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烟草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烟草行业论文

我国烟草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烟草行业论文

我国烟草工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出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出路论文,烟草论文,我国论文,工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烟草工业发展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及深层矛盾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烟草生产和消费国,烟草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997年全行业实现工商税利900亿元, 出口创汇4.8亿美元,烟叶出口创历史最好水平。但是近年来, 我国烟草工业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据报道,我国烟草第一大省云南省1997年全行业实现利税比1996年减少10亿元,首次出现负增长,全省烟草行业的亏损面已达17%。云南烟草工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笔者认为,目前制约我国烟草工业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国内卷烟市场基本饱和,结构性矛盾十分突出。目前我国卷烟市场已经呈现出总量过剩的态势,卷烟生产的增长空间已经不大。据烟草总公司估计,“九五”期间全国卷烟产量年均增长率仅能维持在1 %左右。结构性矛盾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优质名牌卷烟供不应求与低档烟供过于求并存。据估计,目前国内高档烟市场供给量大约为400 万箱/年,占全国卷烟市场容量的12%左右,比重明显偏低。而中低档卷烟则严重供过于求,全国生产中低档烟的企业大多数陷入亏损境地。二是在市场总量饱和、限产压库的形势下,各地却又不同程度地存在盲目发展的趋势。在高税(17%的增值税和40%~45%的消费税)高利的吸引下,全国有20多个省建立起各自的烟草工业体系。1995年国家烟草专卖局的统计表明,全国有卷烟企业178家,比1990年增加了17家。在 94家大中型卷烟企业中,1995年的产量较1990年增加的只有43家,减产的有41家,持平的有10家。

2.烟草行业生产集中度低,企业经济效益不高。1995年在全国 178家烟草企业中,产量在10万箱以上的仅有94家,企业数量占全行业的比重为52.8%,而产量比重则为90%。换言之,全行业近一半的烟草企业产量仅占全国的10%。在94家大中型烟草企业中,产量达50万箱以上的大型烟草企业仅有14家,产量占全国的34.17%。反观欧美烟草市场, 几家特大型烟草企业占据着行业领导地位,如美国菲利普·莫利斯公司的产品占全美烟草市场的40%以上;英国五大烟草企业就占了全国产量的近90%,其中加莱赫公司占40%的市场份额,帝国烟草公司占33%,乐富门公司占13%,雷诺士公司占3%。产业集中度低, 企业规模经济性继而行业经济效益就不可能提高。1995年美国生产了1500万箱卷烟,税收高达200亿美元,而我国同期生产了3480万箱卷烟,税利710亿元。在全国178家烟草企业中,单箱税利在1000元(全国平均水平为1464 元)以上的只有38家,占全国总数的40%。

3.技术装备与产品开发水平不高。多年来,我国烟草企业走的是一条数量扩张的粗放型发展道路。与国际大烟草企业相比,我国烟草企业最大的竞争劣势是技术水平不高,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烤烟生产过程中的科技水平不高。美国、巴西等国家非常重视烟草种植环节的科技含量。其烟叶具有品质好、亩产高的特点,烟叶的90%以上都可用作生产名优烟的主料,而且不断培育出新良种,增大白肋烟种植量以适应市场对名优烟的需要。反观我国目前的烟叶种植环节却普遍存在着在非适宜区种植、选种不科学、亩产低、品质差且不稳定、后期管理跟不上等问题。特别是有的省份从自然条件出发本不具备生产优质烟叶的客观条件,却盲目大面积种植低质低产的烟种,卷烟品质和吸味自然不可能提高。二是卷烟生产的技术装备不高。目前国内除玉溪卷烟厂、昆明卷烟厂等少数大型烟草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外,其他大多数烟草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仅相当于国外七八十年代的水平。烟草工业是一个技术进步非常快的产业,以卷接机的生产效率为例,基本上是10年左右翻一番。美国卷烟企业的劳动生产率平均为1000箱/人·年,而我国“第一烟厂”玉溪卷烟厂则仅为400箱/人·年。 三是新产品开发速度过慢。据有关资料介绍,1985~1993年间美国10家烟厂共获得专利2365件。反观国内卷烟生产企业多年来固守原有阵地,不主动去开拓市场。在国内消费者偏好开始由烤烟型向混和型转移时,国内卷烟企业不能及时将研究开发的重点转向后者,在一定程度上等于将大块国内市场拱手让给了国外卷烟。面对国际禁烟浪潮,国外烟草厂商着力开发低焦油含量、疗效、无毒、无烟的第三代安全型新产品。在这方面,国内除北京、江西、陕西等少数企业已经开发并成功地推出低焦油含量的安全型卷烟外,大部分企业的卷烟仍属于中高焦油含量,大大高于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

