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史文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史文

兖矿东华建设有限公司三十七处 山东济宁 273500

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发展有效的提升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的工业化水平和质量保证能力,提高了施工作业效率,促进了建筑工业化和相关产业的发展,对于节能环保、绿色建造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进一步分析了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预制装配式;施工技术

一、预制装配建筑的结构性能

与传统的建筑工程相比,在建造方式上,预制装配式建筑有着自身的特点,为了保证金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其在生产过程中,对于构建材料的性能和结构的要求非常高。(1)应该保证预制装配式零件可以在正常情况下都可以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在普通的风雨条件下也要保证结构可以正常工作。如果构件连接处出现的裂缝超出了额定宽度,本次施工即不合格,重新返工。同时要保证构件连接部位抗渗能力的良好,在规定的使用年限之内不会出现质量问题。(2)作为装配式构件来讲,也要有一定的抗震性能,可以经受得住外力破坏。这就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让每个构件的工作状态得到保证,让其可以在长时间内保持弹性,避免各个部件之间的连接部位出现严重的裂缝和损伤。(3)装配式构件一旦受到地震和外力损伤,就要立即进行修复,这种施工结构出现了局部损伤也是可以修复的。(4)在严重的破坏性地震以及其他具有较强破坏性的自然灾害的情况下,也要保证装配式构件不能被严重损坏,不能在外力的影响下出现严重坍塌,进而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影响,即便内部横向构件已经被破坏,纵向构件也要可以继续起到承载作用,保证结构主体的安全。(5)装配式构件连接部分施工也要保证即便遭遇火灾和其他灾害,自身也要具备一定的抗破坏、抗倒塌能力。

二、装配式结构建筑的分类

2.1全装配式

与生产机械产品相类似,这类建筑的所有构件都可以在工厂内进行批量生产,然后运输到施工地进行现场装配。比如建筑结构中的装配式大板、梁、框架结构、板柱结构、盒子结构等等。同样,全装配式建筑周围的维护结构也可以采用现场砌筑或者是浇筑的方式进行,也可以采用预制墙板。这类建筑的主要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筑构件的生产效率高、质量有保障,现场直接进行拼接的施工效率高、施工的过程受季节变化影响小。所以,在工程量大而相对距离又不太远的地区进行建筑施工中,采用进行工厂化生产建筑构件将会大大提高施工进度和效率,节省时间和资源,取得较好的效果。

2.2半装配式

半装配式建筑主要体现在承重构件结构上,一部分结构可以采用预制构件,一部分则采用现场砌筑的方式完成。比如,在建筑结构中,用于竖向承重的砖墙一般需要在现场进行砌筑,而像楼板、梁、楼梯平台等这些水平方向上承重的构件,则都可以采用预制的方式完成,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组装。在大型建筑的构筑上,常见的做法是预制外墙构件,然后再用模板现浇内墙。这种施工方式与全装配式建筑相比,具有更加广泛的适用性。因为全装配式需要生产基地一次性完成构建生产,而半装配式建筑仅需要生产一部分,另外半装配式还大大节省了运输费用。同时,半装配式建筑由于现场和工程同时作业还能够大大缩短施工工期,更有利于实现流动施工,取得更好的经济效果。

三、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3.1预制装配式墙板定位技术

首先,在预制装配式墙板吊装准备就绪后,以放好的楼层控制线为根据,通过拧出或拧入底部可调斜撑杆,将室内外方向墙体的位置垂直度先行确定;其次,将预制墙板上的标高线与预制装配式墙板两侧墙柱钢筋对准,借助调整件将其高度调节至相同,每五块预制装配式墙板需进行一次水准仪架设扫视;再其次,由于预制装配式墙板侧移方向并未有调整件,通常是以撬棒顶推偏出方向一侧,以楼层与构件上预先谈好的侧向定位线为根据,将构件侧向位置确定;最后,在将所有预制装配式墙板准确校正定位后,扣紧斜撑杆上下螺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墙板拼缝处密封胶防水施工技术

