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历史课程应对学生进行传统的德性教育_中华传统美德论文

中学历史课程应对学生进行传统的德性教育_中华传统美德论文

中学历史课应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生进行论文,传统美德论文,中学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德育与历史教学

当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历史时期。为了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造就适应时代需要的一代新人,中央领导同志已明确提出要对年轻一代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这就给全体中学历史教师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如何在历史课中对学生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历史教学的三大任务之一,也是历史教学所具有的重要的社会功能。以往,我们在历史课上较多地是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这是必要的,以后还应坚持下去。但面对新形势与新任务,我们必须去研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

中华传统美德是在我国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与发展起来的,至今仍有积极作用的一些“行为原则和规范的总和”①。它是中华民族创造出来的人类精神文明的一部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以历史唯物主义看问题,现实是历史的延续,又是历史的发展。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产物。只有明确这一点,我们才能正确地对待过去,更好地创造未来。就像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是19世纪人类三个最先进国家中三种思潮的继承人和天才的完成者”②那样,在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今天,我们也不能割断历史,而应以“扬弃”的态度对待历史遗产,“剔除其封建性的糟粕,吸收其民主性的精华”③,批判地继承历史上一切有用的东西,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部分。

那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究竟可对学生进行哪些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呢?依笔者之见,至少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忧国忧民,敢为天下先

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应立怎样之志?做怎样的人?这是每个人来到世间都必须解决的问题,也就是一个根本的做人准则问题。一个人如果不能自觉地去面对这个问题,也必然会不自觉地以自己的行为去回答这个问题。诚然,这个问题在不同的社会与时期里,会有不同的具体答案,但就其总的原则而言,又是同一的:要么仅仅为个人私利而活着;要么为人民大众谋福利而活着。前者表现为只是追求一己的吃喝玩乐;后者表现为为国家、民族、社会,以至全人类的利益和进步事业而奋斗终身。这就是在道德情操上低俗与高尚的分水岭。

我国是一个崇尚教化的民族,历来主张正确处理公私关系。无数民族脊梁,无一不都自觉地把个人命运与国家、人民的利益连结在一起,忧国忧民,敢为天下先。

《礼记·礼运》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④何谓“为公”?为公者,即不为私,为公弃私耳。根据这一观点,即使是那些贵为帝王的,也不应将国家民众视为个人一家所私有,从而做到“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⑤。

从战国时期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到北宋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从南宋陆游“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到明末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晚清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以祸福趋避之”,到民国初年周恩来的“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⑥,等等。所有这些历史人物的光辉业绩及其主张,都集中表现了人生观方面的中华传统美德。培养这方面的美德对青少年的成长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

二、忠于信仰,舍生以取义

一般说来,人生的考验莫大于死。求生避死,可谓生命之本能。然而,人作为地球上的“万物之灵”,就不能一概而论了。

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⑦孔子更是强调,凡“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⑧。所以如此,那是因为“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避也”⑨。可见,在古贤看来,生命诚可贵,信仰价更高。二者予盾时,为了保持信仰,应该献出自己的生命。这集中体现了古人在生死观方面的崇高品格与追求。当然,一个人要真正做到这一点是很不容易的。

宋朝的秦桧是个尽人皆知的民族败类。但他曾是一名状元郎,很有学问,还是北宋末年“强硬”的抗金派哩!然而,这个御史中丞却在靖康之难中被俘变节,成了受后人唾弃的狗矢堆。无独有偶,明朝有个洪承畴,系万历进士,官至兵部尚书,亦可谓一代名士。后调任蓟辽总督抵御清兵,1642年兵败被俘,终因经不起死神的考验,遂由一代名流沦为鹰犬之辈。象秦桧、洪承畴这类历史人物,他们也曾经慷慨昂过一时,不能说他们没有一时之抱负,也不能说没有干过一点好事,但他们不能正确对待死的问题,一味贪生怕死,直至屈志求生,丧失气节,为人们所不齿。

司马迁早就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⑩历史上不断涌现的英雄人物,诸如文天祥、史可法、邓世昌、谭嗣同等,正是由于他们具有忠于信仰、敢于舍生取义的崇高美德,才创造出惊天地、泣鬼神的业绩,留名青史,永为后人敬仰。培养下一代具有生死观方面的传统美德尤为重要。

三、百折不回,坚忍不拔志

一个人要有所成就,能为国家、民族有所贡献,除了应有所抱负,在大是大非面前经得住生死考验外,还必须具有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

孟子曰:“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劝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11)这是因为,凡是有大作为的人,必会遇到大困难,必先艰苦磨砺自己,培养具有百折不回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只有有了这种精神,才能排除万难,取得胜利。

