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平衡计分卡_平衡计分卡论文

是非平衡计分卡,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是非论文,计分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企业管理一定是建立在制度的安排上,而不是建立在权谋上。在与卡普兰教授(右)沟通后,王晓冰(左)更加坚信这一点。

《哈佛商业评论》在庆祝创刊80华诞之际,隆重评选推出了“过去80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理念”,现任哈佛商学院领导力教授罗伯特·卡普兰和其同事大卫·诺顿教授发明的平衡计分卡(Balance Score Card,简称BSC)名列第二。与此同时,世界500强中有80%的企业在应用BSC。

然而,就在管理界庆贺平衡计分卡的出现终于解决了世界性难题——绩效管理时,一些已实施了BSC的企业却传出了质疑的声音——平衡计分卡不仅未能解决企业绩效考核的难题,反而使考核变得更加无序。

知识链接

什么是平衡计分卡?

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战略绩效管理及评价工具,主要从四个重要方面来衡量企业:

财务角度:企业经营的直接目的和结果是为股东创造价值。尽管由于企业战略的不同,在长期或短期对于利润的要求会有所差异,但毫无疑问,从长远角度来看,利润始终是企业所追求的最终目标。

客户角度:如何向客户提供所需的产品和服务,从而满足客户需要,提高企业竞争力。客户角度正是从质量、性能、服务等方面,考验企业的表现。

内部流程角度:企业是否建立起合适的组织、流程、管理机制,在这些方面存在哪些优势和不足?内部角度从以上方面着手,制定考核指标。

学习与创新角度:企业的成长与员工能力素质的提高息息相关,企业惟有不断学习与创新,才能实现长远的发展。

案例:BSC“平衡”了吗?

Q公司是一家生产塑料机械的大型国有企业,2001年初开始实施平衡计分卡,但不到一年便宣告流产。

回忆起当初的实施情况,Q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S无奈地说:他是在国外参加培训的时候知道了平衡计分卡的,当时的第一感觉是眼睛一亮。他以为:有了这样的工具,公司一直以来为混乱的考核指标而发愁的现象就会迎刃而解了。

从美国回来后,S立即将在国外的学习情况向领导汇报,并着重介绍了平衡计分卡的先进理念,力主在企业内全面予以实施。

在公司行政的强力推动下,S先后多次组织召开各二级单位、部门负责人会议,大力宣讲BSC在企业应用之好处。同时组织人力资源部全体员工,深入二级单位和各部门调研、协商、沟通,加班加点忙活了几个月,终于初步达成共识,制定了较为完整的四大考核指标——财务指标、客户指标、业务流程指标和员工学习与发展指标。人力资源部还为此制作了大量表格下发到各单位,并对相关人员进行了培训。

令S没有想到的是,项目一开始实施,问题便不断接踵而来。比如:营销部门的客户指标,要求营销人员如实填报拜访客户情况,但这个要求不仅营销人员感到烦琐,就是人力资源部人员也感到困惑:因为指标的真伪虚实根本无从考证更无法监控。再比如:员工的学习与发展指标,如何制定又如何量化?要求员工每月读几本书每月参加几次培训?但结果如何?意义又何在呢?

Q公司是一家大企业,部门及二级单位加起来有几十个,每个单位提几个意见加起来就是一大堆。S回想起那段时间,感慨万千地说:人力资源部就像是消防队,不断接到投诉,不断地去救火。结果是指标越调越乱,部门抵触情绪越来越大,员工怨声载道。

S说:企业虽然建立了基于BSC的考核指标,但由于指标分解制定得不科学,因而也就无法建立行之有效的监控体系。而如何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指标,S一脸茫然。最终,Q公司的平衡计分卡业绩管理体系不了了之,各部门仍旧沿用过去的以财务指标为核心的考核体系开展工作。

点评:BSC“失衡”了吗?

