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引导肝穿刺活检并发症及处理对策论文_陈功泉1,杜娟2,胡巧3

超声引导肝穿刺活检并发症及处理对策论文_陈功泉1,杜娟2,胡巧3

陈功泉1 杜娟2 胡巧3

(1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超声影像科 湖北 恩施 445000)

(2湖北民族学院附属民大医院心内科 湖北 恩施 445000)

(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超声影像科 广西 南宁 530021)

【摘要】目的:肝穿刺活检术超声引导的并发症分析。方法:选取200例在我院于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接受肝穿刺活检术患者,在超声下对患者进行肝穿刺活检,观察活检结果。结果:200例患者肝穿活检后有10例有出血现象(5%),有21例出现疼痛(10.5%),并发症发生率15.5%。结论:肝脏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是超声下肝穿刺活检,但其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和危险性,在操作时,应对禁忌症和适应症进行严格掌握,肝穿刺活检在超声下进行穿刺能有效减少并发症,达到预期目的。

【关键词】肝穿刺活检;处理;并发症;超声

【中图分类号】R7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351-02

临床上,肝脏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是超声下肝穿刺活检,许多肝脏的病情严重程度或病因的诊断均能通过超声下肝穿刺活检得到明确,以便于指导临床治疗。超声引导下穿刺术,操作简单,具有可视性,准确性较高,患者容易接受,然而经皮肝穿刺活检术在术后,容易引发并发症包括疼痛、出血等,严重时可危及生命[1]。本文对肝穿刺活检术超声引导下的并发症进行分析,对200例患有肝脏疾病患者进行实验,具体见以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例在我院于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期间接受超声引导肝穿刺活检术住院患者,这200例患者的术前凝血酶原时间在25s以下,活动度在40%以下,血小板计数在5.0×109/L以上,这200例患者中,女性82例,男性118例,患者年龄为10至78岁,平均年龄为(43.5±8.5)岁,排除肝穿刺相对禁忌症。

1.2 方法

超声仪器为ALOKA5000,探头为3.5MHz,有专用的穿刺引导架,16G/18G组织活检针。所有患者在穿刺前均常规检查血小板、血型、肝功能、凝血酶原时间、出凝血时间等,并查看有无腹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患者取左侧卧位,包裹探头,在超声监测下,局麻皮下至肝包膜,穿刺针进入离肝表面1至2cm的肝组织,切取长度为1.5至2.2cm的肝组织。穿刺后,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止血采取肋间压迫止血的方式,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前间隙液体情况、针道血流信号消失情况进行观察。

1.3 观察项目

对术后发生并发症情况进行统计,并观察彩色多普勒超声图像表现。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处理数据,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

2.结果

2.1 出血情况

200例患者肝穿活检后有10例有出血现象,其中包膜下出血有7例(3.5%),超声显示有梭形无声区,病理检查结果显示:1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慢性乙型肝炎5例,1例自身免疫性肝炎;大出血1例(0.5%),超声显示针道上持续存在血流信号,肝穿后,即刻有无回声区在肝前间隙出现,并且在数分钟内前间隙有不断增加的混合回声,药物性肝损害是病理检查结果。胆道出血1例(0.5%),药物性肝损伤为病理检查结果。迟发性出血1例(0.5%),慢性肝炎是病理检查结果。微出血是常见的活检术后现象,图像特征为腹膜-出血-肝包膜。

2.2 疼痛状况

200例患者肝穿活检后,有21例出现疼痛(10.5%),常表现为右腹上胀痛、右肩部放射性钝痛、胃脘疼痛。本文为避免术后出现疼痛,在超声下局麻,穿刺活检是沿着麻醉路径进行,疼痛在数分钟后会自行消失。术后疼痛、出血情况见表

表 术后并发症情况[n(%)]

总人数 包膜下出血大出血胆道出血迟发型出血疼痛

2007(3.5)1(0.5)1(0.5)1(0.5)21(10.5)

3.讨论

出血是肝穿刺活检后最严重的并发症,若出血量较大,会危及生命。本组中200例经肝穿活检术后,有10例患者(5%)有出血现象,和有关报道结果相一致[2]。在肝穿活检术后,有微量出血是比较普遍的,不会影响病患本身,在这种情况下,超声图像为腹膜-出血-肝包膜,深度不大于3mm,30s内,血流信号消失,考虑出血停止,微量出血一般一周内可完全被吸收。超声下肝穿刺活检术后,即刻出血的情况有两种,即:1)包膜下出血:图像显示肝包膜有梭形无回声区,针道血流信号和肝周液量相延续,本组中10例包膜下出血中,针道血流信号消失在15min内有8例患者,渗血量未见继续增加,在15min后有2例患者出血量继续增加,针道血液信号在给予止血药后再压迫止血后消失,未见渗血量增加。一般出血量在10至50ml之间,渗出液在10d内可完全吸收。2)较大出血量:穿刺点出血可对腹膜、肝包膜造成刺激,血流量下降时可伴发血压降低、心动过速、腹膜炎,严重者可造成失血性休克。超声显示,肝穿后,可见无回声区即刻出现在肝前间隙,混合回声在15min内不断增强,针道的血流信号未消失,压迫肋间隙止血无效。本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大出血,抢救无效。造成大出血的主要原因是长期淤胆、重度黄疸、肝脏增大,因此应避免以上引发大出血的因素。本组中1例迟发性出血,1例胆道出血,分别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导致肝穿刺活检后疼痛的因素可能为麻醉不彻底、局部血肿形成以及相关神经因穿刺受到损伤等。本组中有21例患者(10.5%)术后有疼痛反应,和文献报道结果相一致,其中有6例患者有剧烈疼痛反应,给予吸氧、补液、镇痛后好转。在超声下监测麻醉,穿刺活检能有效沿着麻醉路径进行,尽可能避免隔神经和肋间神经受到损伤,缩短疼痛时间,减轻疼痛程度[3]。

综上所述,肝脏疾病的重要诊断手段是超声下肝穿刺活检,但其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和危险性,在操作时,应对禁忌症和适应症进行严格掌握,肝穿刺活检在超声下进行穿刺能有效减少并发症,达到预期目的。

【参考文献】

[1] 余松远,邓远,屈亚莉等.超声引导肝穿刺活检并发症及处理对策[J].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11,20(6):496-498.

[2] 张晖,季正标,闻捷先等.超声引导下肝肿块穿刺活检对临床的价值[J].上海医学影像,2011,20(4):271-273.

[3] 田鹏,陶文鸿,杜毅力等.超声引导徒手穿刺活检术在肝纤维化患者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0,39(14):1858-1859,1862

论文作者:陈功泉1,杜娟2,胡巧3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2

标签:;  ;  ;  ;  ;  ;  ;  ;  

超声引导肝穿刺活检并发症及处理对策论文_陈功泉1,杜娟2,胡巧3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