贫贱不移其志是上述精神表现之一。相传孔子有门生三千,然而他对大弟子颜回却情有独钟。《论语》中曾多次称赞他的品格,其中有一段写道:“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12)这里,这位老师特别赞扬颜回的安贫乐道、贫贱不移其志的美德。

富贵不移其志则是坚忍不拔精神又一表现。常言道:“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3)从某种意义上讲,富贵安乐的诱惑侵蚀往往更易使人丧志。但真正有作为的人均能自觉地拒腐蚀、守节操。《三国演义》中讲了一个关云长拒曹的故事:说的是曹操为了软化、收买云长,采用“上马金,下马银”的馈赠和“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的手腕,欲诱关就范,然关云长却始终不改其“弃曹从刘”之志。小说的描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人的一种道德规范。

敢于承受艰难困苦和失败挫折,可说是具有百折不回,坚忍不拔精神的最典型体现。对此,历史上的各行各业不同领域的有为之士均有这种表现。仅以史学领域而言,诸如西汉司马迁忍辱著《史记》,明清史学家谈迁历经万难二著《国榷》的事迹,足以感人,非常值得后人学习与发扬。

四、处世待人,贵在诚信和

人类是以群体社会的方式生活的,因此,凡是有人群的地方,必然会有人与人相处的关系问题。正确处理这些关系,就能使家庭、社会的构成在最大限度内达到和谐。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就是礼仪之邦,从来重视对人际关系的规范,其中有不少准则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撇开敌我关系不谈,概括古人的处世哲学,尤以“诚”、“信”、“和”三字为要:

古书道:“诚者,天下之道也。”(14)何谓“诚”?“诚者,自成也,……是故君子诚之为贵。”(15)古人认为,“诚”,就是不虚假,就是真心实意,它是为人的高尚品格。以诚待家人,以诚待朋友,以诚待世人,还有什么人间关系处理不好的呢?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16)“言必信,行必果。”(17)“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18)“信”,就是真实,践言;就是不诓人,说话算数。在人际交往中,只有守信,才能取信于人,才可能建立和谐的关系。

“和”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即无乖戾之心,就是和气,与人为善。“礼之用,和为贵。”(19)古人认为,讲礼就要谦让,和就是谦让的表现。只要不碍大的原则是非就应该和。当然,如果违背原则,“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20)

在“诚、信、和”准则的基础上,古人又具体规范了父子、兄弟、上下、长幼、师生、朋友等人际关系,从而形成孝顺父母、悌爱兄弟、敬上慈下、尊长爱幼、敬师友朋等等的道德观,并涌现出无数实践处世道德的范例。在历史教学中结合历史人物身上的有关美德去感染学生,实在是一种理想的思想品德教育。

五、律己修身,提高无止境

修身者,即人品的自我修养与提高。人在各自的历史舞台上所以有忠奸善恶之不同表现,除客观环境有一定作用外,归根结蒂,是各人的素质所决定的。其各人素质,说到底又是其自身修养的程度所决定的。因此,凡是历史上有所作为的人都极端重视自我修养与提高。

古人非常重视修身问题,把它看作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创大业之根本。故曰:“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21)“修身在正其心”(22)。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信乎?传不习乎?”(23)曾子作为古代圣贤之辈,尚每日以三事自我反省,时时鞭策,以求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可见古人律己精神之严。《诗经》上亦有这样著名的诗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则是说朋友之间应互相帮助,互相批评,从中得到提高,此谓互勉。

修身重在自觉。即所谓“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君子慎其独也”(24)。就是说一个人恪守德行为尤应在独处无人监督之境。

修身的内容很多,它可包括诚实、谦恭、改过、自强、好学、惜时、俭朴、律己、宽人等等,一句话,凡有利于自身素质提高的均可列入。历史上有关这方面的人和事不胜枚举,都可作为对青少年进行教育的生动材料。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以他们的人生实践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年代里,我们既要吸取一切外来文化中进步有用的东西;同时也决不能对自己的历史搞虚无主义。继承中华传统美德,构筑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厦,是我们历史教师义不容辞的重任。笔者愿以此文为引玉之砖与同仁们共勉。

注释:

①参见《哲学大辞典·马克思主义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5年版,第916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页。

③《毛泽东选集》(一卷本),人民出版社1966年版,第701页。

④⑤参见《礼记·礼运》。

⑥参见《周恩来总理八十诞辰纪念诗文选》,人民出版社1978年版,第156页。

⑦⑨(11)(13)《孟子·告子》。

⑧(12)(16)(17)(18)(19)(20)(23)《论语》。

⑩司马迁:《报任少卿书》。

(14)(15)(24)《中庸》。

(21)(22)《大学》。

标签:;  ;  ;  ;  

中学历史课程应对学生进行传统的德性教育_中华传统美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