首先,清理板缝。在完成主体结构后,对预制装配式外墙板间的对外侧缝隙,应在将其缝内垃圾、灰尘清理完毕后采用密封胶进行处理;其次,PE棒嵌入。将PE棒嵌入板缝后贴上美纹纸予以保护,避免在底剂涂刷时导致外墙面受污染;再其次是底剂涂刷,在底剂涂刷半小时后才能灌注填缝剂,底剂通常仅能维持8小时,一旦超出需再次涂刷;最后是灌注填缝剂,以不低于10mm厚度的耐候胶进行填充,先从接缝交叉部位开始,不得在交叉部位设置终止点,枪嘴胶堵应以能将接缝底部填封为宜,完成灌注后借助做成“凸”形的硬质塑料专用工具处理、修整填缝胶,保持一致的宽度、深度。表面初凝后可撕掉两侧美纹纸。

3.3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施工技术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整体工程质量会受叠合板安装质量的直接影响。在预制叠合板安装时,应以施工要求为根据正确安装叠合板,距离位置必须控制好,确保作业层与叠合板之间保持不低于30cm的距离。在安装时,也需适时调整叠合板安装方向,以免有偏差出现。预制吊板安装方式应合理选择,以免损坏叠合板,如模数化方式可确保吊装的紧密度。此外,在叠合板安装时还需在其底部位置设置临时支架,发挥稳固、保护作用,直至完成吊装施工后拆除。

3.4现浇施工与套筒灌浆

在将预制梁与预制板吊装完成之后便可分段实施现浇施工,该流程依次为键槽钢筋绑扎、键槽混凝土浇筑、水管线铺设、叠浇层浇筑。键槽钢筋是以U形钢筋为主,在键槽中发挥着分段的作用,准确定位U形钢筋的位置。在对键槽混凝土浇筑前,应将键槽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叠浇层由于空隙偏小,为了避免有混凝土空洞产生,应购置小振动棒。混凝土浇筑中,不能比板的高度低,终凝时需刮掉超出部分。套筒灌浆中,首先需进行作业条件的测定,将搅拌水量、砂浆流动度准确记录,借助灌浆泵将灌浆嘴的空气除去,随后利用砂浆将出浆口堵住,在灌浆孔内可流出砂浆后,将灌浆孔堵住,结束灌浆。

3.5预制件安装技术要点

第一,应控制斜撑角度维持在30°~45°,控制底部斜撑高度在40~50cm,控制上部斜撑高度在200cm以上,并以此为根据确定楼面螺栓预埋位置。而在预埋螺栓时,需将钢混结构内的钢筋与钢筋焊接为整体,避免斜撑施力时混凝土结构出现损坏。第二,在连接钢筋定位时,应采用5mm厚度的钢板,并以预先设计的间距位置为依据开孔,孔径直径应比连接钢筋大10mm,并于浇筑混凝土前在连接钢筋上加设。第三,以施工工艺要求为根据,预制墙板根部位置应进行宽2cm的缝隙预留,随后在吊装施工前加装钢垫片至预制墙板根部,以此控制预制墙板的位移。第四,起吊预制件时,应采用厚3~5cm、宽度一致于外墙板保温系统厚度的海绵条沿着外墙保温板铺设,防止出现注浆时根部跑浆的情况。第五,在吊装就位后,应立足于轻、慢原则,在就位后及时校正预制件垂直度、里外及左右。

结束语

为促进建筑领域的进一步发展,预制装配式建筑逐步增多,其中所应用的技术也在不断革新,若想控制施工质量,做好施工技术控制变得极其关键。对此,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开展,应做好各项参数的控制,制定完善的施工技术方案,时刻遵循“质量为本”的基本原则和理念,不断提高施工质量,从而为企业谋求更高的利润。新时期,为促进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应对施工技术进行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争取在未来将预制装配式的真实价值与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谭美龄,戴国红,郑芳彤.装配式建筑发展前景与造价研究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6):247.

[2]李迎迎,刘子赓,李娟.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验收研究[J].住宅产业,2017,05:40-43.

[3]龙莉波,马跃强,赵波,等.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及其配套装备的创新研究[J].建筑施工,2016,38(3):367-369.

论文作者:史文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25

标签:;  ;  ;  ;  ;  ;  ;  ;  

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_史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