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记”32921与甲骨文阶段_合集论文

《合集》32921和甲骨分期,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甲骨论文,合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殷都学刊》1998年第3期上, 我非常高兴地读到尚秀妍《再读胡厚宣先生〈五种记事刻辞考〉》一文。这篇论文在论及历组卜骨的骨面刻辞,即我们说的署辞的时候,提到“历组骨面刻辞中也有单独的史官签名”,如《合集》32921 的“中”(注:尚秀妍:《再读胡厚宣先生〈五种记事刻辞考〉》,《殷都学刊》1998年第3期。), 并以之同出组、何组的类似组例子比较。这一点相当重要。我们过去对《合集》32921没有特别注意,这里想在在尚文的基础上做一引申, 指出该卜骨对殷墟甲骨分期研究的意义。

《合集》32921是一块胛骨残片, 估计是右胛骨左侧扇部靠外的一部分,边缘已沿兆断失,只剩下两处兆序“一”。在骨片右边有二条残辞:

……惠庚……

……贞,其令告……

“中”字则位于左方兆序旁边,单独在一处,既与右边的卜辞无关,也和左面的兆没有联系。尚文认为是“史官签名”,即个人的署辞,是很对的。

这种只有卜人之名的骨面署辞,我和四川联合大学彭裕商教授的《殷墟甲骨分期研究》曾有讨论(注:李学勤、彭裕商:《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下面试选述一些例子:

(一)《合集》23126: 按照《殷墟甲骨分期研究》属出组二类,系右胛骨的左边部分。正面有卜辞,较完整的二条:

甲申卜即贞,翼乙酉翼日于小乙,亡害,五月。三。

[丙]戌卜即贞,翼[丁]亥翼日[于]父丁。

反面在距边缘不太远的地方,有一字:“旅”。

(二)《合集》22855:出组二类, 系胛骨残部(注:尚文云为背甲,非是。)。正面有卜辞:

囗戌卜王贞,王其宾仲丁彡龠,亡害。

反面有一字:“”,也在距边不远地方。以上两例,署辞的旅和都是出组二类常见的卜人。

(三)《合集》24063:出组二类, 系左胛骨右边扇部偏下部分。有所谓“卜王”辞六条,第一条是:

庚戌卜王,在三月。一。

反面近边有一字:“囗”。

(四)《合集》23241:出组二类,为胛骨右侧。正面有尹、 旅的卜辞,密而且乱,如:

戊戌卜尹贞,王宾父丁彡龠,亡

。一。

戊戌卜尹贞,王宾兄己彡夕,亡

。一。

反面距边缘不远处有一字:“彭”,形体较贴近的旅的卜辞大。

(五)《合集》23359:出组二类胛骨。正面有所谓“卜王”辞。反面也在类似位置有一字:“”。

《合集》23977同样是出组二类胛骨,反面有“”, 兹不细述。

以上几例,均属出组二类,但反面署辞的卜人却是较晚何组常见的囗、彭和。其中囗有一些字体是出组二类的卜辞(注:李学勤、彭裕商:《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六)《合集》31358:何组胛骨。正面有何的卜旬辞, 反面有一字:“”。

另外,《殷墟文字甲编考释》图版96也是何组,反面亦有此字。同一字又见《屯南》1108的反面(1109),该版为无名组(注:李学勤、彭裕商:《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何组、无名组不少是同时的。应是卜人,只是没有见过带有他名字的卜辞。

综合上引各例,知道这种只记卜人名字的骨面署辞乃是出组二类的特色,个别传留到稍晚的何组与无名组。出组二类是祖甲时的,大家都很熟悉。

署辞的作用是记载甲骨的来源及整治,签署名字的卜人,即负责该甲骨的保管等事项。上述出组二类骨面署辞,签署者有的是现职的卜人,如旅等;有的是下一时期才多见的卜人,当时应尚在学习阶段,所以只司保管卜骨之类事务,如囗、彭等。《合集》23241 大概便是他们习刻的成绩。

知道了这种骨面署辞的体例,就不难认识《合集》32921的性质。

《合集》32921的“中”字,尽管刻在正面而非反面, 其为骨面署辞是没有疑问的。它在骨面上的位置,也恰说明了这一点。中是出组二类习见的一个卜人,在《合集》里即有20多例(注:饶宗颐主编:《甲骨文通检》第一册,第149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89年。 )(他有可能就是“小臣中”(注:饶宗颐主编:《甲骨文通检》第四册,第60页,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1995年。)。从体例看,和旅、的署名完全一致。这表示,《合集》32921胛骨是出组卜人中保管的。

然而这片胛骨上的卜辞,是历组的。用《殷墟甲骨分期研究》的分类来说,属于历组二C类。其“庚”字等写法, 很有特色(注:李学勤、彭裕商:《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因此,这是历组卜辞同出组署辞同见一版的实例。

出组二类时当祖甲,而我们已指出历组二C 类“与出组二类有联系”,“有一部分卜辞可能已延及祖甲之世”(注:李学勤、彭裕商:《殷墟甲骨分期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1981年, 我有《小屯南地甲骨与甲骨分期》小文, 指出《屯南》2384胛骨为历组、出组卜辞并存(注:李学勤:《小屯南地甲骨与甲骨分期》,《文物》1981年第5期; 参看李学勤:《论小屯南地出土的一版特殊胛骨》,《上海博物馆集刊》第4期。 后者详细讨论了该版卜辞只能是同时的。)。该版的历组属历组二C类(“王”字上已有一横),出组属出组二类,与《合集》32921吻合,这绝非偶然。

1991年,在洛阳举行的“夏商文化国际研讨会”上,我提出的论文是《甲骨文中的同版异组现象》(注:李学勤:《小屯南地甲骨与甲骨分期》,《文物》1981年第5期; 参看李学勤:《论小屯南地出土的一版特殊胛骨》,《上海博物馆集刊》第4期。 后者详细讨论了该版卜辞只能是同时的。《甲骨文中的同版异组现象》,《夏商文明研究》,中州古籍出版社,1995年。)。文内说明“署辞与卜辞同版,是一组卜人准备的甲骨,偶然交由另一组卜人使用,……属于巧合,所以例子是极个别的。”《合集》32921正是如此。

《合集》32921与《屯南》2384互相说明,彼此印证, 以最直截了当的方式显示出历组卜辞实际的时代。

1998—11—12

标签:;  ;  

“火记”32921与甲骨文阶段_合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