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与工业的进步,对于煤矿资源的需求不断的增加,有效的促进了煤矿行业的发展。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煤矿机电事故严重的影响了煤矿开采的效率,不仅会导致煤炭产量降低,严重的还会导致影响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文就此详细的分析了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应对策略,以期促进我国煤炭行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煤矿;机电事故;原因探析;对策思考
煤矿采煤的方式种类有很多,但无论哪一种方式都离不开机电设备,人们在开掘煤炭时,机电设备在其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机电设备与人力相比,具备更高的工作效率、更精确的开采方法,既节省了煤矿企业对人力、物力的投入,也大大提高了煤矿开采的效率,是目前最经济的开采方式。但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矿井工人缺乏对设备的维修保养以及煤炭开采工程的管理以及制度未完善等,常产生故障,影响了开采工作的顺利进行,使得煤矿整体发展不平衡。因此,务必对煤矿业现阶段机电事故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制订一系列合理、有效的管理措施,不断完善管理体制,为我国煤矿行业健康良好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1 我国煤矿机电事故的特点分析
1.1 无规律性
在实际的煤矿生产中,煤矿机电事故发生时没有任何的征兆,其具有出现零散、多发的特点,没有规律可循,因此非常难以进行有效的管理,通常情况下煤矿机电事故要通过一定的防范措施来进行相应的规避。在实际的生产中,大多数的煤矿机电事故都是可以避免的,但是从管理者到操作者都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1.2 设备的异常运行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因为煤矿机电事故而导致的人员伤亡比例十分的高,研究后发现,设备的异常运行是最主要的原因。一些设备因为长期的使用导致其存在一定的故障,在非正常状态下其长期运作就容易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在日常的设备维修和排查中,我们既要制定合理的方案,又要采取技术防范。煤矿企业的事故频发,尤其是机电事故占的比重非常大,这个特点是非常明显的。
1.3 人为原因导致的事故占据极大比重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因为人为原因而导致的煤矿机电事故占据了十分大的比重,尤其是人为的操作机电设备造成的,初步的估计大概占到整体事故中约80%的比重。由于人为的维修不及时、工作疏忽都会造成事故的发生。
2煤矿机电事故产生的主要原因
2.1 机电设备存在安全隐患
近年来,随着煤矿煤炭行业在突飞猛进的经济发展中逐渐崭露头角,机电设备安全形势也日益紧迫。在机电设备的运行中存在大量的安全隐患,比如,煤矿企业所采用机电设备在其设计初期以及设计生产中便存在着一定的瑕疵,设计人员、生产人员并未对其设计标准以及设备质量进行监测,为机电设备的运行埋下了大量的安全隐患,在后期的使用中连续不断地出现机电事故,这都源于设计人员以及生产人员在专业技术上的局限性。
2.2 作业人员专业水平具有差异性
从作业人员的专业水平以及专业素质来讲,现阶段煤矿工作人员的素质较低,专业技能不符合标准的人员所占据的比例较大,对机电设备的应用以及适应能力相对较弱,且在实际对机电设备的操作使用中未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出现问题也未及时发现,安全意识薄弱,缺乏对机电设备安全操作重要性的认识,导致在使用过程中设备出现故障,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机电事故,导致人员伤亡。
2.3 缺乏健全完善的安全监管制度
目前,在管理工作中缺乏一套完整的监管制度,使得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后员工相互推诿,导致机电设备的安全隐患未能及时消除。另外,现有的安全监管制度并没有贯彻落实到实际的工作中,安全监管制度流于形式,没有任何意义,对员工所犯错误放任不管,造成安全事故责任追究的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 安全生产的宣传不到位
在众多煤矿企业中,商业竞争异常激烈,为了能够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就必须提高企业在煤矿开采中所获得的经济效益。但许多企业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疏于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在员工的工作中并未体现。由于企业缺乏对安全生产的宣传,导致作业人员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了解少之又少,以及对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知识了解有限,为今后的机电设备作业生产埋下严重的安全隐患。
3避免煤矿机电事故的对策
3.1 提升作业人员的专业素养
由目前煤矿企业作业人员的专业素养看,并不能达到国家对煤矿工人的要求,许多煤矿工人的专业素养较低。对于煤矿来讲,低廉的价格和丰富的储藏量为国民生活提供了电能以及其他便于生活的能源。因此,对其开发利用的能力,是关乎国民生活的关键。在煤矿企业参加作业的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企业应当不断地加大对作业人员的培训力度,注重专业人才的培养,尽量避免在煤矿开采过程中出现机电事故。企业定期对机电设备的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使其对机电设备进一步深化了解,学习机电设备的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在操作过程中哪种操作方式会对机电设备造成影响等;加强操作人员对新型设备的适应能力,尽快掌握新型设备的操作流程。此外,企业也可以适当对员工进行综合的测试考核,清楚了解员工是否彻底掌握,随时要求他们对机电设备的故障进行检测和分析,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
3.2 完善机电管理的安全管理制度
完善的机电管理机制在煤矿企业的开采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监督员工的操作流程,对员工的操作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在操作中出现机电事故。操作人员进行作业之前应对机电设备进行严格检查,对以往工作中经常出现故障的部位要着重检查,检查没有问题之后方可进行作业。在作业中如果出现异常,要及时向维修人员反映,及时维修,防止机电设备发生危险事故。此外,企业要建立相应的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使他们承担相应的责任。
3.3 设备维护和保养
煤矿机电设备在长期的使用后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磨损,对此应当及时的进行设备的维护与保养。设备维护和保养是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主要方法。进行设备定期检查时,如果发现设备存在质量问题和故障,应该及时记录并解决。可以根据设备使用需求,建立专门的维修保养队伍,将责任分配到人,实现信息和技术的结合。对设备的型号和使用方法也要引起重视,提高机器使用效率,保证机器质量。
3.4 建立竞争机制
竞争机制的建立可以让企业产生危机意识,正确认识质量和品质保证对煤矿机电作业的重要性,同时还可以让企业加强人才的管理,培训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煤矿作业人员,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最大化效益。
3.5 禁止在高压状态下作业
在煤矿生产的过程中,为了最大程度上确保生产的安全,避免生产事故的发生,相关的操作人员应当避免高压状态下作业。低压电网不能带电作业;电缆不允许出现明接头线;电气设备的安装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中的规定;660V和380V供电系统必须使用检漏继电器;拥有完整的接地网。
结束语
总而言之,随着煤矿计划化的程度不断提高,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工作在整个煤矿开采中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强。煤矿机电设备所涉及的工作范围不断扩大,使得出现事故的频率也逐渐提升。因此,加强煤矿企业在生产中的安全管理工作成为目前阶段最为重要的任务,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深入到每一名操作人员的生产作业中,避免机电事故的发生,为煤矿企业稳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艾井石.煤矿机电事故原因探析及对策思考[J].科技信息(科学教研),2008(02).
[2]姚立亚,耿娜,舒林.探析煤矿机电事故原因及预防措施[J].科技信息,2010(35).
[3]张国荣.煤矿机电事故原因与对策分析[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3(12).
论文作者:畅建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8
标签:煤矿论文; 机电论文; 机电设备论文; 事故论文; 作业论文; 人员论文; 设备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6期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