4.粮烟争地的矛盾日益突出。我国人均可耕地面积远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但是多年以来,烟叶作为一种能带来高收入、高税利的经济作物成了各地方和烟农发家致富的“摇钱树”,不论自然条件是否适宜种植烟草都一齐而上,大面积的粮食作物种植区被开辟成烟田。由于烟叶种植较粮食种植对科技和管理水平的要求更高,大多数烟田多年来一直走不出单产低的怪圈,这反过来又迫使烟农追加种植面积以维持或提高总产量,结果使得粮烟争地的矛盾在很多地方愈演愈烈。

5.烟草走私与假冒伪劣问题严重。香烟走私多年来一直是困扰管理者和烟草企业的“老大难”问题。大量的走私卷烟不仅直接冲击了国内卷烟市场,搞乱了市场秩序,而且导致国家大量税收流失。从走私的形式来看,一是国产卷烟出口回流,二是国外卷烟走私进口。就国产卷烟走私回流问题,国家对出口卷烟实行的“不征不退”的优惠政策以及国家对出口卷烟实行的大大低于国内市场的出厂价是导致不法分子或不法企业从事出口卷烟回流走私的最直接动因。外国卷烟走私入境近年来更是异常猖獗,国家对进口卷烟实行严格的管制措施,并课以高昂的关税、进口环节增值税、消费税,这却成为不法分子谋取私利的直接动因。一些国外大烟草企业还通过香港特别行政区、新加坡和菲律宾保税仓库参与或纵容走私分子向我国进行卷烟走私。同时它们还通过赞助体育竞赛项目等形式向中国公众宣传自己的产品,在一定程度上等于为走私卷烟开辟市场。近年来,烟草产品的制假贩假呈越演越烈之势,在高利润的趋引下,各地不法分子纷纷将目标对准了那些市场上销路好的名优产品。如1995年全国烟草系统共查获假冒商标案件近2万起, 收缴假冒卷烟44.4万件,其中仅“红塔山”一个牌子就占了85%左右。更令人不安的是,有的地方政府从本地区利益出发竟容忍制假行为在本地生根。

6.品牌繁杂,良莠不齐。我国不仅拥有众多的卷烟生产企业,而且还拥有更多的卷烟牌号。全国近180家卷烟生产企业拥有2000 多个卷烟牌号,这与国外烟草企业形成了鲜明对照。日本全国卷烟产量仅相当于我国的1/4,全部卷烟牌号也不过十几个,“柔和七星”一个品牌产量就占70%。“万宝路”、“三五”、“健伍”等品牌的卷烟产量都在几百万箱,而我国烟草行业第一品牌“红塔山”产量也不过70万~80万箱。即使是国内名牌卷烟与国外名牌卷烟相比也明显存在着产品系列化、安全性、国际化等方面的差距。此外,由于国内烟草企业不注重品牌的注册保护,被国外抢注的现象时有发生,这说明我们卷烟生产企业在名牌战略实施方面也与国外企业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7.地方保护主义盛行。由于烟草行业是一个高税高利的行业,卷烟产品又是一个消费替代性较弱的特殊消费品,因而各地政府都有一种投资于烟草行业的冲动。有的地方还将烟草工业视为繁荣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而不管本地区是否具有发展烟草工业的客观条件。在这些地方的领导人眼中,通过构筑坚固的进入壁垒,就会为本地区脆弱的烟草企业“创造”一个“宽松”的发展环境。构成这种“宽松”的外部环境的因素有:严格限制外地烟草产品进入本地区市场;严格限制本地卷烟生产企业从外地购进烟草产品;给本地区烟草企业以可观的财政补贴,以促使本地区产品在价格上较外地产品更具竞争性;严格限定外地卷烟数量,超计划收购的将给予一定的经济、行政甚至组织处罚;对外地卷烟采取收取卷烟生产发展基金等方法,变相抬高外地卷烟价格,消弱其竞争力等等。值得注意的是,现在这种地方保护主义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各省之间,县与县之间、产地与产地之间、集团与集团之间也开始进行市场封锁。业内人士一致认为,地方保护主义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烟草工业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

