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青少年走向世界--面向新世纪中国足球的思考_中国足球论文

让青少年走向世界--面向新世纪中国足球的思考_中国足球论文

得少年者得天下——中国足球面对新世纪的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世纪论文,中国足球论文,少年论文,天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刚刚结束的亚洲杯上,日本队异军突起。人们在注意这支新生代担纲主力的球队出色表现的同时,把更多的目光投向了他们身后众多的后备球员和孕育这些后备球员的土壤。

在本届亚洲杯上,说日本队异军突起一点儿也不过分。在亚洲杯刚开赛的时候,一家颇有知名度的国内网站搞了个网上竞猜:“谁能捧得亚洲杯?”答案选项中列了韩国、沙特、中国等5个国家, 其中并没有日本队。而到四分之一决赛进行的时候,京城的一家报纸上的球迷调查显示,已经有超过半数的被访者认为日本将捧走亚洲杯。日本队的崛起成为一个被人们广泛谈论的话题。不仅是因为时隔8年, 日本再次捧起了亚洲杯,更让人羡慕的是他们成功的新老交替,如今支撑起日本队三条线的基本是年轻球员,国奥队队员占了7人。

看似一夜之间创造的奇迹,背后却是“十年磨一剑”的深厚功底。日本的职业联赛(J联赛)从1993年开始,仅比中国提早一年, 然而由于不同的起点、不同的经济基础和运作机制,六七年后两国的水平已经有了很大差距。日本职业联赛的发展,借鉴了很多棒球职业联赛的经验,因此在市场开发、球员转会、经纪人制度、选秀制度等方面少走了很多弯路。日本职业联赛的每个赛季进行两个双循环,分设上半季冠军和下半季冠军,各队进行主客场比赛,这样两支球队一年要交锋四次。再加上天皇杯的比赛,每支职业队一年要打上五十场比赛,与欧洲球队的比赛场次不相上下。

日本足协十分重视后备人才的培养,在J联赛开展之初, 日本足协就禁止没有后备梯队的俱乐部参加联赛,将后备人才的培养作为硬指标规定下来。一方面日本人从国外请来了名帅执教青年队,另一方面是有大批的球员走出去,在欧洲联赛中锻炼成长。足球在日本青少年中的普及率很高,日本每年都举行小学、中学、高中和大学四个层次的全国比赛。每年12岁以下的少儿锦标赛,都有几千支球队参加。在足协注册的中小学下属的少年足球俱乐部更是多达上万个。

似乎在不经意间,日本足球就已经超过中国了。在亚洲杯半决赛上,中国队以一球之差被日本队淘汰。其实,中日之间的差距岂在一球之间。中国足球目前的现状是:几百人踢球,几千人写球,几亿人看球,而事关足球发展最重要的青少年足球,相当长时间以来一直不见起色,无论是青少年足球训练、人数以及青少年玩足球的场地,一直未能解决好。而各足球俱乐部,也把最主要的工作放在一线球队的身上,其目标也仅局限在或进前三,或冲A。在本届亚洲杯上, 三分之二的球队都已经进行了新老交替,而中国足球恐怕还要继续靠现在这批老队员打天下。为了求稳求胜,米卢大概也靠这批人接着去打世界杯。从长远来看,后继乏人才是中国足球最大的忧虑。

足球后备力量培养的重要性已经是很多业内人士的共识,但在今年的青少年足球工作会议上,中国足协把青少年足球提升到战略高度,还是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八年来,伴随着足球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我国青少年足球运动有了长足的进步,使足球运动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和地位日趋明显。目前中国足协举办的青少年系列比赛全年时间跨度10个月,涉及36个城市,参赛队次437支,全年比赛场次达到2000余场。八年来, 中国足协共举办了59期各级教练员等级培训班,参加人数近2000人。

