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例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儿的胰液收集与皮肤护理论文_喻萍萍,高怡,梁浩淼

1例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儿的胰液收集与皮肤护理论文_喻萍萍,高怡,梁浩淼

(安徽省儿童医院普外一科 安徽 合肥 230051)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27-0210-02

小儿急性胰腺炎较少见,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是小儿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起病急,病情变化快,易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损害,病死率较高,约为9.7%。胰液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性和腐蚀性。如不能很好收集,胰液从引流管旁溢出,可导致引流管周围皮肤红肿、破溃、疼痛,给患儿带来极大痛苦[1]。2015年3月,我科成功护理了1例因胰液渗漏引起管周刺激性皮炎患儿,提高了患儿的生活质量。现将护理过程报告如下:

1.病史简介

患儿,男孩,2岁10月,因腹痛腹胀20余天,予2015.3.23入院,诊断: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急诊行腹腔镜探查+腹腔置管引流术,4.21(术后第26天),患儿胰床引流管开始有少量渗液从管周流出。4.27有大量渗液流出,每天换药5~6次,管周皮肤红肿、少许破溃,疼痛明显。后给予一件式造口袋收集胰液引流,三天后皮肤恢复完好。5.10患儿出院。

1.1 全身评估

身高:95cm,体重:12.9kg,药物:头孢西丁、奥曲肽、奥美拉唑、西咪替丁、654-2、蛇毒、TPN、EN、白蛋白等。生命体征:T:38.5~39.5℃,P:100~130次/分,R:20~35次/分。社会因素:家长心情焦虑,经济状况一般。血淀粉酶:最高达5362.9U/L。

1.2 局部评估

日期:2015.4.27,部位:①腹部体征:腹肌紧张,腹膨、胀;②胰床引流管:无明显液体引出;管周皮肤:有淡血性渗液从管旁流出,周围皮肤中度红,有浸渍,少许破溃。渗液:大量;气味:淡血腥味;疼痛评分(FLACC量表)[2]:6分。

2.护理问题

①医生手术置入引流管,放置约2~3周,甚至更长时间。但由于引流管内径比窦道小,胰周较多脓液及坏死组织会沿引流管外壁流出,引流液无法统一收集记量,无法观察引流液的颜色和性质。胰液对引流管周围皮肤造成严重浸渍,导致皮肤破红肿、溃患、疼痛。②医生给患儿反复换药,常规的纱布、泡沫敷料已不能解决大量渗液的问题。③大量渗液,引起周围皮炎,加之疼痛,反复换药,衣物污染,使患儿在心理、生理上极为痛苦,家长手足无措,焦虑担心。迫切需要采取有效方法来减轻患儿痛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同时也许了解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相关知识。

3.护理措施

3.1 用物准备

一件式造口袋、聚维酮碘、生理盐水棉球、造口护肤粉、3M 皮肤保护膜、有边形敷料、无菌剪刀、防漏膏。

3.2 处理方法

3.2.1对于管周皮肤的处理:使用造口护肤粉和3M皮肤保护膜。用聚维酮碘及生理盐水棉球消毒清洗引流管口及周围皮肤,再用小方纱轻轻拭干。在引流管口周围喷洒一层薄薄的造口护肤粉,涂抹皮肤保护膜,待干30秒。重复粉-膜2次。形成三层防护,隔离胰液对皮肤的刺激。三天后,皮肤恢复完好,疼痛评分2分,患儿可安静入睡。

3.2.2对于渗液的处理:少量渗液,用泡沫敷料在引流管周围[3]。4.27大量渗液,每天换药5~6次。将胰旁引流管剪短,外露5~6cm左右;测量引流管直径及其周围窦道直径,将一件式造口袋底盘剪孔比窦道大1~2mm;涂抹少许防漏膏在窦道周围;顺应引流管的方向,引流管穿进造口袋内,将造口袋底盘和瘘管周围皮肤紧密粘贴。每日观察造口边缘有无渗漏,如有渗漏或松动,及时更换。造口袋收集漏出液达到其容积1/3~1/2时,及时排放计量。此患儿2~3天更换1次。

3.2.3对患儿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及干预:①心理指导:针对小儿的心理特点,安慰患者,要主动接近患儿,用温柔可亲的言行来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和生疏感,增加亲近感。②疾病知识介绍: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卫生宣教,让患儿及家属了解和掌握防治急性胰腺炎的知识。同时对家长在治疗、护理上提出的问题给予耐心的解释,尽量满足其提出的合理要求,以达到尽快稳定情绪、减轻其焦虑不安的心情,懂得与医护人员配合的重要性、必要性。

4.效果评价

4.1 全身评估

①体重:12.9~13kg;②体温:39.5~逐渐恢复正常;③疼痛:FLACC量表评分6~2,疼痛缓解;④睡眠:从不能入睡~安静入睡;⑤家长的心理:焦虑~信任;⑥检验指标:淀粉酶:5362.9~321.1 U/L。

4.2 局部评估

3天后,管周皮肤恢复完好。此后胰液外漏16天,管周无红肿,无破溃,一件式造口有效的收集了胰液。

5.讨论

5.1 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的引流管临床特点

①引流时间长,通常是3至4周,甚至更长时间才可将管道完全的拔除[4];②胰腺位置是腹膜后,引流的位置比较深;③经常脱落坏死组织,容易出现阻塞;④胰液包括消化酶,当出现外溢时,会腐蚀周围的组织;⑤注意引流体位,通常是半卧位20°~30°;⑥对引流液,需要定期的进行淀粉酶测定。

5.2 积极治疗引流管周围刺激性皮炎

大量胰液渗漏,导致皮肤潮湿、浸渍,使皮肤失去正常的屏障作用。频繁更换敷料,增加了患儿疼痛,增加了医务人员工作量。造口护肤粉是水胶体皮肤保护剂,可促进皮炎糜烂和溃疡的愈合。3M保护膜喷洒后迅速形成一层透明薄膜,阻隔渗出液对皮肤的浸渍,并因不含酒精,减少了皮肤的刺激,减轻了患儿疼痛。三层粉,两层膜,巩固了皮肤对胰液的耐受和阻隔。

5.3 一件式造口袋在胰液引流中的优点

①便于准确记录渗漏液体的性质和量;②避免污染伤口敷料和床单被服,减轻了护理工作量。减少换药次数、医疗耗材;③减少了换药频率,增加了患儿舒适感,有利于患儿休息;④隔离了皮肤与渗液直接接触,减轻了皮肤受刺激引起的疼痛;⑤方便患儿下床活动,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漫容,肖萍,吴少云.一件式造口袋在引流管渗漏护理中的应用[J].中华护理杂志,2011,10(46)10:1022-1023.

[2]尹露,尹小容.FLACC疼痛评估量表在全麻复苏患儿期患儿疼痛评估中的应用[J].四川医学,2015,09:255-257.

[3]王凤,葛春燕.新型敷料在引流管护理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4,10(35)30 :6804-6895.

[4]舒晓,徐飞,刘芸.急性出血性坏死性胰腺炎患者术后引流管的临床护理[J].继续医学教育,2014,3(28)3:30-31.

论文作者:喻萍萍,高怡,梁浩淼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9月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8

标签:;  ;  ;  ;  ;  ;  ;  ;  

1例出血坏死性胰腺炎患儿的胰液收集与皮肤护理论文_喻萍萍,高怡,梁浩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