8.国家现行烟草行业管理体制中的问题。国家对烟草工业的现行管理体制主要特征是“计划生产、总量控制、限产压库、促进销售”。在总量控制方面,国家烟草专卖局根据市场供求情况确定全国卷烟生产总量,这是无可厚非的,但是问题出在生产计划在全国的分配没有充分体现出向优势企业倾斜这一原则,从而导致优势企业(规模大、技术水平高、产品竞争力强)计划产量不足,而劣势企业计划产量用不完这样一种结构性矛盾。实际上,优势企业大多从劣势企业那里购得一部分计划产量以弥补自己计划产量的不足。从专卖与管理体制上看,很多地方的省烟草公司与省烟草专卖局,甚至与烟草生产企业存在着“二合一”或“三合一”的管理体制,一个机构两块或三块牌子。对于“三合一”的体制,行政管理、专卖管理与资本经营三种职能的重合,机构重叠、职能交叉、责任不清,不能保证各种职能都能实现最优化。

9.卷烟流通秩序混乱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扭转。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假冒卷烟盛行,且从生产到运输、销售已经自成体系,靠烟草企业自身的力量已经无法从根本上杜绝假冒卷烟现象。第二,黑市猖獗,黑市商人通过各种渠道购得计划内卷烟,以高于国家定价进货,以低于市场价出售,损害了国家利益。第三,地方保护主义使全国烟草市场被人为地分割。第四,卷烟流通企业政企不分,专卖职能与企业经营职能很难协调,利益冲突在所难免。

如果说上述这些问题是我国烟草行业的“内忧”的话,我们更应该看到我国烟草行业所面临的“外患”。当代国际烟草行业的发展趋势更使我国烟草行业感到生存危机与发展困境。

二、世界烟草工业发展的主要趋势

1.世界范围内的禁烟运动风起云涌,烟草工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存问题。近年来,在世界银行的大力资助下,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抗癌基金会、美国癌症研究协会通力合作在全球范围内实施了一系列禁烟计划。在许多国家,法律上制定了公共场所不许吸烟、限制烟草商的广告宣传、不允许向未成年人售烟、规定严格的卫生标准等等条款,而且烟草公司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法律诉讼,赔偿金越来越高。中国政府也旗帜鲜明地站在了反烟阵营当中,1997年8 月世界吸烟与健康大会在北京召开,既反映了全世界对中国这个世界最大烟草生产和消费大国的关注,更反映了中国政府反烟的决心。中国烟草企业也将和全世界所有的烟草商一道面临着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

2.世界烟草市场日渐饱和,发达国家烟草商们已经将竞争战场转向发展中国家。从全世界范围来看,烟草出口市场基本上已定型,欧美几家大跨国公司占据着全球卷烟出口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在发达国家,一方面是全社会反烟运动的高涨;另一方面是各国烟民队伍不断减少,这使得美国等发达国家烟草企业的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因而纷纷将发展重点放在海外,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近10年来,美国国内卷烟消费量已下降了200万箱,而出口量则增加了400万箱。世界最大的烟草商菲利普·莫里斯公司每年的海外销量增长率高达20%,海外营业收入占公司营业总收入的50%。其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远东、东欧和南美。

3.科技进步已经成为世界烟草工业生存和发展的唯一出路。有关资料表明,科技进步对世界烟草工业的增长贡献率高达到70%。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的烟草商们纷纷投入巨资于第三代产品的开发工作。它们大量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原料,以降低卷烟中的焦油含量和含碱量,增加卷烟的安全性。

4.发达国家的烟草巨头加快实施多元化战略。世界第一大烟草企业菲利浦·莫里斯公司已将发展领域拓展到以啤酒、软饮料、房地产、造纸、塑料、化学、重型机械以及包装等工业部门,成为全美最大的消费品生产商之一。该公司作为一家世界性的跨国企业还通过其遍布全世界的子公司和分支机构在世界各地扩大投资,经营触角延伸到多种领域。英美烟草实业公司自建立起它在世界烟草界的领先地位后,早在60年代就开始向非烟草制品行业转移,它覆盖的行业有包装、化妆品、造纸、商业零售等, 目前公司非烟草制品的年营业额已经占全公司营业额的40%以上。日本烟草株式会社选择了医药、农业、食品、房地产、生物工程和工程技术等行业作为多元化经营的切入点,利用其在资金、技术、销售网络和服务上的优势在其他领域内建立了107个子公司和28 个合资企业。可以预见,进入21世纪后,市场需求不断萎缩和反烟运动风起云涌的大背景下,国际大烟草企业的这种多元化发展的势头还将进一步加快。

