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WOT分析的“一带一路”区域移动支付研究论文

基于SWOT分析的“一带一路”区域移动支付研究论文

基于SWOT 分析的“一带一路”区域移动支付研究

李 言

(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陕西 西安 710121)

摘要: 由于信息技术的急速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移动支付的需求飞速增长。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实施,移动支付也在沿线地区拓展范围。本文通过应用SWOT模型对“一带一路”区域移动支付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提出策略建议,助力移动支付产业参与全球竞争。

关键词: SWOT;移动支付;“一带一路”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日益完善的物流体系和成熟的市场经济制度为电子商务提供了巨大的扩展空间。伴随着4G网络的铺开和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的普及,为“移动支付”的崛地而起和极速迭代奠定了良好基础。手机也从原先的社会通讯工具迅速转变为消费者手持的移动支付终端。根据GSMA发布的《全球移动支付行业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底,90个国家的注册账户已经超过8.66亿,移动支付行业每天处理价值约13亿美元的交易价值。同时,“一带一路”国家建设的适时出台为移动支付的兴盛提供了新契机。越来越多的机构和学者将研究重点向“一带一路+移动支付”这一发展模式,通过理论创新助推业态升级,以此带动不发达地域的金融脱贫攻坚发展,加快沿线各国的无现金化进程,促使交易过程、支付环节实现低成本化、自由化、便利化。铮榕[1]认为应把握“一带一路”建设发展中的新机遇,推动移动支付“走出去”;吕红等[2]认为移动支付平台应结合本土文化展开地推模式;李茜等[3]认为应采用对称加密的轻量级移动支付协议保障支付环节安全性。

从已有文献来看,机构和学者们主要从运营和技术角度对移动支付的原理、模式加以论述,结合SWOT方法去分析“一带一路”区域的研究并不多。因此,本文通过应用SWOT分析法对“一带一路”区域移动支付的发展环境进行剖析,明晰其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提出策略建议。

在实际建筑精装修施工的过程中具有较好的质量管理机制就可以很好地对施工行为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这样也可以很好地保证了施工的质量和效率。完善的质量管理机制可以促使施工人员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尽职尽责,很好地提高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建筑企业以及施工单位应该不断地完善内部质量管理机制,使参与工程施工的所有人员可以在相关管理机制的指导下,严格按照已经明确的施工要求及标准规范来进行,从而有效地保障了施工的质量;此外,还要制定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这种有管理有监督的机制可以有效地保证各项施工的顺利进行和高效地完成,对建筑的整体质量有了强有力的保证。

一、移动支付概述

关于移动支付的概念,多采用中国人民银行给出的定义:用户直接或授权他人通过移动通信终端或设备,如手机、掌上电脑、笔记本电脑等,发出支付指令,实现货币支付与资金转移的行为[4]。具体可通过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两种渠道获得商品或服务。近场支付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不需要借助移动网络而是通过终端设备即时向商家进行支付。即使用蓝牙、WiFi(基于IEEE 802.11b标准的无线局域网)、IrDA(红外连接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NFC(进场无线通讯技术)等通道,实现与自动售货机及POS机的本地通讯;远程支付是通过借助工具或发送指令进行支付,如使用SMS(短讯服务)、USSD(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WAP(无线应用协议)等方式。目前,近场支付和远程支付分别应用在不同的支付场景中。

3.选举投票时设有独立写票和秘密投票间。这不仅是一种人文关怀,也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基层民主选举中,由于物质条件,更是由于观念的滞后,在经济落后的地区很难做到这一点。因此,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合理设置现代化、人性化的选举场地,亦是我们在细节上需要不断提升的。

(1)交易习惯困境。很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依然习惯使用现金和银行卡进行交易,且保持着稳定的市场格局。例如西亚国家沙特的消费者首选现金方式,占总支付的交易比重超过92%。即使沙特已有较高的移动互联网普及率,但在移动支付比重上却未有体现。菲律宾超95%左右的人口没有信用卡,支付工资普遍选用支票或者现金。

二、“一带一路”区域移动支付发展现状

本文在前期常温彩色沥青胶结料研发及技术评价指标的基础上,从原材料试验、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与质量控制几方面,提出自行车道用常温彩色沥青混合料应用技术,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持。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

我国移动支付技术上的成功给“一带一路”沿线金融欠发达国家带去了实现支付领域追赶超越的可能性。有些国家未按部就班,直接跨越了需要建立大规模配套金融基础设施的阶段,进入互联网金融时代,并与我国的第三方支付企业如支付宝合作,构建具有本国特色的支付平台。现阶段,巴基斯坦、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等9个国家通过打造“本地支付宝”已享受到金融科技出海的硕果,与支付宝企业共同服务8.7亿人口,“一带一路”移动支付红利得到尽显。

