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活“三步棋”建设文明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三步论文,文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哈尔滨市南岗区坚持思想不放松、工作不间断、创建工作呈现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普惠于民,二是全民参与。工作中,注重项目化的思路、具体化的方法,大力弘扬“敢为、求实、超越”的南岗精神,主打特色牌,注重抓载体创新、抓亮点牵动,创新了一批具有南岗特色的品牌载体,走活了文明创建的三步棋。
第一步棋:关注民生,大力开展志愿服务。
从2009年下半年起,组织实施“三优”工程、创建省级“三优”文明城区示范区,开展了“邻里携手护庭院,八方聚力靓家园”行动。组织街道、各志愿服务团队2400多人次在全区背街背巷和社区庭院开展了“擦亮家乡我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在全区开展“文明交通”主题活动,深化“文明劝导十百千”“万人体验交通日”等活动,组织1470人次的“南岗志愿者”维护城市交通秩序。以中山路、果戈里大街、秋林商业街区为试点,开展“南岗三日”活动,即每月5日为“优美环境日”、15日为“优良秩序日”、25日为“优质服务日”,在环境整洁上有新改善,在守序有礼上有新突破,在服务质量上有新提升。2011年,长江路、果戈里大街被命名为省级创建“三优”文明城市工程示范街路。三年来,全市“四进、五送、六深入,‘红红火火过大年’”志愿服务活动、“关爱残疾老年人”志愿服务活动、“爱心助残,暧心服务”志愿服务活动先后在南岗启动。组织区内各级文明单位为空巢老人捐款,42家单位总计募捐103.85万元,占全市总额的1/4。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采访、报道了南岗区开展“关爱他人”行动的做法,央视一、十频道《讲述》栏目采访、播出了优秀志愿者王玉林的专题片《盲大姐》。组织实施了提升市民文明素质三年培训计划,依托区、街、社区三级市民文明学校,实施“百、千、万”培训计划,培训百名文明宣讲员、千名文明监督员、万名文明示范员;编印、发放了万册《“文明南岗人”手册》。三年来,推荐当选全国道德模范1人,省道德模范1人,市首届和第二届道德模范15人,“龙江好人”5人。
第二步棋:关注民乐,大力发展群众文化。
坚持“大众创造、群众参与、人人共享”的原则,突出时代主题,组织开展具有南岗特色的群众文化活动。连续承办了省暨哈尔滨市第九、十个全民国防教育日“向祖国汇报”群众歌咏大会、“激扬军歌献祖国”军(警)民歌咏大会,彰显了区域文化新亮点。举办“迎世博·展传承——南岗区民间艺术精品展”;举办“盛世欢歌祝福祖国”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群众歌咏大会和首届“感动南岗”人物(群体)颁奖典礼;以迎庆建党9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了“红歌唱响五个好”群众歌咏活动;承办了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爱国歌曲大家唱”大型歌会等活动。三年来,共举办了八十余场广场演出,直接观众达十万余人,充分调动了百姓参与区域文明文化建设的热情,体现了“为百姓搭台,让群众放歌”的宗旨和原则。从2005年起在全省、全市首创“邻居节”活动,倡导了团结和睦、相互关爱的邻里关系。“邻居节”活动举办七年七届,全区18个街道的137个社区组织开展1422项主题活动,评选表彰了“邻居节”活动组织奖和“好邻居”奖155个。
第三步棋:关注民愿,大力倡导文明共建。
2009年5月23日,由哈尔滨市宣庆小学牵头,与武警哈尔滨市森林支队、哈工大附中、哈尔滨“和谐之声”艺术团结成“宣庆文明共建体”。把传统的文明单位创建、军警民共建共育活动向缔结“共建圈子”延伸,培育和形成了“合作、共建、和谐”的创建结构,创新和发展了文明创建的载体,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是首创。“宣庆文明共建体”成立三年来,各成员单位以“共建文明宣传阵地、共谋发展创新之路、共办群众文体活动、共同推进文明建设”为重点,办实事、求实效,为构建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管理提供了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条件。
标签:正能量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