5.品牌战略成为各国烟草企业在竞争中致胜的决定性因素。而品牌优势的确立取决于生产的规模经济性与一体化程度、产品的系列化程度、质量的稳定性与安全性、生产手段的先进性、生产组织的科学性、企业形象的综合性、科技投入的力度等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因素。如号称世界香烟第一品牌的“万宝路(Marlboro)”牌香烟年产量高达640 多万箱,其中仅出口就占了55%以上。在1996年世界最有价值品牌排行榜上,“万宝路”以446.14亿美元高居榜首。“万宝路”品牌巨大的无形资产是菲利浦·莫里斯公司最大的竞争优势。日本“柔和七星(Mild Seven)”系列卷烟的年产量也达到200 万箱以上, 占全日本烟草市场42%的份额。国际大烟草公司多为跨国一体化程度很高的企业,从烟叶的种植、采购与加工,到卷烟的生产与销售一体化程度很高。英美烟草公司的品牌战略还包括了卷烟牌号的区域战略,即公司将卷烟牌号按不同销售地区分为国际牌号、英国牌号、美国牌号和当地原有牌号等,并针对不同牌号进行管理与经营。日本“柔和七星”品牌战略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产品和品牌的系列化,仅这一个牌号的卷烟就有淡味“柔和七星”和长枝“柔和七星”等系列产品。采取跨国生产系列风格产品,统一工艺配方、统一包装、统一质量标准、统一营销策略、统一广告宣传,是这些国际著名品牌卷烟的共同特征。

6.各国政府对烟草行业的管理实行计划指导与市场机制相配合的制度。由于烟草具有高税收效应,因而成为各国政府管理的重点。目前各国政府对烟草行业的管理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实行烟草专卖制度,如意大利、希腊、奥地利、中国等;另一种是放开经营,如美国、英国、日本和墨西哥等。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即使在放开经营的国家,政府对烟草生产和销售也实行了各种各样的干预,实行比较严格的管理制度,以维护正常的贸易秩序,确保国家税收。以美国为例,尽管美国没有实行烟草专卖制度,但政府以《烟草检验法》的形式规定了烟农、烟草企业和管理部门的权利与义务,以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政府依法实行烟叶配额管理制度,每年的烟草种植是由农业部根据近3 年来的烟草种植、卷烟生产与销售及出口情况制定了年度烟草种植计划,再将计划按法定配额比例分配给各州,各州再依法分配给农场主,农业部则依法对烟草进出口活动进行直接管理。法国和日本等国还通过烟草制品的批发、销售进出口环节实行垄断经营。

三、我国烟草工业的出路:进行发展战略调整

1.实施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发展战略。由于近年来全国卷烟市场总体上处于明显的供过于求的态势,因而严格控制总量同时进行产品的结构的调整是当务之急。一方面,国家烟草专卖局根据市场供需情况逐步压缩全国生产计划;另一方面要使有限的计划指标向优势企业和优势产品倾斜,不能简单地将指标分配看作是利益平衡问题。从规范的角度来看,市场经济条件下,对于有数量限制的产品生产产量的分配最公平、最有效也最合理的方法是配额的拍卖。但这势必关系既得利益的调整问题,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考虑建立公开、公平的指标拍卖制度,允许个别计划指标富余但产品无市场的企业将计划指标有偿转让给产品有市场但计划产量有限的企业(现在通行的做法是指标转让后产品分成),使有限的资源向最能有效地利用它们的用途转移。但是第二年要根据上一年指标拍卖情况适当调整指标分配方向,逐渐缩减产品无市场的企业产量计划,逐渐增加产品有市场的企业产量计划。