但中国足球后备力量的培养仍然任重道远。其实,足球后备力量培养的重要性已经是很多业内人士的共识,来华执教的洋帅们也多次苦口婆心地建议中国足协重视青少年足球发展。2000年1月, 中国足协春训办组织甲A球队的9名外籍主教练进行了一次座谈,外教们纷纷指出中国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培养工作还显得很薄弱,建议把高水平的教练重点放在这项工作上。2000年2月,米卢到上海察看国家队训练场地的时候,也对中国青少年足球发展提出了意见,米卢说,“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如何,最重要的是看这个国家的青少年足球发展的基础如何。要想提高一个国家的足球水平,最重要的便是抓好这个国家的青少年足球运动。”

2000年8月30日应该是中国足球发展中很有纪念意义的一天。 全国青少年足球工作会议于该日在秦皇岛举行,本来媒体对这次会议的关注程度甚至不及一场甲B联赛,以为这不过是一场例行公事的会议。 但在会上提出的中国足协的战略转移却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中国足协在会上提出了将工作重点进行战略转移,放到大力发展青少年足球运动上去。中国足协专职副主席阎世铎称:发展壮大青少年足球运动不仅符合足球发展的基本规律,而且是现阶段中国足球提高的客观要求,是中国足球在新世纪保持连续性发展的逻辑必然。现在的足球界人士,需要转变观念。或许是有感而发,这位上任不久的足协掌门人用一句话归纳了这项工作的要旨:“未来的青少年足球工作要树立大后备力量观念,要健全大后备力量系统,掀起后备力量大宣传,促进后备力量大发展,塑造新一代的球员。”

为了促进西部省份的足球发展,并加强足球在校园中的普及,中国足协决定向广西、贵州、青海、宁夏、新疆、西藏和内蒙古七个省区,注资50万元用于足球普及工作,并为上述地区各无偿提供400个足球。同时中国足协还在这些省区各举办一次教练员培训班,所需资金和装备器材全部由中国足协提供。为了加强足球在校园中的普及,中国足协还决定向全国100所中小学提供100万元专款,用于开展青少年足球运动,每所学校将分得5000元和100个足球。

下世纪,我们需要怎样的足球人才?更高大?更健壮?技术更全面?恐怕还不止这些。在后备人才标准更新的同时,足球环境是否也要有相应的改变?

本届亚洲杯上有一个明显的特点——“东风压倒西风”。东亚的三支球队在技术上和实力上明显超过西亚的球队。但就“东风”中的中、日、韩三队来说,却又处在不同的层次。中国队“恐韩症”未愈,又添了日本队这块心病。韩国队只靠过人的体力不重视技术的打法,已使这支队伍呈现出老态。而以新生力量担纲的日本队虽然有经验不足的缺憾,但技术全面,打法灵活,队员体力充沛,这些完全弥补了经验的不足,颇有些后生可畏的架势。

也许从现在这支日本队身上,我们能够看到我们在下个世纪需要怎样的足球人才。更高大、更健壮,这是毫无疑问的。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中国人的体质变得更强壮了。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打法,这也是不难做到的。走出去,请进来,在资讯发达的时代,地域将不是沟通的最大障碍。随着对外交流的增加,科学技术的共享不再是奢望,对于足球也是如此。

然而,如果除了年轻,这些后备人才在总体素质上同老球员没有本质区别的话,那将是中国足球的悲哀。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荣辱与共的团队精神,才是衡量下个世纪足球阵容的重要标准。没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怎能对所学技术融会贯通,怎能学会“用脑子踢球”,而团队精神对于足球这样的集体项目来说,更无异于精神命脉。没有配合,整个队伍像一盘散沙,更何谈球场上的大局观呢?

中国没有世界一流的球队,球迷的水平却是一流的,似乎看球的总是比踢球的人眼界更开阔,总是“当局者迷”吗。然而局外人也难免有不冷静的时候。换了新教练,为的就是甲A夺冠;请来洋教头, 目标仅是打进世界杯决赛圈。至于夺冠以后如何,打进决赛圈后又该怎样,实在顾不了太多。其实,足球的发展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与其在一场两场比赛的胜负上纠缠,还不如脚踏实地一点点积累、一点点进步。否则,侥幸打进了世界杯决赛圈,中国足球就能脱胎换骨了吗?足球是百年大计,眼光短浅了不行。忍住十年的寂寞,却能换来一鸣而惊人。不仅是球员,观众也要眼光放长远。毕竟,要打造一支全新的队伍可能需要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时间。