三、“一带一路”区域移动支付的SWOT 分析

(2)智能硬件普及率上升。近些年,移动支付市场对柬埔寨的吸引力上升。超过96%的柬埔寨人口拥有一部移动设备,总手机使用数量超过1000万。其使用率和连通性居东南亚地区最高。但同时银行的渗透率低,WING等本地金融科技公司通过加载移动应用程序为居民提供支付解决方案。

1.S-优势分析

(2)协同监管挑战。由于跨境移动支付缩小了市场之间的地理距离,打破了地域界限,使消费者、银行及当地市场的联系更加紧密。在带来效率的同时,也存在新的挑战。就目前而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已有的移动支付模式,所采用的安全认证方式不尽相同,各国政府对此还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界定。如果出现风险隐患,将难以进行有效的协同监管。而对跨区域移动支付者的合法权益,也没有相配套的法律做约束和保障,一旦发生诉讼争议,行为权益将难以得到公正裁定。

(2)场景日益丰富。随着移动支付的技术迭代更新,我国的支付应用场景也日渐丰富,从开始的餐饮购物到现有的零售医疗、海外退税等领域均可使用。并逐步推广到“一带一路”沿线地区,贯穿在日常生活的各个场景中。以支付宝平台为代表的国内第三方平台,开启了海外移动支付积极布局。2018年11月,香港人均客流量超过500万的港铁已与Alipay HK(香港版支付宝)达成合作,相继更换闸机,迎接扫码坐地铁的时代。

为了避免港元受到狙击,抬高投机成本,香港金管局宣布,将不再采用6.25%的官方贴现率向那些借款过多的银行提供资金,而是要根据情况以惩罚性的利率来调整资金。这一决定导致银行同业市场利率骤升,一度飙升至300%。时任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在会见媒体时表示,维持联系汇率是港府首要目标,为了这一目标而导致利息飙升,属无可避免,并强调港元目前已是处于历史最强水平。

2.W-劣势分析

移动支付通过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的资源进行整合,为用户提供服务,具有方便、快捷、高效等诸多特点。消费者只要拥有一部移动终端,就可完成缴费充值、银证业务及在线购物,随时随地享受移动支付带来的便利。

(1)风险隐患问题。移动支付对于“一带一路”沿线的部分国家来说,意味着支付方式创新。创新必然伴随着不确定性即风险。根据巴塞尔III风险管理体系,移动支付风险主要涉及到操作风险、技术风险、法律政策风险等多个层次[5]。具体表现为内部程序不完善、人员失误等事件造成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短信支付密码被破译;账户信息泄露等方面。我国《2018年手机安全报告》显示新增支付类病毒近5.90万个[6]。网络诈骗技术翻新、木马病毒套路不断的现状提醒着移动支付使用者安全风险无处不在,隐患依旧虎视眈眈。

3.O-机遇分析

(1)政策包容开放。越南国家银行在近期公布的法律修订草案中计划提升电子钱包交易限额,以促进本国在互联网电商热潮中实现无现金支付。泰国鼓励政府机构、金融机构和金融科技公司等更多平台参与到移动支付中,积极创建游戏充值、跨境汇款及支付网关等生态系统的集合体,推动国家实现数字化转型。菲律宾现有银行账户的人口比例约为14%,移动支付市场发展潜力大,政府也在出台政策推进移动支付技术与当地资本的深度融合。

SWOT分析法,是将发展过程中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分别研判,即对移动支付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综合分析。

4.T-挑战分析

(2)基础设施缺乏。目前,我国4G覆盖超过99%的人口,行政村通光纤宽带比例已超95%,网络覆盖较广。而反观“一带一路”沿线地区中处于发展中水平的国家居多,支付体系现代化程度总体偏低,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由于盈利能力低等原因积极性不高,配套体系也不健全。如巴基斯坦仍有约一半人口无法获得基础性的金融服务。

(1)支付规模增长。根据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2019年全球消费者洞察力调查》显示,十大移动支付市场中,东南亚国家占六个席位。其中,泰国仅次于我国,普及率为67%,位列第二。而越南成为全世界移动支付增长最快的国家,较去年增长24%。独联体国家俄罗斯使用Google Pay和Apple Pay等数字钱包已达到两位数增长。东欧国家捷克与其他欧洲国家相比,现有近半数的电子钱包使用率显得尤为突出,并继续保持优势。

四、基于SWOT分析法的“一带一路”移动支付策略概述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践行,沿线国家释放出强劲的市场需求,并快速转化成为移动支付产业的实质性发展成果。由于倡议内容具有包容性、开放性,还可吸引更多的经济体参与其中,进一步扩大其辐射范围。要想在未来形成虹吸效应,实现数字中国战略。移动支付作为一个新型支付方式,还需在以下方面进行规范。

