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分数成为家庭教育的主心骨论文_车洁

别让分数成为家庭教育的主心骨论文_车洁

云南省玉溪市澄江县右所中心小学 652599

摘 要:近年来,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毕竟孩子的教育不只是学校、老师的责任,家长也是孩子的老师,在教育上也担当着一个很重要的角色。大家都知道“做人比成绩重要”,但多数家长还是倾向先把学习搞好。在调查中,家长们认为没有好成绩就考不上好学校,就会找不到好工作。祝愿所有的孩子都有快乐的童年和灿烂的明天。

关键词:家庭教育 成绩 关注

一、正确对待孩子的成绩

自从孩子上了小学,很多家长便绷紧了一根弦:千万别让孩子在分数上掉队。于是,每当孩子放学回家,家长的第一句话就是:考试了吗?得了多少分?上课认真了吗?很少有家长问:孩子,你今天在学校快乐吗?上课有没有积极举手?今天交了几个朋友?家长死盯“分数”的后果是可怕的,这往往使家长忽略了孩子的情感教育、情绪教育、沟通教育、健康教育、改变行为能力、尊师重道意识、多元化世界意识这七大工程教育,而且使他们在实施家庭教育过程中少了淡定而多了急躁、少了沟通而多了说教、少了和谐而多了对抗。当孩子成绩欠佳时,我们该怎样做?

1.孩子这个时候更需要你的鼓励。

你应该相信,没有哪位孩子说我喜欢成绩考差。如果你的孩子在哪次考试中考得不理想,请千万控制你的情绪,并且从孩子的试卷当中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给予赞赏和鼓励。本来孩子预感可能有“暴风骤雨”,但通过你的一番“和风细雨”的滋润,孩子一定会心生感激,从而激发孩子努力学习的热情。

2.帮孩子一起分析失利的原因。

家长可以先让孩子分析其中原因,一定要让孩子作出合理的解释,比如试卷太难、基础不好使得功课跟不上等正面的原因,或者是未及时复习巩固、学习懒散、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负面原因。家长也可以和老师沟通,综合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家长在追查原因时一定要态度和蔼,不要责备孩子,否则很难发现孩子成绩低下的真正原因。

3.跟进补救措施。

分析原因后,家长如果有能力,可以和孩子一起分析试卷;如果没能力,可以借助老师的力量。分析孩子试卷时,要弄清这次考试失分哪些是属于大意失分、哪些是属于知识性缺陷失分。如果是大意失分,家长要告诉孩子一些应试的方法,矫正孩导致大意失分的不良习惯。如果是知识性缺陷失分,要教孩子在考后进行知识弥补,家长可适当援手。如果是属于孩子学习习惯不好而导致的成绩整天下滑,那先要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家长也有必要检查自己在家庭教育过程中是否存在哪些疏漏。

二、强健孩子的体魄,夯实孩子成长的基础

分数不是家庭教育的唯一,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英国教育家洛克在《教育漫话》中指出:“健康的精神寓于健康的身体。”人生的幸福是以有个健康的身体为前提的。

1.饮食,孩子身体健康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早餐要讲究质量,除主食外要适当地增加一些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使体内的血糖达到或超过正常标准,这样可以使人精神振奋。午餐应适当多吃一些,而且质量要高,以保证下午的学习。晚餐要吃得少,以清淡、容易消化为原则。研究表明,孩子饮食方面有十二大健康杀手:食物污染、补品、糖食、洋快餐、酸性食物、精食、方便面、巧克力、咖啡、鱼片干、豆奶、冷饮。孩子接触这些食品时,家长一定要慎重。除此,还要注意孩子的营养均衡,改正孩子偏食的习惯。

2.睡眠,孩子向前进发的驿站。

平时要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有些家长看到孩子经常看书或做作业到九、十点很高兴,认为孩子勤奋好学。其实不然,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认为,人体的“生物钟”晚上10点至11点将出现一次低潮,这时,人的体温、呼吸、脉搏及全身状态都处于一天的最低点。因此,睡眠的最佳时间应该固定在晚上9点到10点之间。小学生最好9点之前上床睡觉,中学生可以稍微推后到10点上床睡觉。磨刀不误砍柴工,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有充沛的精力投入学习。孩子起床之前,家长可以先把窗帘拉开,轻轻地叫醒孩子,或在孩子脸上轻轻抚摸,或低音量地放些轻音乐,让孩子很自然地从睡眠状态转为清醒状态。孩子醒后不要硬逼孩子马上坐起,让孩子稍微躺1-2分钟然后起床。

3.运动,孩子活力的展现。

“生命在于运动”,运动能增强孩子体魄,给孩子带来无穷的活力,促进孩子的身体成长。身体的健康发育是一切能力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体育活动不仅能增强孩子的身体健康,提高孩子抗病能力,满足他们成长的需要,同时还能够锻炼孩子的意志和品格,促进孩子的智力发育。通过玩耍和运动,孩子能提高识别物体的能力、语言表达的能力和思维想象创造力,还能消除心理压力和恐惧感等。如果孩子不爱运动,家长平时可以参与孩子的游戏、运动。为了增加孩子的兴趣,家长在选择运动项目时最好切合孩子的兴趣,比如轮滑、放风筝、旅游、骑自行车、打球等,还可为孩子增添必要的运动器具。

4.劳动,孩子强身健体的最好方式。

劳动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方式,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体质,还可以让孩子在劳动过程中体验生活的艰辛,锻炼孩子的意志力,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要培养孩子爱劳动的习惯,家长特别是妈妈:(1)要学会“懒”,对孩子不要事事包办,要舍得让孩子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多干活;(2)要培养孩子对每一件事都认真负责的态度,在交给孩子事情时最好交代什么时候做好什么事、注意哪些问题并及时检查,孩子做得不足时,家长可平和地指出。

三、培养孩子良好的性格,创造孩子幸福的未来

性格决定命运,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希望他们具有活泼开朗、勇敢坚强、认真细致、独立性强、有自信心、爱学习、善于与别人相处等良好性格。但是常常事与愿违,经常听一些父母诉苦,孩子脾气不好,说不得,骂不得。其实,孩子的性格和父母的教育及影响有很大关系,如果试着去分析孩子的一言一行,一般都能在父母身上找到影子。

家庭教育是一项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说它是一项科学,因为它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遵守一定的规则;说它是一门艺术,因为在世界上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家庭,也不会有两个完全相同的孩子,自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家长,这些特别的因素奠定了家庭教育独有的艺术。因此,树立让孩子“先成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非常重要,希望家长给予孩子更多的是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自我成长,而不是让孩子“享受生活,拔苗助长”。

参考文献

[1]武志红 《为何家会伤人——揭示家庭中的心理真相》。

[2]张慧娟 《迷失中的家庭教育——心理咨询师手记》。

论文作者:车洁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7月总第1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8

标签:;  ;  ;  ;  ;  ;  ;  ;  

别让分数成为家庭教育的主心骨论文_车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