根据引流管周围渗液性质的不同、引流管安置部位的不同选择适合患者的造口袋及造口护理用品。造口护理技术运用于伤口渗液的管理有明显的优势,操作简单安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玉荣,吴爱须,郭改英等.舒适护理在高位肠外漏患者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0,32(10):1323-1324.

[2]吴德全,徐伟民,王娟.造口袋在住院患者伤口渗液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6(8):133-135.

[3]梁桂花,梁霞,戴梅花等.造口袋收集腹部渗漏液的效果观察[J].护理学报,2013,20(9B):46-47.

[4]张晓平.造口袋联合护肤品在腹部引流管周围渗液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5(25):217-218.

论文作者:税方,张菊,何谦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3/31

标签:;  ;  ;  ;  ;  ;  ;  ;  

造口袋在管理引流管周围渗液的护理体会论文_税方,张菊,何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