1.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建立统一支付标准

原先由于地缘形势、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的阶段各有不同,如移动支付所需的基础设施等硬性设施和配套法律政策等软性设施在某些国家还比较欠缺。硬性基础设施的建设我国企业在不断跟进,而把建设软性基础设施的工作部署也应落实到“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优先发展领域,构成现实需要,推动适应本国国情的互联网技术、商业模式和政策标准快速落地。通过建立统一的支付标准,加快我国移动支付标准化推广的进程,迈出移动支付基础设施“走出去”的坚定步伐。

随着“一带一路”区域移动互联网计划的推进和智能硬件设备的普及,移动支付在沿线国家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也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现阶段,南亚国家印度拥有增长最快的用户群体,使用Paytm钱包进行二维码支付,并在过去四年内普及率翻番;泰国移动支付企业占据全国金融科技企业的30%,基于PromptPay的使用实现国家数字支付计划。非洲国家埃及拥有移动账户的数量占到本国人口数量的32.8%。

2.加深风险研判力度,构建风险管理体系

目前,“一带一路”区域移动支付产业尚处于发展探索阶段,产业发展初期所出现的市场无序竞争、非系统性风险等不确定因素也困扰着沿线国家移动支付产业链的相关企业。基于移动支付的特殊性,研究风险细分与管理必不可少。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加深风险研判力度,为降低相关企业进行移动支付时的损失提供必要支持。并通过进一步构建风险管理体系,整合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管策略,保证各个支付环节中的高效运行。

恶性淋巴瘤是血液科的常见疾病,在淋巴瘤的治疗过程中,发热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发热的原因有很多,如癌性发热、感染性发热、免疫因素引起的发热等,每一种发热的处理方法不一样,能否及时有效地处理淋巴瘤患者的发热问题,直接关系到了淋巴瘤患者的生存预后。中西医学在处理淋巴瘤发热问题上各有其独特的方法,笔者长期从事于恶性血液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淋巴瘤发热问题的中西医学认识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3.加强金融监管合作,抵御多方因素挑战

目前,我国政府对移动支付的监管态度是积极的。从2009年央行颁布第七号公告终结移动支付无监管时代开始,移动支付企业逐步开展登记备案,截止到2019年6月,已有271家获得支付牌照。政府基于鼓励创新、控制风险的目的,并利用有效、快速地迭代监管手段,对新生支付形式的出现并非采用遏制态度,而是通过正向引导为生态创新提供合理发展空间,进一步奠定支付产业发展道路的基石。同时在国家战略不断推行的背景下,还应通过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监管合作体系,为决策者们提供价值参考和政策支持,共同抵御多因素挑战,实现地区间的合作共赢。

五、结语

本文通过应用SWOT分析对“一带一路”区域移动支付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研究,明确了在国家战略支持的环境下,移动支付产业虽面临着诸多劣势和挑战,但支付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通过建立支付标准、构建风控体系和加强国家合作,积极推进支付产业发展,不断融入全球竞争。

7.2.4天牛①成虫多出现在6~7月,可随同其他田间作业经常检查,发现成虫及时捕杀。②发现幼虫驻干后,先清理虫道,然后塞进浸有敌敌畏的药棉,用铁丝送入虫道深处,然后用胶带或泥球封口。也可填入磷化铝药丸封口。一般都可杀死虫道内的幼虫。③用生石灰乳加入硫磺粉制成涂剂在成虫活动盛期涂干,阻碍成虫产卵或孵化。

参考文献:

[1]铮榕.“一带一路”发展新机遇:移动支付与创新跨境电商运营模式[J].国际融资,2019,20(04):47~48.

[2]吕红,韩欣宇.支付宝海外推广现状及发展策略[J].对外经贸实务,2018,25(10):58~61.

[3]李茜,王峥,马建芬,李娜.轻量级移动支付协议公平性分析[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18,54(19):82~87.

[4]中国人民银行.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EB/OL].2005-10-30/2019-06-02.

[5]张吉光,梁晓.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6.

[6]腾讯移动安全实验室.2018年手机安全报告.[EB/OL].2019-01-03/2019-06-03.

[注] 基金项目:陕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跨境移动支付对“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支撑作用与创新发展研究”(2017KRM102)

中图分类号: F724.6;F252

文献识别码: A

文章编号: 2096-3157(2019)19-0149-02

作者简介:

李言,西安邮电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老师。

标签:;  ;  ;  ;  

基于SWOT分析的“一带一路”区域移动支付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