走出去,请进来,后备人才培养的模式有很多种。红塔三队不仅为国内俱乐部树立了榜样,日本、韩国球队也纷纷效仿。

中国职业联赛开展之初,连上海这样的大俱乐部搞好一线队都有力不从心之感,更别提其他俱乐部了。在当时,许多有识之士也谈到了青少年足球的重要性,但以当时的条件来说,非不为也,实不能也。而现在,中国职业联赛有了广阔的市场,中国企业的经济实力也有了很大提高,许多俱乐部花几十万美金请洋教练、请外援已是平常事。几年来的积累,各俱乐部的梯队建设也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为今后进一步搞好抓好这一工作打下了较好的人才基础。目前全国26支甲级队约有青少年球员2000多名。

在甲A联赛中,一些球队已经从梯队建设中尝到了甜头, 比如青岛颐中在联赛后期,凭借曲波等年轻球员的出色发挥成功保级;北京国安在最危险的时候,大胆启用邵佳一这样的新锐得以摆脱困境。或许几年之后,夺取王者桂冠的不是你看腻了的大连,而是在保级圈中晃悠的红塔。这不因为别的,只是因为在巴西的丛林中,有一群黑头发、黄皮肤的红塔少年。红塔三队是在1998年6月12 日赴巴西圣保罗俱乐部开始学习的,首批27名球员都是由巴西教练亲自挑选的,队员的年龄为1981-1985年龄段的球员。红塔少年队训练、比赛都与巴西圣保罗少年队一样,每周还要专门抽出四小时学习葡萄牙语,队员现在不仅能与巴西人正常交流,而且表现出色的李治等三名球员还经常代表圣保罗青年队打巴西青少年联赛。去年红塔三队在巴西打了114场比赛,胜53场,平27 场,负34场。去年回国休假时他们与成都五牛青年队、青岛颐中青年队和中国女足打了三场比赛,无一败绩。

今年7月16日到22日,红塔三队在有巴西、巴拉圭、玻利维亚、 阿根廷等国的青少年队参加的南美洲青少年杯赛上,以进14球、失2球、4胜1平的成绩取得冠军,同时还赢得最佳门将、最佳射手、 最佳球员三个单项奖。红塔三队在巴西留学的两年多时间还先后三次获得巴西青少年杯赛的冠军,一次圣保罗“阿提贝尔”杯的亚军,最近更以1比1逼平巴西科林蒂安青年队。如此显赫的战绩引起了巴西媒体的极大关注,队中头号射手李治、守门员郭睿和中场选手张宇、胡伟等几名主力队员更是被巴西媒体誉为“希望之星”,认为他们已经具备了踢巴西本国联赛甚至欧洲高水平联赛的水平。

一向注重青少年培养的日本也有一支少年队在圣保罗学习,日本媒体因此也对表现出色的红塔三队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认为红塔三队的模式在选才上更为科学,训练条件上更为完善,并呼吁出国留学的日本少年队学习红塔模式。韩国媒体在采访了红塔三队以后也认为目前大部分队员的技战术水平已经完全可以达到中国甲A联赛的标准。

然而能走出去的毕竟是少数,国内众多的好苗子就不能成才吗?席绍忠的火车头俱乐部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他经过严格测试选出有潜力的小球员,不收任何费用对他们进行培养。条件是家长同俱乐部签订协议,球员成才后的转会费归俱乐部。三年来,从席绍忠的俱乐部走出了青岛队头号射手曲波和深圳平安队的赵斌。此外,还有二十几名球员被国内的俱乐部买走或租借。而火车头俱乐部也赚了1000万元。席绍忠说,都说青少年足球难搞,可找对了路子,就能够有名有利,又能为中国足球做贡献。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世纪末的时候,我们欣喜地看到了中国足球的进步。得少年者得天下,对于足球也是如此。但“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新的世纪里,中国足球能不能腾飞,将取决于我们有没有“百年树人”的远见。

标签:;  ;  ;  ;  ;  ;  ;  ;  ;  ;  

让青少年走向世界--面向新世纪中国足球的思考_中国足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