“其实,许多企业实施BSC失败,并非是失败在BSC本身,而是失败在考核上,因为企业的管理一定是要建立在制度的安排上。所谓制度安排,即所有的工作一定要有制度、有流程、有量化、有考核。如果离开了这个基础,盲目实施BSC当然不可能成功。”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王晓冰针对这个案例解释说。

具有着多年国外工作经历的王晓冰曾就中国企业如何实施BSC与其发明人罗伯特·卡普兰教授进行过沟通,对平衡计分卡可谓认识、理解颇深。他认为:平衡计分卡是一个理念十分先进的游戏规则,企业实施BSC项目就如同在绿茵场上踢足球,球员先要学规则,学会如何不越位、如何合理冲撞、如何传球。只有熟练掌握了这套规则,才能想怎么玩就怎么玩。“试想,如果一个球员连同伴传过来的球都接不住,又怎么能够再将球踢出去?这样的球队又怎么能赢?”王晓冰戏言。

“中国有许多企业总梦想着从经验管理(或能人管理)一步跨越到现代管理,而事实上制度管理是企业永远也不可逾越的。”王晓冰斩钉截铁。唐山建龙实业有限公司是中国民营企业中较早实施BSC项目的。这家座落在偏僻的河北小城遵化的钢铁企业,在短短几年时间就能够与鞍钢、首钢等大企业集团同台竞技,并成为中国冶金行业的一面旗帜,王晓冰认为其一切得力于管理,而实施平衡计分卡功不可没。

BSC有固定模式吗?

中国企业如何实施BSC?王晓冰认为,绝对没有固定的模板,让企业拿过来就可以套用。不同的企业,由于管理基础不同,员工素质不同,企业文化不同,实施BSC项目的方法肯定不同。

王晓冰认为没有什么工作是不可量化的。比如:客户指标,在对二级单位分解时,总部可以要求它的客户关系较去年有所改善,那么衡量是否改善的量化指标可以是客户购买其产品的份额是否上升,即:假定一个客户去年的钢材总购买量是1万吨,其中50%是在建龙购买的,另50%是在其它钢厂购买的,那么再假如他今年钢材总购买量仍是1万吨,如果在建龙购买的比例上升了,则意味着关系有所改善,反之则为下降;如果是考核客户满意度是否提高,具体衡量的方法则可以是企业与客户共同制定一个包括服务态度、供货质量、价格协定执行情况、信用等内容的改善方案,年终由总部会同客户共同考核。至于二级单位的营销人员是否去拜访客户,拜访效果如何等细节,总部根本不需过问。

对于员工学习与发展指标,王晓冰认为:假定一个企业未来3年的发展战略是人均产能进入同行业前3名,而要达到这个战略目标,3年内企业必须有20%的员工要达到高级技师水平。那么,再根据这个总目标向二级单位及部门分解,量化指标就清晰可见了。

同样,财务指标也是如此。比如:给人力资源部制定的财务指标是3年内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2个百分点,人力资源成本下降3个百分点,那么人力资源部就会向二级单位分解。而二级单位如若完成上述指标就必须取得人力资源部的支持,人力资源部如要完成总目标也同样需要二级单位的配合,这样,双方在如何定员、如何制定合理的薪酬激励、员工培训率是多少、合格率是多少等就会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机制。

“对于总部来说,实施BSC的关键是根据战略目标要求,设定并分解指标,然后考核其结果,最终将结果与薪酬挂钩。”王晓冰如是说。

BSC宜粗不宜细?

王晓冰认为,实施BSC一定要遵循以下几项原则:

一是宜粗不宜细。平衡记分卡的目的是为了均衡地改善业绩,而不是为了考核而考核,更不是用这样一个工具去卡员工。

二是不拘于形式。比如:一个二级单位,一二月份可能是它的生产淡季,那么这时它可能会在这个时期集中精力抓员工的培训与发展,也可能在这两个月就完成了全年的培训指标,而二三季度它可能会全力以赴抓销售。平衡计分卡绝不是每个月都要均衡地去抓四项指标,更不是每项指标都是均衡的,它四项指标的设定是随着战略的变化而变化,根据单位、部门责任的不同定权重的。

三是不在小节上纠缠。在推行的过程中不要怕有问题,要允许它有一个完善的过程。

王晓冰强调:平衡计分卡是一个针对组织的年度目标考核体系,它关注的是企业内部的业务流程、外部的经营环境建设、短期与长期目标,尤其是长期目标。因此,实施过程中至少要在半个年度有一次模拟考核,目的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确保年度目标达成。

对于个人考核,王晓冰认为:员工的日常考核还是应严格按照岗位说明书规定的职责,确立KPI以保证其工作正常运行。KPI考核与BSC应该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共同体,因为KPI是维系日常工作运行的,而BSC的目的则是保证年度目标的达成。

标签:;  ;  ;  

非平衡计分卡_平衡计分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