2.实施“科技兴烟”的发展战略,尽快提升全行业的科技水平。在目前科技进步对世界烟草业增长贡献率高达70%的情况下,只有加速实现科技进步,才能求得民族烟草工业的生存和发展。一方面,加快低焦油含量的安全型和中草药型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在加大投入力度的同时要走出去,充分利用科研院所的技术与人才力量,通过优势互补,最大程度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国内烟草企业还可以通过与国外大企业的技术合作来加快技术进步的速度。上海卷烟厂通过与美国菲利浦·莫里斯公司合作用来料加工的形式生产出了合格的“万宝路”香烟,并已合作开发出低焦油、国际口味的混合型卷烟。另一方面,应快尽将技术进步引入到烟叶的种植和生产当中。在烤烟生产中要积极推广良种化、规范化、区域化、集约化种植经验,应用新方法来提高烟叶的单产和质量。通过引进国外先进企业的种植经验和技术、管理方法,近年来,个别省份或烟厂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如河南省与美国菲利浦·莫里斯公司合作,引进资金、优良品种、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建成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种植与烘烤基地,生产出可供“万宝路”使用的优质烟叶。烤烟生产的集约化与科学化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粮烟争地的矛盾。据悉,作为我国“烟草王国”的云南省针对近年来全省出现的烟叶生产盲目发展、严重供过于求的问题,将1998年的烟叶种植面积和产量压缩了50%, 省委省政府正积极引导全省农村在压缩下来的400多万亩耕地上调整种植结构, 发展具有市场潜力的能替代烟叶种植的其他经济作物。

3.实施全方位、多层次的品牌战略。从目前烟市场的品牌情况来看:第一,卷烟生产企业应尽量收缩自己的品牌覆盖范围,一个企业最好只保留二三个品牌,这样既便于企业将有限的计划指标用于名牌卷烟的生产,以使之达到规模化生产与经营,同时也便于企业集中有限的资源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和研制。第二,对于企业确定要长期保留和发展的品牌,要在不断的产品创新中实现产品的系列化和吸味的多样化。参考国外名牌卷烟产品的做法,在牌号的国际化、品牌的系列化和吸味的多样化上大做文章。第三,以质量保品牌,以创新巩固和发展品牌。名牌卷烟决不只是一个流通领域中的问题,它是包括一系列内部质量管理环节的市场体现。同时,创新又是品牌生命得以延续的法宝。

4.打破地区封锁,理顺专卖体制,建立跨省区的烟草企业集团。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我国烟草行业多年来形成的“散兵游勇”式的单兵作战方法必须得到根本扭转,出路在于实施大企业集团战略。烟草行业内部要以组建中国烟草集团总公司为突破口,深化内部改革和理顺内部关系,以资本为纽带,促进我国烟草行业形成农工贸一体化的特大型“四跨”集团,充分发挥集团作战优势。在这过程中,最为棘手的恐怕还是地方保护主义行为。为此,国家既要从全局利益出发,利用一定程度上的行政手段来打破地区封锁和割据,以优势企业为核心通过资本联合来组建跨地区的企业集团,又要考虑到过渡时期的地方利益,利用经济手段如财政返还等措施来补偿地区财政。在组建烟草企业集团的基础上,国家每年所下达的生产计划应该首先下达到这些企业集团,由它们自主安排集团内生产计划的分配;同时地方烟草专卖体制也应该相应与企业集团体制相结合。这样就可以保证生产计划在企业集团内部向优势产品、名牌卷烟倾斜,使集团内部产品结构得以优化。

5.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据统计,截至1996年底,我国烟草行业在多元化经营方面投入已累计达100多亿元,当年实现税利10.9亿元, 从业人员8.3万人。但从总体上讲, 烟草行业的多元化战略尚处于初始阶段,主要问题是:第一,投资缺乏统一规划和宏观管理,布局比较分散,项目可行性研究有待提高。第二,投资行为有政府干预痕迹。个别地方政府存在向烟草企业随意摊派各种投资或捐款的现象,地方政府似乎更关心其社会效益而不是经济效益。第三,多元化战略没有与企业结构调整充分结合起来,特别是没有与企业转产和人员下岗分流紧密结合起来,这在众多经济效益不佳的小烟草企业中更为明显。为此,烟草企业在大胆实施多元化战略的过程中,还要认真做好统一规划,选准、选好投资项目,以国家产业政策为指导,排除各种行政干预,同时不应盲目进入自己并不熟悉的行业,谨防堕入“多元化陷阱”。

6.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亚洲发生金融危机以来,我国传统的东南亚出口市场逐渐萎缩,面对这种局面,国内烟草应该及时调整出口战略,第一,要调整目标市场,将开拓重点转移到非洲、拉美、东欧等地区。第二,要发挥集团优势,统一对外,维护正常的出口秩序,避免国内企业之间盲目压价或低价倾销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确保国家利益。第三,大胆地走出去,在境外投资设厂,建立经销网络。还要针对不同地区的消费习惯,开发出适合当地口味的产品。

标签:;  ;  

我国烟草行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_烟草行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