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工业精益库存仔细计算_精益物流论文

华泰实业 精益为库存精打细算,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精打细算论文,华泰论文,精益论文,库存论文,实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2006年4月, 地处东北的华泰实业有限公司(简称华泰实业)的老板找到立正管理咨询公司,他开门见山,非常想做精益生产咨询项目,因为他所经营的企业目前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窘境:资金周转非常困难、人员效率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他迫切地想知道病因在哪里。

次日,立正公司派我去华泰实业进行实地调研。

华泰实业是一家私营企业,主要从事塑料袋的生产和加工,目前产品90%以上出口日本。从最初的十几个人发展到现在的1000多人,营业额从原来的一百多万增加到近1个亿的成绩,他们只用了短短的5年时间。5年的发展过程中, 这家公司在生产管理方面一直面临着各种问题,但鉴于经营策略正确及政府扶持政策的优势,前几年一直都有盈利。然而从去年开始,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公司越来越难以赢利了。

华泰实业的老板文总直言不讳:

“我最想解决的是资金问题,也是成本问题,现在我的流动资金严重不足。”

“为什么呢?”我反问道。

“由于出货总是不及时,经常发生等货现象。”

“是因为生产不过来吗?”

“不是,仓库到处都是成品、半成品、原料以及不合格品。”

“目前有多少库存金额?”

“成品大约有600万,原材料有400多万。”

“半成品呢?”

“有很多,但是没有统计过。”

“哦!我们有没有专门的生产计划及调度人员?”

“有,而且是从知名国有企业挖过来的,从事计划与调度工作已有10多年的工作经验了。”

“管理人员的能力怎么样?”

“哎!已经换过好几个生产副总,现在的杨副总是从一家国有企业的老厂长下岗后聘过来的。”

很多企业的老板都存在共同的问题:企业遇到什么难题或困境,首先想到的是部门领导人能力有问题,换掉再找一个能人就完事了;其实不然,很多企业的问题是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管理方法,因而空降过来的管理者也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

通过现场调研诊断发现,华泰实业主要存在如下几个问题:

成品,半成品、原料堆积如山

当我在现场中走过时,印象最深的就是此路不通——全被成品、半成品、原料或其他物品堵住了。试想,比菜市场还拥挤的现场生产效率还会高吗?生产周期还会短吗?还会不频繁发生异常问题?这种状况下,不出现无法交货的现象才怪!

经过统计发现所有的库存金额已经是当月销售额的好几倍,而资金周转率大约在2.7个月转一次,每年才周转4次,这正是企业流动资金不足的症结所在。

生产计划精度差、形同虚设

从库存金额如此之大出发,发现华泰实业的生产计划存在严重问题:只是做了车间的周次大计划,而且是凭经验做出来的,完全起不到计划的作用,更不用谈准确性,有时还起到反作用——误导生产,即紧急的没生产,不急的倒“优先生产”。领导一看紧急订单没有完成,下发紧急生产通知,开通绿色通道——赶工,这样必然会导致大量的WIP(在制品)及FG(成品)。紧急订单多了,互相插挤, 更加混乱。

布局不合理、物流不畅通

不管是整体布局、局部布局还是作业台布局,都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必然会在劳动密集型企业里形成繁荣的“市集”现象,可是最终结果只有一个:吃力不讨好,白干!原因在于做了太多的无用功,比如:搬运、倒箱、整理等无价值的浪费作业。

基础管理薄弱

由于没有系统地整顿过基础管理,华泰实业的基础管理一向比较薄弱。品质管理及分析的相关数据较少;作业标准化不彻底、不完善;没有有效、准确的标准作业时间;现场无一目了然的目视化管理;没有在制品定额标准及各类产品的生产周期时间。这些都是导致库存量增多、品质不稳定、作业效率不高的原因。

针对以上四大类问题,结合华泰实业最高领导人的决心、意识以及全体员工学习能力、执行力强的特点,我建议在华泰实业开展精益生产,并提出以下实施要点:

举办精益生产培训班

请专业的顾问来企业授课和带队实习,这批核心的骨干力量对精益生产的全面工作(培训员工、实施改善)的开展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周密策划、全面展开精益生产

对整个精益生产工作的全面展开进行详细的策划。从外部顾问支援到公司层面推行,从公司推行到部门主导,从部门主导到班组自主管理,从班组自主管理到融入员工的日常工作,这一系列过程非常重要。

重新设计生产布局

根据企业生产工艺特性、产品结构以及“一个流”的柔性生产方式,重新设计生产布局,包括整体布局、局部区域及作业台的设计等,理顺企业生产骨架(框架),彻底消除先天性缺陷。

改善基础管理的薄弱环节

通过改善基础管理的薄弱环节,从而填充并完善企业生产体格的肉体部分。比如:按目视化管理要求改进并完善作业标准化;采用MOD 法(模特法)来制定各类产品的标准时间以及相应的生产周期时间;按“一个流”的生产方式,逐步完善并降低各工段间、工序间的在制品。

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

根据科学、精确的标准时间来制定生产计划,使企业的生产有条不紊地进行,彻底改变目前的生产计划体系及制定方法。在日生产计划中,体现出每个机台或作业线的投入时间及数量、完成时间及数量、WIP定额量、转出时间等(图1)。

关键指标挂钩考核

把库存周转率、生产效率、产品合格率、交货期遵守率等作为管理指标,与各级人员的绩效考核挂钩。

改善提案制度

采用行之有效的改善提案制度,为员工提供展示才华与智慧的舞台,调动全员的主观能动性,充分挖掘企业的内在宝藏。形象地说,就是设法使企业花小钱赚大钱。

文总完全采纳了以上建议,并计划先用6个月的时间来降低库存金额, 然后再用6个月的时间来提升生产管理,最终达成精益生产的目标。

经过半年的努力,华泰实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库存金额、生产效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图2可知,华泰实业的在库金额从当年4月份的1950万元降到年底12月份的370万元,库存金额降低达81%,周转率由原来2.7月/次,加速至0.41月/次。

更可喜的是员工的积极性活跃起来了。每位员工最关心的不再是个人利益而是集体利益。另外,以前企业最怕的就是客户来参观,觉得“家丑不可外扬”;现在已经是今非昔比,企业现场井井有条、一目了然。

在一次亲切交谈中,我了解到了文总心情的变化及感言:“以前我总是担心客户投诉(最主要的是交期问题)以及资金周转问题,所以只要有空,不管休息日还是深夜,都要到生产现场看一看、走一走,心里才踏实。做精益生产就是好!可以真正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现在我已经很少打理生产上的事情了,腾出的时间,我主要放在企业的战略经营方面以及打高尔夫球了,呵呵。”规范化、标准化、精益化,华泰实业一步步走来,走出了企业发展过程中难免经历的窘境。

(企业管理,2007.5)

相关链接

过量制造的黑洞

过量制造的直接结果是在生产线的周围产生了过剩的库存,这些过剩的库存需要管理人员;需要重新摆放;若现场容纳不下,需要建仓库;需要仓库之间的搬运;需要清理修复等等。倘若我们沿着这些纷繁的枝节分析下去,过量制造将前序“不完全”的搬运、库存、动作、不良品、加工的浪费全部吸纳入制成品之中,将各阶段的劳务费、折旧费等费用叠加起来,不可逆转地大幅度提高了成本。

人们习惯于大批量地生产,而不习惯于——对比我们是否依据需要去制造。过量制造出来的库存,会使人们总有活干而掩盖了等待的浪费;会使人们常常大批量搬运部件而忽视了搬运的浪费;会使人们总有富裕的部件可用而容忍了加工不良的浪费;然而,利润就是在这样的舒适和不经意之间溜掉了。

在过剩生产要素先天存在的情况下,遏制过量制造及过早制造应是改善现场、提升效益的主要着眼点,这需要我们不断去除浪费,迈向准时制造。

标签:;  ;  

华泰工业精益库存仔细计算_精益物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